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30分)
1.如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
A.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开通运河 B.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 C.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 D.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灭亡陈朝
2.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太宗减轻人民负担 C.皇帝勤于政事
B.统治者注意任用贤才 D.人口大幅度增长
3. “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靖难之役
4.据史书记载,唐都长安的崇仁坊多修造乐器的商店;延寿坊有出售金银珠宝店;胜业坊有“以小车推蒸饼卖之”;永昌坊有茶肆;新昌坊有客舍。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 A.农业生产发展 C.对外贸易活跃
B.商业经济繁荣 D.经济重心南移
5.李白《哭晁卿衡》中写道:“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这里的晁衡属于( ) A.新罗遗唐使 C.唐朝取经僧人
B.日本遺唐使 D.唐朝东渡和尚
6.《大唐西域记)记载葱岭的环境时说:“暴风奋发,飞沙雨石,遇者丧没,难以全生。”这一记载有利于我们( ) A.感悟玄奘西行的精神内涵 B.感受鉴真东渡的艰难险阻 C.证明客观存在鉴真东渡 D.知道政府支持玄奘类西行
7.“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胆,流血川原丹。”这是杜甫在《垂老别》一诗中对“安
史之乱”的描绘。造成这一动乱的原因有( ) ①唐玄宗朝政的腐败 ②地方节度使势力膨胀 ③地方潮据势力的互相攻伐 ④农民起义的打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8.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下列各项中,呈现唐朝由盛转衰时期的诗句是( ) A.“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B.“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C.“大江东去液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D.“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9.北宋初年,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主要吸取哪一历史现象的教训( ) A.陈桥兵变 C.唐未农民起义
B.五代的频繁更替 D.唐末以来藩镇割据
10.史书记载:“始置诸州通判,……故常与知州争权,“这一现象出现的朝代是( )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1.好多诗词当中都可以找到历史的影子。有一首描绘契丹人生活的诗写道。“行营到处即为家,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士著,四时畋猎是生涯。”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契丹族过着( ) A.游牧生活
B.农耕生活
C.定居生活
D.渔猎生活
12.12 世纪一少数民族著名首领在定国号时曾说:“辽以镔铁为号,取其坚也。镔铁虽坚,亦有坏时,唯金长久不坏。”于是定国号为金,这一少数民族首领是( ) A.耶律阿保机
B.完颜阿骨打
C.元昊
D.成吉思汗
13.“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是杭州西子湖边一抗金将领墓前的一副对联,对联中的“忠骨”指的是( ) A.岳飞
B.元昊
C.耶律阿保机
D.韩世宗
14.根据吴自牧《梦粱录》的记载,南宋时航海的人们往往依靠“针盘”航行。这充分说明南宋时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已经配备了( ) A.水密隔舱
B.指南针
C.医疗设备
D.风帆
15.“蓝蓝的天空,清淌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蒙古族
歌手腾格尔的这首经典名曲《天堂》我们经常吟唱。在我国历史上,蒙古族曾经建立了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完颜阿骨打
D.耶律阿保机
)
16.下列政权示意图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②①③ D.②①④③
17.某校七年级(3)班历史小组对隋朝历史进行了研究,假如你是小组的一员,你认为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隋朝对我国历史的贡献( ) A.结束分裂,完成统一 C.推行郡县制
B.开通了大运河 D.创立了科举制度
18.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开皇之治
19.上书唐朝皇帝,请求吐蕃与唐朝通婚的是( ) A.成吉思汗
B.松赞干布
C.完颜阿骨打
D.禄东赞
20.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 A.武则天
B.慈禧太后
C.西太后
D.宋庆龄
21.下列内容,哪些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 ) ①都是唐朝的僧人
②都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 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
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2.“正月十五那一天,公主答应来西藏。莲花大坝不用怕,百匹骏马迎接您。”这一材料涉及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 A.唐玄宗时期 C.唐太宗时期
B.唐高宗时期 D.武则天统治时期
23.唐代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有关。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