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赠友送别诗鉴赏导学案
知识目标
1、熟习送别类诗歌鉴赏题,牢记送别诗中常见主题和意象;
2、体会赠别诗的鉴赏方法,提高古诗鉴赏能力;总结赠别诗的常见艺术手法、答题模式
一、高考真题感知
(2007江苏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1分)
鹧鸪天?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5分)
【答案】这两句蕴含了作者离别时的凄凉伤感之情以及壮志难酬的激愤之情。作者借景抒情,先写水天相连,好像将两岸的树木送向无穷的远方;后写空中之云,乌云挟带着雨水,把重重的高山埯埋了一半,而情感蕴含其中,真是含蓄不露,富有余韵;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 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
(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6分)
【答案】下阙表达了这样两层新意:一是古往今来使人愤恨的事情千件万般,不止是只有生离死别,还有国家大事;二是作者以江头风波险恶突显人间行路之难,世事之险。
【小结】赠友送别诗,顾名思义是指主客之间由于分别而互相赠别酬答的诗作。它一般是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较简单,是高考诗词鉴赏常涉及的题材。这类诗的一般写法是:第一联叙题意趣;第二联合说人事,或叙别,或议论;第三联合说景,或带思慕之情,或说事;第四联合说何时再会,或嘱托,或期望。
二、赠友送别诗知识总结
(一)认识常见意象
山、古道、长亭、劳劳亭、谢亭、灞陵亭、南浦、曲江、杨柳、梅花、春草、燕、雁、寒蝉、夕阳、日暮、云、雨、雪、月、流水、行舟、羌笛、酒、春、秋。
歧路旁、津口、长亭间、都门外、落日余晖、流水风波、云横秦岭、路绕蜀山、杨柳依依
(二)意境:
幽静、宁谧、繁丽、苍茫、悠远、深远、热烈、高远、空灵、辽阔、寥廓、苍凉、幽美、朦胧、淳朴、繁华、荒芜、孤寂、渺茫、暗淡、冷寂、悲凉慷慨、缠绵婉转、雄浑壮阔、空寂寥落、萧条荒凉
(三)情感
①依依惜别、难舍难分(友人离去后茫然、怅然若失)
②激励劝勉(对朋友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宽慰)
③表明志节、坦陈心志
④别后情景的想象、担忧、对友人的思念
⑤朋友间友谊深厚
(四)把握诗歌风格
伤感型:哀伤凄婉
豪迈型:慷慨旷达、坦陈心志
(五)抒情方式
1、直抒胸臆
2、间接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六)表达方式:
1、动静结合
2.烘托 3.衬托(以乐景衬哀情 )
4.想象(虚实结合)
5.比喻
三、解题方法
(1)考查角度
内容、情感、手法
(2)鉴赏方法
①品意象
②抓关键词句:作者要表达的感情
③注意手法:常用借景抒情、衬托等
四、巩固练习
1、(2015南昌四校联考)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临江仙
欧阳修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1)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0江苏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 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
的哪两个句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4分)
答:
3、(08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作简要概括(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0年天津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6分)
峡口送友人 送蜀客
司空曙 雍陶
峡口花飞欲尽春, 剑南风景腊前春,
天涯去住泪沾巾。 山鸟江风得雨新。
来时万里同为客, 莫怪送君行较远,
今日翻成送故人。 自缘身是忆归人。
(1)《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他是通过那个意象表达出来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什么共同的情感?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一是采用了反面衬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0江西)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人归京师① 陈与义②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1)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5分) 答:
赠友送别诗鉴赏 练习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