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治知识试题填空题(就业)
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治知识试题填空题(就业)
1.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视。
2.国家倡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
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把()作为重要职责,统筹协调产业政策与就业政策。
4.国家建立健全()制度,依法确保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并促进其实现就业。
5.国家实行()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引导农业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
6.各级人民政府统筹做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失业人员就业工作。
7.用人单位招用人员,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8.各民族劳动者享有()的劳动权利。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应当依法对少数民族劳动者给予适当照顾。
9.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享有与()平等的劳动权利,不得
对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设置歧视性限制。
10.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不得举办或者与他人联合举办()的职业中介机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举办的招聘会,不得向劳动者收取费用。
1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制度,对可能出现的较大规模的失业,实施预防、调节和控制。
12.国家建立劳动力调查统计制度和()、失业登记制度,开展劳动力资源和就业、失业状况调查统计,并公布调查统计结果。
13.国家依法发展(),鼓励开展职业培训,促进劳动者提高职业技能,增强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14.各级人民政府建立健全()制度,采取税费减免、贷款贴息、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等办法,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等途径,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优先扶持和重点帮助。
15.就业困难人员是指因()、技能水平、家庭因素、失去土地等原因难以实现就业,以及连续失业一定时间仍未能实现就业的人员。
16.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加强基层就业援助服务工作,对就业困难人员实施重点帮助,提供有针对性的()和公益性岗位援助。
17.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建立()的目标责任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促进就业目标责任制的要求,对所属的有关部门和下一级人民政府进行考核和监督。
18.审计机关、财政部门应当依法对()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19.?违反就业促进法规定,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造成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 根据《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通过人力资源市场( )、招聘和开展人力资源服务,适用本条例。
21.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及其章程的规定,制定行业自律规范,推进行业( )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对会员的人力资源服务活动进行指导、监督,依法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反映会员诉求,促进行业公平竞争。
22.国家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 )作用,健全人力资源开发机制,激发人力资源创新创造创业活力,促进人力资源市场繁荣发展。
23.国家鼓励( )参与人力资源市场建设。
24.国家鼓励开展平等、互利的人力资源国际合作与交流,充分开发利用( )人力资源。
25.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是指依法设立的从事人力资源服务( )活动的机构。
26.公共人力资源服务经费纳入(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加强公共人力资源服务经费管理。
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治知识试题填空题(就业)【精品范文】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