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律进行以及每句落音6处在不同的节拍位置有密切的关系。 5、《牧歌》
内蒙古民歌。“蓝蓝的天空上飘着那白云。白云的下面盖着雪白的羊群。羊群好像是斑斑的白银,撒在草原上多么爱煞人!”这首民歌只用了四句歌词,就把草原上美丽富饶的迷人景色展现在人们面前。而民歌的旋律也很富有诗意,它具有内蒙民歌中旋律优美、抒情、高亢、悠扬等特点。民歌采用了两个乐句的乐段结构形式,调式为D宫、G宫交替调式。由于采用了这种交替手法,使人听后觉得特别新鲜,另有一番情趣。 6、《放马山歌》
云南民歌。这首民歌采用了由两个乐句组成的单乐段形式,旋律明快,富有独特的地方风格和浓厚的生活气息。而旋律的发展方法却又特别洗练。全曲只用6123四个音,其音域只有一个纯五度6-3。 歌词语言通俗、朴素,再加衬词的运用,更突出了其地方特色。这首民歌,虽然只用了四个音,但其调式为五声羽调式是很明确的。 7、《草原情歌》青海民歌 王洛宾改编 ◆ 作曲家介绍 ◆ 作品分析
全曲共四段歌词,前两段用非常形象的比喻,赞美姑娘的美貌,后两段则是表达青年对姑娘真诚的爱情。全曲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第一乐句四小节,旋律基本由第一小节变化重复而成,旋律是在第一乐句的基础上,发展变化而来的。其旋律异常优美、抒情,其手法却是非常集中、简练的。这首民歌的调式目前说法不一,有的认为是七声商调式,有的认为是七声雅乐羽调式,各有其理由。我们认为,这首民歌为羽调式,但两个乐句的调性有变化。 8、《半个月亮爬上来》维吾尔族民歌 王洛宾改编
这是一首流传很广、深受人们喜爱的民歌。表现了青年小伙子对姑娘的热恋与追求。年青人在半个月亮刚刚爬上来之际,就躲在姑娘的窗前,期待着姑娘打开纱窗,更盼望姑娘能摘一朵玫瑰花,轻轻地扔下来。这真诚的爱慕之情,在民歌中形象地表现了出来。这首歌曲的调式采用了欧洲体系中的弗利及亚调试。
蔡余文、杨嘉仁将此民歌改编为无伴奏合唱,更丰富了民歌的表现力。改编后的无伴奏合唱,加宽了音域(原民歌只有大六度),加强了和声性,和弦大都以柱式形式出现,四个声部节奏基本一致。合唱中还采用了复调手法,形成了声部间的起伏和交接,造成了高潮。在此之后,情绪逐渐平静,力度渐弱,速度渐慢,结束了全曲,造成声止情未断的特殊效果,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 9、《乌苏里船歌》赫哲族民歌
这是一首由赫哲族民歌改编、提炼,经过再创作而成的民族创作歌曲,该曲为宫调式。赫哲族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生活在东北黑龙江境内,过去以狩猎、打鱼为生,现已改为半猎半农。这一民族人数虽不很多,却能歌善舞,性格活泼、开朗、纯朴、热情。这首歌由郭颂唱出后,立刻风靡全国,到现在仍旧是人们经常演唱的曲目。
郭颂(1931~)是这首歌曲的创作者,也是歌曲的演唱者。辽宁沈阳人。当过中学音乐教师和松江鲁艺文工团的独唱演员,曾师从俄籍女高音阿恰依。在1956年第一届全国音乐周上因唱东北民歌而崭
6
露头角,后曾与世界著名的美国黑人歌唱家罗伯逊在伦敦同台演出。他擅唱东北地方风味的民族歌曲,许多歌曲都是经他自己记录、整理、改编东北民歌,再经过艺术创作加工而成的。代表作有《新货郎》、《乌苏里船歌》、《越走越亮堂》、《金戒指》、《瞧情郎》、《串门》等。 10、《阿拉木汗》维吾尔族民歌
维吾尔族民歌“阿拉木汗”是一个维吾尔族姑娘的名字。这首歌流传于新疆东部,原来的民间唱法中没有休止符,中间的一段快板是一口气唱下来的。王洛宾充分利用双人歌舞问答的形式,给它加上了一拍休止符,把旋律也延伸了,描绘了小伙子们对美丽姑娘阿拉木汗的倾慕之情,使此曲更为诙谐、风趣、轻快、活泼。该曲为宫调式。这是1939年担任青海儿童剧团团长时为演出改编的一个节目。
音 乐 鉴 赏 知 识(二)
音程与和弦
1、音程
音程是指两音之间的音高距离。根据两音出现的顺序,构成了旋律音程与和声音程。两音先后出现的叫旋律音程。根据音的进行方向,它又可分为“上行”、“下行”、“平行”三种。音程中下面的音叫根音,上面的音叫冠音。 (1)音程的级数与音数
音程中所包含音级数的多少叫音程的级数。它是以“度”为单位,每含一个音级称为一度,其他以此类推。
音程中所包含的全音与半音数的多少叫音程的音数,它对于确定音程的性质,划分音程的种类有着直接的关系。一个全音用整数1来表示,一个半音用1/2来表示。如:E—F为半音,音数为1/2,级数为2度;C—D为全音,音数为1,级数为2度;E—G为全音加半音,音数为1又1/2,级数为3度等等。
(2) 音程的种类:
音程的种类有大、小、纯、增、减音程等。它们是按照级数和音数来区分的。常用的音程如下表:
音 程 种 类 音1/2 数 级2 数 简谱
4 3 2 1 4 2 3 1 ⅰ 3 6 1 ⅰ 2 7 1 1 1 7
ⅰ 1 4 1 5 1 7 4 4 7 2 3 3 6 6 7 7 1 8 4 5 4 5 1 1/2 小 二 度 大二度 小三度 1 2 4 1/2 大、小音程 大三度 小六度 大六度 4 5 1/2 小七度 大七纯一纯八纯音程 纯 四 度 2 0 6 1/2 1/2 纯五度 3 3 3 增音程 增 四 度 减音程 减 五 度 度 度 度 5 举例 由上表可发现,凡小音程,都比同度数的大音程少半音;凡大音程,都比同度数的小音程多半音;增音程比同度数的纯音程多半音;减音程比同度数的纯音程少半音。 (3) 音程的增大与缩小
将音程中的音升高或降低半音来增加或减少其音数,但其级数不变称为音程的增大与缩小。 升高冠音 升高根音 音程的增大 降低根音 音程的缩小 降低冠音 (4) 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
按和声音程在音响效果上的差异,可分为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两类。协和音程听起来悦耳,彼此融合,其中又细分为完全协和与不完全协和音程两种。不协和音程听起来比较刺耳,彼此不融合,其中也可细分为柔和的不协和音程与尖锐的不协和音程两种。如图:
协和音程 不协和音程 ↓ ↓
完全协合 不完全协合 柔和的不协和 尖锐的不协和 ↓ ↓ ↓ ↓ 纯 纯 纯 纯 大 小 大 小 大 小 小 大 增 减 一 四 五 八 三 三 六 六 二 七 二 七 四 五 度 度 度 度 度 度 度 度 度 度 度 度 度 度
协和音程转位后,仍为协和音程,不协和音程转位后,仍为不协和音程。 (5)等音程与复音程
两个音程单独听起来,具有同样的音响效果,但在记谱上不同,其在乐曲中意义也不同,叫等音程。等音程是由音程中的同音异名变化产生的。利用等音的变化,使音程产生变换(用来转调或离调)。等音程有两种:
(a)两音位置改变而音程的级数与音数不变(如大三度仍是大三度,且音高也不变)。 (b)音程位置和音程的度数都发生改变。基本音程与变化音程在等音的交换中, 改变了名称、
位置、度数和音程的性质:
超过八度的音程叫复音程。复合音程就是将单音程加上一个或两个、三个八度,可按减去八度来计算,其种类名称不变。
不超过两个八度的复合音程,它们的名称也可按所含的音级数而定。 (6)自然音程与变化音程
音列的基本音级间可能形成的各类音程,叫自然音程。它包括所有的纯音程、大音程、小音程和三全音程(因为增四度与增五度它们间包含着三个全音,故称三整音或三全音)。这些音程在音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音乐史上,它们是产生其余各类音程之前的,所以被称为基本音程。
一切增音程、减音程和倍增、倍减音程都叫变化音程。变化音程是由自然音程变化而来的,自然音程转位后仍是自然音程,变化音程转位后仍是变化音程。
8
(7) 稳定音程与不稳定音程
音程可分为协和的与不协和的两种,从构成音程各音的稳定与不稳定的方面来看,它又可为分为稳定的与不稳定的两种。
协和的音程可能是是稳定的或不稳定的。在大小调体系中,由V级构成的音程是稳定的。 由一个稳定音和一个不稳定音组成的音程都是不稳定音程。把不稳定音程解决到稳定音最简单的方法是不稳定音进到最近的稳定音,但要避免平行五度和平行八度的进行。 2、和弦 (1)和弦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音,按照三度关系排列起来的组合,叫做和弦。
由于三度关系构成的和弦,它们各音间有着特有的紧张密度,音响效果饱满谐和,在多声部音乐中被广泛运用,但在有些作品中也有不按三度关系构成的和弦,它对丰富和声的色彩同样起着积极的作用,如在俄罗斯民歌中常遇到四度构成和弦。 (2)三和弦
由三个音按照三度音程叠置而成的和弦,叫三和弦。和弦中,最下方的音叫“根音”,也称“基音”或“一度音”用数字“1”来表示;中间的音叫 “三音”,用数字“3”来表示,上方的音叫“五音”,用数字“5”表示。 三和弦有以下几种类型:
大三和弦;由大三度上叠置一个小三度,根音与五音之间是纯五度。 小三和弦;由小三度上叠置一个大三度,根音与五音之间是纯五度。 减三和弦;由小三度上再叠置一个小三度,根音与五音之间是减五度。 增三和弦;由大三度上再叠置一个大三度,根音与五音间是增五度。
大小三和弦是由协和音程(大三度,小三度,纯五度)组成的,因此它们是协和和弦,使用也广泛,而增减三和弦是由不协和音程(减五度和增五度)组成的,故它们是不协和和弦,使用也较少。
三和弦的标记法:依据和弦根音在调式音阶中的级别,用罗马数字表示,称和弦的音级标记法。为了表明和弦的性质,大三和弦用大写,小三和弦用小写,增三和弦在大写的数字右上角附加+号,减三和弦在小写的数字右上角附加“-”号。 如自然大调式:
1=C
5 6 7 ⅰ 2 3 4 3 4 5 6 7 1 2 1 2 3 4 5 6 7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如和声小调式:
1=C
3 4 5 6 7 ? 2 1 2 3 4 5 6 7
9
#
#
-
6 7 1 2 3 4 5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3)七和弦
七和弦是在三和弦上再叠置一个三度音,这个第四音叫“七音”。因为它相距根音为七度,故叫七和弦,用数字“7”来代表,其他三个音仍然与三和弦中的音一样,叫做根音、三音、五音。所有的七和弦都属不协和和弦,因为它们是由不协和的七度音程组成。 七和弦的结构及名称:
由大三和弦与小七度组成的七和弦叫做大小七和弦(大调小七和弦)。5724 由小三和弦与小七度组成的七和弦叫做小小七和弦(小七和弦)。2461 由减三和弦与小七度组成的七和弦叫做减小七和弦(半减七和弦)。7246 由减三和弦和与减七度组成的七和弦叫做减七和弦;5724
以上四种七和弦是较常用的,还有一些类型较少使用的不一一列举了。 (4)原位和弦及其转位
根音放在低音位置的和弦,叫做原位和弦。将其他音放在低音位置的和弦,叫做转位和弦。 三和弦除了根音外,还有两个音,因此,三和弦有两个转位。
将三音放在低音位置的三和弦叫做的三和弦的第一转位,也叫六和弦,数字“6”表示(因为这时和弦的三音在低音位与根音构成六度音程)。
将五音放在低音位置的三和弦叫做三和弦的第二转位,也叫做四六和弦(因为这时和弦的五音与和弦的根音、三音分别是四度与六度,用数字46表示)。
七和弦除根音外,还有三个音,因此,七和弦有三个转位。将三音放在低音位置的七和弦叫做第一转位,也叫五六和弦。将五音放在低音位置的七和弦叫做第二转位,也叫三四和弦。将七音放在低音位置的七和弦叫做第三转位,也叫二和弦。
#
-+
-
#
第二章 外国民歌
第一节 外国民歌的历史概况
民歌是民族民间音乐体裁的一种,在人们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创作、口头传唱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歌曲艺术。民歌同其它的艺术形式一样,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成为人民群众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人们就喜欢民歌,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哪个地区或那个民族的人民都有自己的民歌。民歌与人们的生活、生产相伴,反映出人们的喜、怒、哀、乐,揭示出各种丰富的思想感情。民歌是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中每个民族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的真实体现,代表着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传统和民俗风情。民歌产生、创作于民间,并在人们长期的口头流传中经过不断的加工而形成。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民歌的歌词与曲调,在内容与形式方面都有所变化。也就是说在发展中,不断地经过后人的修改和增删,因而民歌带有集体创作的性质且带有易变性。民歌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不突出词曲作者的个性特征,而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外国民歌除具有上述特点之外,还常有其更广的含义,即包括作曲家按照民族风格而创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