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FID学习笔记1(RFID概论)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
【生活背景链接】在探讨RFID之前,我们来回顾一下收音机,将会有助于我们消
除对RFID的神秘感。我们知道,收音机通过天线接收信号,并通过解调把它还原成音
频信号,变成我们能理解的音波,我们就可以听收音机了;而在日常生活,如超市采购中,我们也会经常接触条形码。
一.RFID定义和结构
RFID,从根本上来说,它是一种创新的通过预置达成的无线电自动识别技术。RFID系统是通过无线电通信并记录信息,进而识别人或物品的技术系统。通过和计算机技术的融合,它将极大地改变人类的生活。具有“无限的商务力”。 在物品识别领域,同传统的条形码相比,RFID以无线电讯号作为识别商品的方式;在信息系统的范畴内,它可以被看作要求系统能够对其响应的一种新型设备(device)。
如下图,RFID系统由询问控制端、感应响应端和后台应用系统构成,通过电波在响应媒介和询问媒介间传递信息:
控制器,一般是一台内含天线和芯片解码器的阅读设备;
,.
应答器,主要是射频标签(RFtag),响应端内含天线(Antenna),两者组成所谓的“雷达收发机”,以卡、标签等形式存在;
class=MsoNormal style=\后台系统一般是由计算机支撑的有线或无线管理系统。视应用要求,对于实时型的智能型控制器,不一定必须要有后台系统。
二.RFID系统主要运行机理:
RFID系统的基本单元是内嵌了IC芯片或响应物的卡或标签(“网格”中的基本智能颗粒,相对计算机来说,也可称为一种新形的存储介质)。首先,控制器对一定的区域发出照射,当感应器经过控制器的电磁场,则形成电磁感应,应答器产生能量驱动内置微芯片,激活信息并依序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通过任何连接(通过询问器的RS232或RS485接口与上位机主系统)接驳后台系统,进行数据处理。
,.
三.RFID技术的特点: ·远距离识别; ·多方向识别 ·隔物识别;
·同时读取多标记物; ·写新加的信息; ·标签可重用;
·物品可打包,不可视信息且不必考虑物品形状, ·安全性高,难于复制或更改信息。
四.RFID应用领域:
·生产、后勤、物流控制,如航空包裹识别;
·预防损失,如汽车防盗器、包裹追踪识别、产品防伪; ·入出管理,门禁控制,票证管理,会员卡、员工卡; ·文档管理,图书馆管理,畜牧业; ·移动商务管理; ·运动计时等。
下图:世界最小的非接触IC芯片“μ-chip”
,.
RFID的意义,正如Sun所说:
RFID in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Product Codes (EPC) can help computers automatically and uniquely identify everyday objects. Enabling computers to automatically recognize and identify everyday objects, will in turn enable those computers to track and trace the objects, trigger events and even perform actions on the objects themselves. 参考:http://www.lintec.co.jp/e-dept/english/britem/about/
RFID学习笔记2(射频卡、传感器分类)
感应器是RFID系统的信息载体,目前感应器大多是由耦合原件(线圈、微带天线等)和微芯片组成无源单元。
应答器通常包含:
a.天线:用来接收由阅读器送过来的信号,并把所要求的数据送回给阅读器。
b.AC /DC电路:把由卡片阅读器送过来的射频讯号转换成DC电源,并经大电容储存能量,再经稳压电路以提供稳定的电源。
c.解调电路:把载波去除以取出真正的调制信号。
d.逻辑控制电路:译码阅读器所送过来的信号, 并依其要求回送数据给阅读器。 e.内存:做为系统运作及存放识别数据的位置。
,.
f.调制电路: 逻辑控制电路所送出的数据经调制电路后加载到天线送给阅读器。
RFtag按以下几个参数来分类:
供电方式:标签分为无源标签和有源标签两种。
有源标签使用卡内电池供电,作用距离较远同时体积较大,与被动标签相比成本更高,也称为主动标签(Active tags);
无源标签由控制器产生的磁场中获得工作所需的能量,即通过波束供电技术将接收到的射频能量转化为直流电源为卡内电路供电。成本很低并具有很长的使用寿命,比主动标签更小也更轻,读写距离则较近,也称为被动标签(Passive tags)。 调制方式:主动式和被动式。
主动式射频卡用自身的射频能量主动地发送数据给读写器;
被动式射频卡使用调制散射方式发射数据,它必须利用读写器的载波来调制自己的信号,作用距离:可分为密耦合卡(作用距离小于1厘米)、近耦合卡(作用距离小于15厘米)、疏耦合卡(作用距离约1米)和远距离卡(作用距离从1米到10米,甚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