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泽湖中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历史
一、选择题(50分)
1.古代中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下列几幅图中生产工具的演变对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们反映了古代中国()
A.播种方式的变革
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铁犁牛耕发展 D.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
2.俗谚“种田种得全,只要买点盐”反映了小农经济这一经济形式的特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农经济的产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表现 B.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C.小农经济形式下的家庭结构比较稳定 D.小农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3.毛泽东曾经指出:“我看中国就是靠精耕细作吃饭。”下列言语中反映了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的是()
①“湿耕泽锄,不如归去”②“六月不干田,无米莫怨天” ③“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④“且溉且粪,长我禾黍” A.①②B.②③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4.有两幅版画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
A.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 B.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C.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D.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5.在古代,“鼎”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其形成至少可以追溯到( ) A.商周时期 B. 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 秦汉时期
6.清《景德镇陶录》载:“景德……业制陶器,……四方远近,挟其技能以食力者,莫不趋之若鹜。……景德镇属浮梁之兴西乡……以致陶之业、陶之人,及陶中所有之事,几皆半于浮。”材料表明当时景德镇( )
A.制瓷业开始兴起 B.出现靠出卖劳动力谋生的群体 C.全员参与瓷器生产 D.民营手工业产品已占领整个市场
7.景德镇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瓷都。明万历年间萧近高说:“(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这主要表明( )
A.私营手工业中产生了资本主义雇佣关系 B.私营手工业生产规模超过官营手工业 C.官营手工业技术水平被私营手工业超越 D.官营手工业生产逐渐走向商品生产化 8.2007年12月,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中打捞出部分青瓷和白瓷。出水时瓷器釉色清亮,仿佛新出窑一般。据此形成的以下认识,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中国的制瓷技术始于南宋 B.南宋时期的青瓷和白瓷都是从海外进口的 C.青瓷和白瓷是中国著名的传统瓷器 D.南宋的青瓷和白瓷全部产于景德镇
9.白居易《卖炭翁》一诗,被史学大师陈寅恪赞誉为“诗史”。诗中叙述老翁“晓驾炭车碾
冰辙”来到长安城,“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此处的“市”是指( ) A. 没有行政管理的草市 B. 严格管制的集中市场 C. 沿街开铺的街市 D. 地方自治的市镇
10.中国城市的发展经历了有城无市、城中有市、城区即市区、城在市中、有市无城五个发展阶段。其中“城区即市区”普遍开始出现于哪一时期?( ) A. 秦汉时期 B. 唐安史之乱以后 C. 北宋 D. 明清时期
11.《木兰辞》是同学们耳熟能详的南北朝诗歌。其中有“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的诗句。下列各项对这一时期“市”的解读,正确的是( ) A. 南北朝时期固定的“市”已经广泛存在于城乡 B. “市”的商品主要是为了满足全国各阶层的需求 C. 商品品种繁多,北方地区的商品经济非常发达 D. 当时的商业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
12.“一个地方如果没有徽州人,那个地方就只有村落了。徽州人住进来了,他们就开始成立店铺;然后逐渐扩张,就把这个小村落变成了个小市镇。”据此,请判断徽商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应该是在( )
A. 秦汉时期 B. 隋唐时期 C. 宋元时期 D. 明清时期
13.“大街小巷叫卖食品的小贩‘吟叫百端’,大小商店铺席连绵不断,夜市直至三更尽,五更又开小市”。上述现象最早有可能出( ) A. 西汉长安 B. 唐朝前期的洛阳 C. 北宋开封 D. 南宋临安
14.宁波辖区内有三七市镇、二六市村(乡)等城镇,从城镇的形成来看,下列有关推断最有可能的是( )
A. 由草市逐渐发展而来 B. 由工商业市镇逐渐发展而来 C. 由夜市逐渐发展而来 D. 因特色农业经济逐渐发展而来 15.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主要包括( )
①商业市镇兴起②纸币出现③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 ④商帮形成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16.史学界认为:资本主义在西方逐步发展的历史,也是一部世界各地由相互隔绝过渡到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的统一整体的历史,然而中国在这个时候却渐渐的游离于这个整体之外。这种现象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 A. 中国航海业地位一落千丈 B.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掌握主动权
C. 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推进工业化的契机,使中国逐渐脱离世界发展大趋势 D. 小农经济的主导地位逐渐丧失
17.1656年,清廷“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并“不许片帆入口”,同时颁布了“迁海令”,在沿海制造无人区。该政策的最大影响是( )
A. 打击了中国航海业 B. 脱离了世界发展大势 C. 影响了商民的收入 D. 丧失了外贸主动权
18.明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给中国带来的最严重后果是( ) A.禁止国人出海贸易,妨碍了海外市场开拓 B.限制外商来华贸易,阻碍了中外经济交流 C.避免受到外界影响,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D.长期与世隔绝,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19.清朝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下列表述符合作者思想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