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随着大学生数量与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形势令人堪忧,社会日益关注毕业生就业状况。大学生能否顺应适应社会发展与职场生活,除了关系着大学生今后前途发展,更关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为此,高校在人才培养中采用校企合作方式对于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有着深远意义。 一、校企合作的几种模式及特征 (一)定向培养模式
所谓定向培养模式,即高校在开展招生工作之前加强与企业合作,并根据企业发展需要签订人才培养协议,而高校主要负责以此根据培养企业发展所需的人才,这一模式的主要特点包括:第一,在结束招生工作之后,高校结合人才培养协议定向培养学生,这个过程中高校以此为依据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并有针对性的设置课程,从而实现对人才的培养;第二,高校在确保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之后,组织定向培养学生深入企业进行实习,让学生充分了解企业工作流程,促使学生尽快适应于企业工作流程,从而推动学生实践就业能力提升。 (二)工学相结合模式
工学结合模式对于提升在岗职工素质有着重要意义,其能满足在企业工作中的员工继续学习与深造需要。该模式的主要特点包括:第一,企业提供员工再次深造的机会,并积极鼓励员工深入高校进行学习,这样在提升员工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同时,增强员工应用专业知识能力,从而为企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第二,在高校继续学习过程中员工需要系统化学习有关课程内容。为此,在把握员工需要基础上,高校应相应的安排课程内
第 1 页
容,确保员工可处理好工作与学习关系,从而实现培养最终目标。 (三)产教相结合模式
产教结合属于一种重要的校企合作模式,其要求企业应加强与高校合作,并在高校内建设实践教学基地。为此,企业某些项目可以放在实践教学基地进行研究与学习,该模式的主要特点包括:
第一,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教师与师傅双重角色,积极指导学生展开理论与实践方面学习,引导学生推进有关的项目开展,不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专业理论水平,从而为学生今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学校应组织学生深入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实践与学习,并构建完善的激励机制,对于实践与学习中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物质上与精神上的奖励,促使学生积?O参与至实践与学习活动中。在这个过程中除了锻炼了学生项目完成能力,更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校企合作背景下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措施 (一)建立健全法律保障体系
要想推进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最为关键的是建立健全法律保障体系。高校发展的目标是实现最大化的教育价值,而企业的发展目标是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在发展目标方面两者存在差异性。因此,要想保障校企合作目标的实现,要重视推进两者充分协调与融合。为此,对于校企合作的共同培养,政府有必要给予必要的规制。
第一,针对于人员流动、成果归属以及产权保护等方面问题,政府有必要相应的制定管理方式与法规,从而实现对合作双方的行为规范与约束;第二,政府应充分发挥出自身作用,采用多种方式妥善处理好各方面
第 2 页
关系,强化高校以及企业之间沟通与交流,推进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第三,政府应给予校企合作财税与金融等方面优惠政策,为校企合作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人力、物力与财力等方面保障。 (二)转变高校教育理念
高校应转变自身落后的思想观念,深化对校企合作模式的认识,将其用于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以及科学研究等实践之中,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点内容:首先,高校应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立足于市场发展的实际需要,对人才培养方案作出适当的修订,构建起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的课程体系,并对实践教学体系加以完善。
其次,就我国当前教师队伍来看,其普遍存在着教学能力低下,且工作经验不足等问题,不利于培养与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为此,针对于这一问题,高校应重视加强对教师的培养,重点提升教师实践能力,从而为学校与学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丰富校企合作的内涵
校企合作模式是对高校与企业双方都有利的人才培养方式,一方面有助于提升高校就业率,促使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另一方面有利于满足企业发展对人才需要。因此,高校可采用多种模式进行校企合作,包括产学研模式、顶岗实习模式以及订单培养模式等。 三、结语
近些年,随着高等教育持续不断的扩招,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众多高校面临着大学生就业问题。因此,越来越多的高校采用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人才的培养,对于处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有着重要作用。为此,应
第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