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1)开展1号墩顶测量放样时,应控制哪两项指标? (2)图中A是什么临时设施,有何作用?
(3)根据地质条件,宜选用何种类型钻机施工?
(4)在双方签订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中,施工单位甲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应负有哪些职责? (5)对背景中上部结构主要施工工序进行排序(用圆圈的数字表示)。 【分析与答案】
(1)控制两项指标是:墩顶坐标(或位置,或轴线,或偏位)和高程(或标高)。
(2)A为钢护筒,作用是起稳定孔壁(或防止坍孔);保护孔口地面;固定桩孔位置;钻头导向。 (3)宜选用冲击钻机(或冲抓钻机,或旋转钻机)。
(4)包括统一协调(或全面负责,或连带责任,或沟通管理);监督管理(或甲方发现乙方的安全问题,要求乙方改正)。
(5)上部结构主要施工工序如下:①→④→⑦→⑥→⑤→⑧→③→②(或①→③→④→⑦→⑥→⑤→⑧→② )。
2B313015 钢筋和混凝土施工 一、钢筋施工
1.一般规定:6个月;需要代换,设计变更通知单。 2.普通钢筋的加工制作
(1)任何构件内的钢筋,在浇筑混凝土以前,须经监理人检查认可。
(2)用于保证钢筋固定于正确位置的预制混凝土垫块,其强度应与相邻的混凝土强度一致。
(3)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焊工必须持焊工考试合格证上岗。钢筋接头采用搭接电弧焊时,两钢筋搭接端部应预先折向一侧,使两接合钢筋轴线一致。 3.预应力钢筋的加工制作
(2)预应力筋进场时应分批验收。验收时,须按下列规定进行检验:
①钢丝:应分批检验形状、尺寸和表面,在每盘钢丝的两端取样进行抗拉强度、弯曲和伸长率的试验。 ②钢绞线:每批钢绞线进行表面质量、直径偏差和力学性能试验。每批钢绞线的重量应不大于60t。
第51页
(4)预应力筋的下料长度应通过计算确定,计算时应考虑结构的孔道长度或台座长度、锚夹具厚度、千斤顶长度、焊接接头或镦头预留量、冷拉伸长值、弹性回缩值、张拉伸长值和外露长度等因素。 (5)预应力筋的切断,应采用切断机或砂轮锯,不得采用电弧切割。
(6)锚具应满足分级张拉,补张拉以及放松预应力的要求,锚固多根筋的锚具应具备整束张拉和单根张拉的性能,锚口摩擦损失率不大于6%。
(9)锚具、夹具和连接器进场时,还应检查外观、硬度、静载锚固性能。
二、混凝土施工
1.一般规定:数值确定。 2.混凝土配合比
(1)混凝土的配合比,应以质量比表示,并按相关试验规定进行计算,通过试配确定。
(4)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在混凝土浇筑前至少42d完成,其费用由承包人负担,在配合比未得到监理人批准前,不得浇筑混凝土。 3.混凝土拌制、运输
(3)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不能发生离析、漏浆、严重泌水及坍落度损失超过要求等现象。 (4)采用泵送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
③泵送前应先用适量的、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浆润滑输送管内壁。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时,应立即用压力水或其他方法冲洗管内残留的混凝土,泵送间歇时间不宜超过15min。
(6)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后发生离析、严重泌水或坍落度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第二次搅拌。二次搅拌时不得任意加水,确有必要时,可同时加水和水泥以保持其原水胶比不变。如二次搅拌仍不符合要求,则不得使用。
4.混凝土的浇筑
(2)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土离析,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从高处直接倾卸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以不发生离析为度。
②当倾落高度超过2m时,应通过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等设施下落;倾落高度超过10m时,应设置减速装置。
③在串筒出料口下面,混凝土堆积高度不宜超过1m。
(3)混凝土应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成上层混凝土。在倾斜面上浇筑混凝土时,应从低处开始逐层扩展升高,保持水平分层。
(5)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确定,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和弯矩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处理:
①应凿除处理层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弱层。 ②经凿毛处理的混凝土面,应用水冲洗干净,在浇筑次层混凝土前,对垂直施工缝宜刷一层水泥净浆,对水平缝宜铺一层水泥砂浆。
③重要部位及有防震要求的混凝土结构或钢筋稀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应在施工缝处补插锚固钢筋或
第52页
石榫;有抗渗要求的施工缝宜做成凹形、凸形或设置止水带。 ④施工缝为斜面时应浇筑成或凿成台阶状。 5.混凝土的养护与修饰 6.大体积混凝土
(1)大体积混凝土对所用原材料的要求
①应选用低水化热和凝结时间长的水泥品种。 粗集料:连续级配; 细集料:中砂;
外加剂:缓凝剂,减水剂; 掺和料:粉煤灰,矿渣粉。
②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和易性及坍落度要求的前提下,宜采取改善粗集料级配、提高掺合料和粗集料的含量、降低水胶比等措施,减少单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③大体积混凝土进行配合比设计及质量评定时,可按60d龄期的抗压强度控制。
(2)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应提前制订专项施工技术方案,并应对混凝土采取温度控制措施:
①施工前根据原材料、配合比、环境条件、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等因素,进行温控设计和温控监测设计,并应对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温度实施监测和控制。内部最高温度不大于75℃,内表温差不大于25℃。 ③分层浇筑时,在上层混凝土浇筑之前应对下层混凝土的顶面作凿毛处理,且新浇混凝土与下层已浇筑混凝土的温差宜小于20℃,并应采取措施将各层间的浇筑间歇期控制在7d以内。 ④后浇段宜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并应一次浇筑完成。
⑤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宜在气温较低时进行,但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应不低于5℃。 ⑥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宜按照“内降外保”的原则。
⑦大体积混凝土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时,其浇筑后的养护时间不宜少于14d,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不宜少于21d。
7.高性能混凝土、高强度混凝土
(1)高强度混凝土水泥宜选用强度等级不低于52.5的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得使用立窑水泥。
(3)高强度混凝土的施工应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拌制,不得采用自落式搅拌机搅拌。高效减水剂宜采用后掺法,且宜制成溶液后再加入,并应在混凝土用水量中扣除溶液用水量。 (6)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符合下列规定:
3
①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总量应进行控制,C40 以下不宜大于 400kg/m;C40~C50不宜
3
大于450kg/m。
8.混凝土的质量检验
(1)混凝土的质量宜分为施工前、施工过程和施工后三个阶段进行检验。
(2)对混凝土应制取试件检验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 28d龄期的抗压强度。不同强度等级及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应分别制取试件,试件应在浇筑地点从同一盘混凝土或同一车运送的混凝土中随机制取。 (3)应根据施工需要,制取与结构物同条件养护的试件,作为判断结构混凝土强度的依据。
(5)当混凝土强度按试件强度进行评定达不到合格条件时,可采用无损检测法或钻取试样确定结构混凝土的实际强度和浇筑质量。如仍有不合格,应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三、预应力混凝土 1.预应力管道
(1)管道应采用定位钢筋固定安装,使其能牢固地置于模板内的设计位置,并在混凝土浇筑期间不产生位移。固定各种成孔管道用的定位钢筋的间距:钢管管道不宜大于1m,波纹管管道不宜大于0.8m,胶管管道不宜大于0.5m,曲线管道和扁平波纹管道应适当加密。
(2)所有管道均应设压浆孔,还应在最高点设排气孔及需要时在最低点设排水孔。压浆管、排气管和排水管应是最小内径为20mm的标准管或适宜的塑性管,与管道之间的连接应采用金属或塑料结构扣件,
第53页
长度应足以从管道引出结构物以外。 2.混凝土的浇筑
(1)选用插入式、附着式、平板式振动器;
浇筑箱形梁段混凝土时,应尽可能一次浇筑完成;如设计允许,梁身较低的箱形梁可分为两次浇筑;梁身较高的箱形梁也可分两次或三次浇筑。分次浇筑时,宜先底板及腹板根部,其次腹板,最后浇顶板及翼板。
3.施加预应力
(1)预应力机具设备及仪表,应由专人使用和管理,应定期维护和检验。张拉设备(包括活塞的运行方向与实际一致)应配套标定,并配套使用。长期不使用或标定时间超过半年或张拉超过300次或在使用中预应力机具设备或仪表出现反常现象或千斤顶检修后应重新标定。弹簧测力计的校验期限不宜超过2个月。校验应在经主管部门授权的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定期进行。
(3)预应力筋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规定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控制在6%以内。
(5)预应力筋张拉时,应先调整到初应力,该初应力宜为张拉控制应力的10%~15%,伸长值应从初应力时开始量测。力筋的实际伸长值除量测的伸长值外,必须加上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
预应力筋张拉的实际伸长值应等于从初应力至最大张拉应力的实测伸长值和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的和。
4.预应力混凝土的质量检验
(3)同一截面预应力筋接头面积不超过预应力筋总面积到25%,接头的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5)压浆工作在5℃以下进行时,应采取防冻保温措施。压浆的水泥浆性能和强度应符合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压浆时排气、排水孔应有原浆溢出后方可关闭。
(7)后张预应力筋制作安装检查项目主要有管道坐标、管道间距、张拉应力值、张拉伸长值、断丝滑丝数。
2B320032 工程质量控制关键点设置 质量控制点:
(1)简支梁桥:简支梁混凝土及预应力控制;预拱度的控制;支座、护栏等预埋件的位置控制;大梁安装时梁与梁之间高差控制;支座安装型号、方向的控制;梁板之间现浇带混凝土质量控制;伸缩缝安装质量控制。
(2)连续梁桥
1)支架浇筑时:支架沉降量的控制。
2)先简支后连续:后浇段工艺控制、体系转换工艺控制、后浇段收缩控制、临时支座安装与拆除控制。
3)预应力梁:张拉预应力钢筋及压浆控制。 (3)拱桥
1)预制拼装:拱肋拱轴线的控制。
2)支架施工:支架基础承载力控制、支架沉降量控制、拱架加载控制、卸架工艺控制。 3)钢管拱:钢管混凝土压筑质量控制。
2B320043 桥梁工程质量检验 五、钢筋加工及安装施工质量检验 1.基本要求 2.实测项目
受力钢筋间距(△),箍筋、横向水平钢筋、螺旋筋间距,钢筋骨架尺寸,弯起钢筋位置、保护层厚度(△)。
六、预应力筋的加工和张拉质量检验
第54页
1.基本要求
2.后张法实测项目
管道坐标(包含梁长方向和梁高方向)、管道间距(包含同排和上下层)、张拉应力值 (△)、张拉伸长率(△)、断丝滑丝数。
十、预制和安装梁(板)质量检验 1.基本要求 2.实测项目
梁(板)预制实测项目有:混凝土强度(△)、梁(板)长度、宽度、高度(△)、断面尺寸 (△)、平整度和横系梁及预埋件位置。
梁(板)安装实测项目有:支座中心偏位(△)、倾斜度、梁(板)顶面纵向高程、相邻梁 (板)顶面高差。
十一、拱的安装施工质量检验 1.基本要求 2.实测项目
主拱圈安装实测项目有:轴线偏位(△)、拱圈高程(△)、对称接头点相对高差(△)、同跨各拱肋相对高差、同跨各拱肋间距。 十二、桥面铺装施工质量检验 1.基本要求 2.实测项目
强度或压实度(△)、厚度(△)、平整度(△)、横坡及抗滑构造深度。
2B313032 钢筋混凝土梁桥预拱度偏差的防治 质量通病与防治: 一、原因分析
1.现浇梁:由于支架的形式多样,对地基在荷载作用下的沉陷、支架弹性变形、混凝土梁挠度等计算所依据的一些参数均是建立在经验值上的,因此计算得到的预拱度往往与实际发生的有一定的差距。 2.预制梁:一方面由于混凝土强度的差异、混凝土弹性模量不稳定导致梁的起拱值的不稳定、施加预应力时间差异、架梁时间不一致,导致预拱度计算各种假定条件与实际情况不一致,造成预拱度的偏差,另一方面理论计算公式本身是建立在一些试验数据的基础上的,理论计算与实际本身存在细微偏差。如用标准养护的混凝土试块弹性模量作为施加张拉条件。
当标准养护的试块强度达到设计的张拉强度时,由于梁板养护条件不同,其弹性模量可能尚未达到设计值,导致梁的起拱值大。千斤顶张拉力误差、钢绞线弹性模量偏差都会引起预制梁的预应力的偏差,进而引起预拱度偏差。实际预应力超过设计预应力易引起大梁的起拱值大,且出现裂缝。第三是施工工艺的原因,如波纹管竖向偏位过大,造成零弯矩轴偏位,则最大正弯矩发生变化较大,导致梁的起拱值过大或过小。
二、预拱度偏差防治措施
1.提高支架基础、支架及模板的施工质量,确保模板的标高无偏差。 2.加强施工控制,及时调整预拱度误差。
3.严格控制张拉时的混凝土强度,控制张拉的试块应与梁板同条件养护,对于预制梁还需要控制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4.要严格控制预应力筋的结构中的位置,波纹管的安装定位应准确;控制张拉时的应力值,按要求的时间持荷。
5.钢绞线伸长值的计算应采用同批钢绞线弹性模量的实测值。 6.预制梁存梁时间不宜过长。
2B313033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裂缝的防治
第5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