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围绕“深厚的传统文化”这一人文主题,本单元安排的第一篇课文是《古诗三首》,选编了与中国传统节日相关的三首古诗。第一首《元日》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写了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一片爆竹声送走了旧的一年,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门上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全诗充分表现出新年元日的热闹、欢乐,同时又通过元日更新的习俗来寄托诗人自己的思想,充满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清明》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往哪里找到一个小酒店才好?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整首诗景象清新、生动,语言通俗、自然,音韵和谐、圆满,广为传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他当时只有十七岁,正在长安谋取功名。恰逢重阳佳节,作者孤身飘泊于繁华热闹的帝都,倍感孤单,非常思念家乡亲人,情之所至,作下本诗。诗中大意是:“我”一个人客居异乡,遇到重阳佳节就加倍思念家乡亲人。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配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遗憾与兄弟们佳节不能团聚。
课后第一题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清明》。”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可以分为以下几步:初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古诗的节奏;再读古诗时,要求学生能根据注释感悟诗文大意,展
开想象,联系画面读出诗歌蕴含的情感。例如,朗读《元日》时,可以引导学生情境想象,体会春节时家家户户贴春联、放爆竹……欢乐祥和的气氛,用欢快的语气读出诗人愉悦的心情。朗读《清明》时,可以让学生想象细雨纷纷的景象,行人欲断魂的神情和行为,体会清明扫墓祭祖、思念故人的愁绪,再用深沉的语气读出这份情感。朗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九月初九重阳节时家家扶老携幼,登高望远的景象,再想象诗人王维孤身在外,一人独自落寞的景象,在对比中,感悟并读出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朗读做到了正确、流利,充满感情,接下来指导学生用多种方式背诵古诗,可以想象诗境,背诵古诗;也可以是填诗背诵;还可以配乐背诵。
课后第二题是“这三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回顾课文,三位诗人站在不同的视角展现“春节”、“清明”、“重阳”这些传统节日中的景与情,学生在古诗学习的过程中,走进诗境,感悟诗情,从中还了解到了一些节日习俗,此题的设计呼应本单元人文主题——“深厚的传统文化”,为本课学习结束后的“活动提示”——“了解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节日里有哪些习俗”做好铺垫。
本课中7个生字要求会认读、12个要求会写,其中,“魂、酒、牧、兄”既要求会读,又要求会写。认读生字时,可以让学生自主识字。先借助拼音读一读,“苏”是平舌音,要读准。然后借助学过的偏旁、部件、熟字等方法记一记字形。“酒”是一个形声字,左形右声。左边水表示酒是液体,右边是“酉”,读“yǒu”,是酒坛子,这个字要和“洒”区分。书写生字时,要对汉字的间架结构进行简单的归纳并掌握。 “旧、
魂、借、酒、何、独、佳、牧、欲”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注意“旧、魂、借、酒、何、独、佳”左窄右宽,“牧、欲”左右等宽。“兄、符、异”都是上下结构的字,上小下大。在掌握基本写法基础上,教师要示范并提示书写要领:“异”的上半部分要全封口;“酒”右边是“酉”,不是“西”;“欲”的右边是四笔“欠”;“牧”左边的提和右边反文的撇要注意穿插避让。
学情分析
(一)前测方式
1.你知道我们国家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在这些特殊的日子里我们都要做
些什么呢?简单写一写。
2.我们都学过很多古诗了,到现在你有哪些学习古诗词的好方法,能和我
们交流交流吗?
3.请你将下面的字写在田字格里,写之前仔细观察,想一想该怎么占格,
写的时候做到不涂改,写工整,写正确。 酒 异 欲
【设计意图:这三道测试题,第一题考察学生对于中国传统节日以及相应习俗的了解,与本单元人文素养主题相契合,是针对本单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