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训练: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河北省拟申报世界遗产的嶂石岩地貌,位于太行山中南段,为中国三大砂岩地貌(丹霞地貌、张家界地貌)之一。主要由易于风化的薄层砂岩和页岩组成。远远望去,赤壁丹崖,如屏如画,甚为壮美。图I为嶂石岩地貌景观图,图II为“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 该地岩石类型属图II中的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 形成该地貌的地质作用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1.D 2.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壳物质循环,学生要根据岩石判断岩石的类型,熟悉主要的岩石和地壳的物质循环图的判读。
1.该地岩石由砂岩和页岩组成,属于沉积岩;沉积物可以转化为沉积岩,图II中的丁是沉积岩,选择D。 2.图中地貌是沉积岩在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图II中的③是沉积岩经外力作用而形成,选择C。 连云港云台山与泰山、崂山一脉相承,主要岩石类型为片麻岩(变质岩),原系海中岛屿,后演化成陆地。图2为云台山老鹰峰景观照片,图3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简图。读图回答3~4题。
3. 云台山岩石类型为图3中的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
4. 图示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依次是
A. 地壳抬升—固结成岩—变质作用 B. 地壳抬升—变质作用—风化、侵蚀 C. 沉积作用—变质作用—地壳抬升 D. 变质作用―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答案】3. B 4. D 【解析】
3. 读图可知,③为沉积岩、②为变质岩、①为花岗岩、④为玄武岩。连云港云台山与泰山、崂山一脉相承,主要岩石类型为片麻岩(变质岩),符合的是②。故选:B。
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岩浆活动过程中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形成沉积岩。已经生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成分和性质的改变,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发生重熔,又形成新的岩浆。如此周而复始,形成一个完整的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岩石圈物质循环,获取题干中信息即可。
4.由题干可知,连云港云台山与泰山、崂山一脉相承,主要岩石类型为片麻岩(变质岩),原系海中岛屿,后演化成陆地。图示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依次变质作用-地壳抬升-风化、侵蚀。故选:D。
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岩浆活动过程中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形成沉积岩。已经生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成分和性质的改变,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发生重熔,又形成新的岩浆。如此周而复始,形成一个完整的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岩石圈物质循环,获取题干中信息即可。
南京桂子山石柱林由多边形石柱构成,岩石是玄武岩。读“桂子山石柱林景观图”和“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5~6题。
5. 石柱林的岩石属于下图中的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6. 石柱林的物质来源于
A. 地壳 B. 地幔 C. 地核 D. 岩石圈 【答案】5. D 6.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壳物质循环,学生要熟悉主要的岩石和地壳的物质循环图的判读。
2
5. 南京桂子山石柱林由多边形石柱构成,岩石是玄武岩。玄武岩是由岩浆喷发而形成的,丁是玄武岩,选择D。
6. 石柱林是由岩浆喷发而形成,岩浆来源于地幔,选择B。
土耳其的卡帕多基亚拥有世界上梦幻般的地质景观“蘑菇石”(下图)。“蘑菇石”顶部岩石为玄武岩,呈灰黑色,含有气孔;底部的岩石呈灰白色,具有明显的层理结构。据此,完成7~8题。
7. “蘑 菇石”按成因划分,属于
①喷出岩 ②侵入岩 ③沉积岩 ④变质岩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8. 该景观的形成过程是
A. 固结成岩——岩浆活动——风化、侵蚀 B. 岩浆活动——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C. 地壳抬升——岩浆活动——风化、侵蚀 D. 固结成岩——地壳抬升——岩浆活动 【答案】7. A 8. A
【解析】试题考查岩石圈物质循环
7. 玄武岩为喷出岩,有明显的层理结构的为沉积岩,结合材料可知,“蘑菇石”按成因划分,属于喷出岩和沉积岩,①③正确,A正确。故选A。
8. 岩浆喷出晚于它所喷出的岩层,因此先有沉积岩,后有岩浆活动,B错。“蘑菇石”是喷出的玄武岩受外力风化、侵蚀作用的结果,因此先有岩浆活动,后有风化、侵蚀,A正确。“蘑菇石”是外力风化、侵蚀作用的结果,地壳抬升作用应该在岩浆活动之后,C、D错。故选A。 【点睛】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
(1)根据地层层序律确定:一般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靠上,即越接近地表。 (2)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由于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因此保存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那些保存简单、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
3
(3)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确定,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而这多是在岩浆活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与其相邻的岩浆岩。
马山石林位于山东省青岛市,由无数呈四棱或五棱的单个柱体紧密排列组成。构成石林的岩石为玄武岩,岩体具有气孔构造,是世界柱状节理石群奇观之一。左图为马山石林景观。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据此完成9~10题。
9. 左图中影响马山石林形成的主要环节是
A. ①——冷却凝固 B. ②——外力作用 C. ③——岩浆活动 D. ④——变质作用
10. 构成马山石林的岩石所属的类型为右图中的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9. C 10. A 【解析】
9. 马山石林的构成为玄武岩,玄武岩为火山喷发冷却形成,属于岩浆活动,C项正确。
10. 由丙为丁重熔再生后的产物可知,丙为岩浆,玄武岩为岩浆岩,只能是岩浆形成,右图中只有甲是由岩浆生成,故A项正确。
张家界地貌是砂岩地貌的一种独特类型,以棱角平直的、高大石柱林为主的地貌景观。2016年8月20日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云天渡”开放试运行,读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景观图。完成11~12题
11. 张家界大峡谷两侧的岩石为
4
A. 沉积岩 B. 喷出岩 C. 侵入岩 D. 变质岩 12. 张家界大峡谷形成原因是
A. 风力侵蚀 B. 流水侵蚀 C. 风化作用 D. 冰川侵蚀 【答案】11. A 12. B 【解析】
11. 张家界地貌是砂岩地貌的一种,砂岩受外力作用沉积而成,属于沉积岩。所以张家界大峡谷两侧的岩石为沉积岩。故选A。
12. 据图得知,张家界多山地地形,由于地势落差大,河流流速快,河流向下侵蚀严重,形成峡谷地貌。故选B。
位于澳大利亚西部沙漠中的波浪岩(左图),是一块巨大而完整的花岗岩体,大约在25亿年前形成。经过日积月累的风雨冲刷和早晚剧烈的温差变化,渐渐地被侵蚀成波浪的形状。据此完成13~14题。
13. 右图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上述波浪岩与图中数字表示的岩石类型一致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4. 波浪岩的形成过程依次是( ) 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 B.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C.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 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答案】13. B 14. B
13. 根据材料,波浪岩是花岗岩。根据右图中岩石转化关系的箭头方向,① 只有一个向外的箭头,应是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②是岩浆岩。④由碎屑物形成,是沉积岩,所以③是变质岩。花岗岩是岩浆岩的一种,所以与上述波浪岩一致的是②,B对。
14. 花岗岩是侵入岩,所以先是岩浆侵入,然后地壳抬升,露出地表,被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最后形成波浪岩地貌,B对。
考点:地壳物质循环,三类岩石的转化关系,岩石的形成过程,地质作用。
左图为我国某区城地质剖面图,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5~17题。
5
15. 左图中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 页岩、砂岩、花岗岩、石灰岩 B. 页岩、砂岩、石灰岩、花岗岩 C. 石灰岩、砂岩、页岩、花岗岩 D. 花岗岩、石灰岩、砂岩、页岩 16. 左图中
A. a处因沉积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 B. b为石笋,是侵蚀作用的结果 C. c处为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D. d处因岩层水平挤压形成断层 17. 右图中,石灰岩形成的主要环节是
A. ①——冷却凝固 B. ②——地壳运动 C. ④——固结成岩 D. ⑤——熔再生 【答案】15. B 16. D 17. C 【解析】
试题考查岩石圈物质循环
15. 沉积岩形成越早在下,因此页岩形成早于砂岩,砂岩形成早于石灰岩,C、 D错。花岗岩为侵入型岩浆岩,形成晚于它所侵入的岩层,可知花岗岩形成晚于石灰岩,A错,B正确。故选B。
46. 图中a处因侵蚀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A错。b为石笋,是堆积作用的结果,B错。c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C错。d处因岩层水平挤压形成断层,D正确。故选D。
17. 石灰岩是沉积岩,图中C是沉积岩,④是固结成岩作用,沉积岩是沉积物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的,C正确。故选C。
6
2021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训练 -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