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有效提问 让教学活动更精彩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有效提问 让教学活动更精彩

摘要: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提问是教师和幼儿沟通的桥梁,是教师引导幼儿主动学习、培养能力,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和方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科学有效的提问能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和主动参与的欲望,使幼儿的情绪和注意力都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让幼儿积极地融入教学活动中来。教学活动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教师提问的质量。

关键词:提问、幼儿园、沟通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存在着问题设计不合理、提问层次不清晰、提问的盲目、随意、方式单一等低效提问现象,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

那么,如何避免这些现象、进行有效提问呢? 我认为要明确三个问题:既问什么、什么时候问和怎么问?

一、问什么?

问什么呢?需要课前精心设计问题。问题设计得科学、合理,可以激发幼儿求知的兴趣和思维共鸣,引导幼儿主动学习。反之,如果问题设计得不恰当,容易使幼儿逐渐失去活动兴趣,从而达不到教学效果。精心设计问题也可以使老师对提问内容做到中有数,避免提问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也是进行有效提问的前提。我们要针对教学内容和幼儿实际进行问题设计。

1.紧扣目标——问关键点

提问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提问是为教学服务的,应紧扣教学活动目标,针对教学中的关键内容设计问题。问题数量要适中,力求少而精,直达目标关键,确保教学目标的高效达成。

2.循序渐进——问疑难点

科学地设计一定梯度的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提高问题的层次,循序渐进,层层递进,逐步解决活动中的难点。

3. 难易适中——问连接点

遵循幼儿发展规律,根据幼儿已有经验和发展水平,找准连接点,问具启发性、引导性的问题。问题要难易适中,接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既有一定难度,又是幼儿经过努力可以回答上来的问题。使幼儿能够“跳一跳,摘桃子”,获得新的知识经验。

4.发散思维——问兴趣点

根据幼儿“好奇”、“好动”“好胜”的特点和生活经验,教师要抓住最能引起幼儿兴趣和发散思维的点,设计趣味性、开放性的问题,给不同层次、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更多的思维空间,使幼儿思路更开阔、灵活,主动愉快地探索求知,在认知水平和思维水平

上得到提高。

二、什么时候问?

教学活动现场有很多不可预知的问题产生,不可能完全按照“预设的问题”机械地进行提问。提问超前或滞后都有可能影响孩子思考和应答质量。因此,教师要捕捉并把握提问的时机,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的应答兴趣,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避免机械化和形式化的提问。

在教学活动开始时设疑提问,可以起到快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的效果。在活动中,要从实际教学出发,随机应变。首先按预设的问题在达成目标的关键之时提问,这样目的明确、清晰,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幼儿疑问之时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可满足幼儿的求知欲望,提高教学效率。当活动困难之时,适时进行提问,点拨启发,有效地进行引导,解决难点。教师还要把握幼儿活动生成时的教育价值,创造性地提问,可激发幼儿的潜力,促进幼儿发展。活动结束时提问,可以引发幼儿继续学习探索的兴趣。

三、怎么问?

1.面向全体,平等对待每个幼儿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教育要面向全体幼儿。《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也指出,教师要维护幼儿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幼儿。因此,在提问时,教师的目光应该面向全班每一个幼儿,让每个幼儿感到教师在问自己,使每个孩子都愿意参与问答。还要公平对待每一个幼儿,给每个幼儿此大致相同的应答机会。师幼之间平等地对话与交流,以鼓励和引导为主,对每一个幼儿的回答都给予积极的回应,这样,形成多元主体共同交往与互动的良好状态。

2.尊重差异,保护幼儿自尊心

《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关注幼儿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提问就应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的差异、能力倾向差异、学习方式差异和原有经验等个体差异,使他们都能在不同程度上体验到成功和满足。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使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和满足。针对幼儿的差异,提问时应心中有数,不同层次、不同难易程度的问题要由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来回答。切忌“随机点名”、“乱点鸳鸯谱”,否则,会伤害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提问时还要注意适时调整问题的难易度,对接受能力强的幼儿可合理“提高”问题的难度,使其获得更多的知识经验;对接受能力一般的幼儿可逐步“升级”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对相对比较弱的幼儿可适当“降低”难度,以帮助提高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3.方式多样,灵活进行提问

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可以直接问,调动全体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对于一些突出的知识经验,可从问题另一侧面进行提问,寻找契机,帮幼儿理解和思考。当幼儿对某一问题的理

解和认识错误时,教师可以反问一下, 能达到化错为正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当某个幼儿不能回答问题时,可以请其他幼儿来回答,然后再对这个幼儿进行回问,提出相同或者相似的问题。针对幼儿回答问题中的不足、启发幼儿发散性思维等也可以进行追问,调动幼儿活动中思维的灵活性,利于幼儿新经验的整合,促进认知发展。

4.讲究艺术,注意语言表述技巧

教师提问的语言必须科学、准确、严谨,切忌含糊其词,模棱两可,以免造成幼儿理解错误或困难。其次,语言简炼清晰、通俗易懂。让幼儿很容易听清楚并找到问题的核心,不能让幼儿有颠三倒四、重复累赘的感觉。提问的态度要诚恳,面带微笑,语言亲切、温柔好听, 营造宽松的氛围,使幼儿产生回答问题的良好愿望,形成师幼间合作探究的互动过程。在语调、语速的控制上能抑扬顿挫,疏密相间,处理好提问和问答的关系,适当等待,给幼儿留有思维时间,使幼儿能从容地思考、回答问题。

总的来说,提问是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只有掌握了有效提问的技巧,我们的教学活动才会变得更加生动而精彩! 参考文献

[1]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教师提问方式的特点与改进[J]. 王晓莉. 中国农村教育. 2024(02)

[2]新时代背景下对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重新审视[J]. 刘子涓. 学前教育研究. 2017(11)

--有效提问 让教学活动更精彩

有效提问让教学活动更精彩摘要: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提问是教师和幼儿沟通的桥梁,是教师引导幼儿主动学习、培养能力,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和方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科学有效的提问能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和主动参与的欲望,使幼儿的情绪和注意力都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让幼儿积极地融入教学活动中来。教学活动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教师提问的质量。关键词:提问、幼儿园、沟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14ln70ydt7z7sh75m1a072ie1yhw200mwz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