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完整word版)国际金融教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图示:物价—现金流动机制的调节过程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国际金本位制下的内外均衡实现机制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自发性。 第二,对称性。 第三,稳定性。 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国际金本位制下的内外均衡实现机制也是有着很大的局限性的,这体现在:

第一,它要求各国政府遵守特定的“游戏规则”。

第二,当商品价格不具有完全弹性时,这一机制常常会破坏内部均衡。

第三,总的来说,在国际金本位制下,内外均衡的实现有其物质基础,那就是世界黄金产量能满足经济发展对货币供给量的需要。 三、国际金本位制的崩溃

第三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 第一,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促进国际间政策协调。 第二,实行以黄金—美元为基础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第三,取消对经常账户交易的外汇管制,但是对国际资金流动进行限制。

“双挂钩”示意图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内外均衡实现问题 1.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

内部均衡目标凸显出了其重要地位,布雷顿森林体系在建立时也宣布促进 各国经济的稳定。并且又限制国际资金的流动,因此外部均衡就直接体现为实现经常账户平衡,以维持汇率的稳定。这就决定它们的内外均衡实现机制是不同的,从而最终导致各国外部均衡目标的具体表现形式也发生了变化。 2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内外均衡实现机制 一是以政策调节为主 。

二是在内外均衡实现问题上存在不对称性,这首先体现在美国与其他国家的不同的内外

11

均衡实现机制。

3. 从内外均衡问题角度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根本缺陷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国与其他国家的外部均衡目标是完全不同的。美国的外部均衡目标体现为保证美元与黄金之间的固定比价和可兑换,这要求美国控制美元向境外输出;而其他国家的外部均衡目标体现为尽可能地积累美元储备,这就要求美元大量向境外输出。美元的这种两难,是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特里芬(Robert Triffin)于20世纪50年代首先提出的,故又被称为特里芬两难(Triffin dilemma)。

三、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过程,就是美元危机不断爆发美元危机是理解这一过程的中心线索。

第三节 牙买加体系

一、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牙买加体系简介

1976年1月于牙买加首都金斯顿签署了一个协议,称为《牙买加协议》。同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议》的第二次修订案,从此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牙买加体系。 《牙买加协议》的主要内容是: 第一,汇率安排多样化。 第二,黄金非货币化。

第三,扩大特别提款权的作用。 第四,扩大基金组织的份额。

第五,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数量和限额。 现行的牙买加体系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黄金非货币化。 第二,储备货币多样化。 第三,汇率制度多样化。

二、 牙买加体系下的内外均衡实现问题 1. 牙买加体系下的内外均衡实现机制 第一,在政府通过政策牙买加体系下的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搭配实现内外均衡的同时,经济自发调节机制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二,在内外均衡的关系上,内部均衡居于首要位置。

第三,在实现内外均衡过程中,国际间政策协调的地位有所下降。

三、 牙买加体系的运行情况

首先,在牙买加体系下,国际间的经济交往继续得到迅速发展。 其次,在牙买加体系下,各国的政策自主性得到加强。再次,牙买加体系经受了多次各种因素带来的冲击,始终显示了比较强的适应能力。

当然,牙买加体系本身也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这导致它在运行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第四节:次贷危机冲击下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剧烈冲击下,如何进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已经成为当前世界主要国家反危机的国际协调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对这一问题的协调结果将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治理和危机后的世界经济与金融的运行带来重要和深远的影响。

事实证明,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的缺陷是发生美国次贷危机的制度性根源。在影响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各种原因中,缺少全球范围内对国际收支长期失衡时的有效调节机制,使美国长期保持经常帐户庞大逆差;美元作为主导性国际货币的无节制过量发行,是导致金融虚拟经济严重脱离实体经济的主要原因;美元汇率在单独浮动时的过度波动和其它由美国主导的

12

金融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是转嫁美国经济困难并使次贷危机向全球蔓延的主要途径;这些国际货币体系的制度性缺陷既给世界经济和金融的运行积累了深刻的内在矛盾,也成为引发次贷危机并使危机向全球化发展的深层次因素。这些论证表明,用一国货币作为

面对由次贷危机发展起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剧烈冲击,世界各国痛定思痛,追根索源,对现行的不合理的国际金融体系进行改革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强烈共识。由20国峰会来讨论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问题是一次有益的尝试,这也是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带来的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一次重要机遇,GDP占全球GDP85% 的20国集团比原先的七国集团会议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从华盛顿会议和伦敦会议的情况来看,已经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如加强对危机的联合干预力度;将SDR 扩大到7500亿美元;今后将增加中国等新兴经济国家的份额和投票权;加强对全球金融的监管等。然而,对于美元这一国际金融体系的主导国际货币应承担什么样的国际责任,应当对稳定世界经济和金融次序发挥其应尽的作用等问题却没有形成必要的共识,这使得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道路仍然可能崎岖而漫长。

国际金融体系改革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能否找到一种替代美元成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超主权货币,如果不能,那就要考虑如何在现行的国际金融体系内部进行改革,找到一种能够约束美元,防止美元过度发行和币值过度波动的办法。在目前无法找到可以替代美元的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的情况下,比较现实的做法是继续扩大SDR 的作用和使用范围,并且按照国际经济和金融的新的变化,重新合理分配各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投票权和SDR 的份额,提高新兴经济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投票权和话语权。同时,继续稳步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解决国际金融体系的真正难点在于,美国仍然保持国际金融体系领导权的情况下,美元是否能接受其他国家的必要约束?美元自身能否有效约束?起码是有所自律。更深层次的因素则是美国是否能转变现有的高负债、高消费、高进口的经济增长模式,对自身过度失衡的经济结构和国际收支结构有所调整,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能被各方普遍接受的经济平衡机制,避免重复依靠增发美元来摆脱经济困境的老路。

13

(完整word版)国际金融教案

图示:物价—现金流动机制的调节过程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国际金本位制下的内外均衡实现机制具有如下特点:第一,自发性。第二,对称性。第三,稳定性。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国际金本位制下的内外均衡实现机制也是有着很大的局限性的,这体现在:第一,它要求各国政府遵守特定的“游戏规则”。第二,当商品价格不具有完全弹性时,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148e8kdli1xkfw968ko77t6k14pg601b1e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