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室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一、现代文阅读(21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荆轲刺秦故事的出处,一直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一种说法认为始见于刘向所编《战国策》中的“燕太子丹质于秦”章,另一种说法则认为始见于司马迁的《史记·刺客列传》。
认为始见于《战国策》者,并非不晓司马迁撰写《史记》在前,刘向编纂《战国策》在后,而是相信司马迁撰写《史记》时参考了某个先在的战国史料。上世纪七十年代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战国纵横家书》更为上述观点提供了新的证据。由于《战国纵横家书》中的某些记载同时见于《史记》和《战国策》,且文字几无差异,使得人们有理由认为,司马迁撰述《史记》不仅所据战国史料与刘向编纂《战国策》所据材料部分重合,而且也像刘向一样直接抄录。尽管《战国纵横家书》中并不包含荆轲刺秦故事,但不少人相信,两书所记荆轲事高度相似这一现象,应该理解为是司马迁与刘向共同抄录自某部与《战国纵横家书》类似的战国文献。
而认为始见于《史记》者则相信,《战国策》“燕太子丹质于秦”章乃自《史记·刺客列传》补入。首先,根据《刺客列传》篇末“赞论”,司马迁所记乃得自公孙、董生二人转述秦国御医夏无且之语,属第一手材料;其次,司马迁所记远较《战国策》完备,除秦廷行刺事件始末之外,还包括了荆轲此前的经历及后来高渐离以筑击始皇事;此外,《战国策》本不以叙事见长,“燕太子丹质于秦”章文风与之不类,而更近于《史记》的传记体例。
应该说,第一种看法得以成立的前提,是存在一个记有荆轲刺秦故事的战国史料文本。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似乎提供了这种可能性,但也仅仅是可能,并不能确证这个文本的存在。第二种看法最大的不足,在于无法确证何人、何时以及为何将司马迁所写《荆轲传》剪裁后补入《战国策》。清人方苞等认为是刘向所为,但从刘向编纂《战国策》所据材料及其对《战国策》一书内容特点的概括来看,他实在没有这样做的理由。
今人顾颉刚则相信是宋人曾巩重校《战国策》时补入。然而一个长期被人忽略的事实是,早在唐代司马贞作《史记索隐》时,他所看到的“燕太子丹质于秦”章文字就几乎全同于《史记·荆轲传》,而东汉高诱注本《战国策》则缺少“燕太子丹质于秦”章。所以,如果这一章确实是从《史记·刺客列传》补入《战国策》的话,那么其时间必定在汉以后,唐以前,亦即魏晋南北朝时期。
这一争议在近年学者整理敦煌藏经洞文书《春秋后语》时有了新的进展。该书乃晋人孔衍以《战国策》、《史记》所记战国史事为依据加以剪裁编排而成。学者将《战国策·燕太子丹质于秦章》与《春秋后语》残本相关部分作比对,发现两个文本的行文风格非常类似,且《燕太子丹质于秦》章开头一段文字乃孔衍据《史记·燕世家》中数句稍加变动而成。这表明今本《燕太子丹质于秦》极有可能是后人据《春秋后语》补入。再从《燕太子丹质于秦》章的结尾来看,也与残存之《春秋后语》相符。故所谓《燕太子丹质于秦》章实出自孔衍《春秋后语》,其事已无可疑,至于补入时间,最有可能的是隋至唐初两次由朝廷出面的大规模有偿征集遗书活动期间。
(摘编自《中华读书报》,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有人之所以认为荆轲刺秦的故事最早见于《战国策》,是因为他们混淆了司马迁撰写《史记》和刘向编纂《战国策》的时间孰先孰后。
B. 有不少人认为,司马迁撰述《史记》依据的史料不仅与刘向编纂《战国策》所据材料基本一致,而且同刘向一样直接抄录,不做变更。
C. 司马迁所记的荆轲故事属第一手材料,内容更完备,风格也与传记体例吻合,这使得有人相信这一故事最早就是出自《史记》。
D. 清代方苞等根据刘向编纂《战国策》所据材料及他对该书内容特点的概括,认为就是刘向将司马迁的荆轲传剪裁后补入《战国策》。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围绕“荆轲刺秦故事的出处”这一论题层层深入地展开分析,在提供大量佐证材料的基础上得出了明确的结论。
B. 提出论题后,文章阐明了两种不同观点的主要依据,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指出“始见于《史记》”的观点更值得采信。
C. 文章对比分析了两种不同观点的不足,并重点分析了《史记》补入说的有关说法,在否定的同时为得出结论做了铺垫。
D. 文章最后根据最新研究进展指出所谓《燕太子丹质于秦》章其实出自晋人孔衍编排的《春秋后语》,争论由此尘埃落定。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战国纵横家书》中的某些内容同时见于《史记》和《战国策》,文字几无差异,这为始见于《战国策》
之说增强了说服力。
B. 东汉高诱注本《战国策》尚缺少“燕太子丹质于秦”章,唐代则出现了这一章,这就基本上确定了后人补入的大致时间。
C. 《战国纵横家书》本身并不包含荆轲刺秦故事,只是提供了一种存在的可能性,这使得这一出土文物的价值大大降低。
D. 既然今本《战国策·燕太子丹质于秦》乃后人据《春秋后语》补入,那么相对于《战国策》,司马迁的荆轲传无疑是原创。
【答案】1. C 2. B 3. C 【解析】 【1题详解】
该题属于论述类文章阅读,主要考查考生阅读中的信息筛选整合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A项,颠倒是非,由原文“并非不晓”可知“混淆了……时间孰先孰后”的理解错误;B项,以偏概全,原文是“战国史料”“部分重合”; D项,张冠李戴,从原文看,“根据刘向……的概括” 是作者对方苞等人观点予以否定的依据。故选C。 【2题详解】
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题中B项,“指出……更值得采信”的分析无依据。故选B。 【3题详解】
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C项,“这使得这一出土文物的价值大大降低”理解错误,只能说《战国纵横家书》在解决“荆轲刺秦故事出处”的问题上说服力不强,不能由此否定整个文物的价值。故选C。 【点睛】解答该类试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文本,整体把握,弄懂该文本中陈述的观点及作者的情感态度。其次,要熟悉论述类客观题的解题流程:①审题划重点,②通读标段号,③定位划重点,④看题细比对。对比关照是要注意五看:一看对象,二看数量,三看时态,四看肯否,五看因果,说到底,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根据选项找范围,根据范围划重点,根据重点再比较。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一粒种子的初心与梦想
张烁
如果将植物的分布在世界地图上标注,青藏高原是一块少有记载的空白。更让人忧虑的是,人类对种子的研究步伐,远远追不上植物消逝的速度……钟扬要做的,就是为祖国盘点青藏高原的植物“家底”。
1964年出生于湖北黄冈的钟扬,少年早慧,勤奋刻苦。1979年,钟扬考取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谁曾想,这个无线电专业毕业的少年,因1984年被分配到中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而与植物结缘。
植物学中,也有“领土”。“晚清时期中国贫穷落后,缺乏种子资源保护意识,英国人先后来华采集了几万颗种子、2000多种珍稀植物。”钟扬心中发酸。西方人从中国拿走的珍稀种子和苗木,把英国这个只有1500种植物的岛国装扮成世界植物的圣殿,更让西方在植物学研究中掌握话语权。
作为中国植物学家,钟扬立誓,要为祖国守护植物基因宝库;作为对人类负责的植物学家,他立誓,要在生物多样性不断遭到破坏的当下,为人类建一艘种子的“诺亚方舟”。
这个想法,终因复旦大学和西藏大学的结缘成为现实。自此,钟扬背起足有三四十斤重的双肩包,带着学生开启了为国家收集种子的征程。
野外科考的艰苦超乎人们想象,经常七八天吃不到热饭。晚上,住的是牦牛皮搭的帐篷,冬天,盖三床被子也无法抵御寒冷;路上,常常被突袭的大雨冰雹困在山窝窝里……为了规避种子遗传之间的杂交问题,每走50公里,才能采一个样;一个地方的两裸取样植物,至少相隔20米;一个物种,需要5000个优质的种子。夜以继日,殚精竭虑,一个夏天,他和学生们能采500个样。
如今,这些种子被精心保存在零下20摄氏度、湿度15%的冷库中,仿佛坐上了一艘驶向未来的时空飞船,将在80年到120年后,为那时的人们绽放生机。16年来,钟扬和学生们走过了青藏高原的山山水水,艰苦跋涉50多万公里,累计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4000多万颗种子,近西藏植物的1/5。
这些年,除了为国家收集植物种子,钟扬倾注了巨大心血培育最心爱的“种子”——学生。
初始援藏,钟扬想为青藏高原盘点植物“家底”。漫长科考道路上,他慢慢意识到,这片神奇土地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位生物学家,更需要一位教育工作者,“将科学研究的种子播撒在藏族学生心中,也许会对未来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16年艰苦磨砺,钟扬帮助西藏大学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第一”:申请到西藏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一个理学博士点,为藏族培养了第一位植物学博士,带领西藏大学生态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不仅填补了西藏高等教育的空白,更将西藏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成功推向世界。
2017年9月25日凌晨5时许,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在为民族地区干部授课途中,钟扬遭遇车祸,生命定格在了53岁。
钟扬的骨灰被他的学生庄严地撒入奔腾不息的雅鲁藏布江,奔腾不息的浪花会将他的骨灰送到青藏高原的每个角落,成为祖国山河的一部分,而他,永远也不会与这片深爱的土地分离。
(有删改)
【相关链接】 链接一
在上海自然博物馆,近500块中英文展板上的文字都经他反复斟酌。上海自然博物馆图文项目负责人鲍其洞说,当初找到钟扬,没敢奢望他会接下这个要求高但回报少、时间紧却周期长的“烫手山芋”。没想到
他二话不说就揽下了。每条不到200字的文稿,涉及天文、地质、生物、人文等学科,文字要求兼顾准确性、前沿性和可读性,通常一天只能讨论十几块图文。钟扬常和他们一字一句斟酌,他的50岁生日就是在自然博物馆的讨论会中度过的。
(颜维琦《钟扬,用一生书写种子的故事》)
链接二
红树是一种适应海岸生活的植物,以往最北存活在浙江温州。一次钟扬提出,现在气温变暖了,也许上海也能种活。这是前人不曾有过的设想.上海的海岸线很脆弱,如果有红树,对于生态保护将大有稗益。钟扬在南汇投入了这项尝试。从小苗长大需要50年,成为红树林则要100年甚至更久,种树者自然看不到这一幕。但钟扬说,这是我献给未来上海的礼物。
(董少校《复旦钟扬:不忘初心追梦人》)
链接三
世界范围的种质资源赛在发达国家一直不见峭烟地进行着,耗资8000万英镑的英国邱园“千年种子库合作计划”就旨在以技术输出的方式纳入各国的种质资源,并计划在2020年收集到全世界25%的植物物种。
(王丹阳《青藏高原上的“种子方舟”》)
4.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钟扬带领学生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4000多万颗种子,为中国植物种子库丰富了种质资源。 B. 在西藏大学,钟扬开创了全新的生态学科,培育了不少科研人才,将生物多样性研究推向世界。 C. 钟扬积极参与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建设,斟酌、讨论中英文展板上的图文,耗费了大量心力。 D. 钟扬为保护上海脆弱海岸线而创造性地尝试种植的红树,是他希望献给未来上海的礼物。 5.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钟扬收集种子,为祖国守护植物基因宝库,为人类建造种子的“诺亚方舟”,其意义不在当下,而在未来。 B. 过去中国缺乏种子资源保护意识,在植物学研究中缺失话语权,这坚定了钟扬为国家收集种子的决心。 C. 青藏高原是植物学研究的空白地带,地理环境恶劣,科考道路艰辛,因此钟扬着力培植当地科研力量。 D. 红树以往最北存活在浙江温州,但在上海种植红树的尝试并非没有科学依据,只是其效用短期不可见。 E. 钟扬一生矢志报国,他去世后,学生们遵照他的愿望将其骨灰撒人雅鲁藏布江,让他与深爱的土地相融。 6. 作为科学家,钟扬身上体现了哪些科学精神?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4. B 5. BD
6. ①着眼未来的创新精神②严守规程的谨严精神③填补空白的探索精神④不畏艰辛的实干精神 【解析】 【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B项,结合文本内容“16年艰苦磨砺,钟扬帮助西藏大学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不仅填补了西藏高等教育的空白,更将西藏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成功推向世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