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下述哪种情况可引起低镁血症 ()
A.肾功能衰竭少尿期 B.甲状腺功能减退 C.醛固酮分泌减少
D.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E.严重脱水
39.
引起高镁血症最重要的原因是 ()
A. 口服镁盐过多 B.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患者未经治疗 C.严重烧伤
D.肾脏排镁减少 E.长期禁食
40.
下述关于血磷的描述哪项不正确 ()
A.正常血磷浓度波动于 0.8?1.3mmol/L B.甲状腺素是调节磷代谢的主要激素
C.磷主要由小肠吸收,由肾排岀
D.肾功能衰竭常引起高磷血症
E. 高磷血症是肾性骨营养不良的主要发病因素
41.
高钙血症对骨骼肌膜电位的影响是 ()
A.静息电位负值变大 B.静息电位负值变小 C.阈电位负值变大
D.阈电位负值变小
E. 对膜电位无影响
42.
高钙血症对机体的影响不包括 ()
A.肾小管损伤 B.异位钙化
C.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
D.心肌传导性降低 E.心肌兴奋性升高
二、问答题
I ?哪种类型的低钠血症易造成失液性休克,为什么? 2?简述低容量性低钠血症的原因? 3?试述水肿时钠水潴留的基本机制。 4?引起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 5?肾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与哪些因素有关
?
6?什么原因会引起肾小球滤过分数的升高 ?为什么? 7?微血管壁受损引起水肿的主要机制是什么 ?
&弓I起血浆白蛋白降低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
9. 利钠激素(ANP)的作用是什么? 10.
试述水肿时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的机制II .简述低钾血症对心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12. 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皆可引起肌麻痹,其机制有何不同?请简述之 13. 简述肾脏对机体钾平衡的调节机制。 14简述糖尿病患者易发生低镁血症的机制。
15?为什么低镁血症的病人易发生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 16. 简述低镁血症常导致低钙血症和低钾血症的机制。
?
17. 试述低镁血症引起心律失常的机制。
18 ?试述肾脏排镁过多导致低镁血症的常见原因及其机制。 19?列表说明调节体内外钙稳态的三种主要激素及其调节作用。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A型题 I ? A 2 ? C 10 ? E
II ? A 12 ? E 13 ? A 14 ? B 15 ? D 16 ? A 17 ? B 20 ? C
21.C 22.D 23.D 24.B 25.B 30. D
31. D 32.D 33.C 34.D 35.B 41.D 42.E
二、 问答题
3 ? A 4 ? B 5 ? D 6 ? D 7 ? C 8 ? D 9 ? C
18 ? D 19 ? B
26.D 27.A 28.A 29.E 36.D 37.C 38.D
39.D 40.B
1 ?低容量性低钠血症易引起失液性休克,因为:①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无口
渴感,饮水减少;②抗利尿激素(ADH反射性分泌减少,尿量无明显减 少;③细胞外液向细胞内液转移,细胞外液进一步减少。
2.①大量消化液丢失,只补水或葡萄糖;②大汗、烧伤、只补水;③肾性失钠
3 ?正常人钠、水的摄人量和排出量处于动态平衡,从而保持了体液量的相对恒 定。这一动
态平衡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功能来实现。正常时肾小球的滤过率 (GFR)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之间保持着动态平衡,称之为球 -管平衡,当某些致 病因素导致球-管平衡失调时,便会造成钠、水潴留,所以,球 -管平衡失调 是钠、水潴留的基本机制。常见于下列情况:①
GFRF降;②肾小管重吸收 钠、水增多;③肾血流的重分布。
4?弓|起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常见原因有;①广泛的肾小球病变,如急性肾小 球、肾炎时,
炎性渗出物和内皮细胞肿胀或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单位严重破坏 时,肾小球滤过面积明显减小;②有效循环血量明显减少,如充血性心力衰 竭、肾病综合征等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肾血流量下降,以及继发于此的交 感-肾上腺髓质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兴奋,使入球小动脉收缩,肾血 流量进一步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发生水肿。
5?肾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能引起球-管平衡失调,这是全身性水肿时钠、水 潴留的重要发
病环节。肾小管对钠、水重吸收功能增强的因素有:①醛固酮 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促进了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钠、水的重吸收,是引 起钠、水潴留的重要因素;②肾小球滤过分数升高使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水 增加;③利钠激素分泌减少,对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释放的抑制作用减弱, 则近曲小管对钠水的重吸收增多;④肾内血流重分布使皮质肾单位的血流明 显减少,髓旁肾单位血流量明显增多,于是,肾脏对钠水的重吸收增强。以 上因素导致钠水潴留。
6?正常情况下,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和流体静压的高低决定了近 曲小管的重吸
收功能。充血性心力衰竭或肾病综合征时,肾血流量随有效循 环血量的减少而下降,肾血管收缩,由于出球小动脉收缩比入球小动脉明 显,GFR!对增加,肾小球滤过分数增高
(可达32%),使血浆中非胶体成分 滤出量相对增多。故通过肾小球后的原尿,使肾小
管周围毛细血管内胶体渗 透压升高,流体静压降低。于是,近曲小管对钠、水的重吸收增加。导致 钠、水潴留。
7?正常时,毛细血管壁仅允许微量蛋白质滤出,因而在毛细血管内外形成了很 大的胶体渗透
压梯度。一些致病因素使毛细血管壁受损时,不仅可直接导致 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而且可通过间接作用使炎症介质释放增多,进一 步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大部
分与炎症有关,包括感染、烧伤、创伤、 冻伤、化学损伤、放射性损伤以及昆虫咬伤等;缺氧和酸中毒也能使内皮细 胞间粘多糖变性、分解,微血管壁受损。组胺、激肽等炎症介质引起微血管 壁的通透性增高。其结果是,大量血浆蛋白进入组织间隙,毛细血管静脉端 和微静脉内的胶体渗透压下降,组织间液的胶体渗透压升高,促使溶质及水 分的滤出,引起水肿。
8?引起血浆白蛋白含量下降的原因有:①蛋白质合成障碍,见于肝硬变或严重 的营养不良;
②蛋白质丧失过多,见于肾病综合征时大量蛋白质从尿中丧 失;⑧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慢性感染、恶性肿瘤 等;④蛋白质摄人不足,见于严重营养不良及胃肠道吸收功能降低。
9. ANP的作用:①抑制近曲小管重吸收钠,使尿钠与尿量增加;②循环 ANP乍
用于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可抑制醛固酮的分泌。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认为, 循环ANP到达靶器官与受体结合,可能通过 cGMF而发挥利钠、利尿和扩血 管的作用。所以,当循环血容量明显减少时, ANP分泌减少,近曲小管对钠 水重吸收增加,成为水肿发生中不可忽视的原因。
10?血管内外的液体交换维持着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的平衡。影响血管内外液
体交换的因素主要有:①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和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是促使 液体滤出毛细血管的力量;②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组织间液流体静压,是促使 液体回流至毛细血管的力量;③淋巴回流的作用。在病理情况下,当上述一 个或两个以上因素同时或相继失调,影响了这一动态平衡,使组织液的生成 大于回流,就会引起组织间隙内液体增多而发生水肿。
组织液生成增加主要见于下列几种情况:①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常 见原因是静脉压增高;②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主要见于一些引起血浆白蛋 白含量降低的疾病,如肝硬变、肾病综合征、慢性消耗性疾病、恶性肿瘤 等;⑧微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血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