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干预对脑栓塞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研究
巢珊珊 冯利勉 邓国敏 彭莹莹 李 林
【摘 要】[摘要]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脑栓塞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脑栓塞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措施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40例和观察组(优质护理措施)40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有所降低,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和生活质量评分有所提高,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和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在脑栓塞患者中应用,可以恢复患者神经功能,提高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利于生活质量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期刊名称】中国当代医药 【年(卷),期】2017(024)016 【总页数】4
【关键词】[关键词] 优质护理干预;脑栓塞;神经功能;康复;影响
脑栓塞患者主要以中老年患者为主,属于脑血管系统常见的疾病。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比例增高,脑栓塞发生率也随之升高[1-2]。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缺损是脑栓塞患者常见并发症,给患者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对患者家属造成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3-4]。护理人员要主动和患者进行沟通
交流,解答患者可能出现的疑难问题,通过转移注意力的疗法,帮助患者改善不良心理情绪,促使患者敞开心扉,提高护患之间的信任感和安全感。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脑栓塞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5-6]。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脑栓塞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拟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脑栓塞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脑栓塞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依据护理措施不同分组,对照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51~82 岁,平均(64.3±10.7)岁。 观察组 40 例,男 25例,女 15 例;年龄 50~83 岁,平均(65.2±11.0)岁。 纳入标准:脑栓塞患者均通过头颅CT或者MRI检查确诊为脑栓塞,并且伴有不同程度语言或者肢体功能障碍。排除标准:排除老年痴呆、智力低下、理解障碍等疾病,排除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患者,本研究在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下进行,两组患者在知情同意情况下参与本次研究,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包括脑栓塞用药指导、饮食护理、健康宣教、病情监测等。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①心理护理。脑栓塞发生之后,患者往往有肢体障碍或者语言障碍,可能出现思维迟缓、少言寡语、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心理情绪状态。护理人员根据患者自身心理特点给予相应的优质护理措施,评估脑栓塞患者文化背景、心理素质等多方面因素,加强护患
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给予有效的心理疏导,诱导患者尽可能做自己有兴趣的事情,如听自己喜欢的歌曲、玩棋牌游戏等,如果有需要可以向患者讲解治疗成功的病例,促使患者重新树立对于生活的自信心。同时加强患者家属和护理人员的沟通,为患者提供最大程度的心理支持和社会支持,进而帮助患者放下心理负担,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接受临床治疗[7-8]。②语言功能训练:脑栓塞患者意识清醒之后,通过为其播放喜爱的音乐和摆放喜欢的物品,刺激患者的视觉和听觉,帮助患者认知各种摆放的物品,从而指导患者进行简单的发音训练。如果有需要可以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训练,从患者单个字的发音到发出个别词,再过渡到短语、句子等,通过反复的训练,循序渐进,促进脑栓塞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③运动功能训练:脑栓塞患者意识、情绪、病情稳定之后,帮助患者进行运动功能恢复性训练。首先是对患者肢体进行被动锻炼,包括肢体的按摩、关节的被动伸展、旋转,避免患者长期卧床造成的肌肉萎缩和关节痉挛,然后在帮助患者通过翻身、坐立等简单动作,提高患者主动运动的能力,等到患者从坐立变为站立后,帮助患者进行平衡性训练,从而为原地踏步行走提供身体平衡的保证。再帮助患者在辅助下行走,最后逐步过渡到独立行走,从而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④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当脑栓塞患者肢体或语言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之后,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自我穿衣服、上厕所、吃饭和洗脸等简单的日常生活活动。还可以根据患者病情恢复的特点,帮助患者适量的散步和行走,从而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1.3 观察指标
1.3.1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神经功能评分 参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9-10],主要对脑栓塞患者意识水平、凝视特点、视野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