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曾举办过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铜鼓展览。
C.铜鼓铸造需要高超的技术和复杂的工艺,集冶炼、合金、制范、灌注、雕塑、调音于一体。
D.约在唐宋以后,铜鼓逐渐成为壮族等广西少数民族的一般娱乐乐器,凡
婚嫁、宴饮、斗牛、节日等人们都击鼓为乐。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二十四节气
①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也反映了典型北方气候特点。远在春秋时期,中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春秋时期的著作《尚书》中就已经对节气有所记述,西汉刘安著的《淮南子》一书里就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了。我国古代用农历(月亮历)记时,用阳历(太阳历)划分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我们祖先把 5 天叫一候,3 候为一气,称节气,全年分为 72 候 24 节气,之后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公元前 104 年,由邓平等制订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②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与中国古代哲学体系有密切关系。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 15 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 太阳每年运行 360 度,共经历 24 个节气,每月 2 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它们是: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
6
冬、大雪和小寒 12 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它们是: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 15 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 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用来反映季节的,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反映了四季的开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的寒热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 水汽出现凝露现象;气温继续下降,不仅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③二十四节气为中国大众所普遍接受,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二十四节气的影响,一些节气和民间文化相结合, 已经成为人们的固定节日。最著名的清明、立春、立夏、冬至都融入了节日的氛围,夏至、暑伏也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以至民间有“冬至饺子夏至面”“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说法。在这些节令中,往往伴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谚语。
④二十四节气内涵十分丰富,其中既包括相关的谚语、歌谣、传说等,又有
7
传统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工艺品、书画等艺术作品,还包括与节令关系密切的节日文化、生产仪式和民间风俗。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因而成为中国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7.下列对“二十四节气”的阐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B)(考点一)
A.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春秋时期,人们已经能用土圭来测量正午
太阳影子的长短,并确定了冬至、 夏至、 春分、 秋分四个节气。 B.我国古代把5天叫一候,3候为一气,称节气,全年分72候24节气。
这种用农历划分的二十四节气,早在《淮南子》中就有完整记载。 C.二十四节气由我国劳动人民独创, 不仅反映了季节的变化, 还具有指导农事活动的功能,对人民生活有广泛的影响, 是重要的文化遗产。 D.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知,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反映了四季的开始。 8.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二十四节气, 采用了逻辑顺序对二十四节气进行介绍。(考点一)
B.“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字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考点二)
C.文章的第②段主要采用了列数字、分类别的说明方法,第③段主要采用了作引用的说明方法。(考点三)
D.文章第①段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目的在于说明二十四节气是中国
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考
8
点三)
9.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考点六)
A.太阳沿黄经每运行 15 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一年共经历 24
个节气,“节气”“中气”交替出现, 现在人们把它们统称为“节气”。 B.二十四节气的制订经历了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公元前 104 年,邓平
等人在《 太初历》中正式将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 并明确了其天文位置。
C.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等节气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而小暑、
大暑、处暑、小寒、大寒、小雪、大雪等节气反映气温在一年中的升降变化。
D.“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的谚语讲述的是一年的二十四个节气的顺序,民众对此耳熟能详。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原创)
共享单车是怎样“炼”成的
丁静
①一夜之间,共享单车火了。这股热潮的到来,不仅解决了不少民众“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题,让摩拜单车、ofo、小蓝单车等单车企业和投资方受益,也席卷了中国的传统自行车制造行业。
②在共享单车发展热潮的初级阶段,单车覆盖城市和单车投放的规模成了行业竞争的关键,谁能在最短时间内投放更多的自行车,谁就能抢占先机。在这场
9
争夺战中,传统自行车制造企业自然而然成为了共享单车企业的“军火库”。 ③这些小橙车、小黄车、小蓝车是怎么“出生”的?推开生产车间的大门,耳边是轰鸣的机器声,一个个亮黄色的车架被整齐地倒置在传送带上,产品流水线徐徐运转,上百个身穿蓝色工作服的技工叮叮咚咚地安装零部件。几十米之外,从流水线上下来的小黄车“整装待发”,平均算下来,每辆小黄车只需要22秒到25秒就可以出厂。
④自动化生产线提高了生产效率。过去给车胎锁紧辐条时,靠工人用扳手紧条,编条紧度不仅有误差,做工也慢。现在用自动锁紧机,编条更均匀,一个人同时控制两台锁紧机,效率也变高了。过去单靠工人上胎,1.5分钟到2分钟才能上1个胎,现在工人用自动上胎机,1分钟可以上2个轮胎,而且这个自动上胎设备能够将内外胎均匀地上到钢圈的指定位置,不“吃胎”,上胎更精准。
⑤共享单车的火爆,对于传统自行车制造企业是一次市场良机。自行车民族品牌,也迎来新的飞跃。
⑥天津飞鸽车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金瑛说,没有共享单车时,自行车制造行业的淡旺季很明显,现在已经没有淡季了,全年都得开足马力,每天都在满负荷生产。去年年底工厂就增加了100多人,现在还在招人。 除了飞鸽,凤凰、永久等品牌也在加入这场共享单车盛宴。《2016中国共享单车市场研究报告》显示,预计今年年底共享单车用户数将达5 000万,其中北京市目前就有约70万辆共享单车,注册用户人数达到1 100万。
⑦共享单车的持续火热,有人欢喜就有人忧。最明显受到这股共享潮流冲击的,是传统的自行车零售和租赁渠道。“现在在共享单车比较普及的地方,自行车的出售都受到不小的影响。小的自行车租赁点也没什么生意。”东南大学交通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