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担当精神
摘 要 孟子和荀子以孔子教育担当为精神主旨,均认为教师是教育担当的主体力量,强调尊敬师长。不同的是,孟子从“天之所予”的性善出发,侧重人的主体自觉和自我修养,而荀子则以“天人相分”的性恶为依据,重视教师监督和礼乐教化。在此基础上,二人都希望培养出具有君子和圣人品格的学生,并最终为政治统治服务。
关键词 孟子 荀子 教育担当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7.04.002
Abstract Meng Zi and Xunzi to take the education of the spirit of the spirit of the subject, teachers are considered to be the main force of education, emphasizing respect for teachers. Is different from Mencius \, focus on the human subject consciousness and self-cultivation, and Xunzi for \, pay attention to teachers' supervision and music education. On this basis, two people want to cultivate the character of a gentleman and Saint, and ultimately serve the political rule.
Key words Mengzi; Xunzi; education act
孔子是中国最重要的教育家之一,他以担当精神为其教育思想的逻辑主线,提出了“诲人不倦”、“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等教学理论。此后,孟子和荀子分别从不同理路对孔子教育思想进行了继承和发扬。通过比较二者之间的异同,可以了解先秦儒家的教育理念,并利于当今教师担当精神的培育。
1 教师――教育担当的主体力量
孔子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身体力行地践履了教育担当精神,以教师本人为教育担当的主体,通过因材施教来引导学生,最终成就了七十二贤人。
孟子不仅接受师者为教育担当主体的观点,还从本体论的角度进行了论证。他遵循孔子“天人合一”的思路,提出了“天爵”与“人爵”、“天道”与“人道”之分,强调人德应与天德相合。在他看来,天是一种高高在上、俯视万民的神秘意志的存在,以其“诚”的道德性规劝人们要去“思诚”,达到“尽心、知性、知天”的效果。如何“思诚”?孟子告诫人们可借助于感官的“知”和心官的“思”,扩充“天之所予”的善端,就可以达到“与天合德”的境界,实现“存心、养性、事天”的目的。人的一切社会活动要受到天的指引,违背天的意志势必会如商纣一般身死国破,宋明时期更是将此发展为“天理”。
以“天人合一”为依据,孟子提出了他的“性善论”,
认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心”分别对应仁义礼智“四端”,这些道德属性“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他以“孺子入井”为例,强调任何人看到这种惊险场面都会不假思索地施以援手,这只是人性本能使然,而非有利可图。尽管如此,“四端”仅仅表明人有向善的开端和倾向,这种道德可能性要想转化为现实的、稳定的道德品行则必须通过学习和教育来扩充,这一任务唯有君子和圣人才能够担当。所以,除了自我积极主动地对道德萌芽进行滋养外,师者的教化也是成德成才的重要环节。
荀子反对道德天赋论,他将“天”界定为无意志的“自然之天”,提出了“明于天人之分”的观点,即天和人属于两个独立的系统,有各自的运行规律和职能分工,而“礼”就是防止人“与天争职”的关键所在。然荀子此说并非否认天人之间的沟通,而是强调两者在相互独立的同时又相互协作,以保证“天人相参”的互动性与平等性,从而告诫人在“制天命而用之”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最终回归“天人合一”。在此,荀子取消了人德源于天德的神秘性意味,却通过天人之别强调了天人各有职分,人的职分只能由人自己来担当,从而弱化了人的依附性和屈从性,凸显了人的主体性和精神性。
既然“天人相分”,那么人就不能从“天”那里获得道德性,更何况“天”本身只是“自然之天”,因此人并非天
生善性。人的行善之举从何而来,荀子认为这是“化性起伪”和“注错习俗”的结果。他说:“性者,本始材朴也”(《荀子?礼论》),若顺其无节,也就产生了结果上的恶。可见,人在复杂的环境中极易丧失判断力和自控力,这就需要通过后天的学习和教育来弥补自我修养的不足。荀子极为重视“师者”对于个人成才和社会稳定的积极作用,将其与“天、地、君、亲”四者并列,倡导“贵师重傅”和“师法之化”,以求人们成为“性伪相合”的圣贤。
由此观之,教师作为教育过程中的担当主体,必须是德才兼备的君子或圣人,而后才具备教化他人弃恶扬善的能力,这为当今加强师德建设提供了思路。 2 内外兼修――教育担当的基本路径
孔子的教育既讲内养,也重外化,孟子和荀子均接受了?@一观点,但是又分别有自己的侧重。
孟子从“天人合一”的“性善论”出发,强调人可以通过自身的“反省内求”、“持志养气”和“寡欲”提高道德修养,从而使善的萌芽成长为参天大树。“反省内求”即通过自我批评的方式来扩充自己的“良知”和“良能”,以达到“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尽心上》)的超然境界。“持志养气”则指人首先要明确目标,然后以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毅力和态度实现积小成大的飞跃。至于“寡欲”,孟子视其为最能成就良好心性品德的方式,他
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在焉者,寡矣。”(《孟子?尽心下》)这意味着,老师不能完全主导或干涉学生的心理活动,而只能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尽管如此,孟子还是极为强调学生对老师的敬慕之情,这种情感如同对待父母长辈一般,所谓“师父”即是此义。他说:“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孟子?公孙丑下》)“父子有亲”具体表现为“父慈子孝”,其中“孝”是做人的根本,是仁爱的起点,“孝亲”就要做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对于如何维护师徒之间的亲密关系,也可以从父子相处之道中得到启发。可见,孟子的教育先从教师的自我教育担当做起,要求师者首先自律,然后律他;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师生之间要各自担当、相互尊重,实现和谐。
荀子以“天人相分”的“性恶论”为依据,侧重通过外部礼乐教化和刑法威慑来使人“化性起伪”成为君子。在此过程中,他将师与天、地、君、亲四者并重,主张“人无师法则隆性矣,有师法则隆积矣。”(《荀子?儒效》)教师作为礼乐的传授者和道德的示范者,除了拥有渊博的知识,还需具备“尊严而惮”、“耆艾而信”、“诵说而不陵不犯”及“知微而论”的条件才能开启学生的心智。他遵循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为“血气刚强”、“知虑渐深”、“勇毅猛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