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再别康桥优秀公开课教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再别康桥

执教者:王瑞琳

一、教材分析

《再别康桥》是语文读本上的文章,所属专题是“像是一支歌”,这个专题名已经或多或少暗示了诗歌的某种特殊性。事实上,作为一种文体,诗歌一直在给人特殊的美感体验——诗歌不是为了告诉你某些事实,而是为了让你在文字的提示下去体验某些画面或者某些情感。为了这个目标,诗歌具有和其他文体不一样的特征,比如诗歌具有特殊的“感官延宕性”语言——诗歌的语言总是模糊的、多义的、隐喻的,它的目的是延长人对诗句所指的现实世界对应物的体验过程,这样读者会产生更加具体化的直觉性体验以及情感体验,这样就实现了意境的双向构建——文学理论家相信,真正的诗境是一种形象系统,它由符号构成,但读者能从这些符号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意境,所以诗歌的核心就在于意境,作者体会到了某种意境,并运用自己的文学天赋把它写出来,这些文字会让其他人也体会到某种意境——有的和作者体验到的相类似,有的则可能大相径庭。诗歌其他特点都是围绕着意境来的,比如新颖乃至奇诡的句式和结构,悦耳或者刻意拗怒的音韵等等。

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就是这样一首纯粹的诗。实际上,在徐之前,中国已经做了不少白话文写诗的努力,如胡适的《尝试集》、“双子星”创造社和文学研究会等,但是相对于文言诗歌,新的白话诗歌就像是突然爆发的富豪,粗俗劣质而又不修边幅,是难登大雅之堂的。改变这种现状的是新月派的成立,新月派源于徐志摩、闻一多等人创办的《新月》月刊。它是白话诗歌的一次反攻——无论是理论的研究还是实际的创作,没人怀疑新月派使得白话文诗歌达到了文言诗歌高度的事实,可以说,新月派是白话诗歌不可凑泊、兴象玲珑的盛唐气象的滥觞。徐的《再别康桥》可谓早期新月派的扛鼎之作,她音韵和谐,婉转动听,仿佛一支动人的提琴曲撩拨着读者的心弦;她语言清丽,柔美幽怨,就像一副缓缓展开的画卷;她同时还句式灵活,错落有致,如同一幢古雅而奥的中式建筑。而她所创造的唯美清幽、哀而不伤的空灵意境更是为历来的评论家们所津津乐道。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徐志摩的生平以及《再别康桥》的创作背景;

2、理解和掌握诗歌创作的鉴赏方法。 能力目标:1、在朗诵中体会诗人的情感; 2、体会诗歌的意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相信,作者写完作品后,文本不再属于他 的观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上,高中语文课更应该重视学生人文性的培养;

难点则在能力目标上,意境的体会只可引导,但是体会本身还是得学生自己来。

四、教学过程

(一)预热与导入

师:“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首先我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工作,想问问大家,有没有什么字是专门查了字典或者是查了课后注音才知道的?”

(字词PPT)

其次,有谁不知道,康桥在哪里么。

由此转向康桥和剑桥大学的介绍,PPT展示剑桥大学的优美图片,配以《荷韵》音乐。

介绍词:剑桥大学这座已有7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老学府,以其“求知学习的理想之地”的校训吸引了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有志之士。就在上个世纪20年代初在这个久负盛名的大学里常可以看到一个中国青年的身影,他儒雅高贵,气度不凡,双眼透出一种朦胧的诗人气息,他说:“……在星光下听水声,听近村晚钟声,听河畔倦牛刍草声,是我康桥经验中最神秘的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地淹没了你的性灵。”(《我所知道的康桥》)他就是有诗哲美誉的徐志摩。(说完这句话后转而介绍徐志摩,同时播放有关徐志摩介绍的PPT。)

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驾一叶扁舟,在芬芳袭人的阵阵荷香里,在初秋习习清风的吹拂下,沿岁月的河流漫溯而上,在大洋彼岸康河的柔波里,追寻千古诗人徐志摩的萍踪倩影,重温他的康桥之

梦……(说第一个字的同时按下音乐播放键,延迟播放设置使得二十秒后音乐声响起,同时这段话说完。)

教师示范朗诵朗诵,同时配乐,音乐可以选择琵琶语。

(二)朗诵与感受

七个人分别朗诵章节。

教师确定朗诵基调:这首诗象一首小夜曲,应读出委婉细腻的感情,节奏要轻慢一点,语气要舒缓、轻柔、低沉。

(三)问题导入

接着用一个比喻句来讲述印象,这首诗就像是“....”,并联系诗句说说你为什么这么说。这个问题是核心问题,贯彻文章始终。

1、这首诗像是一幅画

值得一提的是,学生也许会提出其他的见解,但是这个答案是学生最容易答到的,所以需要教师进行相应的引导。

苏轼在评价王维的诗时说:“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如今我们品味着徐志摩的这首《再别康桥》是不是可以称得上“诗中有画”?

在学生提到像是一幅画之后,就可以引入意象的概念了。具体可以这么操作: 这幅唯美绮丽的画作,都画了些什么东西呢? 明确:云彩、金柳、青荇、虹、星辉、夏虫等。

诗人只能看到这些景象么?诗人在剑桥大学还能看到飞机,人潮,房屋等等,那为什么只选择金柳,彩虹,云彩这些事物呢?

明确:因为这些事物能更好的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

由此转向意象的介绍:意象是诗人情感的载体。自然的景象本身是没有感情的,其表情达意的作用是人赐予的。关于情景关系,其实除了“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移情作用之外;另有人因景物的情感象征作用而产生与其相类似情感的内模仿作用,如残月杨花自古就有人生匆匆、美丽易逝的意思,于是它们在时代的更迭中慢慢沉淀成了含义相对固定的文化符号,所以林黛玉看到这些意象就会产生感怀伤时的情感;还有主体客体互相影响的主体间关系,如辛弃疾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所以诗人选择意象,意象也在影响着诗人,诗人在即将离别的甜蜜哀愁之际,眼中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画卷,而这样一副画卷,

反过来引导诗人进入更深的、更复杂的情感体验之中,这样诗人和意象互相影响,共同建构了涵义多重、色彩斑斓的意象系统——也就是所谓的意境。

简单介绍意象之后,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意象加以简单的赏析。由于再别康桥每个意象基本对应着一段,所以此时选择意象就是选择段落进行赏析,因为时间关系,此时只会叫两到三个学生,所以只能赏析两到三个段落。以下是所有的段落赏析:

第一节:透露了对康桥依依不舍的淡淡忧愁 ,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衬托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哀而不伤抒情的基调。这时可以插入的问题:如果你为MV选角,你选择什么角色。

第二节:诗人把目光投向康河两岸:那河畔的垂柳是多么的熟悉,火红的夕阳为它镀上了一层金色,多象一位秀发飘逸、风姿绰约的新娘。她的影子倒映在波光里也投影在诗人的心河中,并激起层层的涟漪,面对如此美景,诗人怎能不着迷,怎能不动情?比喻,将夕阳中的柳树比作新娘,形象地写出了河畔柳树在夕阳笼罩下妩媚多姿的光彩形象,表现了诗人的极度迷恋。柳树意象的文化符号沉淀:从《诗经·小雅·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开始,杨柳就慢慢变成了离别的象征,“柳”“留”谐音,“离人折柳”等典故也都表明了这一点。

第三节: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招摇一词写出了水草的自由自在的状态。 第四节:柳下的清泉,到梦幻般的彩虹,不仅物象鲜明,色彩柔和,而且由近及远,层次分明,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黄昏康河美景图。

第五节:诗人情感的集中体现。

第六节:想象自己撑着一杆长篙泛舟到青草更青处去寻找那“彩虹”似的梦。到晚上归来时,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诗人情不自禁想要“放歌”,快乐的情绪达到顶点。

在大致分析完诗歌的意象之后,接一个这样的问题:诗人为什么不直接说出自己的情感呢?而非要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

由此提出诗歌“意出言外,旨在象中”的观点。诗不是口号,诗源于生活但也高于生活,唯其不即不离才构成诗的妙处。同样的,诗歌不是为了告诉你某个事实,而是为了让你体验某种情感或画面,所以文字要尽量避免直接指向某些事实上的事物,而是要利用语言的模糊性尽量延长人的感觉过程,真正的诗歌从来都是具有美感的,就像是一幅画一样。这里举例朱光潜的文学理论论述“纯粹的诗是画境,诗人在一刹那中所心领神会的,便获得一种超时间性的生命,使天下

后世人能不断地去心领神会,而这种诗境最重要的在于“见”,“见”第一必然是直觉,而“见”又必然带着某种情趣,这种情趣不必言说,不同读者自有不同的体会。”

2、这首诗像是一首歌

这也是同学容易提出,尤其在之前这是一幅画的指导之下,这样的观点应该会很容易提出来。由此提出诗歌需要格律的观点。

诗歌需要韵律么?答案无疑是肯定的,如果不像是一首歌一样,那诗歌和其他文体就没什么区别了,韵律的考究和结构的新颖无疑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体的最大特征。关于诗歌需要韵律与否的问题,闻一多先生在《诗的格律》一文中给予了详细的解释,这里不再赘述。

《再别康桥》韵律解读: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此外,“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诗的第一旋律上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2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出的欢乐的曲子;诗的尾节与首节句式相似,遥相呼应,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如诗歌的第一节,便三次用了“轻轻的”,这个形容词,显得节奏轻快、旋律柔和,带着细微的弹跳性,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可以说,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注意建筑风格,既要能有效果,又不能让人注意,期间必须是需要诗情的。 3、这首诗像是一座优雅的苏式园林

这个比喻句学生很难提到,我在教学时是自己提出来的。

结构:四行一节、错落排列、字数相近、回环呼应。所谓建筑美,一、三句诗排在前面,二、四句诗低格排列,空一格错落有致,建筑有变化;再者一三句短一点,二四句长一点,显出视觉美,音乐是听觉,绘画是视觉,视觉美与听觉美融通,读起来才会感觉好。

(三)结语

徐志摩就像是莫扎特,诗句就像是音乐一样从他的身体里流出来。《再别康桥》有着柔美幽怨的意境,有着清新飘逸的风格,有着轻柔婉转的节奏,犹如一曲悠扬悦耳的音乐,轻盈婉转拨动着读者的心弦,我觉得本诗的诗境很美,美在宁静,美在空灵。诗人告别康桥时,没有喧嚣的车马,没有凄切的寒蝉,也没有叮嘱的友人,只有大自然的金柳、青荇与清泉,静静的、悄悄的,详和、柔美、飘逸,给人以梦幻般的感觉。笼罩着全诗的那份离愁也是淡淡的,在给人感染的同时,能带你到梦里去。

最后在音乐声中展示徐志摩的《沙扬娜拉》。

五、板书设计

由于有PPT,只需要在黑板上写好《再别康桥》标题和作者名就好。

六、教学反思

《再别康桥》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首现代诗歌,她是白话诗歌在那个时代的巅峰之作,她证明了白话文也能写诗——凭什么文言文能写,白话文就不能?所以我老早就想上一节《再别康桥》的公开课。于是我利用这次机会,上了一节这样子的诗歌课。

那么如何上好这堂课呢?我不是没有考虑过生成课——生成式的诗歌课程没准能上出诗情画意的美感。但是我在一定的考量之后放弃了生成课,因为诗歌的生成性不如思辨性的小品,同时,对我们的学生来说,自己创作诗歌也太过于困难了。所以我就准备了正常的常规课内容,这堂课我的重点放在了对于诗歌的理论讲授上,这对高中生来说是比较晦涩的知识,比如直觉性的“见”和平常之“见”的区别,学生可能就很难理解,于是深入浅出的形象讲解非常重要,在讲授这个知识点时,我举了梅花的例子,当我们看到梅花时,我们想到的是“梅花”这个概念,这时眼前梅花的形象就等同于“梅花”这两个字了,而诗人看到梅花时,看到的是一副画面,这个画面不经理性修饰,而是全貌性的、直觉性的,唯有这样,才能成诗。

当然,对于一首诗歌而言,最重要的还是“体验”,让学生体验到诗歌之美,产生了美感享受才是最终的目标,这堂课也许并没有完成它,不过我不会停止自己探索得脚步。

再别康桥优秀公开课教案

再别康桥执教者:王瑞琳一、教材分析《再别康桥》是语文读本上的文章,所属专题是“像是一支歌”,这个专题名已经或多或少暗示了诗歌的某种特殊性。事实上,作为一种文体,诗歌一直在给人特殊的美感体验——诗歌不是为了告诉你某些事实,而是为了让你在文字的提示下去体验某些画面或者某些情感。为了这个目标,诗歌具有和其他文体不一样的特征,比如诗歌具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0wmk7gjid5gf8x599ez10e609m87w01b8t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