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应具备的几个必要条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赵卯生 约7037字
[摘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讲成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精彩一课”,首先要扎实提高教学基本功。此外,还应有一些必备条件:一是任课教师应有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倡导“主旋律”的自觉意识;二是教学理念要实现向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转型;三是教学内容要凸显“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思想”的取向;四是教学形式要充分展示经典文本的魅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精彩一课;主旋律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28(2009)07-0074-0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只有力争使每一堂课都精彩,都能吸引学生的视线、引起学生的共鸣,都让学生产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切身之感,才能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体系中起着奠基性作用。如何使这门课程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精彩一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确使大学生实现“通过真学而入脑”(理论认知)、“通过真信而入心”(价值认同)、“通过真用而见行动”(社会实践),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扎扎实实地提高教学基本功的基础上,还应具备一些必要条件。本文仅就此谈几点初步认识。
一、任课教师应有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倡导“主旋律”的自觉意识 孔子早在二千多年前就提出了“正人先正己”的教育思想,“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曾表达过这样的思想: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该建立在教师人格的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任何规章、任何教学大纲、任何人为的机构,不论设计得如何巧妙,都不可能在教育工作中代替人格的作用,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因此,“原理”课要想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首先要求授课教师对这门课真心喜爱、终身受益,这就是“身正方能为范”的道理。身处改革开放大潮,又逢知识经济时代,面对形形色色各种思潮的起伏跌宕,面对阴暗现实的一再令人痛心疾首,我们一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困惑、有徘徊,这都是在所难免的。但是,这些都不应该成为影响我们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因素和理由。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的好:“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如果我们肯下功夫,深入钻研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本,真正领悟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有效运用于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实践,我们就会从内心深处真诚信仰马克思主义,在行动上不遗余力地为传播马克思主义而努力。反之,如果我们不对马克思主义原理进行深入的思考,认识和思想仅仅局限于教材的浅层,我们就容易被别人的意见和看法所左右,容易被周围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就会在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上迷失方向,走偏道路。这样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和认识,其所达到的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图片]
与其它课程相比,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色彩十分鲜明。个别教师不仅自身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政治意识淡薄,而且还错误地认为:青年学子求新寻异,在课堂上重复正面的旧理论远不如讲西方的新东西更受学生欢迎,倡导“主旋律”远不如批判马克思主义更让学生叫好。其实,如下所述,实际情况与这些教师的主观臆想差距甚远。当代大学生对“倡导主旋律”和“开展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教育”怀有极大期望和报以很高热情。可以说,“倡导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中产生巨大吸引力,并让大学生真心喜爱和终身受益的根本前提。
2008年10月我们在中国政法大学全校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周密严谨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研究一学生问卷”调研活动。此次活动,指导教师亲自带队,学生全部以背对背的方式匿名回答问题,充分保证了调查结果的高质量和可信度。问卷调查表的第9个项目是;“您觉得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讲课时,应该……”,我们给出了5个选项,分别是: A 倡导主旋律,主要讲授正面的东西,鼓舞学生的爱国热情 B 总体上与主旋律一致,适当添加自己对某问题的不同见解 c 区分专业课与政治课的差别,做到主旋律与学术的有机结合 D 像讲授专业课一样,注重学术味,不用考虑主旋律
E 总体上与主旋律不一致,偶尔赞同一下主旋律中的某一观点
通过分析统计数据,我们有理由相信:当代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倡导主旋律”怀有极大期望和报以很高热情。在有效回答问题的455名同学之中,多达358名同学要求“总体上与主旋律一致,适当添加自己对某问题的不同见解”或者“区分专业课与政治课的差别,做到主旋律与学术的有机结合”,另外还有20名同学要求“倡导主旋律,主要讲授正面的东西,鼓舞学生的爱国热情”,三项合计高达83.1%,换句话说,超过五分之四的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倡导主旋律”持积极肯定态度。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只有13.4%的同学认可“像讲授专业课一样,注重学术味,不用考虑主旋律”,而认为“总体上与主旋律不一致,偶尔赞同一下主旋律中的某一观点”的同学更是少的可怜,只占总数的3.5%。
同学们发自肺腑的心声,再一次告诉我们“倡导主旋律”不仅不是强人所难,而且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中产生巨大吸引力的根本前提。当然,对于已经成年或接近成年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对事物具有较强的判断理解能力,更多需要的是理论性强、分析透彻的传播方式,而不是呆板的说教。所以,“原理”课的教学“应当按照知识一能力一觉悟相统一的教学要求,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克服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一般的文化知识去讲授或作为一般政策宣传课去讲授的片面性,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突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性、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 二、教学理念要实现向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转型
周济部长在“努力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的讲话中指出:“在‘原理’课的教授过程中,要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方面,开好这门课程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学生的成长,一切为了学生的成人成才,一切为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也是我们往往不够重视的方面,就是要想把这门课真正讲好,就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把课程讲到大学生的心里去,使学习这门课成为大学生内在的强烈需要,把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把学习的过程转化为自觉、自主的行动。” 不言而喻,与以往相比,今天的大学生自主、
自立意识更强,越来越具有独立思考的意识,更加关注自身个性发展和个性展示,更加希望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平等、通畅地表达自己观点和思想的途径。面对时代的挑战和学生的渴望,“原理”课应该围绕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来改进教育理念和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一过程中,建立启发式、研究型的教学理念就成为必需。所谓研究型教学理念是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取师生互动的多种形式,共同探讨、研究、回答和解决时代、社会、人生所提出的难点、热点问题。研究型教学理念的根本要求是最大限度地促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师生互动推动教学相长,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
需要强调的是,走研究型教育教学模式之路,授课教师必须关注“课堂教学活动主体间性”的研究,切实处理好教与学的辩证关系,充分体现对话的精神,力争确立教师与学生互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从传统的主客体关系所导致的教师单纯对“教什么”的关注,转向
学生能“学到什么”的考量;营造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创设科学的互动机制,让课堂充盈着教师的激情、鼓励与期待,学生的渴望、应答与思索。最终实现“两个期待视野”的融合,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期待视野’与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期待视野’的融合。”而这方面恰恰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薄弱环节,我们必须花大力气、下大功夫来提升和改进。就“原理”课来说,中宣部和教育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同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及其后继者也都反复阐明,马克思主义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不是某种一成不变的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而是为人们提供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是行动的指南。所以,我们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教学环节的建构上一定要突出“有论有史有应用”的原则,体现“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精神以及综合性、整体性、科学性的要求,从而有利于大学生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历史和现实应用的有机结合中,系统掌握并践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习惯成自然”,当学生通过反复地运用而自觉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内化为自身的素养时,他们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就自然而然地树立起来了。
三、教学内容要凸显“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思想”的取向
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大学生中许多深层次的思想和认识问题,迫切需要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和教育来解决。而“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实践中产生的伟大理论,它不是学者书斋中的纯粹概念演绎,而是在每一个原理中都具有极为丰富的社会历史内涵,也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与当代社会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马克思主义原理所概括的这些丰富、鲜活的内容毕竟是以概念、范畴构成的理论体系。能不能把学理性很强的‘原理’课讲出吸引力,这是我们面对的一个新课题。”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当前“原理”课的教育教学活动,最大的困惑不是理论的问题,而是理论和现实的结合问题。部分教师不讲究方式方法,热衷于单纯“知识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不考虑时代的变化和学生的思想,一味地进行知识传授,整堂课呈现的都是一大堆概念的堆砌和理论的演绎。这样的教学无疑是严肃的,但它带给学生的感觉却是冷冰冰的,空疏无物。有时老师举的教学案例,仅就学术而言,学生也觉得非常精彩,但它远离现实生活,远离学生的实际,对他们的现实生活和现实思想没有多大帮助。这样的教学难以回答和解释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极易失去活力和生命力。所以,“原理”课的教学,在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过程中,一定要凸显“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思想”的取向,消除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神秘感、疏离感,使得“原理”课的内容成为他们真正感兴趣的东西,成为他们离不开的人生指南。这样的教学就可以使学生感到亲切可信,深受启发,就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把学习的过程转化为自觉、自主的行动。
“原理”课在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思想,在理论联系实际时,有两点需要特别关注:第一,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目的不是通过引证个例,来论证某一原理的正确和普适,而是启发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才是“贴近学生”的精髓。例如在讲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要认真思考和研究当代大学生更加关注自身个性发展和个性展示的特点、日益习惯于从全球和人类的角度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在系统讲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理论的基础上,与同学们一起讨论马克思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以及邓小平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等理论问题;结合我国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