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高级一级职称评定讲课答辩题目及答
辩人答题要点
用心整理的精品word文档,下载即可编辑!!
高级教师答辩材料:
中教高级一级职称评定讲课答辩题目及答辩人答题要点
趣等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的心理健康才会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可以避免把学生在思想上和行为上引向歧路.
5、对“开放式课堂”你是如何理解的?
主要是改变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多形式,多渠道. 渊源于斯皮罗(Spiro)1992年创建的\随机通达教学\和\情景性教学\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这些教学理论模型强调: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内部心理表征过程,教师的角色是思想的\催化剂\与\助产士\开放式课堂教学,是针对过去“封闭性”教学而言,即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减少“指令性”的成份,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多角度、多方面地探求和运用知识,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从的方面来讲,开放式课堂是指课堂,包括网上学习.
6、你对新课程改革有什么体会?
改变单纯的知识结构体系,为在知识传授中培养能力的结构体系。突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数学科可来说要把培
讲课答辩题目及答辩人答题要点:
1、怎样上好一堂课?
答: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教师要有坚实的教学基本功,离不开学生的学习情绪.
教师的基本功包括专业知识基本功、语言基本功、板书基本功、课堂组织的基本功以及信息技术的基本功等;学生的学习情绪靠教师去调动,比如有趣的引入、分小组学习活动的组织、引人入胜的导学等.
2、结合你的教育教学实践,请你说一说学校开展教研活动有什么意义?
答: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探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典型,典型引路,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素养.
3、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教师享有哪些权利? 答:(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4、请你谈一谈教师的心理健康对教育学生有什么影响?
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表帅作用在教育过程中占有重要位置. 教师的心理健康才会情绪饱满、幽默风
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能力为着力点.
7、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
答:在人格上,学生与教师是平等的;在社会道德上,师生关系是相促进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一句话是民
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1
精心整理,用心做精品
用心整理的精品word文档,下载即可编辑!!
8、教学原则包括那些?(答对四项得满分)
答: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E.循序渐进原则. 9、一份教案的核心是?
答:提出教学目的、选择教学方法、涉及教学进程、规划板书内容;以及教学的重点、难点,甚至教学后记与反思. 10、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学困生”?
答:在表扬中鞭策“学困生”进步,在鼓励中引导“学困生”提高,重视学生自信心的激发与培养. 具体上讲在课堂上善于
发现和挖掘他们的闪光点,让学困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的信心;在课外可开小灶,给予具体的学习指导;在生活中多给予关心和帮助;一句话,在给予优生“锦上添花”锦上添花的同时,不要忘记给予学困生“雪中送炭”.
11、谈谈“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1).关注每一位学生;(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12、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人.
13、新课程倡导了哪些现代学习方式? 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自主式学习.
②.对自己所授课程在本专业总体的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有正确认识;
③.能够根据教学计划制订详细的课程授课计划和教学进度计 划。
2、撰写教案的技能
①.掌握撰写教案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②.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和体系,正确把握教材的内容和重点、难点;
③.能够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对教材进行恰当的处理; ④.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制定恰当的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方法;
⑤.会编制电子教案,在课上演示和供学生在校园网上学习。 3、使用教学媒体的技能
① .掌握常规教学媒体及其教学特征; ② .掌握现代教学媒体及其教学特征;
③ .掌握教学软件、课件的编制及其使用方法. 4、了解学生的技能
①掌握了解学生的一般方法;
②熟悉教学对象的总体思想状况和知识基础;
③了解教学对象的个别差异(包括智力水平、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
课堂教学技能
教学设计技能:
1、制订课程授课计划的技能
①.清楚本专业课程设置的种类和相互关系;
l、组织教学和导入新课的技能 ①.建立和维持正常课堂教学秩序;
②.明确意图,集中注意,创造师生交流环境; ③.掌握导入的类型,选择适当的导入方式; ④.合理控制导入时间。 2、运用教学语言的技能
①.普通话达到测试水平的二级,能用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讲课; ②.语调高低和语速快慢适中;
精心整理,用心做精品2
用心整理的精品word文档,下载即可编辑!!
③.语言简练,逻辑性强;
④.语言生动、形象、优美,通俗易懂; ⑤.口头表述与体态语言相结合. 3、设疑和提问技能
①.设问要有针对性,富有启发性;
②.设问措词精当,选择适当的设问时机;
③.设问速度适中,有必要的停顿,注意学生的反馈; ④学生回答问题后给予分析评价和必要的引导、总结. 4、板书技能
①.板书反映教学的主要内容,突出教学重点; ②.板书设计层次分明、简练、逻辑性强; ③.板书布局合理,字迹大小适宜,疏密得当; ④.板书文字书写规范,并保持适宜的书写速度. 5、讲授的技能
①.讲授具有科学性、教育性、启发性和艺术性;
②.掌握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应用等不同教学内容的讲授方法;
③.善于引导学生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发展思维能力. 6、总结结束课程的技能
①归纳总结要简练、概括、突出重点; ②总结要使教学内容前后呼应,形成系统;
③总结要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拓展、延伸和自学。
③.在学生完成作业过程中,及时予以指导. 2、批改作业的技能
①.选择合理的作业批改方式;
②.能够正确总结出学生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③.批与改、批与评相结合. 3、课后辅导的技能
①.能够及时回答解决学生提出的质疑;
②.既进行课程内容的辅导,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学评价技能
l、命题技能
①.能够准确分析、确定教学内容的目标要求;
②.能够根据考试目的和内容确定题目的难度和题型; ③.掌握试题编制的一般原则. 2、评卷及分析试卷的技能
①.掌握评卷的一般程序和方法,合理掌握评分标准,减少评分主观误差;
②.能够科学地分析每个考试题目的质量和考试结果的可靠性与有效性;
③.能够撰写客观、科学的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作业批改和课后辅导技能
教学研究技能
1、掌握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①.掌握教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l、布置作业的技能
②.掌握选择课题、制订教学研究计划的原则和方法;
①.能够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选择作业形式,注意理论联系实
③.掌握经验总结、调查问卷、科学观察、行动研究、教育实验等
际,启发学生思考;
教育应用研究的基本方法;
②.能够合理控制作业的数量和难易程度,作业要求明确,并规定
④. 掌握对教学研究资料进行统计、撰写课题总结和研究论文的方
具体完成时间;
法.
精心整理,用心做精品3
用心整理的精品word文档,下载即可编辑!!
2、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和吸取科研成果的技能 ①.了解本学科发展的动态;
②.了解本学科和相近学科新的科技成果及其应用;
③.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教学中吸取先进的科研成果,更新教学内容.
3、信息检索技能
①.掌握本学科的主要文献种类; ②.掌握图书馆书目的检索方法;
③.掌握用微机在因特网上收集资料的技能。 有关要求:
教师答辩内容要从所给答辩题目中选出三个进行回答,根据答题要点展开回答。
中小学教师应知应会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新课程改革部分
一、如何理解“课程”这一概念?
课程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狭义的课程是指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教科书、课程计划(旧称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旧称教学大纲)中;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中获得的经验,它包括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及学校的环境气氛等,也就是说,广义的课程不仅包括课程表所规定的显性学习内容,也包括学生的课外活动及学校中潜在的各种文化教育因素;它不仅指书本知识,也包括学生个人所获得的感性知识,个人经过系统的整理由实践反复检验的科学知识,以及个人的经历产生的情感体验,可以说,广义课程的内容是更广泛的,更有助于我们认识课程的内容。
二、贯穿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是什么?(要求详答)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课改”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贯穿“课改”的基本精神,是“课改”的灵魂.
“课改”,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往以学科为本位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学,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动的、甚至被窒息的人.由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强调了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强调了课程要有利于培养每个学生的良好品德;强调了课程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三、“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具体内涵是什么?(要求详答)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就意味着:
(1).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要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的过程.
(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要使学生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 (4).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以终身教育的理念,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四、课程改革将“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这一改变包含什么意义? (要求详答)
(1).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课程标准”是国家指定的某一学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它应是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的标准.“课程标
准’’是一个“最低标准”,这样才能保证让每个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完义务教育,因为义务教育不是精英教育,是大众教育. (2).课程标准着眼于学生的素质的提高
本次课改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 4
精心整理,用心做精品
用心整理的精品word文档,下载即可编辑!!
(3).从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
教学大纲顾名思义是各科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教学大纲是教师教学关注的焦点,而课程标准突出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 (4).课程管理从刚性走向弹性
国家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评价及教材编写做出了一些指导和建议.这种影响是间接的、指导性的、弹性的,给教学和评价的选择余地和灵活空间都很大.
五、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有哪些基本途径?(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答对要点)
⑴.开展社会调查,不断跟踪预测社会需要的发展动向,以便确定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和把握适应社会需要所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⑵.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及其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 生活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课程素材. ⑶.开发和利用课程实施的各种条件.
⑷.研究一般青少年及特定受教学生的情况,了解他们已具备或尚需具备哪些知识、技能和素质.
⑸.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财富. ⑹.建立课程资源数据库,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
六、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教学观?(要求答对要点,简要叙述)
1、新课程中的教学观应体现课程与教学的统一,强调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与生成性.首先教学内容不应仅局限于书本,要向生活经验开放,向自然开放;不应仅局限于技术层面的科学知识,应向人类的命运、人类的道德层面以及人的价值领域开放,向学科前沿开放.其次,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这样的教学过程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2、新课程教学观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之间双方相互交流、沟通、补充,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3、新课程教学观高度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所以必须重结论。但是,如果不经过学生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结论就难以获得,也难以真正的理解和巩固。更重要的是,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所以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与方法。
4、新课程教学观以人的发展为本位.传统的学科教学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这种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是传统教学的缺陷。改革教学必须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学科本位论的错误不在于学科本身,而在于指导思想。学科教学依然要体现和重视学科知识的特点,遵循学科发展的规律,但是一定要以人的发展为本,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这意味着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七、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学生观? (要求答对要点,简要叙述)
1、学生是发展的人.教师应努力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理论,熟悉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并以此为依据开展教学活动‘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师应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因而对教好每一位学生充满信心。学生又是一个发展还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这意味着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成长负有极大的责任.
2、学生是独特的人.教师要把学生作为完整的入来对待,还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5
精心整理,用心做精品
用心整理的精品word文档,下载即可编辑!!
的时间与空间。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独特性是个性的本质特征。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应成为我们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要承认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的差异,坚持“把成人看做成人,把孩子看做孩子”.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这就要求教师的教育和教学要适应他们的情况、条件、要求和思想认识的发展规律,而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以免挫伤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是教师无法替代的,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进行思维活动,教师只能为学生提供外部的影响与支持。从法律伦理角度看,学生是责权主体,学校和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引导学生学会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
八、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教师观? (要求答对要点,简要叙述)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于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教师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把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是不可能的,也没有必要;而且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了,教师在传授知识方面的职能也更复杂化了.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现成的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去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处理信息的方法。教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学生的检查、激发、指导方面,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2、教师是教育科学的研究者.教师不能被动地等待别人的研究成果、经验或理论送上门来,然后不加思索地加以应用,而应该自己成为一个研究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活动的各种理论与实践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3、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学科本位论的观念和被动执行的做法;要了解和掌握各个层次的课程知识,要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使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在实施中不断增值、不断丰富、不断完善;要锻炼并形成课程开发的能力;要培养课程评价的能力,学会对各种教材进行评鉴,对课程实施的状况进行分析以及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4、教师应该成为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新课程特别强调学校与社区的互动,重视挖掘社区教育资源.教师的教育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课堂。教师不仅仅是学校的一员,而且是整个社区的一员,应当从专业型、学校型教师拓展为“社区型”教师.
九、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有什么要求?(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答对要点)
1、服务.教育服务是时代发展带给我们的新理念,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一定要让每一个学生和家长满意,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要服务得好,就必须把注意力集中到你的服务对象上,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而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尤其要尊重那些发展迟缓的学生,真心真意地看待他们,了解他们,关心、爱护、帮助他们。同时要赞赏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得到更多鼓励,使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2、调控.新的教学改革实施以后,师生关系更亲切了,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了,但也会出现许多新的问题,例如学生的思维发散开去难以集中,教学任务完不成;新的学习方式与掌握基础知识之间难以兼顾,等等.这种开放的教学对教师调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及时适当地加以调控。主要是给予学生引导和帮助,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也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而帮助则更为具体一些,如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等等.
3、反思.新课程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在教学中进行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6
精心整理,用心做精品
用心整理的精品word文档,下载即可编辑!!
进行;教学后的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因此,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4、合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除面对学生外,还需与周围其它教师联系,要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与配合.教师之间要有合作意识,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齐心协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学生成材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合作,尊重并倾听家长的意见,在教育要求与方法上与家长协调一致. 十、新课程下如何备课? (提示:答对要点,简要叙述)
1、备教材的利用价值.“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如何挖掘教材,利用教材是首要的任务.我们应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变教教材为用教材,结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实际需要,研究教材的价值. 2、备课程资源的开发; 3、备教学过程的设计; 4、备学习方式的选择; 5、备师生问题的生成; 6、备教学活动的开展;
十一、新课程中课本问题编排有何意图?
课程改革后,教材变化了,教师不再是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去教学,要教会学生从学习问题中攫取营养.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要站到审视问题的高度,思考教材的问题是为了让学生弄清哪些知识,知识间是怎样有机联系的,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有哪些关联,应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等,这样,教者处理问题就能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学生便能触类旁通.
十二、教学中怎样帮助学生挖掘课本中的问题?(提示:答对要点,简要叙述)
(1).教会学生分解问题,分散难点,理清思路.课程改革后,课本上的问题有些是比较复杂的,综合性强,往往是若干个小问题组合而成,这些问题对学生来说贴近生活,既有兴趣,又难以下手,教者把握得不好,就会令学生对学习产生恐惧,处理得恰当,可激发他们兴趣。因此,教师要善于教会学生找准切入口——分解问题,
理清思路。让学生在问题的分解中,掌握到编题的意图,这样,学生便能灵活地学会自我提问,达到授之以渔的教学效果.。
(2).引导学生学会联系前后问题,比较异同.问题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所以教学过程中,应着重让学生对今天所学的问题与前面有关联的问题联系,并比较,这样学生对知识点掌握就更能透彻,融会贯通.
(3).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举一反三”,开阔视野,培养创新精神.课本中的问题需要学生自己探索才能解答,没有现成的答案,所以,教学过程中要抓住问题让学生挖掘身边的素材,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能力,真正地发挥问题的作用,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十三、如何运用教材渗透人文思想,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新课程《纲要》中明确指出“把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作为学生的发展目标之一”,所以,课程改革后,教材中问题很多都联系到生产生活实际,我们应抓住它对学生有机地渗透人文意识,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同时应强化对学生意志的培养,让学生在处理实际问题的复杂艰苦的情景中接受磨练. 十二、如何处理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的关系?
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所以出现学校,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可以让新一代人用较少的时间直接获得人类积累的文化知识.因此,接受学习是必要的,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是相辅相承的关系.但我们过去的传统教学中比较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相对来说冷落和忽视发现与探究,使学生学习成了被动接受、记忆的过程,窒息了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了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学改革就是要改变这种状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十三、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如何实行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交往互动? 7
精心整理,用心做精品
用心整理的精品word文档,下载即可编辑!!
交往是教学的本质,新课程大力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只有坚持交往互动,才能促进学生的自主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应注意:
(1).赋予学生以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2).以交往互动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发展; (3).学会交往,建立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
(4).沟通教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拓展教学视野,完善教育内涵. 十四、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如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过去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放在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位置上,所以很多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浓,影响了自主能力的发展.而新课程从教育的根本目的出发,提出了教育必须关注人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要求教师应着重在以下几方面改进:
(1).突出教学目标的发展性.
(2).使课程变为学生“自己的课程”,唤起学生的自我需求,以自己的方式对教材进行诠释、理解、改造和重组.
(3).通过师生、生生与教材的沟通、对话、应答,达到共创共生、批判反思、求异创新的目的.
(4).“以学论教”,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线.强调学习活动以探究为主,学生为主,交互为主.
(5).教师对学生要“导其所思,引其所做,扬其所长,促其所成.”
十五、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如何在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自主能力? 新课程与传统课程相比,不再是过分追求结果,而是重视了过程学习.学生的学习过程也不再是停留在过去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过程,而是讲究在活动过程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自主能力,对教师来说,要明确以下几方面: (1).发展学生的自主性是学生成长的必然要求.
(2).只有赋予学生的权力,才能让他们发展起自主的能力,教师不适宜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会严重妨碍学生自主性的发展. (3).教师要警惕自己心中“糊涂的爱”,不要以“爱”的名义实施对学生的控制.
(4).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因为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主体,新课程所倡导的一切都要通过教师的努力来实现;学生自主性的发展关系着课堂权力的分配与教育资源(时间、资料、场地等)的再分配,关系着教师价值的体现,需要教师进行自我更新.
十六、如何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通过自己的案例来说明)
学生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教学中应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譬如,偏爱独立思考的学生,在独立学习时能够集中注意力,学习效率高.如果与他人一起学习,却有可能因认知过程受到干扰而降低学习效率.又如,喜欢小组学习的学生,在与他人一起学习时,表现出来的学习积极性高,再加上他们之间的相互启发、相互激励,往往会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对于学习方式不同的学生,教师应采取相应的策略,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
十七、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学习?
“发现”,不只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的说,它是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
“发现”,是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比较高的境界.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教师应该有长期的、自觉的意识.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表达个体在自学中所产生的观点或存在的问题.作为教师,哪怕学生只发现一点点,也应予以鼓励,同时要尊重学生,增强其信心.学生能说多少就说多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必强求标准答案.即使学生的观点是错误的,也不要全盘否定,要对敢于表白自己观点的勇气予以肯定。学生自学发现后,还要继续鼓励他们“讨论再发现”.因为通过讨论,学生有辨析,有补充,发挥了群体力量,达到了更高层次的发现,促进了集体智慧的发展. 范式解法. 8
精心整理,用心做精品
用心整理的精品word文档,下载即可编辑!!
十八、如何认识“课堂吵闹”的背后隐含着新的教育理念? 新课程下的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合作、探究地学习,创造性地思考和行动.课堂纪律要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容纳学生的不同个性.学生在课堂上必须拥有自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动作和声音(言为心声),是学生成长的一部分,动作和语言是学生情绪、情感的伴随物,在激烈的讨论中学生可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愤怒、遗憾、沮丧等情感.课堂纪律应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一种十分宽松和谐的氛
围.‘课堂吵闹”也正是宽松和谐的氛围所产生的表象,也正是勇于课堂改革、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目标之一. 十九、教师应怎样管理课堂、驾驭课堂?
(1).要改革课堂的主体定位,建立平等、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即由教师作为权威主体转向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教师要视自己为学生团体中的一员,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引路人,更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同行人.
(2).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发展.课堂气氛追求的是学生“动”起来,自由地发出内心的呼声。教师与学生共同感受学习中的喜悦、愤怒、遗憾和沮丧。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学习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教材、教师、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体验,共同成长.
(3).教师要放得开,收得拢。.紧紧围绕课堂学习的目标、内容,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张弛有度,整个课堂浑然一体,不必苛求课堂的绝对安静,确保课堂吵而不乱,闹而不散,收到预期的效果和目标;课堂教学中处理好动和静的关系是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是教师“管理课堂,驾驭课堂”能力的突出表现. 二十、如何在师生教学互动中捕捉与利用生活素材?(要求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为例说明)
新课程理念倡导传授知识与生活经验相联系,在教学互动过程中教师要做有心人,及时捕捉与利用生活素材,实现文本与生活的相似律动,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具生命的活力和色彩.教师要确
立新课程理念,在教学活动中,引入生活的广阔泉源,远离就书讲书的教书匠习气.
数学日记《残缺的木块》,七条辅助线的两个故事等.
二十一、课堂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合作学习?(要求答对要点,简要阐述)
1.明确分组、分工。实践证明,异质分组法是比较科学的一种分组方法,即依据学生的性别、学习成绩、能力,以及家庭经济、社会背景和性格、脾气等方面的差异进行搭配.合作小组的人数,可以从2人配对或4人相邻合作学习开始,循序渐进,取得经验之后再逐步发展到6—8人.恰当分工是进行合作学习的首要任务.小组中每个学生都要担任一个角色,如在学习《蜜蜂》一课时,由四名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他们是:小组长、检查员、发言人、噪音监督员,每一角色在组内活动时都有不同的职责.小组成员各负其职,职责分明,全面互助,因此每位学生都主动投入.在合作小组成员关系比较融洽的基础上,还可以实行角色轮换制,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尝试不同的任务,都能在自己充当的角色之中得到锻炼,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
2.选好合作学习的内容.合作学习,不是大事小事必合作,要有合作学习的必要,有合作学习的价值.合作学习的任务最好是团体性任务,而不是个体性任务.例如,学习《露珠》一课时,先让各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课文(画画、朗读、讲故事、做实验、表演等),然后每组任意点其他小组的一名成员汇报学习成果,被点到的同学就代表这个小组,集体荣誉感特强的孩子们群策群力,互相帮助.这种由小组之间的竞争所形成的合作学习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和挑战性,能够使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真正达到了合作学习的目的.
3.指导倾听与互助.因为年龄特点,学生常常急于表达而顾不上倾听,针对这一现象,除指导好孩子们有序、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9
精心整理,用心做精品
用心整理的精品word文档,下载即可编辑!!
外,还必须认真倾听别人的表达.听其他合作者发表意见时,不打岔,不插嘴,听清别人说了什么,哪里说得好,还有哪些不足,再想在小组学习中获得的帮助、收获;想我该怎么说。这一做法使孩子们的说建立在听的基础上,使说的起点更高,表达得更好. 4.保证合作学习的时间.两三分钟的讨论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生刚读完课文,最多自学了几个生字、生词,想都来不及想,教师就开始检查小组学习情况了,学生无法触及较深刻的内容,因而提出和回答的都只能是些肤浅的,甚至是鸡毛蒜皮、无关紧要的问题,或者根本提不出或回答不出问题,更谈不上合作学习了.因此,要真正落实小组学习的目标,课堂上就要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思考和讨论交流的时间.
二十二、如何实施作业个性化?(要求答对要点,简要阐述) 1.留因材施教的作业.教师要将学生视为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个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课程学习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因此留作业应做到因材施教,做到客观看待学生身上存在的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采取按能力分组、分层,适度布置作业.
2.留落实训练目标的作业.留作业是检验教与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我们要注意给学生留落实训练点的作业,做到训练到“点”,落实到“点”,减轻学生因重复训练而带来的心理、生理负担,留下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学习、发展,更好地发展其个性. 3.留谈学习方法的作业.当学生领会了一些学习的方法后,可试着布置一些谈学习方法的作业.第二天,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以小组交流的形式,鼓励学生议一议.这样,能做到举一反三,相互启发,教学生会学,使学生终身受用.减少学生不必要的“写”,增多学生的“说”,更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4.留想象作业.当今课改,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而培养想象能力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课
文中可延伸、可拓展,又能升华和突出主题的地方,鼓励学生发散、变通,培养想象力.
二十三、如何注重对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的评价?
在学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给予评价和反馈,能有效地改变评价过分偏向终结性的现象,也有助于实现评价的个体化,是实现评价发展性功能的重要途径。
(1).教师要更加注重对学生日常学习和发展的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变化,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反馈.
(2).利用成长记录等方法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学生通过成长记录看到自己进步的轨迹,发现自己的不足,加强了自我反省和自我评价.
(3).将日常评价、阶段评价和期末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学生日常表现和作业、单元测验、期末考试在期末成绩中各占一定比例,使学生和家长不再只关注期末考试的结果,体现形成性评价.
二十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时应关注哪些方面? (要求答对要点,简要阐述)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时应注意八个“关注点”:
1、关注学生的潜能.通过积极评价,让每个人深信自己具有一定的潜能,只要积极努力就能挖掘出自己的潜能.
2、关注学生的多元智能.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研究证实,人有七种以上的智能.要关注并鼓励学生发展某一方面具有特长的智能. 3、关注弱势群体.弱势群体包括学习上的落伍者、智能上的滞后者、家庭条件困难者,一般表现为自信心较弱甚至缺乏自信心.评价不能忽略他们,更不能伤害他们。
4、关注评价中的“无法量化”或“不确定”的内容,尤其要关注德育中的道德评价和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
精心整理,用心做精品
10
用心整理的精品word文档,下载即可编辑!!
5、关注“违规事件”.对学生偶发的“违规事件”,要移情、换位,问明情况,跳出框框,贴近学生心灵,走进学生内心,疏导消极情绪,赞赏美好情感.
6、关注对学生的 “无意伤害”.教师的“无意伤害”常常会推倒学生心灵中的全部美丽,抵消学生所受教育的总和.
7、关注教师自身的行为效应.多用“大拇指”赞许,不用“食指”指责;多用肯定的目光,不用无所谓的眼神;多与学生打成一片,不和学生“楚河汉界”.
8、关注学生生活中的反评价因素.比如,要开展评比了,就让学生突击准备,言过饰非;要上公开课了,就让学生反复训练、精心表演.一方面我们要求学生诚信,另一方面我们却实施着这样不诚信的“隐性课程”.当我们以诚信为标准评价学生时,他们早已产生一种反作用力,并在内心发出强烈的抵触。如何使积极的评价因素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追求,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构筑真善美的“精神大厦”,学校和教师要做出榜样,摒弃弄虚作假反评价.
二十五、激励性评价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要求答对要点,简要阐述)
激励性评价就是使被评价者产生向上的欲望和动力,并获得成功的一种评价手段,是新课改倡导的发展性评价的重要内容。如何增强它的实效,应该注意四个原则:
1、客观性原则.遵循客观性原则是评价的前提,若违背这一原则,即使评价方法再先进、形式再新颖,也不会产生什么激励功能。因此,我们在进行评价之前,必须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分析评价对象,增强评价的实效.
2、指导性原则.评价应该体现引领、导向作用,使被评价者能明确自己的成功与不足,找出今后的努力方向,也从中受到应有的启发,因此,指导性原则是增强评价实效的关键因素.
3、探究性原则.评价应该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双方对自身的知识、能力重新建构、不断生成的过程,在评价中,教师应该始终是学生
的指导者和合作者,引导学生共同探究最优的评价方案,最佳的评价效果,最适宜的评价时机等。这是增强评价效果的重要内容. 4、情感性原则.评价不能是冷冰冰的裁定或表扬、批评,必须情真意切,使被评价者获得精神上的支持和情感上的满足.当学生有了进步时,教师给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次亲切的握手,一个竖起的大拇指等等,都会让学生久久难忘。在评价操作中,一定要尊重学生,取得学生对评价的认同感。诚挚的情感是增强评价实效的必不可少的因素.
二十六、在新课程评价理念下,什么样的课算是一堂好课?(简答要点即可)
新课程倡导“以学论教,教是为了促进学”,作为好课应体现以下六个方面:
1、应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一堂课的效果如何,应当首先关注学生学得如何.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学习过程,教师教学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能否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2、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的过程. 教师讲,学生听,师生交流是单向的.新课程倡导学生学习中的交流应是多向的,不仅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还应包括学生与其他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和合作者.
3、应该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学习材料和充足的时间.
教师要用好教材,但不是只教教材,必须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一定的与教材中的问题相联系的学习材料,指导学生学会利用材料中提供的各种信息去进行分析、思考、展开探索.在课堂上,教师一定要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充足的时间保障,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在小组中交流的时间,交流后整合的时间,如果忽略了这一点,学生的主动学习,师生的互动常常会流于形式. 11
精心整理,用心做精品
用心整理的精品word文档,下载即可编辑!!
4、应该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学生是否形成了深层次的理解大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 ①.能否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学的知识;
②.能否基于这一知识作出推论和预测,从而解释相关的现象,解决有关的问题;③.能否运用这一知识解决变化了的问题; ④.能否综合几方面的相关知识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
⑤.能否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实际问题中去.这些方面,教师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和练习是可以判断学生对知识真正理解和掌握情况的. 5、应该使学生获得对该学科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
积极的体验会使学生不断产生浓厚的兴趣和需要,对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从中获得兴奋和快乐,而积极的体验建立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之上,建立在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力量之上,建立在不断的成功与进步之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错误应该得到允许和理解,而不是排斥和打击,学生的创造性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而不是忽略和抹杀.
6、应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方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即培养反省认知的意识,引导学生思考:“我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想?”“我的解题途径是否最佳?”“是否还有更好的解题途
径?”“今天学的这些知识之间有何联系?”等等。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反思的意识和习惯。教师还应重视学生生成性问题的思维过程,不惜打乱、突破原有的课堂教学设计,及时抓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方式.
二十七、考试改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答对要点)
1、在考试内容方面,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多考查实践动手能力和与生活实际问题相关联的、能体现综合应用的、需要创新思维的内容,少考一些记忆性、技巧性或速度性的内容。.这一变革要求教
师必须彻底打破靠题海战术、大量练习来增强技巧熟练性、速度和记忆准确性的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策略,调整教育教学行为,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
2、在考试方式方面,打破惟笔试的传统做法,倡导给予多次机会,综合应用多种方法,体现先进的评价思想.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见分不见人”的教育教学观念,关注“人”的发展. 3、在考试结果处理方面,要求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重在给学生提供建设性改进意见,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成绩排名,不应把考试成绩作为给学生“加压”的手段.反馈方法应尊重学生的权利,以激励为主,减轻学生心理压力,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提高.
我的做法是举手表决和自愿的情况,不愿意公布成
绩的在成绩册隐藏或抹黑.
郑宗平整理 2016/11/5
精心整理,用心做精品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