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故都的秋 荷塘月色
故都的秋
| 1.理解文章运用的衬托、对比手法。
任务群学习目标
2.品味文中富有韵味的语言。
3.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主题时文
秋天·秋天 张晓风
满山的牵牛藤起伏,紫色的小浪花一直冲击到我的窗前才猛然收势。
阳光是耀眼的白,像锡,像许多发光的金属。是哪个聪明的古人想起来以木象春而以金象秋的?我们喜欢木的青绿,但我们怎能不钦仰金属的灿白?
对了,就是这灿白,闭着眼睛也能感到的。在云里,在芦苇上,在满山的翠竹上,在满谷的长风里,这样乱扑扑地压了下来。
在我们的城市里,夏季上演得太长,秋色就不免出场得晚些。但秋是永远不会被混淆的——这坚硬明朗的金属季。让我们从微凉的松风中去认取,让我们从新刈的草香中去认取。
已经是生命中第二十五个秋天了,却依然这样容易激动。正如一个诗人说的: “依然迷信着美。”
是的,到第五十个秋天来的时候,对于美,我怕是还要这样执迷的。
那时候,在南京,刚刚开始记得一些零碎的事,画面里常常出现一片美丽的郊野,我悄悄地从大人身边走开,独自坐在草地上,梧桐叶子开始簌簌地落着,簌簌地落着,把许多神秘的美感一起落进我的心里来了。我忽然迷乱起来,小小的心灵简直不能承受这种兴奋。我就那样迷乱地捡起一片落叶。叶子是黄褐色的,弯曲的,像一只载着梦的小船,而且在船舷上又长栖着两粒美丽的梧桐子。每起一阵风我就在落叶的雨中穿梭,拾起一地的梧桐子。必有一两颗我所未拾起的梧桐子在那草地上发了芽吧?二十年了,我似乎又能听到遥远的西风,以及风里簌簌的落叶。我仍能看见那些载着梦的船,航行在草原里,航行在一粒种子的希望里。
又记得小阳台上的黄昏,视线的尽处是一列古老的城墙。在暮色和秋色的双重苍凉里,往往不知什么人加上一阵笛音的苍凉。我喜欢这种凄清的美,莫名所以地喜欢。小舅舅曾带着我一直走到城墙的旁边,那些斑驳的石头,蔓生的乱草,使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
长大了读辛稼轩的词,对于那种沉郁悲凉的意境总觉得那样熟悉,其实我何尝熟悉什么词呢?我所熟悉的只是古老南京城的秋色罢了。
后来,到了柳州,一城都是山,都是树。走在街上,两旁总夹着橘柚的芬芳。学校前面就是一座山,我总觉得那就是地理课本上的十万大山。秋天的时候,山容澄清而微黄,蓝天显得更高了。
“媛媛,”我怀着十分的敬畏问我的同伴,“你说教我们美术的龚老师能不能画下这个山?”
“能,他能。” “当然能,当然,”她热切地喊着,“可惜他最近打篮球把手摔坏了,要不然,全柳州、全世界他都能画呢。”
沉默了好一会。 “是真的吗?” “真的,当然真的。”
我望着她,然后又望着那座山,那神圣的、美丽的、深沉的秋山。 “不,不可能。”我忽然肯定地说,“他不会画,一定不会。”
核心素养
那天的辩论会后来怎样结束,我已不记得了。而那个叫媛媛的女孩和我已经阔别了十几年。如果我能重见到,我仍会那样坚持的。
没有人会画那样的山,没有人能。
媛媛,你呢?你现在承认了吗?前年我碰到一个叫媛媛的女孩子,就急急地问她,她却笑着说已经记不得住过柳州没有了。那么,她不会是你了。没有人能忘记柳州的,没有人能忘记那苍郁的、沉雄的、微带金色的、不可描摹的山。
而日子被西风吹尽了,那一串金属性、有着欢乐叮当声的日子。终于,人长大了,会念《秋声赋》了,也会骑在自行车上,想象着陆放翁“饱将两耳听秋风”的情怀了。
秋季旅行,相片册里照例有发光的记忆。还记得那次倦游回来,坐在游览车上。 “你最喜欢哪一季呢?”我问芷。 “秋天。”她简单地回答,眼睛里凝聚了所有美丽的秋光。 我忽然欢欣起来。
“我也是,啊,我们都是。”
她说了许多秋天的故事给我听,那些山野和乡村里的故事。她又向我形容那个她常在它旁边睡觉的小池塘,以及林间说不完的果实。
车子一路走着,同学沿站下车,车厢里越来越空虚了。 “芷,”我忽然垂下头来,“当我们年老的时候,我们生命的同伴一个个下车了,座位慢慢地稀松了,你会怎样呢?”
“我会很难过。”她黯然地说。
我们在做什么呢?芷,我们只不过说了些小女孩的傻话罢了,那种深沉的、无可如何的摇落之悲,又岂是我们所能了解的。
但,不管怎样,我们一起躲在小树丛中念书,一起说梦话的那段日子是美的。 而现在,你在中部的深山里工作,像传教士一样地工作着,从心里爱那些朴实的山地灵魂。今年初秋我们又见了一次面,兴致仍然那样好,坐在小渡船里,早晨的淡水河还没有揭开薄薄的蓝雾,橹声琅然,你又继续你的山林故事了。
“有时候,我向高山上走去,一个人,慢慢地翻越过许多山岭。”你说,“忽然,我停住了,发现四壁都是山!都是雄伟的、插天的青色!我吃惊地站着,啊,怎么会那样美!”
我望着你,芷,我的心里充满了幸福。分别这么多年了,我们都无恙,我们的梦也都无恙——那些高高的山!不属于地平线上的梦。
而现在,秋在我们这里的山中已经很浓很白了。偶然落一阵秋雨,薄寒袭人,雨后常常又现出冷冷的月光,不由人不生出一种悲秋的情怀。你那儿呢?窗外也该换上淡淡的秋景了吧?秋天是怎样地适合故人之情,又怎样地适合银银亮亮的梦啊!
随着风,紫色的浪花翻腾,把一山的秋凉都翻到我的心上来了。我爱这样的季候,只是我感到我爱得这样孤独。
我并非不醉心春天的温柔,我并非不向往夏天的炽热,只是生命应该严肃,应该成熟,应该神圣,就像秋天所给我们的一样——然而,谁懂呢?谁知道呢?谁去欣赏深度呢?
远山在退,遥远地盘结着平静的黛蓝,而近处的木本珠兰仍香着(香气真是一种权力,可以统辖很大片的土地),小溪从小夹缝里奔窜出来,在原野里写着没有人了解的行书,它是一首小令,曲折而明快,用以描绘纯净的秋光的。
而我的扉页空着,我没有小令,只是我爱秋天,以我全部的虔诚与敬畏。
愿我的生命也是这样的,没有太多绚丽的春花,没有太多飘浮的夏云,没有喧哗,有梦,像一片红枫那样热切殷实的梦。
秋天,这坚硬而明亮的金属季,是我深深爱着的。 国学经典
1.原文: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译文:孔子说:“居于执政地位的人,不能宽厚待人,行礼的时候不严肃,参加丧
礼时也不悲哀,这种情况我怎么能看得下去呢?”
解读:孔子主张实行“德治”“礼治”,首先提出了对当政者的道德要求。倘为官执政者做不到“礼”所要求的那样,自身的道德修养不够,那这个国家就无法得到很好的治理。当时社会上礼崩乐坏的局面,已经使孔子感到不能容忍了。
2.原文: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译文: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去实行仁的。”
解读:孔子认为,没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长久地处在贫困或安乐之中,如果长久地处在其中,他们就会为非作乱或者骄奢淫逸。只有仁者安于仁,智者实行仁。这种思想是希望人们注意个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环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气节。
诗海拾贝
秋怀(其二) [唐]孟郊
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 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 席上印病文,肠中转愁盘。 疑虑无所凭,虚听多无端。 梧桐枯峥嵘,声响如哀弹。
【赏析】 在这首诗中,饱含诗人一生的辛酸苦涩,抒写了他晚景的凄凉哀怨,反映出封建制度对人才的摧残和世态人情的冷酷。诗中通过描写秋月冰冷,寒气森森,秋露滴落破碎了诗人的梦,料峭的秋风寒冷入骨,营造了一种凄清、肃杀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客居异乡的孤寂、愁苦。“冷露”两句中的“滴”字,写露喻泣,诗人抑郁忍悲之情跃然而出;“梳”字,写风喻忆,令读者如见诗人辗转痛心之状,都是妥帖而形象的字眼。
文学常识 一、作者档案 【简历】 郁达夫(1896~1945),现代小说家、散【作品】 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文家。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1913醉的晚上》《薄奠》,中篇小说《出奔》年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她是一个弱女子》等;作品集《达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夫全集》(七卷)、《达夫散文集》《达夫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并在北京大学、武游记》《达夫日记集》和《郁达夫选集》 昌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任教。1930年参加中国左【评价】 夏衍先生曾说:“达夫是一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赴武汉投入抗日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神支柱。” 苏门答腊。1945年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二、人物颂歌
至诚赤子郁达夫
您深沉,孤寂,坚韧!您对故都的秋情有独钟。在颠沛流离中,在饱受迫害时,您向往闲散安逸的生活。您开始不断地游历,借助山水来排遣现实带给您的苦闷,消解离群索居带来的寂寞。故都的秋就像是一碗醇香的陈年老酒,漂泊的您的心中,总是弥漫着对故都浓得化不开的眷恋。再次饱尝故都的秋,您终于找到了心灵的家园,灵魂的归宿。
站在故都的土地上,您感到全身充满了力量,您不再害怕孤寂,不再恐惧前途,故都给了您勇往直前的勇气。看到破壁腰中的朵朵牵牛花,开得那么深沉、淡泊,您知道了自己的方向,知道了整个民族的方向,您早已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了国家。
作为一位五四时期的前沿作家,您的一生中充满了忧郁,充满了离愁,充满了对明天的恐惧和对昨天的不堪回首。在您浓重深沉的笔法之下,流露出的是一颗赤忱爱国忧
民之心;在您远离家乡的凄苦生活之下,隐藏着生活情感的压抑,这是您遁逃现实带来的深重压力,蛰居在诗歌和死亡的帐下。然而,您“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最终您的生命如一朵奇葩绽放,为了这片您爱得深沉的土地,您的爱永远激荡在国人心中。
您,就是至诚赤子郁达夫! 三、背景链接
《故都的秋》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于1934年创作的散文。从1921年9月到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他在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到杭州,居住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写下许多游记散文。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本文。
四、文化常识
创 造 社
创造社,中国现代文学团体。1921年7月由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在日本东京组建。前期的创造社反对封建文化、复古思想,崇尚天才,主张自我表现和个性解放,强调文学应该忠实于自己“内心的要求”,表现出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的倾向;后期与太阳社一起大力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1929年2月,创造社被国民党政府封闭。
前期主办的刊物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中华新报》副刊)、《洪水》半月刊。后期的刊物主要有《创造月刊》《文化批判》《流沙》半月刊、《思想》月刊、《新思潮》月刊。创造社成立后即编辑和出版创造社丛书,出版的主要是成员的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理论及译作,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共出版60余种。
一、认读字音 (一)单音字 (1)潭柘寺(zhè) (2)一椽(chuán) ..
(3)房檩(lǐn) .(5)细腻(nì) .(7)嘶叫(sī) .(9)歧韵(qí) .(11)颓废(tuí) .(13)譬如(pì) .(15)普陀山(tuó) .(二)多音字
细数着(shǔ).
(4)驯鸽(xùn) .(6)潜意识(qián) .(8)平仄(zè) .(10)橄榄(ɡǎn)(lǎn) ..(12)萧索(xiāo) .(14)廿四桥(niàn) .(16)鲈鱼(lú) .袄(jiá).?夹
缝(jiā) (2)夹?夹.?夹肢窝(ɡā).(jiān)?中间.(4)间?
(jiàn)?离间.(缀)?点zhuì
(2)?
(辍)学?chuò
?落ruǐ(蕊)(4)? ?灯xīn(芯)
?
目(shù)(1)数?数 .?数见不鲜(shuò).
(jiàn)?渐渐.(3)渐?
染(jiān)?渐.二、辨识字形 ?lǎ(喇)叭(1)? ?咳sou(嗽)
n(椽)子?chuá
(3)?
n(掾)吏?yuà
(啼)唱?diāo(凋)谢?tí
(5)? (6)?
(谛)听?diāo(雕)刻?dì
三、积累词语
1.一叶知秋: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2.不能自已:指无法控制自己,不能使自己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 3.息列索落:象声词,形容轻微的动作声或风雨声。 四、辨析词义 1.十足 实足 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课本原句 玩不到十足。 二者读音相同,但意义和用法不同。十足:①成色纯,如“十巧辨巧析 足的黄金”;②十分充足,如“神气十足”。实足:指确实足数的,如“实足年龄”。 2.萧索 萧条
(秋景)萧索 萧条
课本原句
对于秋,总是一样地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二者都有凄凉冷落、没有生机的意思。但侧重点和适用对象不同:“萧索”更突出单调和凄清,“萧条”侧重于形容凄冷、巧辨巧析 万物凋敝的氛围;“萧索”多用于自然环境,“萧条”多用于政治、经济的不景气。 1.请在第一段中找出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秋味总的感受的语句(用原文语句回答),并分析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
答: [明确] 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此句是本文的文眼,下文都是围绕“清、静、悲凉”来写故都的秋的,本句在全文中起到了统领全文、奠定全文感情基调的作用。
2.行文图解
1.“故都”就是北平,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把标题写成“北平的秋”?
答: [明确] “故”,有历史悠久、年代久远之感,也有思念故乡、怀念故乡之情,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