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砖混外砖内模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钢筋绑扎工艺标准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砖混、外砖内模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钢筋绑扎工艺标准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砖混结构、外砖内模结构的构造柱、圈梁、板缝钢筋绑扎工艺。 2 2 施工准备

** 材料及主要机具:

** 钢筋:应有出厂合格证,按规定作力学性能复试,当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等特殊情况,还需作化学成分检验。钢筋应无老锈及油污。

** 铁丝:可采用20~22号铁丝(火烧丝)或镀锌铁丝(铅丝)。 ** 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用的砂浆垫块、塑料卡。

** 工具:钢筋钩子、撬棍、钢筋扳子、绑扎架、钢丝刷子、手推车、粉笔,尺子等。 ** 作业条件:

** 按施工现场平面图规定的位置,将钢筋堆放场地进行清理、平整。准备好垫木。按不同规格型号堆放并垫好垫木。

** 核对钢筋的级别,型号、形状、尺寸及数量,是否与设计图纸及加工配料单相同。 ** 弹好标高水平线及构造柱、外砖内模混凝土墙的外皮线。 2.2.4 圈梁及板缝模板已做完预检,并将模内清理干净。 2.2.5 预应力圆孔板的端孔已按标准图(96G44)的要求堵好。 3 操作工艺

** 构造柱钢筋绑扎: ** 工艺流程:

预制构造柱钢筋骨架→修整底层伸出的构造柱搭接筋→

安装构造柱钢筋骨架→绑扎搭接部位箍筋

** 预制构造柱钢筋骨架:

** 先将两根竖向受力钢筋平放在绑扎架上,并在钢筋上画出箍筋间距。

** 根据画线位置,将箍筋套在受力筋上逐上绑扎,要预留出搭接部位的长度。为防止骨架变形,宜采用反十字扣或套扣绑扎。箍筋应与受力钢筋保持垂直;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放置。

** 穿另外二根受力钢筋,并与箍筋绑扎牢固,箍筋端头平直长度不小于10d(d为箍筋直径),弯钩角度不小于135°。

** 在柱顶、柱脚与圈梁钢筋交接的部位,应按设计要求加密柱的箍筋,加密范围一般在圈梁上、下均不应小于六分之一层高或45cm,箍筋间距不宜大于10cm(柱脚加密区箍筋待柱骨架立起搭接后再绑扎)。

** 修整底层伸出的构造柱搭接筋:根据已放好的构造柱位置线,检查搭接筋位置及搭接长度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底层构造柱竖筋与基础圈梁锚固;无基础圈梁时,埋设在柱根部混凝土座内,如图4-2;当墙体附有管沟时,构造柱埋设深度应大于沟深。

** 安装构造柱钢筋骨架:先在搭接处钢筋上套上箍筋,然后再将预制构造柱钢筋骨架立起来,对正伸出的搭接筋,搭接倍数不低于35d,对好标高线,在竖筋搭接部位各绑3个扣。骨架调整后,可以绑根部加密区箍筋。

** 绑扎搭接部位钢筋:

** 构造柱钢筋必须与各层纵横墙的圈梁钢筋绑扎连接,形成一个封闭框架。

** 在砌砖墙大马牙槎时,沿墙高每50cm埋设两根φ6水平拉结筋,与构造柱钢筋绑扎连接,见图4-3。

** 当构造柱设置在无横墙的外墙处时,构造柱钢筋与现浇或预制横梁梁端连接绑扎构造,要符合《多层砖混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抗震设计与施工规范》(JGJ13-82)第3.2.5条

的规定。

** 砌完砖墙后,应对构造柱钢筋进行修整,以保证钢筋位置及间距准确。 ** 圈梁钢筋的绑扎: ** 工艺流程:

画钢筋位置线→放箍筋→穿圈梁受力筋→绑扎箍筋

** 支完圈梁模板并做完预检,即可绑扎圈梁钢筋,如果采用预制骨架时,可将骨架按编号吊装就位进行组装。如在模内绑扎时,按设计图纸要求间距,在模板侧帮画箍筋位置线。放箍筋后穿受力钢筋。箍筋搭接处应沿受力钢筋互相错开。

** 圈梁与构造柱钢筋交叉处,圈梁钢筋宜放在构造柱受力钢筋内侧。圈梁钢筋在构造柱部位搭接时,其搭接倍数或锚入柱内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 圈梁钢筋的搭接长度要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对钢筋搭接的有关要求。

** 圈梁钢筋应互相交圈,在内墙交接处、墙大角转角处的锚固长度,均要符合设计要求。

** 楼梯间、附墙烟囱、垃圾道及洞口等部位的圈梁钢筋被切断时,应搭接补强,构造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标高不同的高低圈梁钢筋,应按设计要求搭接或连接。

** 安装在山墙圈梁上的预应力圆孔板,其外露的预应力筋(即胡子筋)按标准图集京96G44要锚入在圈梁钢筋内。

** 圈梁钢筋绑完后,应加水泥砂浆垫块,以控制受力钢筋的保护层。 ** 板缝钢筋绑扎 ** 工艺流程

支板缝模板→预制板端头预应力锚固筋弯成45°→ 放通长水平构造筋→与板端锚固筋绑扎

** 支完缝模板作完预检,将预制圆孔板外露预应力筋(即胡子筋)弯成弧形,两块板的预应力外露筋互相交叉,然后绑通长φ6水平构造筋和竖向拉结筋,见图4-4。

** 长向板在中间支座上钢筋连接构造见图4-5。 ** 墙两边高低不同时的钢筋构造见图4-6。 ** 预制板纵向缝钢筋绑扎见图4-7。 ** 构造柱、圈梁、板缝钢筋绑完之后,均要求做隐蔽工程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4 质量标准 ** 保证项目:

** 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进口钢筋焊接前必须进行化学成分检验的焊接试验,符合有关规定后方可焊接。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单。

** 钢筋表面必须清洁,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经除锈后仍有麻点的钢筋,严格按原规格使用。

** 钢筋对焊或电弧焊焊接接头,按规定取试件,其机械性能试验结果必须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 基本项目:

** 钢筋的绑扎、缺扣、松扣的数量不得超过绑扣数的10%,且不应集中。

** 弯钩朝向正确,绑扎接头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其中搭接长度均不少于规定值。 ** 用Ⅰ级钢或冷拔低碳钢丝制作的箍筋,其数量、弯钩角度和平直长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 对焊接头无横向裂纹和烧伤,焊包均匀。接头弯折不大于4°,轴线位移不大于0.1d,

且不大于2mm。电弧焊接头,焊缝表面平整,无凹陷,无焊瘤,接头处无裂纹、气孔、夹渣及咬边。接头处弯折不大于4°,钢筋轴线位移不大于0.1d,且不大于3mm。焊缝厚度不大于0.05d,宽不小于0.1d,长不小于0.5d。

** 允许偏差项目,见表4-7。

构造柱、圈梁、板缝钢筋绑扎允许偏差 表4-7 项次 1 2 3 4 5 6 项目 骨架的宽度、高度 骨架的长度 间距 受力钢筋 排距 允许偏差 (mm) ±5 ±10 ±10 ±5 ±20 5 尺量检查 水平高差 +3,-0 ±5 尺量检查 检验方法 尺量检查 尺量检查 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 取其最大值 尺量连续三档,取其最大值 箍筋、构造筋间距 中心线位移 焊接预埋件 受力钢筋保护层 5 成品保护

** 构造柱、圈梁钢筋如采用预制骨架时,应在指定地点垫平码放整齐。 ** 往楼层上吊运钢筋存放时,应清理好存放地点,以免变形。 ** 不得踩踏已绑好的钢筋,绑圈梁钢筋时不得将梁底砖碰松动。 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 钢筋变形:钢筋骨架绑扎时应注意绑扣方法,宜采用十字扣或套扣绑扎。

** 箍筋间距不符合要求:多为放置砖墙拉结筋时碰动所致。应在砌完后合模前修整一次。

** 楼板端头钢筋连接不当:应在楼板吊装前将板端外露预应力筋弯成45°,吊装就位后加通长钢筋绑扎。同时要注意在安装楼板过程中,不得将板端外露预应力筋折断。

** 阳台处钢筋压扁:阳台下的圈梁为“L”形箍筋,吊装阳台时必须注意保护,如碰坏,应将阳台吊起,修整钢筋后,再就位阳台。

** 构造柱伸出钢筋位移:除将构造柱伸出筋与圈梁钢筋绑牢外,并在伸出筋处绑一道定位箍筋,浇筑完混凝土后,应立即修整。 ** 板缝筋处露:纵向板缝筋应绑好砂浆垫块,横向板缝要把钢筋绑在板端头外露预应力筋上。

7 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 钢筋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 ** 钢筋机械性能试验报告。

** 进口钢筋应有化学成分检验报告和可焊性试验报告。国产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发生胞断、焊接性能不良和机械性能显著不正常的,应有化学成分检验报告。

** 钢筋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资料。 ** 钢筋分项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砖混外砖内模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钢筋绑扎工艺标准

砖混、外砖内模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钢筋绑扎工艺标准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砖混结构、外砖内模结构的构造柱、圈梁、板缝钢筋绑扎工艺。22施工准备**材料及主要机具:**钢筋:应有出厂合格证,按规定作力学性能复试,当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等特殊情况,还需作化学成分检验。钢筋应无老锈及油污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0g1t015n620sz532alg3gznb0gsy200bq5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