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小苗和大树的对话教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杭州市萧山区阳光学校 课 时 授 课 计 划

主备人: 于景兰 年级: 五 学科: 语文 课题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第2课 略读课文) 共1教时 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3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 2.默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3.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教学 设想

教材分析

本文为略读课文,是一名小学生对季老的访谈录,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一种文体。这一老一小,一个是德高望重、学有建树的著名学者,一个是刚开始求学的小学生。他们俩在年龄、阅历、学识上有着巨大的悬殊,却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就阅读展开了逐步深入的交流。季老指出:把文章写好,要多看书;要努力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的人才,因此不要偏科,要学好外语,还要进行古诗文积累。这些不仅使苗苗受益,也使读者受到启发。在两者的对话中,你能感受到苗苗的稚气与礼貌,更能感受到季老的亲切幽默、平易近人,还有对下一代的殷切希望与深深关爱。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感受阅读的乐趣,明晰健康成长的要求;二是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为口语交际、习作打好基础,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 教学重点:

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有关季羡林的资料、有关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学 程 序 与 策 略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今天,就让我们跟着苗苗一起走进季羡林先生家,采访一下这位德高望重、酷爱读书的老爷

爷,听听他对读书的见解。(板书课题) 解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检查预习提纲。 (出示目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回答有关问题。 2.在季老的话语中,找到自己问题的答案。 (三)、细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1.季羡林先生对于读书,提出了哪些见解?谈谈你对这几点的认识。 (1)把文章写好,要多看书;

(2)要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不要偏科,要学好外语; (3)进行古诗文积累。

2.这篇文章与以往的文章有什么不同之处? 这篇文章是一篇访谈录,一问一答式。

我们在访问爱读书的人时,用这样的记录方式就很好。希望同学们把我们的读书活动继续进行下去,开展得丰富多彩。 3.谈谈你对题目的再次理解。

小苗和大树不仅代表着苗苗和季羡林,“小苗”还包含着苗苗在求学和增长知识的路上刚刚起步,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营养;而季老学识渊博、学有建树,恰似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树。“小苗”与“大树”交流的正是如何生长、汲取营养,小苗才会长成参天大树,像苗苗这样的孩子们才能成才的内容。 (四)、个性阅读,独特见解。 (合作交流阅读的感受)

1.在小组内就感兴趣的某一个问题展开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还可以提出与文中人物不同的见解。

2.形成小组意见全班交流,达成一些共识,得到启发。进一步感受阅读的乐趣,明晰健康成长的要求。

3.谈谈你对闲书的认识。 (五)、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特点

1.同位俩分角色读课文,读完后互相评价。 2.两名学生分角色一问一答。

3.全班对于他俩的读进行评价,说出理由。 如:“我小时候,跟我一个妹妹一块儿看,家里的桌子底下有个盛白面的大缸,叔父一来,我们就赶紧把闲书藏到缸里头,桌上摆的,都是正课。”从中可以看出季羡林老先生亲切幽默、平易近人,说得形象生动,听来如临其境。

“爷爷,我和您太像了,我也喜欢看闲书。有一回上数学课,我低着头看《水浒传》,一边看,一边背一百单八将的座次,结果被老师发现了。爸爸知道这件事后,头一回打了我,虽然一点都不疼,可打那次以后,我再也不看《水浒传》了。”从话语中可以感觉出苗苗的童稚与可爱。

“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对下一代青年的殷切希望与深深关爱。 (六)、学技巧,指导综合性学习活动

通过读这篇文章,说一说进行访谈活动还应注意些什么?。 (七)、探究辩论

对课上和写作业的时候看闲书、学生偏科、背两百首诗和五十篇古文多不多;如果你想学好语文,先爱上阅读等问题进行辩论,说出自己的见解。

(八)、拓展习作

调查一下本班同学阅读的书目;

采访爱读书的人,列一个采访提纲,并做一份访谈记录。

(九)、板书设计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苗苗

把文章写好,要多看书

季羡林 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

古诗文积累

(十)、疑难解答 对句子的理解。

①我小时候,跟我一个妹妹一块儿看,家里的桌子底下有个盛白面的大缸,叔父一来,我们就赶紧把闲书藏到缸里头,桌上摆的,都是正课。 “闲书”指的是《彭公案》《济公传》等课外书,“正课”指的是课内要学习的课程。“闲书”与“正课”的区分源自教师与家长的界定。这句话是季老在与苗苗交流读课外读物时,现身说法,举了自己童年的例子。季老对童年时阅读印象深刻,说得生动形象,听来如临其境。 ②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贯通”,即全部透彻地理解和领悟,达到精通。“三贯通”则是指清华大学提出的“中西贯通”“古今贯通”和季老提出的“文理贯通”。这句话是季老针对苗苗偏科而说的。国力的竞争取决于人才的竞争,21世纪是一个知识和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学贯中西、博古通今,还要文理兼备。这种综合型的人才,才能适应新世纪发展的需要。

③我觉得,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起码”即最低要求,最低限度。季老在与苗苗交流中提出古诗文积累的建议,并用“起码”“最起码”提出了量化的要求。这与我们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古诗文背诵不谋而合。这里面既有季老自身成长的体验,又有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继承的关注,更是对“古今贯通”的一个注解与落实。

小苗和大树的对话教案

杭州市萧山区阳光学校课时授课计划主备人:于景兰年级:五学科:语文课题《小苗与大树的对话》(第2课略读课文)共1教时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0dr69fx8q4qfr01784a35m4y31es80154z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