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电大学前教育语言教育作业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判断题:

1、在一切动物中,唯独人类具有高度发展的语言系统对 2、语言是先天遗传的,生理上正常的孩子,长大就会使用语言。 错

3、轶事记录法和实况详录法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而言是比较作品的语言材料转换成他们头童语言教育活动的评价。对 第8题:前儿童语言学习受到各脑中的视觉、听觉的表象(画面)第3题:学前儿童语言发展水平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大致可的过程。(1分) 对 的评价目标中包含着认知、情感以分为 、 和 。(3分) 回答:第4题:复述和朗诵是背书式的与态度、技能和习惯这三个方生理因素 心理因素 社会因素 重复,经常进行练习可提高儿童面。(1分) 对 第9题:是指人们对于语言的认的记忆能力和对语言的直觉敏第4题:.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评识、情感、看法、态度和审美情感性。(1分) 错 价的主要方法有:观察评估法、趣等有关语言的一系列态度和第5题:仿编是通过想象和联想,作品分析法、谈话法、档案评估看法。回答:语言观念 对原作的某些部分进行扩充 错 法等等。(1分) 对 第1题:一般把从儿童出生到能适宜的研究方法(对 4、“大班幼儿阅读能力的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并分析了幼儿园大班儿童早期阅读中所存在的问题,它属于原因调查对 5、:幼儿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发展关键时间的调查”主要调查儿童的语言发展特征随时间推移而发展变化的情况,它属于相关调查。 对

6、行动研究属于正规性研究,其方案要求严密完善,并且随着研究与实践的进程加以调整 错

7、:动物也有语言,我们日常说的所谓“莺声燕语”就是动物的语言。 错

8、语言是人类惟一的交际工具。 错

9、文字突破了语言交际中的时空限制,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错

10、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是不能没有语言。(对

1、:前语言阶段,感知语音的能力是儿童获得语言的基础) 对 2婴儿出生后不久就有前语言交际的现象,如用不同的哭声表达需要,吸引成人的注意( 对 3、研究表明,一般从一岁开始,婴儿才真正理解成人语言。(2分) 错

4、把“妈妈”理解为仅指自己的妈妈,这是儿童理解词义的特化现象( 错

5、:儿童一般在3岁以后词汇量大大增加,出现“词语爆炸现象”,这是儿童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错

6、双词句结构不完整,句子成分常常缺漏,表达的意思也不明确,所以不具备句子的雏形。 错

7、:成人问“吃了没有”,婴儿刚吃完饭,还是答“没有”。答话和情景不符的现象是接尾策略在起作用。( 错

8、识字是阅读活动的最基本的要求,所以幼儿在识字前是不具备阅读能力的( 错

第1、儿童文学作品是指那些浅显的的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 错

2、文学作品作为艺术品,首要的是审美价值,其次才是其他的认识价值、娱乐价值等。 对 3、文学欣赏是通过儿童想象将

第6题:扩编要求幼儿仿照某一篇作品的框架或某一个段落,编出自己的文学作品或段落。错 第7题:在谈话活动中,教师不能忘记自己组织者的身份,要直接对孩子的语言进行指导。 错 第8题:教师在创设谈话情境时,应多用摆设,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启发引导幼儿进入谈话话题。(1分) 错 第9题:在谈话活动中,教师要做示范,给幼儿一些提示,及时纠正幼儿说话时用词造句的错误。(2分) 错 第10题:为更好地掌握谈话技能和规则,在谈话活动中,要让幼儿反复练习某一交往技能,还可以让幼儿将某些交往词语背诵下来。(1分) 错 第11题:谈话活动要求幼儿使用的是独白语言,是培养锻炼幼儿独白语言的特别途径(1分) 错 第12题:“有趣的中心话题”往往包含了三个特性:经验性、新奇性、趣味性。(2分) 对 第13题:讲述的语言要求比谈话的语言要求高,并且建立在一般交谈的语言基础之上。 对 第14题:讲述活动为幼儿提供的是一种相对正式规范的语言运用场合。(1分) 对 第15题:实物讲述应在熟悉实物的基础上进行,所以教师首先要花大量的时间让幼儿认识实物。(1分) 错 第16题:听说游戏是由儿童自发组织,教师利用游戏中儿童的兴趣而进行听说教学的游戏。错 第17题:听说游戏主要为了吸引幼儿愉快地参与活动,一般没有明确的语言教育目标(1分) 错 第18题:早期阅读活动主要是为学前儿童提供阅读图书的经验,包括早期识字和早期书写经验。(1分) 对 第19题:早期阅读环境包括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两个方面。 对第20题:阅读区具有以下三种功能:提高儿童的阅读水平、为有计划的阅读活动做准备、培养幼儿对图书的兴趣。(1分) 对 第1题:教育评价是为了甄别、检查儿童语言学习和发展的状况。(1分) 错 第2题: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评价,对学前儿第5题:观察评估法方法是由孩子通过观察、模仿老师的示范,从而学习语言的一种方法 错 第6题:根据评价材料的不同,对语言教育活动评价的主要方法可分为自我评价法和他人评价法。(1分) 错 第7题:间接信息评价法是指利用录像、录音、照片或者文本式的活动实况笔录、教育手记等信息材料进行分析评价。对 第8题:儿童的生活是幼儿园语言教育整合的基点。(1分) 对 第9题:双语学习是指的是同一个人同时学习和使用两种语言的现象。(1分) 对 第10题:言语”就是“语言”,两者只是名称不同,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1分) 错 填空题: 第1题:个人的语言运用能力是一种多侧面的能力,大致包括 的能力、 回答:一是运用社会交往规则的能力,即语言使用能力或者语言体现各种交际功能的能力,关系到语言交往中社会化倾向和习惯的形成。二是运用语言进行认识和思考的能力,表现在语义的丰富性、智慧性和逻辑性。 第2题:语言包括 语言和 语言,所以语言既是人类的 ,也是一种 。回答:口头 书面 话语 书面的符号 第3题: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主要是研究学前儿童 、 和 的过程(3分) 回答:语言获得 语言学习 语言教育 第4题: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为: 、 和 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方法回答:自然观察法 调查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 第5题:语言可以分为底层和上层:底层是一套 ;上层一般分为三级,分别是 、 、 。回答: 第一级是语素 第二级是词 第三级是句子 第6题:和 ,这是儿童学话中的关键的两步,因为语言基本的奥 秘已开始渗入这些简单的学习之中。(3分) 回答:独词句的出现 从独词句到双词句 第7题:儿童掌握语言,要掌握 、 、 ,并将其运用成熟。回答:语音 词汇 语法 够说出第一个具有真正意义的词之前的这一时期划为 阶段;从儿童开始进入正式的学说话阶段,到讲出第一批有真正意义的概括性的词的时期,划为 阶段。回答:前语言 言语发生 第2题:前语言阶段,儿童发展了三方面能力,即前语言 、前语言 和前语言 。回答:感知能力 发音能力 交际能力 第3题:前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回答:产生交际倾向 学习交际规则 扩展交际功能 第4题:一般而言,学前儿童只掌握基本的 词汇,他们对词汇的掌握主要表现在 的增加、 的扩大,以及 的确切和加深等方面。回答:口语 词汇数量 词类范围 对词义理解 第5题:儿童语句产生的评定和分析通常采用两种方式:儿童说出的句子中 、句子中 。回答:包含的语词数量 结构的完整性和复杂性 第6题:,是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环,它的恰当与否,将对真个活动设计产生决定性影响。回答:制定语言教育活动的目标 第7题: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促进 ,提高 。回答:幼儿语言的发展 幼儿运用语言的能力 第8题: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内容应该根据 来确定,还应该根据 和 来选择。回答:教育目标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特点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第1题: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学习活动主要包括______和______两种类型。(2分) 回答:文学欣赏 文学创造 第2题:儿童文学创造活动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2分) 回答:复述和朗诵 表演 创编 第3题:谈话活动的主要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回答:日常生活中的谈话 有计划的谈话活动 开放性的讨论活动 第4题:谈话情境的创设,常见的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__________________、第二__________________、第三

__________________。(2分) 回答:实物或直观教具创设谈话情境 用语言创设谈话情境 用游戏或表演的形式创设谈话情境 第5题:讲述活动的语言交流有别有其他类型的语言活动,它要求幼儿使用的是______语言。(2分) 回答:独白

第6题:按讲述对象的特点分类,讲述活动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3分)

回答:看图讲述 实物讲述 情景表演讲述

第7题:讲述活动在设计和实施时的基本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回答:感知理解讲述对象 运用已有经验自由讲述 引进并学习新的讲述经验

第8题:早期阅读环境包括______和______。(2分) 回答:精神环境 物质环境

第1题: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行为评价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项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回答:目标的达成程度 活动内容和形式的适合程度 活动内部要素的协调程度 效果分析

第2题: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使用语言的人对语言内容内在规则的把握,____________________则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对于语言具体运用的能力。(2分) 回答:语言能力 语言运用能力

第3题:学前全语言教育发展的是学前儿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外语等全面的语言能力。(4分) 回答:听 说 读 前书写 问答题:

第1题:什么是语言能力?(5分) 答: 一方面是指个人使用语言的能力(基本的语言能力),具体表现在听、说、读、写四项。另一方面是指分析语言的能力,它不是单纯地把语言当做使用工具,而是以语言和语言形式本身作为分析观察的对象进行知觉的能力,它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能力,具体表现在对各语言层次(语音、语感、语义、语法、修饰等)和各语言单位(词、词组、句子、篇章等)所具有的特征的知觉上,带有较强的直觉性。 第2题: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任务,主要包括哪两大方面?(5分)

答: 1、进一步探索儿童语言教育的功能和作用。2、解释学前儿童语言发展过程及现象,揭示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与教育规律,并运用规律来促进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

第3题: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5分)

答: 首先,语言是一种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它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人类社会之外是没有语言的,社会属性是语言最为基本的一种属性。其次,在人类的交际工具中,语言是最为重要的。

第4题:为什么说语言是思维工具?(5分)

答: 语言不仅是人类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的思维工具。思维是认识现实世界时动脑筋的过程,同时也指动脑筋时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以认识现实的能力。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同时也是认识成果的储存场所,思维的成果需要语言表达出来。

第5题:简述对语言“约定俗成”性的理解。(5分) 答: “约定俗成”: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第一,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之间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完全是任意的,音义结合的任意性是人类语言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二,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达什么样的意义,什么样的意义用什么样的语音表达,是由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并共同遵守的。

第6题:如何理解语言符号的系统性?(5分)

答: 语言的层级体系就是语言的组成规则,它反映了语言单位之间的一种相互依存、彼此制约的关系。语言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的运转规则,语言的开放性、生成性,就是通过语言的运转规则具体体现出来的。语言是符号网络系统。

第7题:简述学前儿童语言的获得理论的主要内容。(5分) 答: 后天环境论、先天决定论、先天和后天相互作用论。自从20世纪60年代生成语法诞生以来,语言学、心理学、认识科学等学科,对儿童学习语言的这种神奇现象非常重视,给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并由此产生了许多关于语言获得的理论。

第8题:影响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社会因素有哪些?(5分) 答: (一)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1、不同的地区和生活环境。2、教育的差异。(二)成人语言观的影响。语言观念对于儿童语言习得常常发生重要却往往被

人忽视的影响。

第1题:0至3岁学前儿童语法的发展有什么特点?(5分)

答: 1、单词句阶段:是指用1个词代表的句子,一般出现在1岁—1岁半。单词句所用的词不是单独和某种对象相联系,而是和某种情境相联系。2、双词句阶段:双词句又称电报句,是由两个单词组成的不完整句,有时也有由三个词组成,一般出现于1岁半到2岁。3、能运用多种简单句,出现复杂句:2岁以后,简单句增加,有时也出现复合句,但数量少,比例小。4、句中含词量增加:随着年龄增长,儿童说话所用的句子有延伸趋势,即句子中含词量增加。5、疑问句增多:2岁左右,儿童开始使用疑问句,并呈现迅速增长趋势。6、结尾策略是指儿童不管实际情况,只选用问句末尾的一些词作答,主要发生在1岁半至2岁半,3岁左右这种语言现象消失。7、抽象句子规则,进行系统整合:把一种新的语言现象纳入原有的语言框架,力图用原有的规则去解释、同化,这是儿童认知惯性的表现,也就是对句子规则的系统整合。8、说话不流畅、表达常有“破句现象”:儿童说多词句的句子时,常有说话不流畅、结结巴巴的现象,对3岁的孩子而言,说话不流畅、重复都是正常的自然现象。 第2题:如何开展早期阅读中的亲子共读活动?(5分) 答: 1、选择适龄的读物; 2、以身作则培养家庭的阅读气氛;3、读书给儿童听,唤起儿童的情感共鸣;4、利用生活中素材供读;5、善用故事录带;6、采用多种参与形成。

第3题:早期阅读的内容包含哪几个方面?(5分)

答: 1、前图书阅读经验:(1)阅读图书的基本能力;(2)会听成人朗读图书中画面的配文,能根据图书中的故事情节回答成人的提问;(3)养成喜欢阅读和爱护图书的良好习惯。 2、前识字经验:(1)知道文字有具体的意义,可以念出声音来;(2)理解文字的功能作用,并知道文字是一种符号,符号系统可转换的经验;(3)知道文字和语言的多种性经验。 3、前书写经验:(1)汉语文字的奇特书写气势派头;(2)知道书写汉字的工具,初步了解可以使用不同的笔来书写汉字;(3)初步尝试用不同的书写方式学习写自己的名字。

第4题:语言教育活动的“有计划”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5分) 答: 专门的语言教育是一种有

计划的语言学习过程,这种“有计划”集中体现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

1、根据语言教育目标来选择教育内容;2、根据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来选择教育内容;3、有计划地选择教育内容,使幼儿的语言获得全面发展。

第1题:谈话活动有哪些基本特征?(5分)

答: (1)谈话活动应拥有一个幼儿感兴趣的话题。

(2)谈话活动注重多方的信息交流。

(3)谈话活动拥有宽松自由的交谈气氛。

(4)谈话活动中教师起间接指导作用。

第2题:鼓励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有哪几个基本方法可供参考?(5分)

答: (1)应当放手让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

(2)鼓励每位幼儿积极参与谈话,真正形成双向或多向的交流。

(3)适当增加幼儿“动作”的机会。

(4)注意自由交谈中的个别差异。

第3题:当幼儿进入围绕话题的自由交谈时,教师的职责和任务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5分) 答: (1)教师必须在场。 (2)教师参与谈话。

(3)教师要观察记录幼儿谈话情况,了解他们运用原有谈话经验进行交谈的状态,明了幼儿谈话的水平差异,为下一阶段活动的指导作进一步准备。

第4题:讲述活动有哪些基本特征?(5分)

答: (1)讲述活动需要有一定的讲述对象。

(2)讲述活动是培养独白语言的主要途径。

(3)讲述活动具有相对正式的语言情境。

(4)讲述活动中需要调动幼儿的多种能力。

第5题:听说游戏活动有哪些基本特征?(5分)

答: (1)在游戏中蕴含着语言教育目标。

(2)将语言学习的重点内容转化为一定的游戏规则。

(3)在活动过程中逐步扩大游戏的成分。

第1题: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有哪些内容?(5分)

答: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

(一)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评价。1、学前儿童语言发展水平的评价;2、对学前儿童语言学习行为的评价。(二)学前儿童

语言教育活动的评价。1、正规的语言教育活动;2、渗透在日常活动(包括生活活动)中的非正规语言教育活动。

第2题:什么是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评价方法?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的方法有哪些?(5分) 成语言学习任务的情况。第三,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独立见解情况。第四,幼儿在活动中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表现。

第6题:正规的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行为评价主要涉及哪些方面?(5分)

第1题:如何对0—3岁的孩子开展早期语言教育活动?(10分) 答: 1、为婴儿提供良好的言语示范和榜样。婴儿最初掌握的语言首要是通过周围语言环境的仿照而获得。婴儿周围的成人,特别是亲人和教师的语言规范一、示范模仿法。二、视听讲做结合法。三、游戏法。四、表演法、五、练习法。

第1题:儿童文学作品学习有哪些基本特征?(10分)

答: 儿童文学作品作为儿童学习的内容,它具有以下的特征: 答: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的方法,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段收集语言教育活动系统中各方面的信息,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和教育活动及其效果作出客观的衡量和科学的判定。

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评价的主要方法有:观察评估法、作品分析法、谈话法、档案评估法等等。 第3题:学术研究多元化研究的趋向,哪些方面将受到关注? 答: (1)学前儿童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2)生活性和整合性。 (3)发展儿童语言智力。 (4)视听文化的利用。

(5)影响儿童语言教育因素的研究。

第4题:与传统的儿童语言教育相比,学前全语言的教育有什么新要求?(5分)

答: (1)传统的儿童语言教育比较强调口语能力的发展,而对学前儿童阶段的识字阅读教学和前书写能力的培养有疑义。学前全语言教育则强调了在重点发展儿童口语的同时,利用儿童极强的无意识的语言学习能力,积极培养他们对书面语言的兴趣和认知能力,促使他们尽可能早地掌握初步阅读的能力,使之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和学会学习的实践者。

(2)传统的儿童语言教育仅强调母语教学,而学前全语言教育则在强调重点发展儿童母语能力的同时,也积极地对他们进行第二语言能力的启蒙。利用儿童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早日开发对外语语音和文字符号的认知能力与兴趣,以减少成人后的母语习惯对学习外语的不利影响。 (3)传统的儿童语言教育主要发展儿童的口语能力,而学前全语言教育的目标是以儿童整体语言能力的发展为手段,来促进儿童创造性的认知特征、情感特征、人格特征以及身体动作的发展,充分体现了儿童素质教育对全语言教育的要求。

第5题:对幼儿语言学习行为评价包括哪些内容?(5分)

答: 第一,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对幼儿参与活动积极性的评价主要用于考查幼儿对活动的情感投入程度,可以从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注意力情况进行分析。第二,幼儿在活动中完

答: 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行为评价主要涉及活动的目标、内容、组织方法和形式、教学辅助材料的利用以及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等。具体包括:第一,目标的达成程度。第二,活动内容和形式的适合程度。第三,活动内部要素的协调程度。第四,效果分析。

第7题:实地观察评价法和间接信息评价法、自我评价法和他人评价法各有什么优缺点?(5分) 答: 实地观察评价法的优点是全面、客观,具有鲜活、原生态的特征,能比较真实地反映活动的本来面貌,可信度比较高。缺点是,实地观察评价由于组织评价要求的即时性、状态展现的短暂性,所以对评价者的时间、精力要求都比较高。

间接信息评价法的优点是具有可反复回放、重现的特征,能灵活地按照需要再现当时的活动情境,方便组织安排,可以用来作不断的、多层次评价剖析,也便于深入研究、探索规律。缺点是,由于信息资料均属间接获得,被评价者由于某种原因,或者收集者的水平等问题,都可能会造成信息失真,那就较难以反映被评价者真实的状态,使评价失去意义。

自我评价法的优点,是不受时间和场合的限制,简便易行,省时省力,可以在较长的时间内连续操作,机动灵活,有利于发挥评价对象—教师的主体作用。缺点是,由于缺少外界参照系,不易进行横向比较,所以容易出现评价过高或过低的趋向,其结果的客观性较差。

他人评价法的优点是客观性强,有利于避免主观片面性;可信度较高,可避免对自己评价过高或过低;也有利于优秀经验的及时分享与推广。但对组织主持者的要求较高,需要有专业理论素养、实践能力和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发挥好专业引领者的作用。

论述题:

第1题:学前儿童语言学习有哪些重要特点?(10分)

答: 一、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主动建构的过程。二、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个性化的过程。三、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综合化的过程。四、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循序渐进、逐步累积的过程。

性,内容丰富性,给婴儿提供仿照的榜样。2、培养儿童多看、多听、多说、多练的好习惯。看、听、说、练是全面提高儿童语言水平、增进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路子。3、开展早期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早期阅读是发展婴儿语言的重要手段。4、随时帮助婴儿使用正确的语言。婴儿学习语言需要经过反复出现、多次运用才能理解词义,掌握句式结构。

第2题:如何从倾听、表述、欣赏文学作品和早期阅读四个方面理解《纲要》的语言教育目标?(10分)

答: 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对语言领域提出了以下目标:一是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二是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三是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四是喜欢听故事、看图书;五是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并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幼儿实施教育:第一,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第二,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第三,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第四,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等感兴趣。

第3题:制订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目标应遵循哪些原则?(10分) 答: 1、目标应着眼与学前儿童的发展,包括这两层的意思:一是目标的制定应适应学前儿童已有的发展水平,符合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二是目标的制定应该增进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作为落脚,落到实处到学前儿童对语言内容、语言形式和语言技能的掌握上。2、活动目标的内容和要求,在方向上应与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相一致。3、目标的内容应包含认知、情感态度和能力三方面。4、语言教育活动目标的表述应该采用特定的术语。

第4题: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方法一般有哪些?(10分)

答: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方法一般有:

(1)围绕文学作品展开学习活动。文学作品是语言艺术的结晶体,每一个具体的儿歌或故事都含有丰富而独特的语言信息。学习理解文学作品是幼儿在活动中的首要任务。文学作品呈现的是书面的语言信息,幼儿需要有一个中介方式将书面语言信息转化为口头语言信息,需要通过聆听、诵读、阅读图画,观看动画等方式接受理解文学作品所传递出的信息。因此,任何一个文学活动都必须从文学教育入手,围绕一个具体的作品开展活动,让幼儿完全理解文学作品含载的丰富有趣的信息。

(2)包含感受、理解与表现的审美目标。文学作品作为艺术品,首要的是审美价值,其次才是其他的认识价值和娱乐价值等。文学作品学习活动的主要目标应是培养儿童审美能力和文学理解能力、想象力,而不仅仅是达成知识和道德的教育目标。文学作品学习活动是一个包含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以及表达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想象的系列多层次审美教育活动。 (3)整合相关的学习内容。幼儿园的文学活动从文学作品教学出发,常常整合与其相关的其他学科内容的活动,使得幼儿有更多的机会认识某一个文学作品中表现的社会与自然生活内容,促进他们对作品的感知理解。文学作品是社会知识、认知知识和语言知识的结合物,在设计组织文学活动时,根据具体的文学作品整合相关学习内容,就为幼儿提供了在这三方面协调扩充经验的机会,帮助幼儿完成整个语言学习的调整。

(4)提供多种与文学作品相互作用的途径。发展是儿童自身的操作活动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而建构起来的。儿童的语言发展,也是通过个体与外界环境中各种语言和非语言信息交互作用逐步实现的。幼儿园的文学活动,应当着重引导幼儿积极地与文学作品相互作用,通过多种操作途径让幼儿得到发展。用活动的形式来组织幼儿文学作品教学过程,意味着幼儿可以在动手、动嘴、动眼、动耳、动脑等各种途径学习中获得亲身经验。 第1题: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有哪些原则?(10分)

答: 1、评价是与教育过程并行

的同等重要的过程,所以评价要注意遵循以下的原则: (1)正确的价值观。 (2)客观公正的原则。 (3)参照性原则。

(4)连续全面性的原则。

另外还应关注评价个体的差异性、评价主体的互动性、评价内容的多元化等原则。 2、(1)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幼儿在活动中完成语言学习任务的情况。

(3)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结果的客观性较差。

(4)他人评价法的优点是,客观性强,有利于避免主观片面性;可信度较高,可避免对自己评价过高或过低;也有利于优秀经验的及时分享与推广。 案例分析题:

第1题:设计要求:1.设计应符合语言教育目标和幼儿年龄发展特点;2.任意选择一种活动类型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可提炼“材料2”主题设计谈话活动或听说游戏方案,可围绕“材料2”形,尝试用有趣的方式练习汉字的笔画。

材料2:小熊冒泡泡 小熊吉米嘴又馋了,他打开冰箱吃了起来,一会儿就吃了许多零食。

吉米口渴了,他在冰箱里发现了很多瓶“超级汽水”。 一打开瓶子,汽水里就有很多很多泡泡冒了出来。吉米从来没喝过这样的汽水,一下子喝了好多瓶。

喝了“超级汽水”,吉米养一定的语词敏感性。 准备:

1、教学VCD《清晨》,教学挂图《清晨》,散文录音《清晨》,幼儿用书B《清晨》。

2、幼儿对晨雾已有过实际感受。 过程:

1、听赏散文,感受意境:

(1) 教师请幼儿听散文录音。 —“你们听到了什么?” “这是一个怎么样的清晨?” ( 幼儿表达各自的感受。)

2、图文并茂,理解散文:(1)教独立见解情况。

(4)幼儿在活动中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表现。

这四个方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共同构成了幼儿在语言教育活动中语言学习行为评价的主要内容。这些学习行为的评价既是对幼儿语言学习的态度评定,也是对幼儿语言学习的能力评估,同时通过对幼儿在活动中语言学习行为的评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师设计和组织的语言教育活动的质量。

3、正规的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行为评价主要涉及活动的目标、内容、组织方法和形式、教学辅助材料的利用以及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等,具体包括:(1)目标的达成程度;(2)活动内容和形式的适合程度;(3)活动内部要素的协调程度;(4)效果分析。 4、(1)实地观察评价法的优点是,全面、客观,具有鲜活、原生态的特征,能比较真实地反映活动的本来面貌,可信度比较高。但实地观察评价由于组织评价要求的即时性,状态展现的短暂性,所以对评价者的时间、精力要求都比较高。

(2)间接信息评价法的语言教育信息材料具有可反复回放、重现的特征,能灵活地按照需要再现当时的活动情境,方便组织安排,可以用来不断的、多层次评价剖析,也便于深入研究、探索规律。但是由于信息资料均来自于间接,如被评价者由于某种原因,或者收集者的水平等问题,都可能会造成信息的失真,那就较难反映被评价真实的状态,使评价失去意义。因此。间接收集的信息尽量要求做到保持原貌,力求以最真实的状态呈现,使评价减少不必要的误差。

(3)自我评价法的优点,是不受时间和场合的限制,简便易行,省时省力,可以在较长时间内连续操作,机动灵活,有利于发挥评价对象——教师的主体作用。缺点为,由于缺少外界参照系,不易进行横向比较,所以容易出现过高或过低的趋向,其

设计讲述活动、文学作品学习活动或早期阅读活动方案;3.方案结构完整,包含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4.按照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列出活动过程每一环节的要点。

材料1:中班幼儿语言教育目标中班幼儿语言教育目标 谈话活动:能集中注意力,耐心倾听别人谈话,不打断别人的话;乐意与同伴交流,能大方地在集体面前说话;能说普通话,较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学会围绕一定的话题谈话,不跑题;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不抢着讲,不乱插嘴;继续学习交往语言,提高语言交往能力。

讲述活动:养成先仔细观察,后表达讲述的习惯;逐步学会理解图片和情景中展示的事件顺序;能主动地在集体面前讲述,声音响亮,句式完整;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讲述实物、图片和情景的内容;能积极地倾听别人的讲述内容,发现异同,并从中学习好的讲述方法。

听说游戏:在游戏中巩固练习发音,正确运用代词、方位词、副词、动词、连词和介词等;能说简单而完整的合成句;能听懂并理解多重游戏规则;学习较迅速地领悟游戏中的语言规则,并能及时作出相应的反应。 文学作品学习活动:喜欢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主动积极地参加文学活动;知道文学作品语言与日常生活语言的不同,进一步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学习理解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感受作品的情感基调,能运用较恰当的语言、动作、绘画形式表现自己的理解;能根据文学作品提供的线索,扩展想象,仿编或续编一个情节或一个画面。

早期阅读:能仔细观察图画书画面的人物情节、看懂单页多幅的儿童图画书的内容,增强预知故事情节发展和结局的能力;懂得爱护图书,知道图书的构成,有兴趣模仿制作图画书;在阅读过程中初步了解汉字的由来和汉字认读的规律,并有主动探索汉字的愿望;喜欢描画图

肚子里全是泡泡,他像大气球一样飘起来。

吉米从厨房飘到大厅,又飘上了楼梯。坏啦!窗户没关上,眼看就要飘出去了,吉米急得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突然,吉米打了个嗝,肚子里的气泡从嘴里冒出来了,他不再往上升了。“嗝嗝……”他又打了好几个嗝,肚子里的泡泡都冒出来了。吉米慢慢地往下降,又落到了地上。

从那以后,吉米再也不敢一下子喝那么多“汽水”了。 答: 活动过程一般步骤:文学作品学习设计与实施的步骤:1、初步感知文学作品;2、理解体验作品经验;3、迁移作品经验;4、创造性想象和语言表述。 讲述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1、感知理解讲述对象;2、运用已有经验自由讲述;3、引进并学习新的讲述经验。

谈话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1、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2、鼓励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3、引导幼儿围绕中心话题逐步扩展交谈内容;4、教师隐性示范新的谈话经验。

听说游戏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1、创设游戏情景,引发幼儿兴趣;2、交待游戏规则,明确游戏玩法;3、教师指导幼儿游戏;4、幼儿自主游戏。 早期阅读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1、幼儿自己阅读;2、师幼共同阅读;3、围绕阅读重点开展活动;4、归纳阅读内容。

写作题:

第1题:观察幼儿园一个中班的语言活动,并对其进行实况笔录,运用书中介绍的基本方法进行分析评价。(20分) 答: 中班语言活动 讲述《清晨》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清晨雾中的朦胧,以及雾散后大自然的美丽、热闹,体会文中所描绘的清晨的美好意境,萌发对清晨的喜爱之情。

2、体验散文中优美的语言,培

师出示教学挂图,并有表情地朗读散文两遍(可自行配乐)。 —“这篇散文主要描写了哪些景象?”

(2) 理解散文内容,感受其中语句的优美。

—“你认为散文中的哪些句子写得很优美?”

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 (3) 师生逐一寻找散文中语言优美的地方。

—“有雾的清晨像什么?”

“雾散后的清晨又怎么样?”

“为什么说是‘五彩缤纷’的世界?”

3、阅读散文,模仿跟读:

师生共同阅读幼儿用书B《清晨》,教师用慢速朗读散文2至3遍,引导幼儿可以先倾听而后模仿跟读。 间接信息观察法 自我评价:

我在讲述语言中注重了学习氛围的创设(教师播放的VCD、挂图、和录音),带给幼儿一种隐性的环境影响,培养幼儿的想象,让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很好地来开展活动。我感受到环境对幼儿的巨大影响。本次活动设计难易程度适中,每个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发挥。 他人评价:

选材符合幼儿生活经验,教师有效地使用VCD影像、挂图、录音,使得学习变得轻松,能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也充分调动起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提问技巧,引发幼儿思考,体验美好情感。 活动建议:

在语言活动中,教师要为幼儿多动手去实践感受,多给机会需要帮助的幼儿,进一步巩固他们对清晨的认

电大学前教育语言教育作业答案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判断题:1、在一切动物中,唯独人类具有高度发展的语言系统对2、语言是先天遗传的,生理上正常的孩子,长大就会使用语言。错3、轶事记录法和实况详录法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而言是比较作品的语言材料转换成他们头童语言教育活动的评价。对第8题:前儿童语言学习受到各脑中的视觉、听觉的表象(画面)第3题: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0d725x8gn3blzb1bwa62p7v43zg7t00hy0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