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二甲双胍与门冬胰岛素联合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及母婴结局的影响分析
吴燕燕
【摘 要】[摘要]目的 探究在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中应用盐酸二甲双胍+门冬胰岛素治疗对孕妇血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84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并根据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n=42)。对照组采用门冬胰岛素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二甲双胍+门冬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各项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血糖指标水平与血清CysC、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指标水平与血清CysC、Hcy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婴巨大、早产、剖宫产等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中应用盐酸二甲双胍+门冬胰岛素治疗可有效控制孕妇血糖水平与血清CysC、Hcy水平,并改善其母婴结局,故具有更高临床应用价值。 【期刊名称】糖尿病新世界 【年(卷),期】2018(021)020 【总页数】2
【关键词】[关键词]盐酸二甲双胍;门冬胰岛素;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清CysC;母婴结局
妊娠期糖尿病主要指孕妇在妊娠前未出现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的情况,但在妊娠期过程中,却首次出现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的常见疾病[1]。若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未能有效控制其血糖,则会引发高血压、酮症酸中毒等不良情况,并提高
其早产率。同时,妊娠期糖尿病还会提升围生儿并发症几率,并影响新生儿智力发育[2]。为此,应探究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控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水平,改善其母婴结局。在临床治疗中,通常使用胰岛素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实施治疗,而盐酸二甲双胍属于胰岛素增敏剂。曾有研究指出[3],两种药物的联合使用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并取得较为理想的应用效果。故该次研究主要探讨盐酸二甲双胍+门冬胰岛素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及母婴结局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该院收治的84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临床资料加以分析,并根据其入院顺序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年龄 23~38 岁,平均(28.30±2.41)岁;孕周 25~38 周,平均(31.16±2.37)周;初产妇 23 例,经产妇 19例。 观察组年龄 22~37岁,平均(27.43±2.21)岁;孕周 24~39 周,平均(32.17±2.43)周;初产妇 24 例,经产妇18例。两组孕妇均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为单胎;经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后仍难以控制其血糖水平,需加以药物治疗。排除:合并心、肝、肾脏等严重脏器疾病者;有其他内分泌性疾病者。两组孕妇均签署该院知情同意书,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孕妇均以常规治疗(健康教育、饮食与运动疗法)为基础,并采用药物进行治疗。
对照组采用门冬胰岛素(国药准字J20100037)治疗,均在晚餐前对孕妇进行
皮下注射,初始使用剂量控制在 0.2~0.3I U/(kg·d)间,以后可根据孕妇血糖实际情况增减2IU。观察组则在上述对照组基础上+盐酸二甲双胍(国药准字 H37020561)治疗,0.25 g/次,2~3 次/d,以后可根据疗效逐渐加量,1~1.5 g/d。用药至胎儿娩出后结束用药。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D)、餐后 2 h 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 Alc(HbAlc);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以及母婴结局:婴巨大、新生儿黄疸、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呼吸窘迫、早产、剖宫产。 1.4 统计方法
运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表示,行 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行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
治疗前,两组孕妇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孕妇血糖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ysC、Hcy水平
治疗前,两组血清CysC、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 CysC、Hcy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比较两组母婴结局
观察组母婴结局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