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建筑报道
建筑学翻译刍议 转载:《建筑师》2005年第二期 [摘要]
中国建筑理论和创作理念的苍白、建筑学学科基础的贫瘠,部分地源于外国建筑学术著作的中文译介的匮乏局面长期以来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并由此妨碍中国建筑师和教育界专业素养的提升,无法进行有批评性和创造性的建筑实践;建筑学界亟需一个系统性译介。
[关键词] 系统译介 建筑学 原著选择 译者水准
Abstract: The weakness of architectural theory, original ideas and the foundation of the architectural discipline in China ascribe partly to the shortness of foreign architectural literature translation which hasn’t been improved virtually. It does prevent the architect and the education field from making progress in professional qualities which leads no way to critically and creatively architectural practice. Architectural community needs a systematical translation. Keywords: Systematical Translation, Architecture, the Select Primary
Texts, Translator’s Standard
翻译[1]从内容上大体可分为文学类、思想类和科技类,我认为建筑学著作翻译则介于科技类和思想类之间,因为其兼具技术、艺术和形而上的哲学思考。基本上不会有人把“大师作品集”视为科技书籍,也不会有人把建筑科普读物视为科技书籍,因此,这里所谈的翻译,内容定位在一级学科的建筑学作为科技和思想类著作的翻译输入,而非翻译技巧、翻译理论和翻译输出,读者定位在大学和研究生程度。 读者群
作为一个科技输出量少于输入量的国家,我们科技教育的资源信息——而不是科技研发——的确需要仰赖良好的翻译。科技领域中最顶层的研究阶层,并不存在翻译的需求[2],但是教育阶层和研究者亟需大量的优质翻译,以补给国内严重贫血的高端技术读物。高端技术读物的读者群,一方面是国家未来科技研发的生力军,一方面对于技术的本质,还在学习阶段,对外文的掌握程度,大多还没能够成熟到可以快速而精准地吸收国外成果,他们阅读原版书或许问题不大,但不可能像阅读中文书那么快、那么印象深刻、那么有效率;另一个读者群是业界设计师和工程师,如建筑师、规划师、景观设计师和室内设计师等。设计师永远在个案中探索,虽然技术水平和外语能力可能比起学生时代成长许多,但由于时间受到挤压,优质中译本的出现对他们的求知仍然不啻荒漠甘霖。 建筑学的边缘很模糊,与众多学科如人类学、地理学研究等存在着交叉关系,而这常常导致建筑学基本问题的迷失。当前国内建筑学界的泛领域化研究倾向,即经常从外来学科和交叉学科如语言学、结构主义、系统学中寻求研究的切入点,这固然是由建筑学本身的复杂性所导致,原本无可厚非,但是经得起读的中文建筑学术著作和论文近年来越来越少,行文也变得越来越晦涩、玄奥。《纽约时报书评》建筑专栏评论家路易·郝克斯苔布尔(Ada Louise Huxtable)在1980年的一段评语可为上述情形作一个生动的注解:
[1] 从翻译手段上,可分为口译、笔译、手势翻译和机器翻译;从原语和目的语角度,翻译可分为本族语译为外语,外语译为本族语;从处理方式角度,又有全译、摘译和编译等;方法上,又可粗略地分为直译和意译;本文特指笔译。
[2] 此外,André Lefevere说:对翻译进行批评和判断的,都能够阅读原文,也就是根本不需要翻译的人。参见André Lefevere, “Translation and Canon Formation: Nine Decades of Drama in the Unite States”, in Alvarez & Videl (eds.), 1996, Translation, Power, Subversion, pp139;转引自(香港)王宏志,《重释“信达雅”——20世纪中国翻译研究》,东方出版中心,上海,1999年12月第一版,第77页。 “今天建筑师们写的那些文章大大超过了含糊性所允许的范围。这些文章用的是最晦涩、最神秘、最不明确的语言,随心所欲地从未经消化、又常引用失当的哲学思想或其他时髦学科的皮毛术语中借用而来。正像文学以及其他学术领域一样,那些无休无止的相互借用,以及半生不熟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使我们受尽折磨。微不足道的想法却用大话来表达;文章内引经据典,包括外来的资料以及作者本人的言论,名符其实的‘自我作古’。文化上的随波逐流简直是泛滥成灾。我们这些经常报道建筑动向的人,必须硬着头皮去啃大量的矫揉造作、拖泥带水的文章,以便从中发现洞察力的一缕闪光、评论意见中埋在深处的一粒沙金,以及寻找据说目前正在进行中的‘反对革命的革命’的入门钥匙”。[3]
在建筑学学科因外部学科的冲击和内部理论构架的部分塌陷而充满危机的今天,国内动辄泛领域化研究的倾向与建筑理论、创作理念的苍白之间的落差和尴尬,却让我得出一个听起来近乎刺耳的事实:建筑学学科基础建设的荒芜和失缺。
对于建筑学本体的研究,将其界定在特定的建筑自身的领域,以获得建筑学或建筑的独立性,即是“自治的建筑学”(德文:Autonomen Architektur)一词的含义,例如艾美尔•考夫曼(Emil Kaufmann)著有:《从
勒杜到柯布西耶:这门自治的建筑学的起源和发展》(Von Ledoux zu Corbusier. Ursprung und Entwicklung der autonomen Architektur)。[1]建筑学要获得独立性,离不开学科自身范畴的相对完备,系统译介国外建筑学著作正是学科范畴内建设的基石之一,在没有系统译介的基础上奢谈学科建设和培养世界级建筑师无疑是天方夜谭。其中隐含着一个问题:有外文阅读能力的人,需要中译本吗?我相信中译本对于绝大多数读书欲望尚存的设计师和研究者仍然有很大的吸引力,前提是值得信赖的译者和值得信赖的出版社。
建筑翻译概况
大陆建筑界有组织地翻译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汪坦先生主持翻译了一套11本的《建筑理论译丛》,按出版时间计有《现代建筑设计思想的演变——1750~1950》(Changing Ideals in Modern Architecture, 1750-1950) [1]、《现代设计的先驱者》(Pioneers of Modern Design From William Morris to Walter Gropius)
[2]、《人文主义建筑学》(The Architecture of Humanism: A Study in the History of Taste)
[3]、《形式的探索:一条处理艺术的问题的基本途径》(Search for form: A fundamental approach to art) [4]、《建筑设计与人文科学 》(Design in Architecture: Architecture
[3] Huxtable, Ada Louise,“现代建筑的困境”(The Troubled State of Modern Architecture),《纽约时报书评》(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1 May 1980,第22-29页。
[4] Hanno-Walter Kruft, Geschichte der Architecture: Von der Antike bis zur Gegenwart., Verlag C. H. Beck,
München, 1985, p565, Note 175: Die Wichtigsten Veröffentlichungen von Emil Kaufmann: Von Ledoux zu Corbusier. Ursprung und Entwicklung der autonomen Architektur, Wien 1933(franz. Ausg. 1963; ital. Übers. Mailand 1973); Three Revolutionary Architects, Boullée, Ledoux and Lequeu, Transaction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N.S., 42, 1952, pp. 429-564; Architecture in the Age of Reason (1955), New York 1968. [5] (英)彼得·柯林斯(Peter Collins,1920-1981年),《现代建筑设计思想的演变——1750~1950》(Changing Ideals in Modern Architecture, 1750-1950),英若聪译(根据1965年英文版再版本译出),南舜薰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1987年11月第一版;肯尼斯·弗兰姆普敦(Kenneth Frampton)作序,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第2版,伦敦,1998年,英若聪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3年8月第一版。
[6] 尼古拉斯·佩夫斯纳(Nikolaus Pevsner),《现代设计的先驱者——从威廉·莫里斯到格罗皮乌斯》(Pioneers of Modern Design From William Morris to Walter Gropius),Thames & Hudson,伦敦,1985年;王申祜、王晓京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4年10月。注:1987年9月建工版中译本根据1949年英文版(出版社Museum of Modern Art,纽约)再版本译出,版权不详。
[7] (英)乔弗莱·司谷特(Geoffrey Scott),《人文主义建筑学:情趣史的研究》(The Architecture of Humanism: A Study in the History of Taste),Norton,纽约,1974年再版本,张钦楠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年10月第一版。书名似应译作《人文主义的建筑:关于鉴赏力历史的研究》。 [8] (美)沙里宁(Eliel Saarinen),《形式的探索:一条处理艺术的问题的基本途径》(Search for form: A fundamental approach to art),Reinhold Publishing Co.,1948年;顾启源译(根据1948年再版本译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1989年10月。 and the Human Sciences) [9]、《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Complexity and Contradiction in Architecture)
[10]、《符号·象征与建筑》(Signs, Symbols and Architecture) [11]、《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语言表达方法》(The Meaning of Built Environment: A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approach)[12]、《建筑体验》(Experiencing Architecture) [13]、《建筑学的理论和历史》(Theories and History of Architecture) [14]和《建筑美学》(The Aesthetics of Architecture)
[15],是大陆罕有的建筑精神食粮,在大量的论文中被引用。 汪坦先生谈及初衷:
“??只是近年来国际文化交往比过去受到了更广泛的重视,青年建筑师和教师、学生们面临着众说
纷纭的外来理论的冲击——符号学、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建筑中的象征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等等。一方面为他们的没有成见、思想奔放而高兴,另一方面却又担心那些不难察觉的人云亦云、见异思迁的迹象,把最旺盛时期的精力消耗在无谓的激动中。国外的这些观点不是三言两语所能道破,涉及到现代哲学、美学、心理学、文艺理论、社会学、人类学等,当然还有现代技术、电脑、数学模型等等各种领域。但也并非人世间的‘纯金’或天外飞来的‘陨石’。尽管和我国当前的情况有着时间空间上的实际差别,在它们里面仍确有值得借鉴的地方。青年们追求知识迫不及待的热情时时在我身边鞭策着!??想弥补眼下外文水平较差原著又少见的缺陷,增添一些可以认真读的书。以后还可以选定一批陆续出版。??”
[16]1991年6月1日中国正式颁布实施《著作权法》,并鉴于当时中美政府于1992年1月17日在华盛
顿签署的《关于保护知识产权的谅解备忘录》[17]的大背景,中国为了加入《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简
称伯尔尼公约)[18]和《世界版权公约》,履行保护知识产权的国际义务,采取了许多自律措施。这套原定13本的未获得版权的丛书译出了上述11本,《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
[9] (英)勃罗德彭特(Geoffrey Broadbent),《建筑设计与人文科学 》(Design in Architecture: Architecture and the Human Sciences),John Wiley and Sons,1973年第一版; 张韦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1990年3月,根据1977年英文再版本译出。
[10] (美)罗伯特·文丘里(Venturi Robert),《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Complexity and Contradiction in Architecture),Museum of Modern Art,1965年;周卜颐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1991年5月;叶庭芬译《建筑中的复杂与矛盾》,尚林出版社,台北,1989年。 [11] (英)勃罗德彭特(Geoffrey Broadbent)、理查德·本特(Richard Bunt)、查尔斯·詹克斯(Charles Jencks)合著,《符号·象征与建筑》(Signs, Symbols and Architecture),John Wiley & Sons Inc,纽约-伦敦,1980年;乐民成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1991年5月。
[12] (美)A·拉普卜特(Amos Rapoport),《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语言表达方法》(The Meaning of Built Environment: A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approach),Beverly Hills: Sage Publications,1982年;黄兰谷、罗亮、林玉莲、蔡捷译,张良皋校,2003年8月第一版;《建筑环境的意义——非语言的交流途径》,施植明译,田园城市文化事业,台北,1996年。注:1992年9月建工版中译本未获版权。 [13] (丹麦)S·E·拉斯姆森(Steen Eiler Rasmussen),《建筑体验》(Experiencing Architecture),MIT Press,1964年;刘亚芬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1992年9月;译者同上,知识产权出版社,北京,2003年2月;拉斯穆生,《体验建筑》,汉宝德译,台隆出版社,台北,1970年第一版,1983年第6版,1985年第7版。 [14] (意)塔夫里(Manfredo Tafuri),《建筑学的理论和历史》(Theories and History of Architecture),Harper,纽约,1980年,郑时龄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1991年9月。 [15] (英)罗杰·斯克鲁顿(Roger Scruton),《建筑美学》(The Aesthetics of Architecture),Methuen & Co. Ltd,伦敦,1979年第一版,刘先觉译,汪坦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1992年9月第一版。
[16] 同上,第5页,汪坦,“中文版第一版前言”,1986年6月。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关于保护知识产权的谅解备忘录》第三条第一款:中国政府将加入保护文学、艺术作品的伯尔尼公约(伯尔尼公约)(1971年巴黎文本)。中国政府将于1992年4月1日前向立法机关提交加入该公约的议案和尽最大努力使该议案于1992年6月30日之前获得通过。该议案通过后,中国政府将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提交加入书,于1992年10月15日前生效。(资料来源http://www.trdqkjj.gov.cn/tongrenzc/lawcode/FL9-12.htm)
[18] 1992年7月10日和7月30日,中国政府分别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递交了《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简称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的加入书。分别从1992年10月15日和10月30日起,中国成为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的成员国。(资料来源http://www.china.org.cn/ch-book/zhishichanquan/knology2.htm)(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
[19]与《建筑的意向》(Intentions in Architecture)
[20]由于版权等事宜不再翻译。 其间还出版了一个《建筑师丛书》系列,系从大陆出版的《建筑师》
期刊中的翻译连载重新整理出版,记有:《建筑空间论——如何品评建筑》(Architecture as Space: How to Look at Architecture)
[21]、《现代建筑语言》(Il linguaggio moderno dell’architettura) [22]、《外部空间设计》(外部空间の设计)
[23]、《存在•空间•建筑》(Existence, Space and Architecture) [24]、《后现代建筑语言》(The Language of Post-modernism) [25]、《城市的印象》(The Image of the City)。[26] 继而有共12卷的《世界建筑史丛书》(History of World Architecture),该丛书由Electa出版公司先以意
大利文出版,授予其他出版社英文版权,建筑工业出版社获得中文版权,从原版书的18卷精选出12卷翻译并出版:
《远古建筑》[27]、《希腊建筑》
[28]、《罗马建筑》
[29]、《罗马风建筑》 [30]、《拜占庭建筑》 [31]、《哥特建筑》
[32]、《文艺复兴建筑》
[33]、《巴洛克建筑》 [34]、《新古典主义与19世纪建筑》 [35]、《东方建筑》 [36]、《伊斯兰建筑》 [37]、《现代建筑》。
[38]
[19] 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Random House,纽约,1961年第一版。 [20] 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兹(Christian Norberg-Schulz),《建筑的意向》(Intentions in Architecture),Alien & Unwin Ltd,挪威奥斯陆(Oslo),1963年第一版。
[21] (意)布鲁诺·赛维(Bruno Zevi),《建筑空间论——如何品评建筑》(Architecture as Space: How to Look at Architecture),纽约地平线出版社(Horizon Press,New York,1974年1月),张似赞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年3月第一版,原载于《建筑师》第2~9期;《如何看建筑》,张似赞译,田园城市,台北,2001 年 6 月。 [22] (意)布鲁诺·赛维(Bruno Zevi),《现代建筑语言》(Il linguaggio moderno dell’architettura),席云平、王虹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3月第一版;转译自美国华盛顿大学出版社(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78年出版的英文版The Modern Language of Architecture。 [23] (日)芦原义信著,《外部空间设计》(外部空间の设计),日本彰国社,1975年,尹培桐译,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年3月第一版;原载于《建筑师》第3~7期。
[24] (挪)诺伯格•舒尔兹(Christian Norberg-Schulz)著,《存在•空间•建筑》(Existence, Space and Architecture),Praeger,纽约,1971年,尹培桐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年;《实存·空间·建筑》,诺伯格•斯卡尔兹著,王淳隆译,台隆书店,台北,1980年6月第三版。 [25] C·詹克斯(Charles Jencks)著,《后现代建筑语言》(The Language of Post-modernism),Rizzoli,纽约,1977年,李大夏摘译(根据再版本译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 [26] (美)凯文·林奇(Kevin Lynch),《城市的印象》(The Image of the City),MIT Press,麻省剑桥(Cambridge,MA),1960年,项秉仁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1990年7月;《城市意象》,方益萍、何晓军译(译自英文版第25版),华夏出版社,北京,2001年4月。
[27] (英)S·劳埃德(S. Lloyd)和(德)H·W·米勒(H. W. Müller),《远古建筑》(Architttura dello origini, Storia dell’architettura),Electa Editrice,米兰,1980年,高云鹏译,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9月。 [28] (法)罗兰·马丁(Rolan Martin),《希腊建筑》(Greek Architecture),Electa S. p. A.,米兰,1980年,张似赞、张军英译,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6月。
[29] (英)约翰·B·沃德-珀金斯(John B. Ward-Perkins),《罗马建筑》(Roman Architecture),Electa S. p. A.,米兰,1979年,吴葱、张威、庄岳译,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12月。
[30] (德)汉斯·埃里希·库巴赫(Hans Erich Kubach),《罗马风建筑》(Romanesque Architecture),Electa Editrice,米兰,1974年,汪丽君译,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12月。
[31] (美)西里尔·曼戈(Cyril Mango),《拜占庭建筑》(Byzantine Architecture),Electa Editrice,米兰,1978年,张本慎等译,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3月。 [32] (法)路易斯·格罗德茨基(Louis Grodecki),《哥特建筑》(Gothic Architecture),Electa Editrice,米兰,1978年,吕舟、洪勤译,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8月。 [33] (英)彼得·默里(Peter Murray),《文艺复兴建筑》(Renaissance Architecture),Electa Editrice,米兰,1978年,王贵祥译,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9月。 [34] (挪)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Christian Norberg-Schulz),《巴洛克建筑》(Baroque Architecture),Electa Editrice,米兰,1975年,刘念雄译,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2月。
[35] (英)罗宾·米德尔顿(Robin Middleton)和戴维·沃特金(David Watkin),《新古典主义与19世纪建筑》(Neoclassical and 19th Century Architecture),Electa S. p. A.,米兰,1980年,邹晓玲、向小林、胡文成、徐铁城、潘龙明、李明章、乐勇译,黄天其、蒋家龙校,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6月。
[36] (意)马里奥·布萨利(Mario Bussagli),《东方建筑》(Oriental Architecture),Electa S. p. A.,米兰,1981年,单军、赵炎译,段晴校,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12月。 [37] (美)约翰·D·霍格(John D. Hoag),《伊斯兰建筑》(Islamic Architecture),Electa Editrice,米兰,1975年,杨昌鸣、陈欣欣、凌珀译,刘壮羽中校,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9月。
[38] (意)曼弗里多·塔夫里(Manfredo Tafuri)和弗兰西斯科·达尔科(Francesco Dal Co),《现代建筑》(Architettura contemporanea),Electa Editrice,1976年,米兰,刘先觉等译[转译自英文版Modern Architecture,罗伯特·埃里奇·沃尔夫(Robert Erich Wolf),Harry N. Abrams,1980年,纽约],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6月。
新近有:《国外建筑理论译丛》:《总体设计》(Site Planning)
[39]、《建筑与个性——对文化和技术变化的回应》
[40]、《可持续性建筑》(Sustainable Architecture) [41]、《反理性主义者与理性主义者》(The Anti-Rationalists and Rationalists)
[42]、《空间的语言》
[43]。当年汪坦先生主持的《建筑理论译丛》中的《建筑美学》、《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语言表达方法》、
《现代建筑设计思想的演变》、《现代设计的先驱者》在获得版权后经修订汇入其中。
《国外城市规划与设计理论译丛》:《城市设计》 [44]、《紧缩城市: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The Compact City: A Sustainable Urban form?) [45]、《拼贴城市》(Collage City)。
[46]另有一些单行本译著不以丛书出现:如《走向新建筑》(Vers une Architecture)
[47]、《建筑形式美的原则》[48]、《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Modern Architecture: a Critical History)
[49]、《建筑的古典语言》(The classical Language of Architecture)
[50]、《晚期现代建筑及其他》(Late-Modern Architecture and Other
[39] (美)凯文·林奇(Kevin Lynch)、加里·海克(Gary Hack),《总体设计》(Site Planning),MIT Press,麻省剑桥(Cambridge, Mass.),1984年,第3版;黄富厢、朱琪、吴小亚译,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 1999年11月第一版。台湾译本:《敷地计划》,陈迈译,茂荣图书公司,台北,1981年第2版。
[40] (美)克里斯·亚伯,《建筑与个性——对文化和技术变化的回应》,张磊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第一版,2003年4月(待查)。
[41] (英)爱德华兹(Brian Edwards),《可持续性建筑》(Sustainable Architecture),Architectural Press,1996年第一版,1999年第二版,周玉鹏、宋晔皓译,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3年6月。
[42] (英)尼古拉斯·佩夫斯纳(Nikolaus Pevsner, J. M. Richards and Dennia Sharp)等编著,《反理性主义者与理性主义者》(The Anti-Rationalists and Rationalists),Butterworth-Heinemann Press,2000年,邓敬、王俊、杨矫、崔珩、邓鸿成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第一版,2003年12月。 注:The Anti-Rationalists:Art Nouveau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Architectural Press, London,1973. Rationalists: theory and design in the modern movement, Architectural Press, London, 1978
[43] (英)布莱恩·劳森(Bryan Lawson),《空间的语言》(The Language of Space),杨青娟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第一版,2003年12月(待查)。 [44] (美)埃德蒙·N·培根(Edmund N. Bacon),《城市设计》(Design of Cities),Penguin Books,纽约,1976年5月,黄富厢、朱琪编译,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第一版,1989年2月;Penguin Putnam,中文修订版,译者和出版社同上,2003年8月第一版。
[45] (英)迈克·詹克斯(Mike Jenks)、伊丽莎白·伯顿(Elizabeth Burton)、凯蒂·威廉姆斯(Katie Williams)编著,《紧缩城市: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The Compact City: A Sustainable Urban form?),E & FN Spon,伦敦,1996年,周玉鹏、龙洋、楚先锋译,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4年6月第一版。
[46] (美)柯林·罗(Colin Rowe)、弗瑞德·科特(Fred Koetter),《拼贴城市》(Collage City),MIT Press, Cambridge Mass.,1984年,童明译,李德华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3年9月第一版。 [47]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走向新建筑》(Vers une Architecture),陈志华译(转译自Frederick Etchells 翻译的英文版:Towards a New Architecture,The Architectural Press,伦敦,1927年),天津科技出版社,1991年11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走向新建筑》(Vers une Architecture),Les editions G. Crès et Cie21, Rue Hautefeuille, 21, Paris,吴景祥译,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1981年4月第一版。译者根据法文原本译出,出版社根据Frederick Etchells的1952年英文再版本校核,参阅该译本“出版说明”,第3页。 [48] (美)塔勃特·哈姆林(Talbot Hamlin)编辑,《建筑形式美的原则》(Forms and Functions of Twentieth-Century Architecture Volume II: The Principles of Composition),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纽约,1952年,邹德侬译,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1982年。
[49] 肯尼斯·弗兰姆普敦(Kenneth Frampton),《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Modern Architecture: a Critical History),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0年第一版,再版版本众多;原山等译,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