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0年温州市中考科学实验题专项训练有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20年温州市中考科学实验题专项训练有答案

一、实验探究题

1. (2020年温州市初中科学毕业升学考试模拟试卷)如图甲是好玩的“纸蜻蜓”。将长方形纸片经图乙所示处理,得到如图丙。即制得“纸蜻蜓”。手持“纸蜻蜓”的翅尾,让其竖直,松手后,纸蜻蜓能在空中边旋转边竖直下落。查阅资料得知,“纸蜻蜓”下落快慢与其自身重力、翅尾长和宽、翅身长和宽、有无负重等有关。小明想探究“纸蜻蜓”下落快慢与其翅身长的关系,准备的器材有:刻度尺;秒表;剪刀;质量分布均匀的大纸张(可以制作多个纸质“纸蜻蜓”);双面胶。(要求:都采用图甲方式让“纸蜻蜓”在空中下落)

(1)释放后,“纸蜻蜓”下落的速度先变大后不变。速度先变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本实验的主要步骤。

2. (温州市育英国际实验学校2020届4月模拟考试九年级科学试题Word版)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将弹簧用力拉伸,然后释放,弹簧会发生振动,拉伸程度不同,振动程度似乎不同,能否利用弹簧的振动快慢来测量物体的质量呢?为了研究弹簧振动快慢与所挂重物质量的关系,某科技小组利用两根轻质弹簧 A.b 和若干个钩码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请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器材,将其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步骤 1:测出一个钩码的质量,在轻质弹簧 a 下端挂一个钩码,上端固定;

步骤 2:把弹簧拉伸到适当位置 A 点后 放手,让钩码上下振动(如图所示);

步骤 3:测出振动 30 次所需时间 t,算出每振动一次所需的时间 t/30,并记录数据;

步骤 4: ; 步骤 5: ; 步骤 6:将实验数据采用描点法绘制出上述 弹簧每振动一次所需的时间(即振动快慢) 与所挂钩码质量的关系图像。

(2)忽略空气阻力,上图 A.O、B 三个位置中,位置__________时钩码具有的动能最大。 3. (温州市育英国际实验学校2020届4月模拟考试九年级科学试题Word版)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 CO2 是否为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设计了如图甲装置进行实验。其中a为实验组,b 为对照组。

第 1 页,共 9 页

甲 乙

(1)图甲中用塑料袋扎紧花盆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图甲中 b 装置放在某环境中培养一昼夜,测得这一昼夜中某玻璃钟罩内 CO2 浓度下降。试 分析 b 装置中 CO2 浓度下降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科学兴趣小组按以下实验步骤继续探究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①选用盆栽天竺葵的多片叶 子,均切断中间的叶脉(如图乙)。②将天竺葵置于黑暗中 48 小时。③摘下叶子,放在酒精中水浴 加热。④光照 4 小时左右。⑤用水清洗叶片。⑥滴加碘液。⑦观察叶片颜色变化。该小组实验的步 骤不合理,请写出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4. (2019?温州)小明用大小不同的玻璃罩罩在两组点燃的蜡烛上(如图甲),观察发现A组实验高处烛焰先熄灭,B组实验低处烛焰先熄灭。为了探究玻璃罩中烛焰熄灭顺序不同的原因,小明以A组为研究对象进行如下实验:

容器编号 平均时间/秒s 1 3.2 2 3.8 3 5.0 4 7.1 5 11.1 6 19.0 实验一:将6个盛有等量澄清石灰水的敞口容器固定在铁丝上,点燃蜡烛,立即用小玻璃罩罩上(如图乙),分别记下各容器内石灰水变深油所需的时间。多次重复实验获得数据如表。 实验二:将3支温度计分别挂在小玻璃罩内不同位置(如图丙),点燃蜡烛,一段时间后发现温度计①示数明显增大,温度计②③示数增大不明显。

(1)根据实验一的结果,推测A组实验高处烛焰先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__ (2)实验二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本实验的研究结果,对B组实验现象做出简要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 5. (2019?温州)为了探究温度对蟑螂呼吸快慢的影响,小明设计了如下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把一只健壮的蟑螂放入30℃的密闭容器内(如图甲),利用传感器测定10分钟内容器中温度值和氧气含量;10分钟后,将冰袋放置在容器两侧,使容器内的温度逐渐降低,并测定随后20分钟内的数据。多次重复实验。

方案二:在两个温度不同的相同密闭容器中各放入一只健壮的蟑螂(如图乙),利用传感器测定30分钟内的相关数据。多次重复实验。

第 2 页,共 9 页

(1)该实验通过__________反映蟑螂呼吸作用的快慢。

(2)与方案二相比,方案一的变量控制有什么优点?__________(例举一点)

(3)根据方案一所得数据(如图丙),三位同学分别在图丁中画出了甲装置内二氧化碳含量的大致变化趋势,其中合理的是__________。

6. (温州市2018 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科学)资料显示,将溶质质量分数为 5%的H2O2 溶液,加热到 80℃时,才有较多氧气产生,而取等量的 5%的H2O2 溶液加入催化剂,常温下就会立即产生氧气,反应速度快,所需时间短。

(1)山山按图甲装置进行实验,当试管中有大量气泡出现时,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并未复燃。他再利用图乙装置收集气体,再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结合上述现象,分析图甲实验中带火星木条未复燃的原因是__________

(2)图丙中A、B、C、D 均为收集气体时所用装置。若要制备干燥的氧气,可以用__________装置收集。

(3)图丁中虚线表示加热分解 50ml 5%的 H2O2溶液时,其生成氧气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在图丁中作出利用二氧化锰催化分解 50ml5%的H2O2溶液时,其生成氧气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大致曲线。(假定两种方法H2O2均完全分解)。

7. (温州市瓯海区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第一次适应性测试科学试卷)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某电镀厂排水口采集重金属污染液1000mL。利用以下实验材料和器材设计实验,探究不同浓度重金属污染液对水稻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实验材料和器材:水稻种子,试管,培养皿,纱布,尺子(100mm),蒸馏水,恒温光照培养箱(温度设定为28℃,光照适宜)。实验材料和器材的数量不限。请完成相实验步骤设计。

学法指导:变量的确认和控制是实验设计的核心内容,是重要的探究技能之一。

第 3 页,共 9 页

按照下列要求完成实验步骤。

(1)(自变量的确认与控制)用蒸馏水将重金属污染液逐级稀释10、102、103、104倍获得4种不同浓度的污染液。

(2)(选择研究材料,排除影响实验的主要因素的干扰)挑选籽粒饱满、大小一致的水稻种子250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组50粒。

(3)(设置对照组)取5只培养皿,垫上纱布:其中4只培养皿分别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另1只培养皿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在每只培养皿的纱布上,均匀放置50粒水稻种子。

(4)(进行对照实验,排除影响实验的主要因素的干扰)将5只培养皿置于A培养;____________________,以保持纱布的湿润。

(5)(因变量的观察指标;实验数据的获取与处理)1周后记录种子发芽数量,统计各组种子的发芽率;一段时间后,用尺子测量幼苗株高(或根长),____________________。 8. (2020年乐清市乐成公立九年级一模试卷科学)萌发的种子中同时存在两种淀粉酶,分别是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它们都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α淀粉酶的含量是种子萌发率的重要指标,α淀粉酶越多,种子萌发率越高。某兴趣小组设计下列实验比较A小麦和B小麦中α淀粉酶的多少,从而选取萌发率高的小麦种子进行播种。 【查阅资料】温度与 pH 对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性影响

pH<3.6 温度 t>60℃ α淀粉酶 活性丧失 活性不变 β淀粉酶 活性不变 活性丧失 【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1 2 设计要求

选取 100 颗 A 小麦种子和B 小麦种子,处理后,获得 A 小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 麦淀粉酶提取液和 B 小麦淀粉酶提取液。 取 10 支试管各加 A 小麦淀粉酶提取液 1ml,记为 1-10 号 设计对照实验 试管,再取 10 支试管加 B 小麦淀粉酶提取液 1ml, 记为11-20 号试管,20 支都置于70℃恒温水浴15 分钟。 每支试管同时加入 40℃的淀粉溶液 2 ml,置于 40℃恒温 控制实验条件 水浴,5 分钟后同时滴加盐酸 2ml。 测量每支试管中麦芽糖的含量 观察与记录实验数据 3 4 根据上述实验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第 4 页,共 9 页

(1)实验步骤 2 中将试管置于 70℃恒温水浴 15 分钟的目的是__________ (2)实验通过测定__________来判定α淀粉酶含量的多少。

(3)种子在萌发时,α淀粉酶的含量会提高,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α淀粉酶越多种子萌发率越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

9. (2018年温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一))科学实验中经常要多角度观察或推测现象,并结合科学原理进行分析综合,研究小组为探究碱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加入过量的盐酸后,出现的现象有 。 (2)如图(乙和丙)所示,同时将两支充满CO2 的相同试管分别倒扣在等体积的水和NaOH溶液中,一段后能证明NaOH与CO2 发生了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

(3)验结束后,进行废液处理,将甲反应后所得溶液缓慢加入丙实验后所得溶液中,若全部加入后测得溶液PH为3,则该过程中丙烧杯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有 。为达到排放标准,加入少量已部分变质的熟石灰调节PH接近7后排放。

10.(温州实验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学业调研考试)为了探究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其导电能力(电阻)的影响,请利用下列提供的实验仪器和药品,完成任务。 可供选择的实验仪器有:干电池3节,电流表1个,电压表1个,滑动变阻器1个,小灯泡1个,开关1个,氯化钠溶液导电装置(如图所示,在电路图中用“ ”表示),氯化钠R 固体若干,蒸馏水若干,天平一架,量筒(200毫升)1个,烧杯(250毫升)若干。

a b

实验步骤要求:

①不必叙述氯化钠溶液配制过程,只需说明配制后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建议氯化钠溶液质量分数在10%~25%之间。

②步骤中包括预测实验现象(若是数据,可用字母表示),并

根据实验现象推测实验结论。

(1)请完成实验步骤:

①按照如下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②……

(2)小明进一步实验时发现,向同一杯氯化钠溶液进行实验

时,将装置中的a、b距离变大,则导电能力(电阻)也会随之变化,从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分析,这是 对导体电阻的影响。

11.(2017?温州)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在与外界没有热传递的条件下,物体内能的增加量与外界对物体做功多少相等。为了验证此规律,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容器里装一定质量的水,中间装上带有叶片的转轴,转轴上绕上绳子,绳子另一端通过滑轮与一重物相连;当重物下降时,绳子拉动转轴转动,转轴 带动叶片旋转,使容器里的水温度升高,结合水的比热计算出水增加的内能,以此验证水的内能增加量与重物的重力做功多少是否相等。 木塞 (1)为了完成此实验,除已提供测质量的电子天平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

第 5 页,共 9 页

叶片 (第题图)

2020年温州市中考科学实验题专项训练有答案

2020年温州市中考科学实验题专项训练有答案一、实验探究题1.(2020年温州市初中科学毕业升学考试模拟试卷)如图甲是好玩的“纸蜻蜓”。将长方形纸片经图乙所示处理,得到如图丙。即制得“纸蜻蜓”。手持“纸蜻蜓”的翅尾,让其竖直,松手后,纸蜻蜓能在空中边旋转边竖直下落。查阅资料得知,“纸蜻蜓”下落快慢与其自身重力、翅尾长和宽、翅身长和宽、有无负重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039g67utb7s7tu43p391qw0b8cvba00t6o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