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园小学南京市十二五课题“书香小班教育背景下学生个性化阅读养成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1、对学生实施个性化教育的需要。
学校教育在重视全面育人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教育。所谓个性化教育就是“要充分注意学生的差别,承认学生在智力 、 社会背景 、情感和生理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 了解其兴趣 、 爱好和特长 ,并根据社会要求适应其能力水平进行教育 , 使之得到发展, 而反对强求划一式的教育 。”关注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尊重学生、以生为本的体现。彰显了学校教育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本质。尊重学生、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将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益于今后其终身学习的养成。
我校课题“书香小班教育背景下学生个性化阅读养成的研究”的提出正是考虑到了对学生实施个性化教育的这一思想,结合我校书香小班办学的特色,尊重学生个性,做适合学生个性的书香教育,优化实施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 2、学校特色发展的需要。
突出的办学特色能购提升学校的品位和声誉,能够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通过特色办学,学校可以培植特色校园文化,将学校营造成独具特色的精神家园。这样独具特色的精神家园将充分发挥校园育人、熏陶的作用
我校自创办以来一直以“营造书香校园、涵养学生品性”为办学特色。2009年我校有幸成为南京市小班化实验学校。“书香”“小班”成为了学校办学特色的关键词。如何将两者有效融合,让学生享受“书香教育”和“小班教育”的精髓成为课题提出的切入点。同时在众多书香校园、小班化教育学校中,如何走出一条新的实践之路,将书香教育适性化,将小班教育书香化都成了我们的思索点,于是我校研究课题应运而生。 二、课题的界定 核心概念的界定
关键词:书香小班 个性化的阅读 1、书香小班、
(1)书香:本课题中的“书香”指的是一种“书香教育”。是以广泛接触、阅读优秀、启迪心智的书籍为途径,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涵养学生优秀素养、良好品性,丰富学生精神发展史的教育。
(2)小班:这里指小班化教育教学。小班化教育是一种班级人数较少(人数以当地学额为参照)、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和个性充分发展的教育组织形式,是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采用的基础教育发展模式。
(3)书香小班:即“书香教育”与“小班化教育教学”相互糅合的教育教学手段。将“书香”教育涵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功能与“小班化”教育中“关注每一个”的理念、做法相结合,使教育手段更适合学生个体的发展。
2、个性化阅读
阅读过程是阅读个体的感悟和体验建构的过程,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是学生个体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并与非认知因素互为影响的活动,存在着个别差
异;它是学生借助文本中与作者对话的心理过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它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的过程,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因此,它是一种个性化行为。
“书香小班教育背景下学生个性化阅读养成”就是教育者糅合“书香教育”与“小班化教育教学”的教育教学理念、方法,尊重学生个性、彰显学生个性,打造一种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阅读生活,优化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课题理论依据
1、元认知理论
弗拉维尔(Flavell)1978年提出了 “元认知”术语,是指个人对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的自我觉察、自我评价、自我调节,也即认知者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教师教学的元认知能力包括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过程的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及元认知监控三部分。这一理论为我校课题研究中,教师对书香课堂的调节与对自己课堂的反思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2、有效教学与有效学习理论
有效教学理论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既是一门理论科学,也是一门应用科学;它既要研究教学的现象、问题,揭示教学的一般规律,也要研究利用和遵循规律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方法策略和技术。学习理论是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是指描述或说明人和动物学习的性质、过程和影响学习的各种因素的学说。具体地说,有效教学理论主要研究“怎样教”的问题;学习理论主要是在描述和说明“学习是怎样发生的,以及学习开始后会发生一些什么情况”的问题。这一对理论的运用成为我们“书香小班”课堂研究的理论支撑。
3、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 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1983年提出。该理论解释了人的智能其基本性质是多元的——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其基本结构也是多元的——各种能力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而是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这就要求教育必须促进每个人各种智力的全面发展,让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完善。该理论为课题中对于学生实施个性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四、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1、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形成一套系统的、易于操作的方式方法、策略,将“书香教育”与“小班化教育”相糅合,养成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为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升探寻有效可行的途径。为学生的和谐发展打下基础。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学生拥有适合自己发展的个性化阅读生活,实现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意识、形成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探索基础教育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自我教育与学习能力的操作方法。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践行学校“书香小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办学理念,提升学校工作的理性水平和实践能力,有效地促进学校整体工作的实践和品位的提高。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更新教师观念,拓宽教师教育实践的空间,丰富教师的实践体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2、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有三个方面:
(1) 个性化阅读的书香小班环境建设研究
对班级学生阅读情况进行分析,把握住班级群体阅读中共性和个性的情况。在此基础上研究在建设书香小班环境中,应把握怎样的要素、重点,才能养成、提升学生个性化阅读,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场所。
(2)个性化阅读的书香小班课堂建设途径研究 书香课堂的打造分两个部分进行研究。
①研究小班化教学中,人文学科课堂对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引领、指导、评价的操作体系、实施策略。如,阅读方法指导课、读物推荐课、阅读欣赏课、名著导读课、读书汇报课、阅读积累课、阅读想象课、经典颂读课、阅读与写作课等,引导学生个性化地解读教材、潜心阅读名家名篇,吟诵古今诗文、创作彰显个性色彩的作品等。
②研究非语文学科中,课堂中如何实施对学生个性化阅读指导的方式方法。
“养成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不仅仅是在人文学科课堂中,应该有更为宽广、全面的打造空间。我们的研究以人文学科课堂为主,发挥非语文学科课堂的辅助功能。针对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人文学科课堂的沟通,研究打造书香课堂的策略、方法。
(3)个性化阅读的书香小班活动研究
研究书香小班的活动对打造学生个性化的阅读生活的功能。积累书香小班活动的经典案例。建立家校读书互动机制,带动亲子阅读。构建读书评定激励机制,完善读书过程管理。开发校本读物,推进读书活动深入开展。
五、课题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 课题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初步实施阶段(2011年9月——2011年12月)
1、确立课题研究组成员、制定各项保障制度。
我校在南京市教科所专家,在秦淮区教研室的帮助下,确定了“书香小班教育背景下学生个性化阅读养成的研究”这一课题的选题。并在上级教科研部门的关怀下,顺利开题。为保障课题工作能够扎实有效地开展,在开题后我校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确立课题组成员,制定各项保障课题有效开展的制度。
(1)确立课题研究组成员。课题组成员涵盖老、中、青教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全校40位教师,其中课题组成员 38位,占全校教师总人数的 95%,保证课题研究工作在学校全面铺开。其中三个子课题组长由我校教学骨干教师担任。课题研究实施工作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开展,具体工作由学校教科室实施。
(2)制定各项保障制度、明确工作内容。课题组成员确立后,教科室在课题组成员会议上和课题组老师共同交流,制定课题组管理、研究制度。内容有:课题组长工作制度、课题组工作制度、课题实施情况报告制度、 课题组成员学习制度、课题组成员参加会议制度、资料保管制度、经费保障制度
2、开展调查,明确研究方向。
在研究初期,我们从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方法等方面设计了调查问卷,对全校453名
学生进行了课内外阅读现状的调查。试图通过调查了解到目前我校学生的阅读现状,并以此为切入点,探究让学生拥有适合自己发展的个性化阅读生活的途径,以实现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意识、形成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的和谐发展打下基础。
调查中我们发现在长期的书香校园的建设中,学生读书兴趣很高,但学生对读物的自主选择相当多的学生还是以放松娱乐为标准的。没有养成读书看报,收看新闻的习惯阅读。读书没有计划,假读书现象客观存在,如阅读习惯不佳、读书随意、走马观花、抓不住重点、和同伴没有思想的交流。
调查中我们还发现课堂中,以教授为主,教师“一问到底”“一讲到底”的现象还是时有发生。 在和老师的座谈中发现不少老师以课时紧张、任务重、学生能力差而减少学生自主学习、交流时间。
根据调查的情况,课题组核心成员通过交流研究达成一致共识: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营造宽松的个性化阅读氛围,关注学生,尊重学生个体感受,给学生充分的阅读实践,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加大课外阅读量,培养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3、理论学习,提高科研素质。
课题研究需要科学的教育理论支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我们高度重视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以期待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更新教育观念,使课题研究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展开。我们要求课题组组织教师收集有关个性化阅读的文章资料,利用备课组教研组活动实践学习先进经验,并把收集的有关资料编辑成册让大家传阅。我们还要求有关专家来校指导、举办讲座。形式上采取个人学习和集体学习相结合。
第二阶段:深化研究阶段(2012年1月——2014年12月)
在深化研究的阶段,我校课题围绕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开展了真实、细致地研究。 我校十二五规划课题有三个子课题,分别是:
建设书香小班环境,营造学生个性化阅读氛围 打造书香小班课堂,提升学生个性化阅读质量 开展书香小班活动,丰富学生个性化阅读生活内容
围绕这三个子课题内容,我们做了如下有关课题的实践研究工作: 1、创设关照个体的书香环境
通过政策建议、舆论宣传,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校园图书建设、师生读书状况的良好氛围。设立校园“读书节”,加强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建设,倡导在学校建立开放式图书角,图书架进班级,阅览室定期开放,网络通校园。
以校本课程设置的方式,在各年级开设大小阅读课。学校提供专门的、保量的阅读时间给师生。 创设学校与社区阅读相结合的阅读和交流平台。 2、整合有利个体发展的书香资源
调整学校学生图书馆、教师图书馆借阅制度,保障班集体能够根据本班级学生开出的个性化书单,借到想借阅的书籍。建立家庭图书交流制度,开展家庭合作。鼓励建设家庭图书馆,形成“书香家庭”。营造有利于开展学生个性化阅读的环境,实现家校阅读无缝对接。
重视超文本图书馆的建设,研究利用网络开展阅读。充分利用南京市中小学生网络阅读平台,鼓励学生把自己对于阅读书籍的个性化理解采用跟帖的形式展示出来,利用网络开辟学生个性化阅
读体验的展示空间。
3、开展彰显个性特色的书香活动
学生的阅读兴趣不能停留在单一的活动中,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读书竞赛活动,巩固兴趣,展示阅读个性。把以学生为本的书香活动作为途径,彰显学生个性特色。现开展定期的特色活动如下:
“美诗文”诵读比赛。我校自2008年至今,已举行四届“美诗文朗诵会”。活动举行前,学生阅读大量的诗歌,选择自己喜欢的诗,以自己独特的形式展示出来:或个人配乐诗朗诵,或制作课件,配有背景图片朗诵;或全班集体颂歌;或师生咏唱。清新活泼的内容,激情洋溢的诵读,把师生带到了美仑美奂的诗的世界中,感受诗歌的独特神韵。
读书节活动。“鑫小读书节”是我校读书活动中的重要活动内容。每年5月,我们将以不同主题举办读书节,历时近一个月,全校学生人人参与,个个都是活动组织者、参与者和获奖者。在读书节中,我们安排课本剧表演、师生美文朗诵会、作家见面会、优秀图书交流会,班级图书“交易会”、多种活动内容。让孩子们体会阅读带来的无限乐趣。
“图书漂流会”。每年在六年级毕业班学生中,我们还要开展了“图书漂流会”的活动,在图书馆开辟一个特殊的地方,专门存放我校学生奉献的最喜欢的图书。在献书前,将自己对这本书的评价及自己的简介、阅读情况,贴在书的扉页处,并在扉页的空白处写上寄语。学校在毕业典礼上举行捐献仪式,以此传承阅读情愫。
“小诗人”古诗考级活动。 每一学年学校都举办小诗人古诗考级活动,激励学生诵读古诗、传承中华古典文化的志趣。在活动中学生自背自测,学校给予考级证书。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个体潜能,学生们几轮考级下来,不但背诵了大量的中华经典古诗,而且锻炼了自主学习的能力,自己经营好自己的阅读生活。
4、建设小班化阅读新课堂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改革课堂教学,丰厚课堂的文化底蕴,让课堂上的文化氛围更浓,更厚实。凭借小班化教育教学方法、策略,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书香课堂中快乐成长。
我们开设了形式多样的阅读课堂:读物推荐课,阅读方法指导课、读书汇报课、阅读欣赏课、阅读积累课、阅读表演课、经典诵读课、阅读写作课等。努力探索各种课型的教学模式,发挥小班教学的特色,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让书香小班课堂为养成学生个性化的阅读生活服务。
在开设多种形式的小班化阅读课堂的同时,一方面我们重视学生的体验,另一方面我们也重视在这些课堂中教师的教学行为。我们在校本教研中开设“阅读课堂的研究”这样的环节。制定相关课堂观察表,让老师们从自身教学的角度中,不断地深化思考实践:如何从教学形式、方法、内容上带给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支持学生个性化生活的养成。
5、建设班级文化墙,体现每个学生自主阅读的权利
尊重学生阅读的自主权,在自主阅读活动中,学生有自主选择读物的权利。在班级文化墙中开辟三大版块:我的读书计划、我们的读书碰撞、读物排行榜。其中,“我的读书计划”是学生选择校本教材中推荐的读物后,和自己的学习小组成员共同制定的读书计划。在计划中有“我读了这本书想知道什么内容”“我准备怎么分配我的读书时间”等内容体现学生的自主阅读。“我们的读书碰撞”是在读书的过程中,学生把自己感受最深的体会及时写在卡片上,展示在文化墙上和全班学生一起交流,体现自己个性化的阅读体验。“读物排行榜”是学生把最近喜欢看的书推荐给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