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余干县、万年县八年级(下)
期中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3分)化简A.
等于( ) B.5
C.
=2;②
;③
D.
;
2.(3分)下列各式:①(④A.1个
.其中正确的有( )
B.2个
C.3个 =( ) C.﹣
D.
D.4个
3.(3分)把根号外的因式化到根号内:﹣aA.
B.
4.(3分)△ABC的三边长分别为a,b,c,下列条件:①∠A=∠B﹣∠C;②∠A:∠B:∠C=3:4:5;③a2=(b+c)(b﹣c);④a:b:c=5:12:13,其中能判断△ABC是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5.(3分)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下列条件不能判定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
A.AB∥DC,AD∥BC C.AO=CO,BO=DO
B.AB=DC,AD=BC D.AB∥DC,AD=BC
6.(3分)下面图形都是由同样大小的平行四边形按一定的规律组成,其中,第①个图形一共有1个平行四边形,第②个图形一共有5个平行四边形,第③个图形一共有11个平行四边形,……,则第⑩个图形中平行四边形的个数为( )
第1页(共27页)
A.108
B.109
C.110
D.111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7.(3分)已知a=8.(3分)计算:
﹣
﹣1,则a2+2a+1的值是 .
+
+
= .
9.(3分)如图,长为8cm的橡皮筋放置在x轴上,固定两端A和B,然后把中点C向上拉升3cm到D,则橡皮筋被拉长了 cm.
10.(3分)如图,已知△ABC中,AC=BC=5,AB=5
,三角形顶点在相互平行的三条
直线L1,L2,L3上,且L2,L3之间的距离为3,则L1,L3之间的距离是 .
11.(3分)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为a、b,且满足(a﹣3)2+形的第三边长为 .
12.(3分)如图,小明用三个等腰三角形(图中①②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ABCD,且∠D>90°>∠C,则∠C= 度.
=0,则该直角三角
三、解答题(本题有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3.(6分)计算: (1)
第2页(共27页)
(2)
14.(6分)已知a+b=﹣8,ab=12 (1)a2+b2的值. (2)求
的值.
15.(6分)如图,已知E、F是?ABCD对角线AC上的两点,且BE⊥AC,DF⊥AC. (1)请写出图中全等三角形(不再添加辅助线). (2)求证:△ABE≌△CDF;
16.(6分)如图,△ABD和△BCD都是等边三角形纸片,AB=2,将△ABD纸片翻折,使点A落在CD的中点E处,折痕为FG,点F、G分别在边AB、AD上. (1)求证:△FBE是直角三角形; (2)求BF的长.
17.(6分)如图:已知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请你只用没有刻度的直尺按下列要求作图.
(1)在图1中作出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2)在图2中作出∠ABC的角平分线.
四、解答题(本题有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8.(8分)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两点的坐标是M(x1,y1),N(x2,
第3页(共27页)
y2)),M,N两点之间的距离可以用公式MN=列问题:
(1)若点P(2,4),Q(﹣3,﹣8),求P,Q两点间的距离;
计算.解答下
(2)若点A(1,2),B(4,﹣2),点O是坐标原点,判断△AOB是什么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19.(8分)观察下列各式,发现规律:(1)填空:
= ,
=2
;
=3
;
=4
;…
= ;
;
(2)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3)请用含自然数n(n≥1)的代数式把你所发现的规律表示出来. 20.(8分)问题:在△ABC中,AB、BC、AC三边的长分别为三角形的面积.
小辉同学在解答这道题时,先建立一个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再在网格中画出格点△ABC(即△ABC三个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处),如图所示,这样不需求△ABC的高,而借用网格就能计算出它的面积.
,求这个
(1)请你将△ABC的面积直接填写在横线上 .
(2)我们把上述求△ABC面积的方法叫做构图法.若△ABC三边的长分别为
a、
(a>0),请利用图2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a)画出相
应的△ABC,并求出它的面积是: . (3)若△ABC三边的长分别为
、
、
(m>0,n>0,m
≠n),请运用构图法在图3指定区域内画出示意图,并求出△ABC的面积为: . 五.解答题(本题有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21.(9分)我们定义:如图1、图2、图3,在△ABC中,把AB绕点A顺时针旋转α(0°<α<180°)得到AB′,把AC绕点A逆时针旋转β得到AC′,连接B′C′,当α+β
第4页(共27页)
=180°时,我们称△AB'C′是△ABC的“旋补三角形”,△AB′C′边B'C′上的中线AD叫做△ABC的“旋补中线”,点A叫做“旋补中心”.图1、图2、图3中的△AB′C′均是△ABC的“旋补三角形”.
(1)①如图2,当△ABC为等边三角形时,“旋补中线”AD与BC的数量关系为:AD= BC;
②如图3,当∠BAC=90°,BC=8时,则“旋补中线”AD长为 .
(2)在图1中,当△ABC为任意三角形时,猜想“旋补中线”AD与BC的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 22.(9分)操作探究:
数学研究课上,老师带领大家探究《折纸中的数学问题》时,出示如图1所示的长方形纸条ABCD,其中AD=BC=1,AB=CD=5.然后在纸条上任意画一条截线段MN,将纸片沿MN折叠,MB与DN交于点K,得到△MNK.如图2所示:
探究:
(1)若∠1=70°,∠MKN= °;
(2)改变折痕MN位置,△MNK始终是 三角形,请说明理由; 应用:
(3)爱动脑筋的小明在研究△MNK的面积时,发现KN边上的高始终是个不变的值.根据这一发现,他很快研究出△KMN的面积最小值为,此时∠1的大小可以为 ° (4)小明继续动手操作,发现了△MNK面积的最大值.请你求出这个最大值.
第5页(共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