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图L5-1-1为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图。读图完成
1?2题。
图 L5-1-1 1 ?图示自然要素的相互关系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 区域性 B .开放性 C.整体性D .差异性 2.
整体性分析,下列地理现象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不相符的是
A. 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B. 河网密布,径流量大 C. 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小 D. 流水作用微弱,风力作用显著
( )
从地理环境
( )
三峡水库蓄水后水位升高,库区水流明显放缓,水面漂浮物增加, 4题。
3.
库蓄水后,库区水流明显放缓,泥沙淤积。引起该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气候B .土壤C .水文D .生物
有泥沙淤积现象,出
3? 三峡水
现水污染的前兆;同时, 库区沿岸受高水位浸泡, 滑坡的发生频率比以前高。据此回答
(
)
4. 上述材料说明环境中某一要素发生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发生变化,这体现了自然 地理环境的(
)
(图L5-1-2),完成5?6题。
A. 生产性B .平衡性 C .差异性 D .整体性 读藏羚羊生存环境与数量变动示意图
伍物、水源缺乏 环 避Ml处以.及含 境 按卜.壤不足
寒潮爭发 倉粉、水源丰油 环 境 多避凤处「含盐 土壤充足 Ik ^1 存港率c 数港d 存活率a 数昙h 图 L5-1-2 5.
为上升或增加的是
A. a、b B . c、d C. a、c D . b、d 6.
藏羚羊的数量波动,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图中字母a、b、c、d表示的内容
( )
A. 生产功能 B .平衡功能 C.消费功能D .改造功能
( )
古代诗歌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地理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7.
泥更护花”反映了生态系统的
7?8题。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
( )
A. 物质循环关系 B. 能量流动关系 C. 生态金字塔关系 D. 食物链关系
&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反映的主要物质循环是 A. 大气环流 B. 水循环 C. 生物循环 D. 岩石圈物质循环
图L5-1-3为低、中、高三个不同纬度的自然带(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示意图(图中圆圈的 大小表示所储存养分的多少,箭头的粗细表示物质养分流的大小
图帆
吕&物 O枯柚落叶 亠物质莽分流
( )
)。读图回答9?10题。
① ② ③
图 L5-1-3
9.
生物、枯枝落叶在生态系统中储存养分的比重大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 土壤条件 B .气候条件 C.生物条件 D .地质条件 10. 现
A.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B.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C.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D.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约1800万年前索科特拉岛与非洲的索马里半岛是相连的,现在岛上有许多独有的动植 物。图L5-1-4是索科特拉岛位置及该岛植被景观图。据此完成
11?12题。
图示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什么表
对土壤、
( )
( )
图 L5-1-4
11 .该岛拥有许多独有动植物的主要原因是 A. 纬度低
B. 长期与大陆隔离 C. 动植物的天敌少 D. 垂直地带性明显
12.该岛植被景观图反映了该岛的气候特征是 A.温暖湿润 B .温和干燥 C.高温干燥 D .高温多雨
早第三纪,中国副热带地区气候干燥,形成沿纬向分布的红色碎屑岩系。
( )
( )
由于印度洋板
块向北的漂移与挤压,青藏高原隆起,改变了区域大气环流格局。读图 14题。
L5-1-5,完成13?
45° N
图L5-1-5
A. 温带,35° N?45°N B. 热带,5° N?15°N C. 寒带,35° N?55°N D. 亚热带,25° N?35° N 14.
早第三纪红色碎屑岩系分布示意图
13 ?西北地区在早第三纪所处的温度带及该温度带的纬度分别是
( )
青藏高原隆起后,下列区域的气候变
化正确的是
A. 柴达木盆地变冷、变湿 B. 四川盆地变暖、变干 C. 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变冷、变湿 D. 塔里木盆地变冷、变干 15.
小组对附近滨海地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察研究, 题。
( )
某校研究性学习并绘制了该地区
自然环境剖面图(图L5-1-6甲)和自然要素相互联系示意图 (图L5-1-6乙)。读图回答下列各
甲
乙 图 L5-1-6
(1) 研究发现,滨海地区是四大圈层相互紧密接触的过渡地带,图中 B为 ________ 圈,C为 ________ 圈,D为 ________ 圈,E为土壤。 (2)
间相互联系,
A为 _________ 圈,
___________ 性,其中, 图乙中各地理环境要素之
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