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人以鱼无如以渔
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体育课结束后,孩子们都被叫到了教室。当老师请点人数时却发现还有一个同学没有回来。老师就立即去操场寻找,还没有走到,就听见孩子在呜呜的哭泣,而孩子的妈妈也刚好来到了孩子的身边。孩子哭得很伤心。这时老师却听到妈妈对孩子说:“同学们都进去了,你也应该立即进去,而你在这里哭,不进教室,那样老师会着急的,同学们也会笑话你的。一会老师来了,你得给老师道歉。”孩子一头雾水:本来是老师忘了我的,为什么还要我道歉啊?这时老师很歉意地走到了孩子和家长的跟前,愧疚的去抚摸孩子,还没有说出话,孩子的妈妈立即要求孩子向老师道歉。孩子含着泪水向老师道了歉。孩子的妈妈笑了!这时孩子虽然脸上挂着泪水,但心里却轻松了,不但不哭了,不一会情绪就正常了,孩子没有了眼泪,不过老师脸上却挂满了泪水,本来是要接受一场暴风骤雨的,可得到的却是一场温柔的春风。
听了这个故事,我们的心情可能也如释负重了,一场虚惊。心情平衡之余,大家可能就会暗暗的竖起大拇指:孩子的妈妈真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啊 !不但没有责骂老师,还让孩子那样,真的是了不起啊 !我想孩子的妈妈何止是通情达理的人啊 ?他简直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教育家啊 !在我们现在的社会里,孩子就是天上的星星,伤着了孩子,就等于伤着了家长的心肝。把孩子撂在了操场上,不说会出现其他负面影响,仅孩子的自尊啊,就让家长心疼的!承担责任的不是老师,还有谁啊 ?这个点老师就该喝一壶,还有给老师道歉的份吗,那条法律这样写过?不说责骂老师,起码老师也得给一个合适的解释?可就因为这位了不起的“教育家”,凭着自己精深的教育艺术,不但轻轻地溶解了孩子心里的冰水,还感动了老师,教育了孩子。
此时的老师心里肯定是波涛汹涌,感激不已,孩子呢,可能也在想,呵呵,我刚才可能是不该,和同学们回去不就得了,干嘛非要在这里哭啊?那样才叫伤自尊啊!那位妈妈呢,刚才的场面她肯定是心疼,但理智一下子使她的思维突然回到了教育孩子的轨道上了。批评老师是小事,教育孩子事关重大,于是就出现了那个“精彩”的场面。
事过之余,我们也平心而论,作为一个教育孩子的老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能否从那位妈妈的教育方法中受到一点启示呢?我们平常教育孩子,除了苦口婆心,除了呕心沥血,有的为了学生倒在了三尺讲台上,有的为了学生放弃了自己的孩子。我且不说我们这样做有什么过错,我是说在现在的这个时代,难道我们就不能有所创新吗?难道我们就不能象那个孩子的妈妈那样去想想超乎寻常办法吗?假若当时那个孩子的妈妈面对伤心落泪,不住哭泣的孩子,苦口婆心的去说教一通,我想结果一定是孩子越哭越伤心,而孩子非要得到的那种自尊心理也会随着妈妈的劝说,越演越厉害的。可妈妈就打破常规,面对自己的孩子特点,很轻松、很自然的就达到了自己设置的目地,多么可贵的教育方法,多么有创意的教育方法啊!如果按常理去做,老师受责难,孩子的骄娇二气肯定会得到直线的升华。
苦口婆心,循循善诱,甚至呕心沥血,听起来感人至深,可这种方法也不是万金油啊,它不能针对每一个孩子都灵验啊。就像我们小学阶段的语文老师给学生批改作文一样,老师旁批、眉批、尾批,中间还在画杠杠,插红旗,改标点,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用上了。孩子作文本上被改得一片红色。一篇作文下来,老师搞得头昏眼花,晕头转向。眼睛近视了,肩周炎发了,坐骨神经痛了,不过结果怎么样啊?有很多,甚至是一大批孩子最终连看都没有看。有的即使看了,可没准就没有看懂。因为老师改得太多了啊。我想,这样的结果对老师未免太不公平了。老师的呕心沥血换得的却是徒劳无意的结果,多亏啊!
学生是由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组成的,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应该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教师应充分理解各个年龄阶段教育对象的复杂性,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去做到因材施教。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
纽斯主张:教育者应该象工匠研究其加工材料的特殊性那样研究学生。加工的材料变了,其研究的方法也应该发生变化,教育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是科学精神与道德精神的统一。教师的教育思路不可能一成不变地重复出现,更没有一套可借教师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使用的现成的教育模式。教师不能严格地照搬以往的经验,墨守成规,循规蹈矩。也不能把自己的经验年复一年地重复应用在个性不同的孩子身上。假如那样的话,老师即使把所有的心血都付出,其结果只能会一年比一年更糟糕。
我们要具体分析孩子的特点,根据孩子不同的个性特征,应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因人施教,肯定会收到理想的效果的。有一个妈妈,丈夫去世,只有一个儿子。上学时,妈妈什么事都不帮孩子做,有时候几乎就“不近情理”了。比如说,一天孩子要在学校参加演出,可这时孩子即将上场了却发现一个道具忘在了家里。孩子打电话给妈妈让其赶紧送来,不过妈妈却说,自己的事自己想着办,我不会给你送的。无赖,孩子只有找剧组领导,让节目往后推。他自己立即回家拿。我在想,这位妈妈为什么这样啊?孩子演出多光荣啊,做母亲的能不帮忙吗?但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我最终悟出了母亲的良苦用心。她的狠心是在培养孩子临危应变的水平啊。其结果正如母亲所料,孩子不但回家拿到了道具,还没有耽误演出。这自然就练就了孩子的生活水平啊!一个丝毫没有社会外源的孩子,如果从小不去锻炼孩子的水平,那他以后就不好生活了。就因为这位母亲“出格”的教育方式,孩子最终考入了全中国最好的名牌大学。
如此看来,我们的母亲教子方法要优于教师啊。因为这些母亲,她们都能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因势利导,成功的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我作为一个有着30年教龄的老师,有时候也在想,传统的教育模式是不是也要适当的改一改。教师为什么针对不同的孩子,还得用同一种方式去教育呢?在这方面我们的教育家魏书生先生已经在好多年前都给我们作出了榜样!他带两个班的语文课,还当校长,管理一个大学校,而他天天不是飞到东,就是飞到西;不是作报告,就是讲学。一学期教书的时间不过学期的三分之一。不过他的两个班的学生却能够好好的学习,连转入他班的所谓最坏的学生也能奇迹般的改造好,学习好。升学率他的班总是第一。为什么呢?我想这不光是他那名人效率,重要的是魏书生老师的教学方法,他总是根据班上的不同的孩子的不同的特点顺势教育,布置作业分开布置,辅导学生有针对性,很多事情他都能大胆的让学生们自己去做,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让学生从生活中去学习真正的知识。他从不给学生批改作文,放手让学生自批自改,鲁迅先生不是也说过“文从改中出”吗?这个“改”不是老师一味的改的,而是学生自己改的。正因为魏老师能够在教学中大胆创新,所以他班上的作文质量总是数一数二的。我们说象魏老师这样的老师活得多滋润啊,他上课就像在做表演,他的语文课简直就是艺术课,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孩子们听得神清气爽。一堂课下来,老师哪里有累的迹象啊!象他这样的老师怎么也不会累倒在三尺讲台上,怎么也不会因工作劳累而搞得一身重病。我觉得老师不要再光会呕心沥血了,要改一改工作的思路,勇于创新。老黄牛的传统也不会永远光彩照人的。
教育学生,要针对学生,给鱼不如给渔。老师是孩子前进路上的引领者,就像以上两位妈妈那样,应用自己聪明才智让孩子掌握真正的本事,把爱的方式转变为孩子能够接受又能够实用的方法。这样我们的老师在施爱与施教的过程中才会永远快乐,永远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