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海洋微生物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2000年入学试卷——海洋生态学 一、填空题
1.目前生态学的发展呈现出 等趋势
2.海洋浮游生物中,一般picoplankton是指 ,nanopankton是指 ,micropankton是指 ,而macroplankton是指大型浮游动物。
3.大多数海洋生物的最适生活温度接近于 ,而安全性接近于 。 4.因过渡捕捞而处于资源衰退的鱼类种群,一般在年龄结构上会出现 。性别比例上会出现 的现象。
5.种群数量相对稳定是指 。
6.从进化论的观点来讲,K-对策者把较多能量用于 ,r-对策者把较多能量用于 。
7.生态位分化的方式主要有 、 、 、 和 。 8.补偿深度的深浅主要与 相关,临界深度的深浅主要与 相关。 9.大洋生态系统的平均生态效率比沿岸上升流的 (高或低),是因为 。
10.真光层下方有机物质主要来源于 、 和 。 11.在较低营养盐浓度下,藻类对营养盐的吸收速率(v)与介质营养盐浓度(s)的关系可用公式v=vmax×s/(ks+s)表示,其中vmax 是反映 的指标,ks 是反映 的指标。
12.动物食性的特化是对 和 的一种适应。
13.海洋河中氮的补充途径有 ,氮从海洋中损失途径则有 。 二、名词解释
1. 优势种 2. 生物圈
3. 两级同源和热带沉降 4. 食物链、营养级和食物网 5. 生物学捕捞过度和经济学捕捞过度
三、何谓“梁概念”?如何理解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群落稳定性的关系? 四、试分析自然海区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季节更替的原因
五、何谓海洋生物泵?为何说它对海洋吸收大气二氧化碳有重要作用?估算海洋生物泵
效率的依据是什么?目前估计海洋吸收大气二氧化碳的效率是多少?
六、什么叫种群的逻辑斯谛增长(饱和增长)?写出逻辑斯谛增长模型的微分形式。说
明提出这个模型的出发点(设想)和描述的机制,并举例说明模型的假设条件和缺陷。
温带的近岸海区浮游职务的生产周期和生产力相对于外海有何差别?并根据影响初级生产力的因素加以分析。
厦门大学200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海洋生态学
一、填空(25%)
1、生态系统是指 的自然整体。 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表现在 。 2、种群是 。 自然种群的三个主要特征是: 。
3、海洋浮游生物的类别中,一般picoplankon是指 ,nanoplankton是指
,microplankton是指 ,而macroplankton是指大型浮游动物。
4、同一海区傍晚十的临界深度比正午时 ,一般中纬度海区临界深度冬季比夏季 。 5、边缘效应是指 。 6、上升流海区具有 、 、 、和
等理化环境特征。
7、鱼雷资源的合理开发主要通过调整 和 来获得。
8、生态生长效率(K1)是指 ,组织生长效率(K2)是指
。
9、一般初级生产力越高的海区,真光层内生源要素(氮、磷等)的再生效率越 。
10、群落比种群高一个组织层次,具有种群所没有的 等属性。
二、简答(25%0:
1、 种群的结构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哪方面?
2、 栖息在同一棵树上(空间生态位相同)、有相同食物(营养生态位相同)的两种
鸟能否长期共存,为什么?
3、 温带海区海水临时性的层次化现象对初级生产有何影响?为什么? 4、 海洋与陆地生态系统的平均生态效率有何差别?为什么? 5、 何谓生态平衡? 三、论述题(50%):
1、 简述生态系统生物生产过程、并举例说明生产量(production)、生物量(或现
存量,biomass or standing crop)与周转率(turnover rate)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12%)
2、 实数海流有哪些生态作用?(12%)
3、 河口区生态群落的生境及其生物组成(植物、浮游和游泳动物、底栖动物等)有
哪些特点?(12%)
4、 何谓食物链?举例说明海洋食物链的主要类型。为什么说岁写食物链在海洋生态
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以及维持生态系的相对稳定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4%)
厦门大学200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海洋生态学
一、 名词解释:(20%)
1、 新生产力(new production) (4%)
2、 补偿深度和临界深度(compensation depth & critical depth)(4%) 3、 平衡渔获量(equilibrium catch) (4%) 4、 高斯假说(Gause’s hypothesis)(4%) 5、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