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创新者、早期采用者、早期多数、晚期多数、落后者
10、创新决策的类型。 P67
个人选择性创新决策、集体决定型创新决策、权威决定型创新决策。
11、创新扩散过程通常分为哪几个阶段? P61
突破阶段:采用者数量实现零的突破,这里的采用者就是我们所说的创新者。 关键阶段:早期采用者的参与通常是这个阶段的重要标志。 自我推动阶段:跟随阶段,这个阶段的采用者数量迅速增加。 浪峰减退阶段:创新的采用率逐渐缓慢的下降。
12、推广工作为什么要避免盲目的追求过高的扩散速度和采用比率? P64(不是很确定,随便看看)
某项具体创新的扩散速度和范围会受到诸多因素的映像,如创新队当地自然条件及经营条件的适应性、创新采用所需物质投入的有效性、创新扩散的社会文化环境、创新本身的效果、采用者的状况、推广工作的策略与方法、产品价格波动状况、促进扩散所需的人员与费用及其可获性等。因此,不能盲目追求过高的扩散速度和采用比率,而应当注意结合实际情况,努力争取扩散的最佳速度和范围。
13、创新采用率的影响因素有哪些?P66
潜在采用者对创新特性的理解、创新决策的类型、沟通渠道的选择、社会系统的性质、行为变革者的努力程度
14、创新的特性可以从哪些方面来理解?P65
相对优越性:采用者认为某项创新相对于其所取代的原有创新的优越程度。
一致性:创新同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系统内现行的价值观念、以往的经验以及潜在采用者的需要与面临的问题相一致的程度。
复杂性:创新所涉及的知识与技能被潜在采用者理解和应用的难易程度。 可试验性:某项创新可以小范围、小规模的被试验的程度。 可观察性:某项创新的成果队潜在采用者而言显而易见的程度。
第五章 农业推广的基本方法
1、大众传播法 P71
是指农业推广人员将有关农业信息经过选择、加工和整理,通过各种大众传播媒介传递给农业推广对象的方法。
2、集体指导法 P73
又称群体指导法或团体指导法,是指推广人员在同一时间同一时空内队具有相同或类似需要与问题的多个目标群体成员进行指导和传播信息的方法。
3、个别指导法 P75
是推广人员和个别推广对象接触与沟通,讨论共同关心或感兴趣的问题,并向其提供信息和建议的推广方法。
4、参与式推广 P77
参与式推广是参与式发展思想和方法在农业推广中的应用。
5、电子农务 P82
电子农务是借助现代通信网络,以手机短信、语音、互联网和手机上网等方式,向农民提供专业、权威、及时的农业科技、政策、市场行情等各类信息的农业推广咨询形式。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6、物联网 P84
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电子标签)、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internet of things”。其实质是利用射频自动识别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商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
7、根据信息传播的方式不同,农业推广方法分为哪几类?P71 大众传播法、集体指导法和个别指导法。
8、农业推广工作的基本程序可分为哪几个步骤?P87
项目选择与确定、小面积试验、成果与方法示范、培训与咨询服务、普及推广、结果评价六个方面。
9、参与式推广采用的工具与方法主要分为哪五类?P79 访谈、分析、排序、展示和会议
10、远程网络推广的必要组分有哪三项? P82 网络建设、农情测报员、农业专家团队
11、目前我国电子农务的建设主要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P82 电子农村、电子农民和电子农业
12、简述大众传播推广法的特点 P71-72
信息传播具有很高的权威性、信息传播具有很好的时效性、信息沟通一般是单向的。
13、简述集体指导法的基本形式与特点 P73-74
特点:指导对象较多,推广效率较高;易于双向沟通,信息反馈及时;共同问题易于解决,特殊要求难以满足。 基本形式:小组讨论、示范、短期培训、实地参观
14、简述个别指导法的基本形式与特点 P75-76
特点:针对性强;沟通的双向性;信息发送量的有限性 基本形式:农户访问;办公室访问;信函咨询;电话咨询
15、简述农户访问的基本要领 P75-76
访问前的准备工作、访问中的技巧和要领;访问后的总结工作
16、简述参与式农业推广的基本步骤 P77-78
准备阶段(包括制定工作计划、人员培训和社会动员)、问题确认阶段(对基本情况进行系统调查和分析)、方案优选阶段(集思广益,比较之后确定比较有前途的解决问题方案的过程)、行动阶段(针对上一阶段得到的优选方案制订详细的项目行动计划);信息反馈与成果扩散阶段
17、如何选择和综合应用农业推广方法? P89-90
考虑推广技术本身的特点;考虑推广对象的特点;考虑新技术不同采用阶段的特点;考虑推广机构自身的条件。
18、简述物联网在农业推广中的应用 P84-85
农业资源利用、农业生态环境监控、农业生产精细管理、农产品安全溯源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9、论述在具体的农业推广工作中,如何根据实际情况来灵活应用农业推广程序。P87-88
基本程序:项目选择与确定;小面积试验;成果与方法示范;培训与咨询服务;普及推广;结果评价 在实际推广工作中,应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而不是遵循教条和死搬硬套。
第一,属于同一自然条件的两个地区,某项先进技术已在一个地区进行过推广且取得成功,在另一个地区推广时,不必进行试验而直接进行示范、培训和推广即可。
第二,一些新品种在培育过程中已适应了当地的自然和生产条件,并经多年、多点的区域试验和生产性试验,有一定面积的示范,在农民种产生了一定的映像,这样的品种一经审定后,可直接进入推广环节,推广部门不必再进行重复试验。
第三,农民自身在多年的实践中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总结出行之有效的实用技术,推广部门应在及时总结提高的基础上,不必再试验和示范即可在同类地区大力推广
第四,某项技术若是针对某一地区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当地进行研究示范的,当研究成功后,可减少中间环节,直接在当地进行大面积推广。
第五,某项研究成果在取得成功之前的示范工作是由科研部门和推广部门共同完成的,达到了一定的示范面积,这样的成果,推广部门就要在其适宜的范围内迅速推广而不必进行推广前的试验示范。
第六,由科研、教学、推广单位联合攻坚的项目,推广人员直接参与研究和示范工作,研究成果通过鉴定后,即可直接在适宜地区推广。
第七,由各种成熟的单项技术综合组装的技术,其大面积推广可在组装好后直接进行,不必再经历由试验、示范到推广的过程。
20、论述电子农务服务的主要形式与主要内容 P83
服务形式:信息的订制和发布服务;网络信息服务;声讯信息夫妇
服务内容:供求信息、价格行情、农业生产技术信息、专家答疑、政策法规、跟踪式服务
21、如何进行安全农产品的网络推广 (无准确答案 自我发散)
第六章 农业推广写作与语言运用(不是考试重点)
第七章 农业推广试验与示范
1、成果示范 P115
一般是指运用“以点带面”的辐射原理,在一些特定的农业生产经营场所,把试验已取得成功的新技术,严格按照其技术规程要求实施,使其优越性充分展现出来,作为示范样板,供其周围相关的生产经营者观摩学习,以引起接受和采纳兴趣、激情和信心,促使其效仿,加速农业创新扩散的一种推广形式和过程。
2、方法示范 P122
是指推广人员对那些仅通过语言、文字和图像等信息资料难以准确表达或者采用者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的操作性技能或技巧,通过演示讲解、实际操作体验、讨论交流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形式传授给农民,并现场指导他们亲自演练直至掌握其技能要领及基本原理的推广教学方法。
3、多因素试验 P108
在同一试验中同时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
4、单因素试验 p107
在同一试验中只研究一个因素的若干处理的试验。
5、按试验因素的多少,推广试验的主要类型 P107-108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单因素试验、多因素试验、综合性试验
6、试验误差的来源 P114
试验材料固有的差异、农事操作和管理技术不一致性、试验外界条件的差异
7、为什么农业科技成果在大规模推广前必须进行试验? P107
每一项农业新技术成果都具有很强的生态区域选择性及技术经济局限性,适应于一定的环境条件和范围。在实际应用中,农业生产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都不尽一致,这就要求对于一些不确定因素较多的研究成果,在大规模推广应用之前,必须进行试验,一方面验证该技术成果在当地的自然生态条件方面的适应性以及社会经济价值方面的实用性,另一方面通过接近大田及生产规模的试验,在原引进技术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在创新、补充和完善技术环节,寻求符合当地实际的最佳技术参数,为规模生产管理提供可靠的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
8、简述农业推广试验的基本要求 P109-110 试验的针对性要强,目的要明确; 实验条件要有代表性;
试验数据要翔实,结果要准确可靠; 试验结果要能够重复。
9、推广人员对农民进行新技术方法示范时,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工作? P123-124 根据示范对象的需求,确定示范教学内容; 根据技术内容的特点,制订示范教学计划; 根据现场示范的要求,准备教具材料;
根据学院的素质特征,合理安排方法示范环节。
10、怎样扩大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示范的影响?(网上)
成果示范是把科技成果的优越性和最终效果尽善尽美的展现出来,以引起周围生产者的兴趣及采纳激情,并采用适当的方式鼓励、敦促他们效仿的过程。针对大多数农民在接受和采用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眼见为实”的心理特征,我们应立足面向市场经济的实际,充分发挥自身的理念和技术优势,通过创办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特色农业技术示范基地和培养高质量农业科技示范户,进行各种农业创新的成果示范,吸引广大农民共同参与农业科技创新的示范、生产和经营,扩大农业科技新成果示范的影响。
在成果示范过程中,应注意:采用的技术必须是经过适应性试验的成熟可靠的技术,示范目标与农民和社会生产目标要相一致,应具备成果示范的必须条件,示范点应便于参观,布局要考虑辐射范围。在实施过程中,应科学制定示范计划,选择示范地点确定示范户,加强指导与服务,及时解决关键技术问题,以使示范技术成果的优越性充分展示出来,在建设示范样板的同时,必须保留就技术对照,并树立示范区标志吸引参观者的注意力,还应做好观察记载,收集保留有价值的影像资料,使示范过程较直观、系统地重现出来,有效弥补参观学习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高示范样板的影像效果,最后,应把握最好时机,组织观摩和交流。
第八章 农业推广培训与咨询
1.农业推广培训 P127
是指对包括各类农业推广对象以及农业推广工作者在内的人员所进行的有关推广工作的培训与教育活动。
2.农业推广咨询 P141
是针对推广对象的需要与问题,把有用的信息传递给推广对象,并帮助其有效地应用这些信息,改善其生产与生活状况的服务过程。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3.农业推广培训需求分析 P129
是指在规划与设计每一项培训活动之前,由培训部门、主管人员、工作人员等采用各种方法与技术,对推广对象的目标、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系统的鉴别与分析,以确定是否需要培训以及培训内容一种活动或过程。
4、农业推广培训的特点 P127
先进性、显效性、针对性、季节性、灵活性
5、农业推广培训需求分析的方法 P130-131
培训需求调查、能力研究、任务分析、工作表现分析
6、农业推广咨询的特点 P140 服务性、经营性、专业性、客观性
7、农业推广培训教师的能力要求 P132 具有与有关各方合作共事的能力; 具有农村社会经济调研的能力;
具有制订和实施农业教育与培训项目计划的能力; 具有应用现代教学设备的能力; 具有培训教学的阻止能力;
具有培训档案建立和培训报告编制能力
8、农业推广培训的基本方式与新型模式 P133-134
基本方式:专题培训、现场会、经验交流会、巡回指导、科技下乡、农业科技展览、农业科技示范园、科技蹲点 新型模式:“绿色证书”培训模式、青年农民科技培训模式、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模式;农民创业培植培训模式、骨干企业带动培训模式、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培训模式
9、简述农业推广咨询的基本方法 P141-142
办公室咨询或定点咨询;信函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
10、农业推广咨询的新型模式有哪些? P142
农业科技家教(直接走进农户,通过签订协议或技术承包,对农户进行有偿的农业生产经营技术指导,或者是农户根据自己发展商品生产的需要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或农业专家,对家庭经营进行直接的具体的指导);农业专家大院(一般由政府、农业专家、企业或农民协会和农户四个组成部分)。
第九章 农业科技成果推广
1、农业科技成果 P145
农业科技成果是指农业科技人员通过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创造出来并且得到有关部门或社会认可的有用的知识产品的总称。
2、物化类科技成果 P146
一般泛指借助或直接采用相关学科的技术工艺或途径,把基础性成果的科学知识赋予在一些有直接应用价值的载体中,形成新的物质形式的有形成果。
3、非物化类科技成果 P146
一般泛指人们认识与改造自然,特别是协调生物与自然关系的途径、方法与技巧,通常是以图纸、音像、配方、技精品文档
农业推广学复习要点(课后复习题)doc资料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