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心医学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确立,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逐渐为人所知,在心血管科就诊的患者同时合并精神心理问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情况。精神心理问题可以引发或加重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同样会导致精神心理问题的出现,精神心理问题也可能以心血管的躯症状为表现形式。因此形成了心血管与心理医学交叉并综合形成的一门学科------双心医学,而具有类似与不良情绪与心境相关的心血管躯体症状,伴有或不伴有器质性心血管疾病的情况则被归为“双心疾病”的范畴。
心血管疾病与心理疾病之间的相关性日益得到研究者重视,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证明了二者之间的临床表现及发病风险之间的密切联系。Taylor J等[1]研究显示:抑郁症、社会孤立和情绪异常这三大心理社会危险因素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提示:2009年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超过1亿人,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排名首位,而其中80%以上的心理精神疾病患者未被合理诊疗[2]。Nicholson A[3]等对共计涉及146538 名参与者的54 项观察性研究进行meta分析后发现,抑郁是冠心病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Roest AM等[4]经过对249846 名患者平均随访 11.2 年的meta分析发现,焦虑是冠心病独立的危险因素。虽然,研究者对于精神心理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共同发病途径展开了深入研究,涉及炎症学说、神经营养因子学说、基因多态性学说等[5],但是,心理心脏病学的病理机制尚不明确。
国际心身医学会曾宣告:“世界心身医学应向中医学寻找智慧”。祖国医学源远流长,其博大精深的宝库中蕴涵着悠久的“双心理论”。早在《内经》中就认识到“心主神明”、“心主血脉”——心的两项重要生理功能,同时将这两个生理功能有机结合为一个整体。“心主神明”指心不仅具有统帅脏腑、形体、官窍生理活动的功能,而且具有统帅人的精神、意识、思维等心理活动的功能,《素问·灵兰秘典论篇》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主血脉”囊括了“心主血”、“心主脉”的生理功能,是“心主神明”的重要物质基础。若情志畅达,则气血调和,营卫环周不已;反之,若情志失畅,则心气郁结、气滞血瘀、耗伤气血。
现代医学的心血管疾病属于中医学的“胸痹”、“心痛”、“心悸”、“厥证”、“风眩”、“心衰”等范畴。现代医学的心理精神疾病属于中医学的“郁证”、“百合病”、“脏躁”、“癫狂”等范畴。中医典籍中关于“双心”疾病的认知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古代先贤不仅认识到情志因素可以导致心系疾病,而且对心系疾病导致情志改变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素问》载“喜伤心”、 “人忧愁思虑即伤心”, 《灵枢》载“故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类经》更是指出七情皆可伤心:“情志之伤,虽五脏各有所属,然求其所由,则无从心而发”。《济生方·惊悸论治》认为心悸与胆怯有关:“惊悸者,心虚胆怯之所致也。”《杂病源流犀烛·心病源流》则认为七情皆可致心痛:“七情之由作心痛,七情失调可致气血耗逆心脉失畅,痹阻不通而发心痛。”
基于双心疾病的中西医研究进展,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双心学组对双心疾病的筛查、诊断和治疗策略、中医病因病机、辩
证论治以及现代医学药物、非药物治疗等内容进行了讨论,撰写本文 一、病因病机 1、情志异常
情志异常可伤“心”,即“神明之心”异常影响“心主血脉”功能。《灵枢·口问》: “故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证治准绳》:“夫心统性情,始由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脏乃应而心虚矣”;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夫思虑烦多则损心,心虚故邪乘之,邪积不去,则时害饮食,心中怫怫如满,蕴蕴而痛”。很多患者就诊时,表现或仅有胸闷、心悸症状,病情较轻,或担忧罹患严重心脏病,或以忧虑恐惧原病再恶化等,忧思竭虑,甚或恐悲交加,以致茶饭不思,食纳不馨,夜寐不安,久之旧病不瘥,又添新疾,出现心悸怔忡、少寐多梦、脘腹不适、口苦纳差等症。故焦虑抑郁,忧愁思虑可使心气虚损或心气郁结,气滞血瘀诱发或加重胸闷心痛、惊悸怔忡等症。 2、药食不节
患者平素饥饱失当或乱服药物,伤及脾胃,运化失健,或气血乏源,心失所养;或聚湿生痰,久而可与瘀血、寒邪、气滞等病理因素互结,阻碍气机,胸阳失展,出现胸闷、胸痛、心悸等诸症。 3、体虚久病
患者素体亏虚,易感疾患,或心系疾病罹患日久,病情复杂,反复求医,但疗效欠佳,信心丧失,“君主之心”影响“神明之心”,出现情绪紧张或思想负担沉重,继而情绪紧张或思想负担沉重,使心血暗耗,心气郁结,或加之素体气血不足,以致心脉失养,心神失宁,出现或加重胸闷、心悸、
寐差等症。
本病病位在心,与肝、脾、肾密切相关,病性有虚、实两方面,虚者多为心之气、血、阴、阳亏损导致心神失养,实者多有肝气郁结、痰火扰心、心血瘀阻导致心脉闭阻不畅。虚实之间可以相互夹杂或转化,实证日久,耗伤正气,可兼见气、血、阴、阳亏虚;虚证也可因虚致实,兼见气滞、血瘀、痰火等实证表现,总之,本病病理性质总属本虚标实,其本为气血不足,阴阳亏损,其标为气滞,痰火,血瘀,临床上多为虚实夹杂之证。
二、临床特点
“双心疾病”患者可分为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以胸闷、心悸等常见心血管躯体症状就诊,同时存在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问题,而经系统检查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或仅为轻度异常; 2、患有器质性心脏病,成功接受介入等有创治疗,但由于患者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缺乏认识,心血管躯体症状不见缓解甚至加重,同时伴有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问题;
3、罹患慢性难治性心血管疾病,症状长期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由此继发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问题。 三、疾病识别
诊断“双心疾病”时应当中西医结合,祖国医学四诊合参的同时,也要掌握心理疾病的现代筛查、诊断方法,了解患者心理状态,整体评估患者病情。
诊断依据:1.胸闷不舒,神疲心悸,抑郁善忧,情绪不宁,性情急躁,
易怒善哭,多思善虑,心惊胆怯,夜寐难安等临床表现;2.症状多由情志刺激、劳倦过度、饮食不节等因素而诱发或加重;3.明确有器质性心脏病史或接受介入等有创治疗。
结合欧美指南1, 2及我国《在心血管科就诊患者的心理处方中国专家共识》3推荐,建议对心脏科就诊患者进行常规筛查。对患者进行在经过初筛后,推荐使用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及患者健康问卷-9(PHQ-9)(见附表)评估患者是否存在焦虑抑郁,也可用来随访以评估疗效。 筛查流程:
“三问法”初筛:(1)是否有睡眠不好或是已经明显影响白天的精神状态或需要用药;(2)是否有心烦不安及对以前感兴趣的事物失去兴趣;(3)是否有明显的身体不适但多次检查均不能发现能够解释的原因。 四、治疗
《青囊秘录》曰:“善医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其次则医其病”。古语又云“心病还需心药医”,此“心”便具有双心含义,故“双心疾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