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医学免疫学教学大纲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医学免疫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医学免疫学(Medical Immunology) 学分:2.5学分

总学时:45学时 理论学时:27学时 实验学时:18学时

先修课程: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 适应专业: 临床医学五年制 使用教材:

1.曹雪涛.医学免疫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高劲松、吴高莉. 病原生物免疫学实验教程.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4.

参考教材:

1.曹雪涛、何维.医学免疫学(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2.郝素珍.医学免疫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3.司传平、丁剑冰.医学免疫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4.柳忠辉、吴雄文.,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

免疫学是研究机体防御系统——免疫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科学,主要包括三部分。基础免疫

学从基因、分子、细胞和整体等不同水平研究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抗原的特性;及免疫系统对抗原应答的机制与规律。临床免疫学包括免疫病理学和临床疾病免疫学。免疫病理学主要研究在疾病条件下,免疫系统的变化及对抗原应答的规律。免疫学技术主要包括免疫学诊断、预防、治疗技术原理,以及免疫学实验原理与技术操作。

医学免疫学还广泛渗入到医学各个领域,形成了众多分支学科,成为指导医学实践的理论基础。因此,医学免疫学是医学教育中的一门主干课程,是医学生必修的医学基础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免疫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课程及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

1.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 (1)免疫学概论

①掌握:免疫和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和免疫系统的功能。掌握免疫器官的组成、结构与功能。 ②熟悉: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概念和特点。 ③了解:淋巴细胞的归巢与再循环。 (2)免疫分子与抗原分子

①掌握抗原的概念、抗原的基本特性、抗原的异物性与特异性;熟悉影响抗原免疫应答的因素和抗原的种类。了解超抗原、佐剂、丝裂原的基本概念。

②掌握抗体、免疫球蛋白、补体系统、细胞因子、白细胞分化抗原、CD、粘附分子、MHC的概念;掌握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功能区及其功能、免疫球蛋白的功能、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与功能;补体系统组成、补体活化的经典途径、MBL途径与旁路途径的异同、补体的生物学效应;细胞因子的特性、分类和主要生物学活性;经典的HLA-Ⅰ类分子和Ⅱ类分子的编码基因、分子结构、组织分布和功能特点。

③熟悉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基因工程抗体的概念;补体经典途径、MBL途径与旁路途径的激活过程;细胞因子受体的分类概况;粘附分子的分类和主要功能;HLA复合体的多基

因性和多态性。

④了解免疫球蛋白的异质性;补体系统的命名和补体活化的调控;细胞因子的临床应用;免疫细胞表面功能分子的种类和功能;免疫功能相关基因、HLA分子和抗原肽的相互作用、HLA与临床医学的关系。 (3)免疫细胞

①掌握单核吞噬细胞及NK细胞的生物学功能;T细胞的重要表面分子及其作用、T细胞的功能;B细胞的重要表面分子及其作用、B细胞的功能。

②熟悉单核吞噬细胞与NK细胞的表面受体;T细胞亚群的分类方法及各亚群的概况;B细胞的辅助受体及亚群概况;造血干细胞的重要表面标记(CD34);T细胞库和B细胞库以及淋巴细胞克隆选择的概念;T、B细胞在中枢免疫器官发育过程中自身免疫耐受形成的机制。

③了解γδT细胞、NK1.1+ T细胞、B1细胞、多形核粒细胞的基本特性;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Th3、Tr1细胞和NKT细胞的功能;B细胞的补体受体及其他膜分子;造血干细胞的起源与特性、骨髓和胸腺造血微环境中维持造血干细胞分化的主要因素、BCR和TCR基因结构与重排以及抗原受体多样性产生的机制、免疫球蛋白类别转换和抗体亲和力成熟的概念。 (4)免疫应答

①掌握参与固有免疫应答的组织、细胞和效应分子;固有免疫应答的特点及其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关系。熟悉固有免疫应答的作用时相

②掌握抗原提呈细胞的概念与种类。熟悉抗原提呈细胞对抗原的摄取和处理加工的途径。了解专职抗原提呈细胞的主要特点。

③掌握T细胞和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活化的信号要求(双信号刺激);效应T细胞的作用;体液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熟悉B细胞的激活、增殖和分化;B细胞对TI抗原的免疫应答。了解T细胞活化的信号转导途径;抗原特异性T细胞克隆增殖; B细胞在生发中心的分化成熟;粘膜免疫免疫应答。

④熟悉抑制性受体和调节性T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了解抗原和抗体参与的调节;凋亡对免疫应答的负反馈调节;独特型网络和免疫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节。

⑤掌握免疫耐受的概念与特点。熟悉免疫耐受的机制。了解免疫耐受的形成及表现,免疫耐受与临床医学的关系。 (5)临床免疫

①掌握超敏反应的概念及分型、各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Ⅰ型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念和分类;免疫缺陷病的概念、分类和主要临床特点。肿瘤抗原的分类及特征。同种异基因移植排斥反应的本质及直接识别与间接识别的异同。

②熟悉各型超敏反应的代表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损伤机制与典型疾病;原发免疫缺陷病的代表性疾病、AIDS的发病机制与免疫学异常;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同种异基因移植排斥的类型及其效应机制。

③了解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原发免疫缺陷病的发病机制、AIDS的防治原则;肿瘤的免疫诊断和防治原则;同种异基因移植排斥的防治原则。 (6)免疫学诊断及免疫学防治

①掌握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凝集反应、沉淀反应与免疫标记技术的原理和应用。熟悉淋巴细胞的分离和分类鉴定的方法、T细胞功能测定的方法。了解B细胞功能的测定;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应用。

②掌握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概念和主要制剂、免疫治疗的概念。熟悉疫苗的基本要求、计划免疫的含义、免疫分子和免疫细胞治疗的基本手段。了解新型疫苗和新型佐剂:疫苗的应用;生物应答调节剂与免疫抑制剂。 2.基本技能

掌握常用的免疫学实验技术的原理、操作、结果分析及适用范围,了解相关的仪器试剂。培养学生掌握免疫学实验的基本技能。

(1)掌握中性粒细胞吞噬实验、细胞因子含量的测定等固有免疫检测方法。

(2)掌握凝集反应、沉淀反应等经典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技术;掌握免疫荧光技术、免疫酶技术等

常用的免疫标记技术的原理的方法

(3)掌握免疫细胞分离技术的原理,掌握PBMC的分离方法。 (4)熟悉HLA分型方法,掌握HLA基因分型的技术。

三、课程学时分配

教学学时为45学时,讲授理论学时为27,实验学时为18学时,理论与实验比值为1.5:1。具体安排如下: 授课内容 免疫学概论 免疫器官和组织 抗原 抗体 补体系统 细胞因子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B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 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加工及提呈 T淋巴细胞介导的适应性免疫应答 B淋巴细胞介导的适应性免疫应答 固有免疫系统及其介导的免疫应答 免疫耐受 免疫调节 超敏反应 自身免疫病 免疫缺陷病 肿瘤免疫 移植免疫 免疫学检测技术 免疫学防治 实验考试 合计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验学时 2 1 2 2 2 2 1 2 1 2 1 2 1 5 1 自学 3 自学 自学 自学 自学 12 1 2 45 2 1 2 2 2 2 1 2 1 2 1 2 1 1 1 3 1 27 4 12 2 18 备注

四、考核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

成绩构成:其中考勤占4%,平时成绩占10%,实验成绩占16%,期末考试成绩占70%

五、课程基本内容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

[目的要求]

1.掌握:免疫和免疫学的概念和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2.熟悉: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概念和特点。

3.了解:免疫学基本内容概貌;免疫学发展简史及其展望。

[讲课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免疫的概念,免疫学的研究范畴及其在医学中的地位。 免疫:指免除疫病及抵抗多种疾病的发生。

免疫学:是研究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并消除有害生物及其成分的应答过程及机制的科学;是研究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耐受,防止自身免疫疾病发生的科学;是研究免疫系统功能异常与相应疾病发病机制及其防治措施的科学。

2.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生理和病理表现。 3.免疫应答的内容:固有免疫及其特点;适应性免疫及其特点。

4.免疫学发展史及展望:了解免疫学发展经历的经验免疫学时期、科学免疫学时期和现代免疫学时期。 5.现代免疫学的发展:自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互动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第二章 免疫组织和器官

[目的要求]

1.掌握免疫器官的组成。 2.熟悉免疫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3.了解淋巴细胞的归巢与再循环。 [讲课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

1.中枢免疫组织和器官 (1)骨髓(Bone marrow)

功能:造血器官(各种免疫细胞的发源地);是人类B细胞、NK细胞发育、分化、成熟的部位;体液免疫应答的发生场所;造血干细胞系的分化。 (2)胸腺(Thymus)

功能:是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诱导自身免疫耐受,减少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免疫调节功能。 2.外周免疫组织和器官 (1)淋巴结:

主要功能:滤过淋巴液,捕捉抗原并递呈给免疫活性细胞,启动免疫应答。 (2)脾脏

主要功能:储存和调节循环血量,滤过血液,捕捉抗原并递呈给免疫活性细胞,启动免疫应答。 (3)粘膜伴随(或相关)淋巴组织(muco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 MIS的主要功能:产生IgA类抗体和细胞因子等,执行黏膜免疫功能。 3.免疫细胞 4.免疫分子

[教学方法]讲授法,互动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第三章 抗原

[目的要求]

1.掌握抗原的概念、分类、特性。 2.熟悉影响抗原免疫应答的因素。 3.了解超抗原、佐剂、丝裂原的基本概念。 [讲课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抗原的概念;抗原的免疫原性与反应原性;半抗原与完全抗原的概念。(重点讲解)

抗原的概念:是指能与T细胞的TCR及B细胞的BCR结合,促使其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结合,进而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

抗原的免疫原性:即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诱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 抗原的

半抗原:仅具备抗原性而不具备免疫原性的物质。 完全抗原:同时具备免疫原性和抗原性的物质。 2.抗原的异物性:异种、同种异体、自身成分。(重点讲解)

3.抗原的特异性:抗原决定基(表位)概念与类型;共同抗原和交叉反应。(重点讲解) 抗原的特异性: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及其与应答产物发生反应所显示的专一性。

抗原决定基(表位):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根据结构特点可分为顺序表位和构象表位。

共同抗原表位:不同抗原之间含有的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

交叉反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对具有相同和相似表位的不同抗原的反应。 4.影响抗原免疫应答的因素:抗原的理化性质、宿主因素、免疫方法。

抗原的理化性质:化学性质、分子量大小、结构的复杂性、分子构象、易接近性、物理状态 宿主因素:遗传因素和年龄、性别与健康状态

5.抗原的种类:胸腺依赖性抗原和胸腺非依赖性抗原;异嗜性抗原、异种抗原、同种异型抗原、自身抗原;内源性抗原与外源性抗原。

胸腺依赖性抗原:此类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依赖T细胞的辅助,又称T细胞依赖抗原。 胸腺非依赖性抗原:该类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时无需T细胞的辅助,又称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 异嗜性抗原:为一类与种属无关,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异种抗原:来自另一物种的抗原性物质。

同种异型抗原:指同一种属不同个体见所存在的抗原。 自身抗原:可诱导特异性免疫性应答的自身成分称为自身抗原。 内源性抗原:指在抗原提呈细胞内新合成的抗原。

外源性抗原:指并非由抗原提呈细胞合成、来源于细胞外的抗原。 6.超抗原、佐剂、丝裂原的基本概念。 7.自学:超抗原、佐剂、丝裂原的基本概念 [教学方法]讲授法,互动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第四章 抗体

[目的要求]

1.掌握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概念;抗体的基本结构、功能区、功能;五类抗体的特性与功能。 2.熟悉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

3.了解免疫球蛋白的异质性、人工制备的抗体。 [讲课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概念。(重点讲解)

抗体:是介导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是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糖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清等体液中,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的结合,显示免疫功能。

免疫球蛋白:将具有抗体活性的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统一命名为免疫球蛋白。 2.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医学免疫学教学大纲

《医学免疫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医学免疫学(MedicalImmunology)学分:2.5学分总学时:45学时理论学时:27学时实验学时:18学时先修课程: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适应专业:临床医学五年制使用教材:<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znpf67u3f47hq70zb090vngk58yn6010et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