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三8月月考作文讲评材料
窗与镜,缺一不可
50班胡允
通过窗子,看到的是世界;透过镜子,审视的是自己。倘若没有窗子,那么我们便无法知道世界的广阔,偏安一隅的视野所带来的浅陋将会把我们淹没;同样,假若失去镜子,那么我们便会陷入大千世界的泥淖中不能自已。所以窗与镜,缺一不可。
窗子是了解外部世界的门户。改革开放初期的特区便是祖国了解世界的窗口,世界经济发展的形势便在这个窗口呈现出来,故而中国改革开放后便能迅速紧跟世界形势,经济特区的窗口作用实在功不可没啊!反之,如若没有这扇窗子,中国现在也许还在计划经济的优越性中陶醉着。青蛙在井底所见的世界只有如井口般大小,是因为它没有一扇可以看见外面世界的窗口,所以井蛙成了人们嘲笑的对象。
赵括关闭窗子,生搬硬套兵书之术,被后世讥为纸上谈兵;康有为不愿打开窗子,逆民主社会的潮流而动,坚持保皇,成为晚年的一大污点;袁世凯不顾及窗子,视国家为无物答应日本“二十一条”,被百姓骂为卖国贼。窗子外的世界是世情,更是时代发展的潮流,故而窗之不可缺也。
在已有窗子的情况下,镜子也是不可或缺之物。镜子的作用是对自己的审视。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正是因为有魏征这面镜子,才成就了李世民明君之名。如果没有道德的镜子,岂有屈子“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如果没有忠义之镜,怎会有岳飞精忠报国的誓愿?
透过镜子,反省自己,这便是古代先贤的处世为人的准则。古语云:“吾日三省吾,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仁义礼智信,是传统文化的根本,是中华民族灵魂伫立世间,行于岁月的根基,也是为人处世的镜子。老子说以不变应万变,变的是世界,不变的是仁义礼智信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镜子如一位谆谆教诲的长者,让我们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改正错误,保持本性。
窗主外,镜主内,内外结合,方符合中庸之道。我们需要窗子,关注时事的变化,作好应对的准备,紧随时代发展的潮流,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同样需要镜子,它能让我们保持本心,不让外面的尘埃玷污了自己。
因窗知外,因镜晓内。正如林清玄所说:“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
我们时刻都在和自己、和世界相处,因而窗与镜,缺一不可。
镜子与窗子 50班佘颖
林清玄说:“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此言极富哲理。
自我狭小,我们需要一面镜子,正衣冠,知成败,日日审视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世界宽广,我们需要一扇窗子,仰望苍穹大地,看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
自我狭小,面对自我时,需要有一面镜子,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刘邦,沛县的一个小小的亭长;项羽,楚国大将的后代。当他们面对秦王时,项羽雄心勃勃:“彼将取而代之”;刘邦只是站在一旁恭敬的仰望:大丈夫当如是。两个人的差距不言而喻。楚汉之争,项、刘却各占半壁江山。刘邦比项羽多的无非是有一面镜子,对自我始终有清醒的认识。他无经天纬地之才,无陶朱、猗顿之富,文武不及韩信,才智不及萧何,行军用兵之道不及手下一干将士。然而他善于以部下为镜,从镜子中,他看到的
1
是自己的不足。从底层一步步做起,广纳贤士,聆听忠言,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将地盘一步步扩展到了蜀地。项羽则相反,缺少的正是一面镜子。他刚愎自用,听不进不同的意见,身边的谋士一个个离去。最后,他曾经不齿的刘邦竟打败了他。自刎乌江,至死也没弄明白因何而败。
世界宽广。我们需要的一扇窗子。海子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只有敢于面对窗外的世界,我们才能真正拥有一份开阔的胸襟,感慨自身的渺小。种一粒志向,树一叶高远。只有在广阔的世界里,才能感受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美好。柴静,知名主持人,她在她的《看见》中写道:“当我成年时,我很庆幸把自己的视野投到更广阔的世界。”面对世界时,打开小小的一扇晴窗,柴静望见了真正的生活:悲伤、欢乐、残忍……于是她才能应对自如。我们如同芥子般渺小,在自我的世界,需要打开一扇窗,去看看这世间的辽阔,就会发现自己的渺小,生命如尘埃,心存一份勇气需膜拜世间的宽广。
面对这世界宽广时,我们需要一扇窗子,从自我中走出,感受生活的真谛。无妨生命的渺小,只用心膜拜即可。
不论是镜子,还是窗子,但愿我们都能从中受益,做好自我,仰望并热爱这宽广的世界。
镜与窗 45班 蒋平利
佛语有云,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意思是细微之中也包含着大宇宙。一只蚌,从外面看,你看到的只是它背上弯曲的螺纹,却不知内含珍珠;一滴水,你若视而不见,那么,“滴水藏世界”一说便在眼中成了虚妄之说。
镜与窗,内与外。
透过镜,我们看到的是自己的身影,我们的美丽与瑕疵,我们的谦虚与傲慢,我们的渊博与无知……透过窗,我们看到的是万千世界,有如画的美景,也有龌龊的尘埃,有百花齐放,也有群魔乱舞,这是我们将面对的种种。
镜子是不可或缺的。古人常以铜为镜,以正衣冠。透过镜子,我们可以看到的是自己的不足,是自己的宽容抑或狭隘。昔者唐太宗以魏征为镜,照见自己的得与失,才少了国事的失误,少了内心的自大。透过镜子折射出一个真实的自我,才能有长足的进步,也就有了后来的贞观之治。现如今,许多人完全忘记了自己身边的镜子,将自己塞在匣子里,将欲望与褊狭,愤怒与怨恨积在心底,眼睛里流露各种复杂的神色,就连人性本有的善良也渐渐被现实的景象所湮没。物质的富有带来的却是人性的丧失。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常常照镜子是必不可少的,从镜子中观察脸上的尘埃,观察灵魂上的污垢,提醒自己别失去了自我。欲望给人们的真套上了厚厚的套子,如若能让真实的自我在镜子中显现,生活定然又是另一番风采。
窗子也是必不可少的。人永远不可能孤立存在。一滴水,只有注入大海与千千万万滴水汇集在一起才能显现自身的价值。一个人,也只有进入尘世,在纷繁的世界中求得一隅之地,才有存在的意义。透过窗,我们能看到外面独有的精彩。古人习惯将窗户开在床头,是因为睁开眼便能看到窗外的景物。有了窗,人与世界才有了某种微妙的联系。有了窗,我们可以看到窗外的美景,可以让新鲜的空气流进窗内。当下,很多人将这扇窗紧紧地关闭着。关闭的窗阻隔了人们对外界的了解,造成了自己的孤陋寡闻。心灵的窗子也必须打开,关闭了心灵之窗便阻隔了人与人的交往,造成了人与人的不信任。给朋友开一扇窗,让他住进你的心里,让自己知晓对方的快乐或悲伤;给陌生人开一扇窗,让他知道世界是温暖的。
镜与窗,内与外。若能用心看透镜中的自己,看透窗外迷离的世界。那么得到的会是一份心灵的超脱。
2
镜与窗,看到的是不同的事物,折射的却是同样灿烂的人生。
我们需要一面镜子 46班 代蓓蓓
我是谁?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坚强还是懦弱?我的优点是什么?我的缺点又是什么?我相信,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自我剖析、自我了解的时候。但结果却不一样,有的人盲目乐观,认为自己是个完美的人;有的人过度自卑,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当然大多数人能对自己作出正确的评价,给自己准确地定位。
那么,怎样才能准确地认识自己呢?
林清玄曾经说过,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一个人面对自己时,需要的是镜子。镜子可以正身,也可以正人。当你从镜子中看清了自己,才能及时改正自己的不足,明白自身的缺失,从而找准前进的方向。由此可见,镜子对于认清自我是非常重要的。
有了镜子,可以看到自己的长处。世间每个人都有优点,或多,或少,或明显,或隐晦。可以肯定的是,优点是真实存在的。一个十恶不赦的混蛋,也许热爱生活,也许还有尚未泯灭的良知。一个一无所有的乞丐,也许有帮助他人的愿望,有颗善良的心。一个身体残疾的人,也许能像正常人一样创造自己的辉煌。澳大利亚的力克·胡哲,是个生下来就没有四肢的人。按理说他的生活应该毫无意义了,可事实却不然。他不但活着,而且活得很精彩。他说他虽然没有四肢,却有健全的灵魂。他风趣幽默,积极向上。他明白自己的长处,能够帮到别人的就是传播快乐和决不放弃的信念。最终,他成为一名游历世界的演说家。看到自己的长处,是认清自我的重要一环,也是人生成功的前提。
有了镜子,就可以看到自己的短处。俗话说,人无完人。就是说,世上每个人都有缺点或不足。有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面对缺点的勇气。一个不照镜子的人永远不知道自己长什么样。我们身边的每个人都是一面镜子,常常与身边的人交流,便是给自己的灵魂照镜子。一个不愿听取别人意见的人,永远也不知道自己有哪些不足。也许这些不足不会使我们失去生命,但却可以影响我们的生命,使自己离成功越来越远。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再努力的加以弥补,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自己。
有了镜子,可以认清自我,正确的评价自己。认清了自我,便能找准前进的方向。当一个人面对镜子认清了自我时,他便会明白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明白自己应该发挥的作用。明白了这些,才能知道该向哪个方向努力,才能告别旧我,创造新我。生命才得以升华,人生才会变得更加有意义。
照镜子的过程,是一个人自我审视、自我肯定、自我批判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肯定自己长处,我们变得更加自信;摒弃自己的短处,我们会变得完美。因此,我们有必要带着镜子上路。
3
镜子·窗子 46班 周晓霞
在第三次因为自己那夹杂着浓重方言的普通话引发全班的哄堂大笑时,他涨红了脸,跑出了教室。
站在洗手间的镜子面前,他第一次觉得自己是那么的卑微。他想起开学的那天,(自己的)父亲搁下地里的农活,带着满脸自豪与得意,高兴地邀请几位伯伯、婶婶去火车站送自己。那时候自己因为成了小山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而自豪不已。
怀着要成为村里最有用的人的雄心壮志来到了大学,结果却发现完全不是他想的那样。大学里,人们大多衣着时尚,说着流利的普通话。而自己,完完全全的土包子。行动畏首畏尾,说话结结巴巴。自己要融入大学生活都难,更别说获得成功,带领村里人走上富裕之路了。
他长长地叹了口气,望着镜子里的自己,满是失落与失望。
突然,他瞥见厕所墙壁上方一扇小小的窗子,从窗口望去,正好是一片开阔的蓝天。蓝天之上有几只燕子正在追逐嬉戏,它们一会儿东,一会儿西。它们不惧怕撞上什么吗?他问自己。天空那么大,有什么能阻挡它们的飞翔呢?他觉得自己好可笑。
望了一会儿,他忽然明白了什么。自信从心底喷薄而出,就像一束强光穿过重重迷雾,到达他的前面,让他油然而生一股坚定。
天空这般空旷,自己为何要害怕呢?不走,又如何知道自己能走多远?不拼搏,怎么知道自己不行?
他暗暗下定决心,为了家中期盼的父亲,为了村里那些曾经关照过他的长辈和同辈们,他必须放手去搏一下。
从此,他每天下了课就把自己关在寝室里,先对着镜子大声地说:“加油,你真棒!”。然后练习普通话。渐渐地,他能够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了,也能和同学一起谈笑风生了。自信的笑容又重新回到了他的脸上。后来,他成了校园广播站的播音员。再后来,他出了校门,创办自己的公司。不久,他自费在他们村里为村民建立了卫星接受站,让村民们能及时了解外面的信息。他利用村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开发生态旅游。在他的带领下,原来贫穷的山村,慢慢变得富有了。
现在的他是真正的燕子,拥有属于自己的广阔的蓝天,然而他还是忘不了那个习惯,每天对着镜子大声地说:“加油,你真棒!”
镜子给了他最初的自信,而窗子给了他想要飞翔的欲望。正是这两者,让他走向了成功。
4
2015届高三8月月考作文讲评材料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