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绿色贸易壁垒对宁波家电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国际贸易不断发展的趋势下,传统的非关税壁垒已近受到越来越严格的限制,但是发达国家以保护国家或地区环境安全,保障人类或动植物健康为理由,纷纷采取了隐蔽性更强、透明度更低、更不易监督和预测的保护性措施——绿色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由于具有名义上的合理性、形式的合法性、保护内容的广泛性、保护方式的隐蔽性等特点,成为当今国际贸易领域行之有效的贸易保护手段之一。现在,中国许多产品正深受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宁波作为我国三大家电产品制造和出口的基地,宁波家电产品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面对发达国家实施的绿色贸易壁垒,宁波家电产品出口贸易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然而,目前我国针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研究主要着重与纺织业、农业等行业,对家电行业的绿色贸易壁垒的研究甚少,对宁波家电产品出口贸易的绿色壁垒的研究则少之又少。宁波家电出口企业如何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已近成为宁波家电出口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研究紧扣当前宁波家电行业竞争态势,主要针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产生过程、特点、作用和影响以及宁波家电行业的现状、出口市场的环境标准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也探讨发达国家对家电产品的环境指标,最后为宁波家电出口贸易面临的绿色贸易壁垒提出应对策略。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绿色贸易壁垒的定义:绿色壁垒又称环境壁垒,是指进口国政府以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健康为由,以限制进口、保护贸易为目的,通过颁布复杂多样的环保法规、条例,建立严格的环境技术标准和产品包装要求,建立烦琐的检验认证和审批制度,以及征收环境进口税方式对进口产品设置的贸易障碍。绿色壁垒是进口国借环境保护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其目的是为了构筑阻挡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的屏障,以保护本国的相关产业,其实质是一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手段。
1.1 国外研究现状
绿色贸易壁垒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以1995年世贸组织专门成立贸易
1
与环境委员会为标志。到了1999年11月30口,在美国西雅图召开的世贸组织第3届部长会议上,各成员国就环境与贸易问题展开广泛的讨论,这时环保这道绿色的贸易壁垒已是世界贸易中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
一、绿色贸易保护主义的形成
绿色贸易保护主义理论形成的基本标志可以认为是Anderson (1992)出版的《世界贸易的绿色化》(Greening Of World Trade Issues)。指出国家贸易应优先考虑保护环境,应减少和消除污染和破坏环境的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为了维护环境和人类身体健康,任何国家家都有权采取关税和非关税措施,控制甚至禁止污染环境的产品出口,任何产品都应将环境和资源费用计入成本,使生态环境资源化和环境成本内部化,其计算标准应为国际标准。
凯恩斯(J.M.Keynes,1883—1946)在他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强调了“新重商主义”的政策思想,形成典型的超保护贸易学说。他认为,不是为了保护国内幼稚工业,以增强其竞争实力,而是保护国内已经发展起来的大工业以加强其垄断地位:在市场争夺中,不是消极地防御进口而是积极出击占领国际市场:保护措施不仅仅限于关税,各种出限入的非关税手段成为超保护贸易的主要措施。他主张重新实行重商主义的各项措施,并运用政府对财政与货币两大部门的宏观控制,进一步有效地推行保护贸易政策。例如,用提高海关税率、增加课税种类、设置各项非关税壁垒等保护主义措施,禁止或限制外国货进。
英国经济学家庇古(A. C. Pigou)在其所著的《福利经济学》中指出:“经济外部性的存在,是因为当A对B提供劳务时,往往使其他人获得利益或受到损害,可是A并未从受益人那里取得报酬,也不必向受损者支付任何补偿。”经济外部性一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外部经济性。即某项活动对周围事物造成良好影响,并使周围的人获益,但行为人并未从周围取得额外的利益。二是外部不经济性。即某项事物或活动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而行为人并未为此而付出任何补偿费。外部不经济性的实质是私人成本社会化,即把自身的盈利建立在他人受损的基础上。其中外部不经济性就是绿色贸易壁垒的成因之一。
二、关于绿色贸易保护主义对贸易的影响
Simon P.Anderson and Nicolas Schmitt(2003)认为一个政府在他可以自由设置关税的时候无意于采用非关税壁垒,但当关税要通过相互协商决定时,他们则会实施非关税壁垒。Ravi Batra和Hamid Beladi(1998)认为贸易壁垒主要是通过影响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化而限制污染物品的进口的,即主要是通过对污染物品的进日实行贸易壁垒边界变动控制来实现,包括关税和非关税措施。贸易壁垒引起的进口物品价格边界条件的变化形成了类似物理学中所研究的梯度场,即价格梯度场,通过控制空间场的边界条件,就’可以达到控制产品的进
2
口的目的。
Livingstone Susan和Sparks Leigh (1994)认为绿色运动己经把商业对环境的影响推到了全球政治、社会和商业的议程,环境问题已是商业不可乎视的一个问题。环境已成为了一个日益重要的政治问题,并导致了强硬的环境立法。随着日益增多的环境规则和消费需求,生产者己认识到他们必须考虑到他们的产品从“摇篮到坟墓”中所有的环境问题。
Lucas,Wheeler and Hettige(1992)认为贸易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由同向到不变再到反向的倒U字型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收入对环境状况的制约。Michael J.Ferrant ino(1997)认为较高的收入水平使人们能承担得起更多环境质量费用,但是低收入则使基本的衣食和住宿支出居于首要地位。
Michael J.Ferrantino(1997)认为不同的国家对内会出现竞相降低环境标准(the race-to-bottom)的情况,即每个国家或地区都担心别国或地区采用较低的环境技术标准引起本国或本地区产业和产品的竞争劣势,为避免竞争性损害而竞相采取低的环境技术标准,因此各国或地区间都会采取次优的环境政策。因为全球环境是人类的公共产品,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的极大化,就会有把不经济的外部性转稼给别的国家的倾向。
Uiph(1996)从另一个角度指出,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保护地球、保护生态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发达国家对外又会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及动植物生命、健康的名义,设置各种绿色技术壁垒,在国际上出现“环境规则竞赛”(regulatory competition),即各国或地区为了阻}r_外地产品对本地的市场进入,纷纷确定对自己有利的环境技术标准。
C.P.Chandrasekhar和Jayati Ghosh(2003)通过分析乌拉圭回合谈判和多哈谈判中主要的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对待绿色贸易壁垒的不同态度,得出结论,“对个球经济一体化的危胁不是来自外部的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运动.恰恰相反,其重要的敌人是存在于内部。”
1.2 国内研究现状
一、关于对绿色贸易壁垒内涵的认识和评价
胡江芳(2009)认为绿色贸易壁垒使外国产品无法进口或进口时受到一定限制,是一种本国产品和市场的贸易保护措施。徐慈东(2005)认为绿色贸易壁垒是某些国家为了保护贸易,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建立严格的环境技术标准,制定繁琐的检验、审批程序,对进口产品设置贸易障碍,限制进口。赵显(2008)认为绿色贸易壁垒是一种新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某些国家借口保护有
3
绿色贸易壁垒对宁波家电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文献综述】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