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捕情感,入意境,寻文脉,品语言——高中散文教学浅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学论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捕情感,入意境,寻文脉,品语言——高中散

文教学浅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学论文)

余林(彝良县第二中学,云南昭通 657613) [内容摘要]:散文,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有必要分析把握散文作品的基本规律,这样对组织和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赏析和把握散文都会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将从捕情感、入意境、寻文脉、品语言等四个角度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分析,讨论如何进行高中散文教学。希望对大家教学工作会有所启迪和帮助。

[关键词]:高中散文教学 捕情感 入意境 寻文脉 品语言

散文,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备受高考语文命题者青睐的一种文体。近年来,在各省高考语文主观题中,尤其是现代文阅读部分,主要考察的就是散文文体,因此散文几乎成为每年高考的必考题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有必要未雨绸缪,分析把握散文作品的基本规律,这样对组织和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赏析和把握散文都会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第 1 页 共 14 页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在实习期间的体会感悟从四个方面谈谈散文教学,相信对大家教学工作会有所启迪和帮助。

一、捕捉情感,引导学生品味散文的情感美

钟嵘在他著名的《诗品序》中说道:“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这充分说明,任何作者的写作,都是因为他们内心有不能平之情才产生的。就散文而言,它不像诗歌,有深奥的典故;不像小说,有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也不像戏剧,有激烈的矛盾冲突。一篇散文的构思,往往是作者带着偶然性、机遇性,而不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是作者的随感而发。散文教学要让学生“抓住美感”。美感的产生,必然经历感知、想象、理解等心理过程,而情感则是贯穿整个过程的主线。在此,我得出情感教育的程序: 诱发情感(美的引导)——激发情感(美的感受)——深化情感(美的熏陶)——抒发情感(美的升华)。美感总是通过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具体感受的,在情感教育的过程中,借助他们达到感觉的升华,最终达到知识、情感、行为三者完美的结合。情感因素是学生接受信息的阀门,积极的情感是学生认识活动的“动力”和“能源”。因此,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去捕捉每一篇散文的动情点,体会散文的情感,从而进一步感受散文的美。

第 2 页 共 14 页

我们知道,优秀的散文作家,常常是从自然界的一花一草,一事一物触发情感,而写下脍炙人口的美文。例如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必修课第二单元的几篇散文都是这样:一方荷塘,一座地坛,一间小屋……一一都成为引发作者情愫的景与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细细品味每一篇文章中的景、物与事,从而捕捉到作者涌动的情感。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写于第一次大革命失败之后,反映的是作者内心的苦闷和矛盾的情绪。而作者这种在黑暗时代不满现实、寻找超脱以及暂时超脱而终究不能超脱的情感寄托在文中一片片宁静而美丽的荷花、荷叶上,融合在浮起着薄薄青雾的荷塘里。我们可以透过月夜荷塘上幽静、安恬的梦幻般景色,去捕捉到作者隐含其中的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感受到文章的奇妙之处,领悟到文章的深邃之意。

台湾作家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全文笔调清新俊逸,感情蕴藉委婉,是一篇寄寓情怀、托物言志的抒情佳作。作者在文中刻意设计的小屋,表面上煞有其形,实际上根本不可能留存于世,而只是作者一种情感的抒发与理想的寄寓,即返归到宁静的自然,结庐于远离人境的山上,从而避开尘世的喧嚣,逃离人世的尔虞我诈,过一种不需要设计与装潢的遗世独立、超然物外的自然生活。寄予了作者深厚的情素,传达出作者唯美的期盼。

第 3 页 共 14 页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我与地坛》(节选)是收在高中语文教材里的史铁生的名篇。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节选)是作者用十五年的时间感悟生命的结晶。文章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抒写人生感受,表现了作者残疾后由自伤轻生到寻找新的生活道路的勇气和力量,表达了作者痛苦、复杂深沉的情感。教读本文,首先应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概括前后两部分的要点,感悟作者由“死”到“生”的复杂情感;另外应组织学生讨论探究,深刻体会作者瘫痪后生活中最重要的那些复杂难言的真切情感,进一步提高对生命意义的认识,激发学生理解母亲,感受母爱,鼓励学生把发自内心的最真最美的赞语献给母亲,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

二、进入意境,引导学生品味散文意境美

“意境”两字在许多人心目似乎只属诗歌,其实不然,“意”,情思也;境,形象也。散文既是一种自由多样,关注真实世相的文体,自有其对特定意境的追求;古有“诗文一家”“文中有画”之说,也揭示了意境美不独为诗,也为散文所有;并且,现代人对于“散文是美文”的界说,也在认同散文文质相承,形神兼美的同时,实质上承认了散文的特征之一,即用独具质感的优美的语言创设特定的情境以寄托自己的哲理情思。鉴赏散文的意境美,就要循其通达意境的路途,领略不同人物的不同人生的不同场景,从这种场景的或闪烁而过

第 4 页 共 14 页

或慢速显现之间,捕捉到作者寄寓于其中的绵长的情思,深邃的哲理。

意境,是写景散文的命脉。我们在教学中如果能够抓住散文物我一体的意境,散文的主题、感情、技巧等都能够带动起来。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散文的思想、感情、技巧讲得深入浅出,并还原散文完整、动人的本来面目。

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让自己进入意境,对作品有深刻透彻的理解,这样才能带着学生进入意境。我们知道,文学作品中“境”由“情”生,“情”浓“境”幽,无“情”则不能入“境”。教师应把自己的感情完全置身于作品之中,从内心深处感知作品撼人心肺的艺术感染力,在感受作品、产生共鸣的基础上,带着强烈的感情,把意境传导到学生的情感之中,使师生双方与作者作品双方的思绪自然而然地协调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带情”、“引导”是很重要的两环。教师只有以自身的情绪去影响感化学生,带领学生一同在美妙的艺术殿堂遨游,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比如,在教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教师就可以由形到神,顺着文中一幅幅如梦如幻的美丽飘渺的画面,深情地引导学生走进这种朦胧的意境之中,带着学生在欣赏婀娜多姿的荷花、微微吹拂的晚风、缕缕淡淡的荷香、曲曲折折的小路、淡淡的月色和薄薄的轻雾中,细细品味着作品迷离恍惚的情

第 5 页 共 14 页

捕情感,入意境,寻文脉,品语言——高中散文教学浅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学论文)

捕情感,入意境,寻文脉,品语言——高中散文教学浅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学论文)余林(彝良县第二中学,云南昭通657613)[内容摘要]:散文,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有必要分析把握散文作品的基本规律,这样对组织和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赏析和把握散文都会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将从捕情感、入意境、寻文脉、品语言等四个角度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zepl1ni7r79c964hjsm5kaxd91bpl00kwu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