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准备 辨别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 选择评价方法 定性、定量评价 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做出评价结论 编制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图1-1 安全评价程序框图
划分评价单元 2 项目概述
2.1 建设单位概况
某公司成立于2006年8月,售等。现有职工 52 人,该公司有合法有效的采矿许可证、营业执照。
2.2 地理位置以及周边人文状况
窑沟尾矿库周边无全国和省重点保护名胜古迹和重要工矿企业,尾矿库所处沟道为东西向沟道。沟口南侧有四户居民,居民距离尾矿库初期坝下游100m以外。
2.3 窑沟尾矿库情况
窑沟尾矿库改造工程工勘单位为信息产业部电子综合勘察研究院,由山东省冶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7月设计,经商州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组织了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的审查,并出局了建设批复,由陕西港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建设,监理单位为陕西信远建设监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并经陕西省水利水电工程西安理工大学质量检测中心出具了窑沟尾矿库改造工程质量检测报告。企业委托陕西国泰安全技术服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对窑沟尾矿库改造工程编制了验收评价报告,结论为:窑沟尾矿库改造工程具备安全生产条件。
之后企业于2013年4月委托陕西永安科技评价有限公司编制了窑沟尾矿库现状评价报告,结论为:窑沟铅锌矿尾矿库为正常库,具备安全生产条件。
初期坝坝高10m,初期坝坝顶宽度2.5m,坝长42m,外坡比1:2。堆积坝坝高3m,采用干式堆排,外坡比1:4.3,
企业于2013年10月取得了尾矿库三级安全标准化,总之窑沟尾矿库自建成后一直运行良好,没有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2.4 地质、气象和水文条件
(1)地形地貌
库区所在场地山岭纵横,主要走向西南-东北,属中山区沟谷地貌。窑沟为一基岩侵蚀沟,总体走向北东-南西,两侧基岩大部分裸露,谷坡坡度45°-55°,沟谷长度大于2km,尾矿库所在沟谷呈“U”型,东北高,西南低。
(2)气象水文
库区属大陆性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年降雨量为550-1104mm,年平均气温12.9℃,1月平均气温-0.1℃,7月平均气温25.1℃,极端最高气温39.8℃,极端最低气温-14.8℃,无霜期210天,秋季多雨,春冬易干旱,夏季暴雨频繁,常伴有大风和冰雹,最大冻土深度18cm,年主导风向ES,年平均风速1.5-2.3m/s,最大为18 m/s。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该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震活动较少,属较稳定区域。
(3)库区地质 ①构造
库区位于商县-高耀断裂带的北翼,区域内主要发育四组节理,产状分别为5∠71°、200∠30°、152∠45°、285∠82°,以第一组、第二组节理裂隙最为发育。
库区内发现一条小型断裂,走向西北-东南,先压后张性质,倾向42°,倾角大于60°,该断层破碎带宽近6.0m,以变质凝灰质板岩为主,断裂带内产状紊乱岩石破碎,节理发育。地表微地貌显示冲沟负地形,延伸长度不详。
②地层 第四系(Q4)
零星分布于沟谷、洼地与山间缓坡地带,主要为残坡积物、腐殖质、沟谷洪积物组成的含砾粘性土,偶见块石,公路边坡地带分布有小型岩堆撒落体,延伸达50余米,岩堆高度小于1.5m。
上古生界(Pt2)
库区山体主要由一套变质凝灰质板岩夹绿片岩组成,局部充填石英岩脉,地层时代为晚古生代(Pt2),岩石以青灰色、灰绿色为主,表层岩石由于风化可见灰黑色、褐红色条纹及斑点,块状构造。
库区内的基岩多为自然出露,风化严重,长期受雨水侵蚀,局部地段岩体呈碎块状或粉末状,在陡坡地段易发生崩塌、掉块、溜土现象,可形成岩堆或堵塞泄洪渠。
(4)水文地质
库区存在季节性地表水,属丹江水系,主要补给源为山涧泉水及大气降水,平时水量小,遇强降雨时水量急增,历史最高洪峰发生在80年代。
库区内基岩裂隙闭合性较好,地表未见地下水出露,库区两岸山体全由变质火山碎屑岩组成,该岩段单位涌水量0.0001L/S,渗透系数K<10
-5
cm/s,按照GB50287附录J,岩石渗透性等级为微透水,属隔水层。
(5)场地地震效应
库区内岩性主要为变质火山碎屑岩,按坚硬程度属较硬岩,且场地覆盖层厚度一般不大于5m,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筑场地类别可按Ⅰ类考虑,属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适宜筑坝。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附表A查得,商州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
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判定,场地地面下20m深度范围内无可液化土层。
(6)不良地质作用
根据《商州区窑沟铅锌矿尾矿库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信息产业部电子综合勘察研究院,2008年6月)所述,尾矿库场地及附近不发育溶洞、古河道等现象,未见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及其他不良地质作用,适宜筑坝。
2.5 尾矿工艺资料
生产规模:100t/d 工作制度:240d/a 矿石比重:3.0t/m3 尾矿浆浓度:20% 尾矿产率:90%
尾矿粒度:-200目占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