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苏教版必修五文学常识及解题技巧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归有光】 字熙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明朝昆山人,着名散文家。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 。提倡唐宋古文,“唐宋派”代表。 【王实甫】

名德信,大都(今北京)人,中国元代戏剧家。编撰杂剧 14 种 ,现仅存《西厢记》、《破窑记》、《丽春堂》三种,他的作品抒情性强,曲词优美,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其中最着名的是《西厢记》,被称为“杂剧之冠”“天下夺魁之作 ”。 【西厢记】

全名为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共5本21折,该剧取材于唐人元稹的《莺莺传》和金人董解元改编的《西厢记诸宫调》(习称《董西厢》)。 【元杂剧】

1.元杂剧从艺术风格上分“本色派”和“文采派”,王实甫是后者的代表。 2.元杂剧结构:一本四折一楔子

王实甫的《西厢记》是元杂剧中独有的长篇,全剧共五本二十一折,“长亭送别”选自原作的第四本第三折,是《西厢记》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精彩片段之一。 3.剧本内容构成:曲、科、白

曲即唱词,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讲究对仗押韵,一韵到底。

全剧曲子一般由主角一人唱到底。分旦本戏和末本戏。 《长亭送别》共19支曲文,由莺莺主唱。

4.四大爱情剧 四大悲剧 元曲四大家 《拜月亭记》(关汉卿 ) 《窦娥冤》 (关汉卿) 关汉卿 《西厢记》 (王实甫) 《汉宫秋》 (马致远) 白朴 《倩女离魂》(郑光祖) 《赵氏孤儿》 (纪君祥) 马致远 《墙头马上》(白 朴) 《梧桐雨》 (白 朴) 郑光祖 【威廉·莎士比亚】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人文主义最杰出的代表,近代欧洲文学的奠基者之一。

主要作品有:历史剧《亨利四世》,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及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屈原】

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他开创了诗歌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其作品有《离骚》(古典文学中最长的抒情诗,其代表作)、《九歌》、《天问》、《九章》等,全收在《楚辞》里。

【司马迁】

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有“史圣”之誉。 【史记】

原名《太史公书》,东汉末始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以人物为中心的叙史方式)通史。分本纪(记历代帝王政迹,12篇)、列传(记重要历史人物的言行事功,70篇)、世家(记诸侯兴亡,30篇)、表(记大事年月,10篇)、书(记各种典章制度,8篇)五种体例。

【记念刘和珍君】

选自《华盖集续编》

备:华盖:古代的星名。传说和尚交华盖运是成佛作主之兆,而俗人只好碰钉子。鲁迅取名“华盖”,是暗喻反动派的围攻和迫害。 【楚辞】

是继《诗经》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由西汉刘向编辑,收集了战国时楚国人屈原、宋玉(合称屈宋)等人的作品。 【鲁迅】

字豫才,原名周树人。“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小说集是《呐喊》、《彷徨》和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 《呐喊》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鲁迅唯一的一部中篇小说)、《药》等14篇作品;《彷徨》包括《祝福》等11篇作品。 【逍遥游】 选自《庄子》,庄子,名周,战国中期宋国人。和老子同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老庄”。其文章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庄子(书)】 又称《南华经》,是庄子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所着。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王羲之】

字逸少,东晋人,有“书圣”之称,也擅长诗文。曾官至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 【王勃】

初唐诗人,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有《王子安集》。 《滕王阁序》是他的“绝唱”。 【诗歌鉴赏】

一.诗歌鉴赏设问角度: 1、分析意境(景+境+情) 2、语言 ①语言风格 ②炼字

3、形象:什么形象;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特征;形象意义。 4、表现手法(表现技巧)

① 抒情手法: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怀古讽今)

② 描写手法:衬托、对比、动静、虚实、方位变化、角度变化、细节描写、白描 ③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设问、夸张、借代、对偶、用典 5、观点评价(表明自己观点;评价他人观点;结合诗句分析) 二.语言赏析题答题详解

主要包括关键词语、特殊句式及语言风格三类。 1.关键词语类

从语法角度看,包括动词、形容词、数词及一些活用词;从修辞角度看,包括叠词、谐音词、色彩词、拟声词等。 2.特殊句式类

包括省略、语序倒置和意象组合等。

“夕阳芳草废歌台,老树寒鸦静御街 ”两句各连用三个意象:夕阳、芳草、歌台,老树、寒鸦、御街,通过意向的叠加(组合)(①句式特点)构成了一幅萧疏寂寥的画面,(②画面)为全曲奠定了感伤的基调。(③作用) 3.语言风格类

语言风格主要是指一首诗的整体语言特色。

古诗常见的语言特色如:平(平易、自然、质朴、简洁)、雅(清淡、素雅、清新、典

雅)、华(华美、绚丽、明丽、晓畅)、婉(委婉、含蓄、沉郁、凝练)、神(准确、传神、生动、形象)、壮(悲壮、豪放、雄浑、粗犷)。 【成语】

对症下药 耸人听闻 外强中干 恰如其分 推陈出新 可歌可泣 无可厚非 异曲同工 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 日薄西山 气息奄奄 汗牛充栋 荷枪实弹 退避三舍 卷帙浩繁 瞻前顾后 置之度外 不赞一词 劳燕分飞 蜗角虚名 举案齐眉 义无反顾 噤若寒蝉 方兴未艾 溢美之词 莫衷一是 炙手可热 众望所归 一言九鼎 胸无城府 从长计议 不负/孚众望 黍离之悲 怀瑾握瑜 深思高举 长歌当哭 殒身不恤 桀骜不驯 奴颜婢膝 群英荟萃 绘声绘色 芸芸众生 旗开得胜 崇山峻岭 无与伦比 追本溯源 莘莘学子 少不更事 卓有成效 融会贯通 振聋发聩 毋庸置疑 门庭若市 洋洋洒洒 蔚为大观 鱼目混珠 矫枉过正 恃才傲物 优柔寡断 良辰美景 饥肠辘辘 枉费心机 活灵活现 俯仰一世 不名一钱 游目骋怀 放浪形骸 同日而语 仗义执言 殊途同归 有声有色 感同身受 翻云覆雨 集思广益 如火如荼 不可理喻 评头论足 无所适从 劳民伤财 防患于未然 半斤八两 不堪入目 熟视无睹 九牛一毛 画地为牢 荡气回肠 大放厥词 安土重迁 结草衔环 黄粱美梦 按部就班 拭目以待 拍手称快 文不加点 不胫而走 功败垂成 萍水相逢 三人成虎 见异思迁 亦步亦趋 一念之差 出神入化 江河日下 休戚相关 危言危行 令行禁止 扶摇而上 【现代文解题技巧】 表达方式有以下五种:

1、记叙(叙述) 2、描写 3、抒情 4、议论5、说明

(1)记叙.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

(2)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包括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环境描写)等,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3)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具体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反映方式,抒情主要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并通过在意识中对现实的审美改造,达到心灵的自由.抒情是个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也是情感释放与情感构造、审美创造的辩

证统一.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4)议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5)说明.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植物、文具、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五种表达方式,作为文章的形式要素,一定要为内容表达服务.一定的内容采用不同的表达来写作,可产生不同的效果,这就是所谓表达功能. 表现手法包括:

托物言志 写景抒情 叙事抒情 直抒胸臆 对比 衬托 卒章显志 象征 衬托 想象 联想 照应 寓情于景 反衬 烘托 托物起兴 美景衬哀情 渲染 虚实结合 点面结合 动静结合 伏笔照应 托物言志 设置悬念 渲染环境 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等 不同的文体不同的表现手法:

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 象征等手法;

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 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

在鉴赏现代文阅读中表现手法: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修辞、抑扬、用典等.

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用现代的观点来说,主要的有三种:比拟、夸张、借代等

至于表达效果,简单一点说就是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描写方法、修辞)的作用,不知道你问的是哪方面的

下面是一个语文知识清单虽然不是特别全面,但是比较条理,可能对你有帮助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等(参考上文)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借喻、反语、婉曲、顶真、回环、通感等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序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二十四、其他: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作比较:把__________和______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打比方:将_______比作_____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举例论证:——运用典型事例说明论点. 用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有力地驳倒错误言论或证明中心论点

道理论证:——引用经典或名言、谚语、警句等证明论点 通过讲道理来证明论点.

作者更有力地提出或证明论点

对比论证:——用反向事例或事理对比说明论点.

用正反两方面的道理或事实通过对比来论证.突出文章的论点

比喻论证:——借助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论点. 用比喻的方式来证明论点. 它使语言形象生动,它通俗易懂地论证了……[论点] 道理论据:深刻而有力地证明了……

[如果是警句,则说它具有警策作用,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 事实论据:确凿而准确地证明了…… (三)句子含义的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说明语段的作用 (1)、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文. 有时在文章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 (2)、结合说明方法谈.

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 (七)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苏教版必修五文学常识及解题技巧 

【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明朝昆山人,着名散文家。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提倡唐宋古文,“唐宋派”代表。【王实甫】名德信,大都(今北京)人,中国元代戏剧家。编撰杂剧14种,现仅存《西厢记》、《破窑记》、《丽春堂》三种,他的作品抒情性强,曲词优美,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其中最着名的是《西厢记》,被称为“杂剧之冠”“天下夺魁之作”。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z7dq0fwf637lyd0yjbf83hrt8bf1m008to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