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___________
本科生毕业论文
东北小品的语言特色分析
Analysis of the language features of northeast sketch
内容摘要:东北方言小品在春节联欢晚会上取得的巨大成功,使得东北方言红遍大江南北,并成就了众多小品演员。他们将东北方言和小品的创作和舞台表演融合在一起,从而构成了东北方言小品的语言特点。东北方言小品的成功除了与艺术家的表演功底有关之外,主要取决于东北方言的独特魅力。本文以小品中的语言入手,对东北方言小品的语音、词汇、语法以及修辞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发掘出东北方言独特的语言魅力,并进一步了解东北文化的丰富内涵。 关键词:东北小品 语言 特点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毕业论文
每一种艺术形式的存在,都有其深层动因,有支撑它的文化土壤,一个小品的演出时间至多不能超过14分30秒,喜剧小品除了短小精悍,道具、背景简单之外,语言、神态、动作便成为其成败的关键,而语言显得尤其重要。有人说:语言是小品的生命线。有数不尽的疙瘩话、俏皮词儿、歇后语使观众的笑神经瞬间被激活,似乎“一下子找到了失落已久的梦境,人们大笑、狂笑,差一点儿笑傻了”,以至于不得不使人们惊异于东北喜剧小品的魅力,随即找到这股力量的源泉——小品的语言。下面我们就从语音、词汇、语法和修辞等语言层面来讨论东北喜剧小品独特的语言艺术。
一、语音方面
东北方言隶属于我国七大方言区之一的北方方言,它接近普通话,这也成为观众们理解和欣赏小品的基础。东北方言喜剧小品在语音上同普通话的细微差别使小品语言拥有了不一样的亲切和俏皮。
(一)合辙押韵
合辙押韵是喜剧小品语言的一大亮点,通过恰到好处地运用打油诗、顺口溜等富有节奏和韵味的语音形式,来体现语言的音乐美,是喜剧小品增强艺术感染力的常用手段。尤以赵本山表演的小品最具特色。
(1)“咱在家里那是菜得我熬,水得我烧,工资全交,剩饭全包,又会说,又会笑,上哪去找?”《自找没趣》男主人公以自嘲的口吻,交代自己在家中“卑微”的地位。小品开篇便已生动有趣的“上口段子”交代人物的身份和性格。
(2)“上顿陪,下顿陪,终于陪出胃下垂。先用盅后用杯,用完小嘴对瓶吹。”《牛大叔提干》以打油诗的方式,戏虐地反映社会不良风气,极尽讽刺之能事。
(二)谐音
谐音是构造幽默风趣的重要手段。谐音的巧妙运用也是春晚小品的亮点。《送水工》中的那个送水老汉就上演了一系列的语音笑话:他将洋博士“儿子”说的“研究古尸”,理解成“研究古诗”,将“木乃伊”之“伊”理解为“姨”,即而又胡诌出“木姨奶”、“姨奶”来,简直让人喷饭。小品中像这样有意利用同音字,借字换音,从而引发歧义,制造误会的例子是很多的,能达到神似的效果。
1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毕业论文
如《捐款》中:
阿姨:感谢刨根问底拦不住 本山:拦不住就别拦了 阿姨:栏目组??
单身母亲面对镜头,对搜狐栏目表达感谢,此时此刻她的心情可能有几分紧张,她把“栏目组”说成“拦不住”,正是“栏目组”和“拦不住”谐音效果,使语言产生了幽默感。又如:
小沈阳:大爷你好! 亲家:没好!
本山:他说生活美好!再如:
亲家:凭什么不让我说话?我是股东。
本山:他那意思,这个行为全是他鼓动的。没有他鼓动我都不一定能干这事?? ——(小品《捐款》) 在这个例子中,钱大爷心中有鬼,故意把亲家说的“没好”说成“美好”,把“股东”说成“鼓动”,他这样做是怕他的亲家说出捐错钱的事。所以这里是出于个人目的,故意利用谐音现象,迷惑观众,同时增添了语言的幽默感。
(三)方音谐趣
喜剧小品以风趣逗乐为目的,其语言力求贴近社会生活,因而一开始就不避方言俚语,它常通过恰如其分地调整音调来制造幽默效果,以《昨天今天明天》为例:
赵本山:“那是过去,现在和将来。”阴平调的“将”读成上声 jiang。 赵本山:“小伙儿比较帅呆了。”去声的“较”在东北惯性读成上声jiao。 这种典型的、只突出了声调变化的北方口音,使得小品语言既具有乡土特色,又避免了因完全使用方言语音而造成的理解困难和交际障碍。宋丹丹在《钟点工》中的个别语调让人听起来也特别有韵味,“唠嗑”,“第三步(阳平san),把冰箱门带上”,人念成“阳平yin”,以及“大哥,你别(去声bie)说了”。
(四)性别语言错位
2009 年春节晚会的小沈阳让这一趋势达到了登封造极的地步,小沈阳在本山大叔的扶持下一炮走红,他那标志性的小发夹、小短裙、小花卦、和小围巾也把男扮女装的表演演绎得淋漓尽致。从小沈阳男扮女装上,有些论点开始关注当下“中性化”的趋势,在过去,娘娘腔是会被人鄙视和不齿的,但现在似乎出现了一种中性化的趋势反而为人们所慢慢接受。在小品《不差钱》中小沈阳把一个“中性化”
2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毕业论文
的饭店服务小生扮演的出神入化。包袱抖得也是清脆响亮。“我的英文名字叫小损样”,“这是按我们苏格兰风格来包装的,再说这也不是裙子,这不七分裤吗,看,哈。妈呀。着急穿跑偏了,我说走道怎么没裆呢”,“眼睛一闭一睁一天儿过去了 hang,眼睛一闭不睁,一辈子过去了 hang﹗”这些台词在小沈阳女性化的语音演绎中一下子具有了无穷的力量,给广大观众带来了无限的乐趣。
(五)多使用儿化音
东北话中,不少词的后面都带有儿化音。在赵本山的小品中这一特点很鲜明。 1.人物名字后面的儿化音
《相亲》中的徐老蔫儿、马丫儿;《小九老乐》中的小九儿、老乐儿;《牛大叔提干》中的老牛头儿;《红高粱模特队》中的小辣椒儿;《拜年》中的小范儿等。
2.独白和对白中的儿化音
本山成名作《相亲》中徐老蔫开场就有一段独白:“你说我儿子净整这格路事儿,让我这当爹的替他相媳妇儿。你说现在都啥年代了,我这当老人的跟着掺和啥劲儿?我说不来吧,他就跟我怄气儿。俺那孩子哪点儿都好,就是有点儿驴脾气儿。这也不怪他,我也这味儿。等一会姑娘来了,我把信一交就算完事儿。”
像这样的对话在东北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这些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儿化音的参与既朴实、直率、不做作,又让语言生动、活泼、韵律化十足、琅琅上口。
二、词汇方面
骆小所在《现代修辞学》中提出:“同义手段的选择的目的是为了使语辞或文辞收到尽善尽美的修辞效果。这种选择就是运用语言和表现方法的技巧”。东北小品运用了大量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比如熟语、俗语以及一些典型的东北方言词语等等,这些词语的使用对于塑造作品中的人物性格,丰富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得东北小品在带给观众幽默诙谐的同时,呈现出浓郁淳正的东北风情。不仅如此,东北小品的作者通常灵活地借用经典歌曲、知名人士、社会热点及重大时事,并且能够根据剧情需要仿制新词等等。正如骆小所所说:“变易语言往往具有空灵美、押韵美、虚幻美、意象美”。
3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毕业论文
(一)熟语和俗语的引用
1.熟语。我们所说的熟语通常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和格言。通过使用熟语使得表达幽默夸张,同时又非常贴切,明白易懂,观众感同身受。如:
赵本山:我鞋呐?完了完了,产房产喜讯,人家生了?该!我说不让你来不让你来偏来,这回咋样?我觉你是耗子给猫当三陪,你挣钱不要命了!
——(小品《拜年》) 2.俗语。俗语书通俗并在人民口语中广泛流行的定型化的语句,简练、形象,大多是由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的实际中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的日常生活经验和愿望。如:小品《老拜年》中的“给你点阳光你就灿烂”、“是金子迟早会发光的”;《红高粱模特队》中的“人是衣服马是鞍。一看长相二看穿”;《拜年》中的“干啥啥不行,吃啥啥没够”。这些俗语来自民间,源自生活,平易自然,清新活泼,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拉近了与观众的情感距离。
(二)方言词语的大量使用
东北方言词语粗犷、豪放、生动、诙谐,大量使用东北方言词语使东北小品呈现出浓浓的东北味,深深的东北情。仅以2009年春晚小品《不差钱》为例,东北方言词语就高达十几处之多,如:“急头白脸”、“急眼”、“敞亮”、“整”、“吵吵巴火”、“铆劲”、“抠”、“咋整”、“完蛋玩意”、“拉到”等。
东北方言中的象声词在东北小品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小品《不差钱》中“点击率老高了,哇哇的,都二年多了,叫丫蛋。”在《卖车》中“咵嚓一下砸地板上了嘛”等等。这些象声词的使用使语言有了声音效果,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三)仿制新词
仿造新词是指利用前面出现的词语中某个语素造成新词用于后文,是在现有词语基础上进行仿造,因此仿造的新词和被仿造的新词往往同时出现。形式上既保持与原有词语近似的特点,内容上又赋予新意。这种词汇就会使语言生动活泼、诙谐幽默,是形成笑料的一种手段。在《捐款》中,如:
本山:他那意思,这个行为全是他鼓动的。没有他鼓动我都不一定能干这事,这个人经常跟我说,亲家啊,咱们好好包地,多赚钱,自己别花,完事捐款啊,现场直播。
亲家:我这是现场直憋!
亲家一直想插话进来,可是钱大爷告诉过他这是个现场直播,全球都能看到,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