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普通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初探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普通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初探

我国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促使高等教育迅速进入大众化阶段,且大部分普通本科院校为省属,它们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其自身也得到了较快发展。然而,其规模与数量在满足广大人民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同时,教学经费的投入及教学管理水平等不相匹配的现象也相继显现出来。这使得大众对高等教育的质量深感担忧。高等教育是向社会输送有用的素质相对较高的人才的最后出口,其质量好坏关系到社会的进步、民族的兴衰。如何提高高校培养出的人才素质,要从多方面加以改革和完善。

一、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外部因素

1.管理机制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已逐步同国际接轨,不断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办学方法,但在许多方面还保留着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体制。学校的办学还没有真正的自主权,学校的管理者还有着“官本位思想”,求稳、求同,没有自己的办学思想和办学思路。现在的高等教育机构更像一个政府部门,教育被行政化,大学也成了领导者们利益、业绩的资源。这和人们心目中学校是学术发源地、文化象牙塔、科学研究的圣殿的概念背道而驰。这也使得高校的某些管理者没有为教师服务的思想,“教师的生存是管理者上下争取来的,和教师的努力没有多大关系”。这从思想理念上让各学院和学校、一线教师和管理者之间产生了深刻矛盾。这种现象在省属二类高校反映更加明显。这样一来,教师们更愿意做管理一族,不愿静下心来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因为管理者同等条件下更容易拿到省级、市级课题,也就更容易进级。因此,教育要想长足稳定的发展,尽快赶超发达国家的水平,必须从机制上加以改革,摒弃教育的行政化,官僚化。

2.管理水平及管理制度不完善。我国省属二类高校的管理层有几大现象,一种是盲目地追求以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担任管理岗位,这

些人由于忙于事务性的管理工作,没有时间静下来钻研专业知识,不用太多时间就使他的业务荒废,惯性和懒性使之重新回归很难。这对我国的学术水平提高是一大损失;另一类管理人员是各部门、各二级学院教学不太称职的人,由于不存在被辞退的后顾之忧,尤其在省属学校,对于表现不好或不称职的人员不得不安排到另一个位置。这些人的办事能力和工作态度对高校的管理起着负面作用。更严重的是有些人员的能力水平根本不适合做一名高校教师,由于没有辞退机制,各二级学院的领导也不愿意得罪人,因此这些人还站在崇高的讲台上,这可能给我们民族的未来带来灾难。这种情况的发生,根本原因还是我们的管理体制不适合现代教育发展的规律。 二、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内部因素

1.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具体体现就是各高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再具体一点就是高校各个专业课程的设置。我国的大学教育,各大学之间互相参考互相借鉴,大都不敢有太大的创新,这样一来,各个学校的培养方案雷同性特别大,没有自己的特色,有的打着某种特色的牌子,其内容也大致相同,或是加了一些所谓选修课来充数,实际上没有真正体现出特色来。培养方案设置以后,如何执行也是影响高校教学质量的关键。

2.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我国现在大部分的高等教育培养出的各专业人才还是属于类似一个“模具”打造的“产品”,所有的某个专业的学生几乎是同一培养方案,即使有的专业设置二个或以上专业方向,但据统计,由于师资有限,也只能开设一个方向。一个专业课程的任课教师已固定,学生不能选择教师。同时,学生也不能自主选择专业。由于每个学生的特点不同,学校应给学生充分的选择权利,这一点各高校已有所认识,但师生比例远远不能满足这种灵活的需求。目前,在教育的投入不可能很快达到需求的情况下,我们更应从教学管理上下功夫。一是要实行真正的学分制,不要限制毕业年限,以修满学分作为评价基础。且在限制必修学分的基础上,其他学分要由学生自主选择。另外,选修学分的完成方法、评价方式也应有多种形式。只有

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灵活选择相关课程去修读。从我国2012年专业指导方案中,我们发现,国家教委推荐的各个专业的核心课程数量较大,各个学校如何根据自身特色在这些核心课程中去选择必修课程的门数、种类也是影响其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学管理中有二大主体,教师和学生。这二大主体如何去管理及监督也是影响高校教学质量的第二大因素。改革开发以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扩招后,高中升入大学的入学率也逐年增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不合格的学生走向社会给高等教育质量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可想而知的。大众对我国的高等教育信心不足。高考的应试教育下培养出的学生对学习早已厌倦,即使考入高校,也早已失去了学习的乐趣,找不到自己的特长,丧失了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由于中国封建文化的长期影响,中国的家长对孩子大都抱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再加上高考的独本桥让家长们认为上了大学孩子就能出人头地。所以从小到大孩子们在老师、家长的督促下有学不完的知识,做不好的作业,上不完的各种培训班。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的素质教育不可能实现。这种情况也培育出了我们的教师,也是以传授知识为根本,以教材为中心,围绕着考试不断地讲授、灌输、练习。学生成了做题、考试的机器。这种现象从小学到中学一直延续到大学。中国要应对国际经济、科技、人才竞争和综合国力的挑战,必须与时俱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师的课堂教学也仍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法,问题是在课堂上我们是以学生为中心还是教师是演员学生是听众,之所以说是“听众”,是因为学生有的即使来到课堂上也只顾做自己的事,可能个别的都没看老师一眼。如何在课堂上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这就提高了对教师的综合素质的要求。

3.教学方法的改革。我们要学习发达国家的教学方法,从实践中总结理论式、理论结合实践式等方法来激励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新性。过去应试教育的一卷定结果的方式在素质教育中就不太适合,一门课程结课后的考核方式要多样化综合评分。这也就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如何能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也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普通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初探

普通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初探我国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促使高等教育迅速进入大众化阶段,且大部分普通本科院校为省属,它们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其自身也得到了较快发展。然而,其规模与数量在满足广大人民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同时,教学经费的投入及教学管理水平等不相匹配的现象也相继显现出来。这使得大众对高等教育的质量深感担忧。高等教育是向社会输送有用的素质相对较高的人才的最后出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z5so4y7pk85bn78arf2570pk9t7uz00b8h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