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下转盘混凝土同时浇注,牵引反力座槽口位置及高度准确定位,与牵引索方向相一致。
3.2.6 T构箱梁现浇
T构采用满堂碗扣式钢管支架平行铁路搭设,分两次浇注完成,第一次浇注底腹板,第二次浇注顶板、翼板。由于箱梁平行于京广铁路和107国道线路,为了防止施工干扰铁路和公路运营,在支架靠近铁路和公路侧,安设防护钢丝网,高出梁顶2.2m,以保证施工机具材料杂物不侵入铁路限界。
在箱梁砼浇注前对支架进行预压,消除其非弹性变形,模板采用大块整体钢模,箱梁现浇采用汽车输送泵分两次对称浇注,先浇注2-64m箱梁底腹板,然后进行顶板的浇注,转体到位后两端各剩余16米T梁进行支架现浇注。
3.2.6.1支架地基处理
为了减小支架变形,对支架地基进行整平压实处理,然后浇注C15混凝土基础,保证支架受力均匀。
3.2.6.2支架搭设
按设计方案搭设满堂碗扣式支架,施工时T构两侧对称同步进行。钢管平面纵向间距为90cm,横向间距腹板下为60cm,其余均为90cm;另外墩身四周的纵横间距加密为60cm×60cm,步距为120cm。为了确保满堂支架的整体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纵横向每隔5-7排沿全高设置双杆剪刀撑,斜杆与地面角度应为45o~60o。
支架搭设完毕,底模铺设前,利用顶托或木楔仔细调整标高,然后用二期恒载的100%进行支架预压,以检查地基及支架强度、刚度及稳定性,消除非弹性变形。测量出支架的弹性变形,并根据支架的弹性变形设置施工预拱度。
支架预压是支架验收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模拟上部结构的施工过程对支架进行检验,是验证支架设计是否合理和是否可以交付使用的必要条件。满堂支架采用预压实验:
预压部位:模拟图纸设计中的箱梁砼部位。
预压荷载:用沙包代替相应部分的砼进行预压。各个部分的预压荷载的数量已作相应换算,并取荷载的100%作为预压荷载值。
预压程序:
(1)第一次高程测量:测出已完成的支架上的模板的标高并做好记录。 (2)加载:在密铺的木方上面平放预压荷载,加载值为断面砼重量的100%;
(3)第二次高程测量:加载过程同步观测标高变化,达到预压荷载值不少于24小时,同时标高稳定(无沉降)后,再在原位置(模板)进行标高测量,并作好记录。
(4)卸载:把沙包依次卸去。
(5)第三次标高测量:卸荷完成后,在原测量处测量标高并做好测量记录,整理测量记录,并分析数据并作出具体报告。
(6)支架标高的调整:
支架预压前,按照设计标高进行调整(第一次测量),确保支架各杆均匀受力;通过预压,支架基本消除预压荷载作用下的地基的塑性变形和支架个杆件的间隙等非弹性变形。通过预压、第二次测量和卸荷后,第三次测量得出支架弹性变形数值,作为调整梁底标高的依据:梁底标高=设计梁底标高+设计预留拱度+指甲弹性变形值。
(7)预压沉降观测:
预压沉降观测点设置分别于每孔梁的腹板位置,底板两条边缘线的0、L/3、2L/3、L位置。各观测点位置支架顶拉水平线并吊线锤,锤尖下方对应位置钢筋头,距离统一调整为30㎜,预压过程中观测沉降量及纵横两方向的稳定性变化。
预压实验过程中,专职安全员测量员持续观察支架,一旦出现以下异常变化,立即中断实验,检查问题的出处,并加以排除。
a基础的周围土体有明显的侧间凸出。 b荷载增加很小,但沉降值却急剧增大。
C 荷载不变而24小时内沉降值随时间近于等速增加。 D线锤观测时发现支架纵横向偏移较大。 模板工程:
为保证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尺寸准确、表面平整、美观、线条顺畅、颜色一致,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模板质量。模板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模板板面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所有模板接缝处用胶带密贴;模板分块要以安装方便,脱模、拆除容易为原则,尤其对于内模,更应考虑到人工搬运方便,同时兼顾到运输、吊装的要求。
底模和外模采用大块竹胶板,底模置于[16槽钢上。[16槽钢以80㎝间距铺设,并用角钢相连以保证其稳定性。外侧模主要包括侧模架、支撑、契型支垫和外模定位契等几部分。外侧模主要与底模相接;侧模架支撑在契型支垫上。侧模上缘拉筋利用梁体翼缘板的横向构造筋焊接固定,下缘利用槽钢焊接挡块和木契固定。
内模面板采用木胶板,内模架钢管搭设支承与内模临时立柱上,内模临时立柱支承
在底板预制块上。端模采用组合钢模,以钢管作加劲肋。用梁体纵向和拉筋相接固定端模。
3.2.6.3钢筋工程
钢筋在现场集中加工,钢筋绑扎严格按施工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钢筋主筋采用闪光对焊和搭接焊,钢筋骨架绑扎固定后,绑扎其他钢筋,并安放内模。用混凝土垫块梅花状布置支垫钢筋,以确保底板和腹板钢筋的保护层厚度。箱梁支座预埋钢板、通气孔预埋管及伸缩缝及预埋筋均与箱梁主筋点焊在一起,防止混凝土浇注时位置偏移。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在钢筋绑扎过程中,须按设计文件规定的空间坐标制作预应力波纹管定位钢筋、定位网片,穿入波纹管。锚垫板位置准确固定牢固,钢筋骨架底网钢筋制作好后,穿入通长钢绞线。
3.2.6.4箱梁混凝土浇筑
T构箱梁混凝土用输送车运输,混凝土泵车布料,用插入式震动器进行捣固成型。 混凝土灌注顺序:第一次从梁端向根部处对称灌注底腹板,第二次从梁端向梁根部对称灌注顶板。每次灌注投入2台汽车泵,具体施工顺序为:腹板→底板→翼板→顶板。箱梁混凝土养护采用薄膜保湿养生,不得有冲溅水柱,影响铁路和公路行车安全。
为了保证连续梁底板混凝土的质量,在制作内模时特别注意两点。一是在内模的顶部开35*35㎝的口,间距4m,用作底板混凝土的下料口,在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安装孔口模板,将孔口处的局部钢筋扎好。二是在内模的底部不安装模板,保证底板混凝土能够进入,用插入式振器振捣。在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安装孔口模板,将孔口处的局部钢筋扎好。
连续梁混凝土掩护采用草袋覆盖、洒水养生,混凝土初凝后即开始,养护不少于14d。 3.2.6.5预应力张拉
混凝土强度和弹性模量达到设计要求后,开始进行预应力筋张拉。张拉采用双端张拉及单端张拉两种方式,实行张拉力与伸长量双项控制,施工时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张拉,并及时进行孔道压浆。
3.2.6.6落架
压浆完成达到设计强度后,即可通过支架螺杆卸落,落梁后拆除底模。卸落支架应自两端向中间对称进行。靠近铁路和公路侧的支架拆除时,保证人员、材料、机具设备
不侵入铁路安全限界。
3.2.7转体施工
T构箱梁浇筑完成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后进行张拉压浆作业,完成后由两端向中间拆除支架,安装转体牵引系统,并在正式转体前进行试转,设置防超转设施;最后在铁路和公路部门给定的要点时间内,用两套四台ZLD200型液压、同步、自动连续千斤顶牵引系统绕T构转动轴拽拉,使T构箱梁顺时针转体52o,转体到位后浇注上、下转盘间混凝土,形成梁、墩、承台固结体系。
(1)、转体前准备
①设备调试。对使用的设备在使用前进行标定,之后对系统进行空载联试,以确认全部设备正常并满足要求。
②现场清理。包括环道清理,解除临时支座,结构平转范围内障碍物的清除。 ③旋转系统安装(包括主牵引系统和助推系统安装)。 主牵引系统采用柳州OVM公司的ZLD200型液压转体设备。
主牵引系统的千斤顶安设前在下转盘基础牵引反力座后方搭设支承托架,支承托架的高度以保证ZLD200型千斤顶牵引钢绞线时其轴心处高度与上转盘预埋钢绞线处固定受力点高度一致为原则。千斤顶准确就位后,将预埋钢绞线按照预埋次序穿入连续顶推千斤顶。安装时注意控制各定位钢筋的水平和竖向尺寸,确保牵引钢束的定位准确无误,主牵引系统的千斤顶安设位置必须经过全站仪严格放样、检测,力求使每座转体系统在纯力偶状态下工作。安装卡具并卡紧,然后用YDCS240Q型千斤顶在ZLD200千斤顶尾端逐根张拉钢铰线预紧,使钢绞线处于均匀受力状态。
为了避免水平转体施工过程中各牵引索互相干扰,各牵引索必须有单独轨道,运行过程中,各牵引索各行其道,要求一号顶对应的牵引索索道在上,二号索索道在下。
千斤顶安装位置(或反力座位置)应以转动球铰轴心成对称分布。由于初始静摩擦力大于滑动摩擦力,为稳妥起见,防止单独使用柔性钢束造成的T构突然转动,在下盘的支承反力座和上盘平衡脚之间安装3台YCW150A型助推千斤顶,作为初始起动牵引的动力储备。助推千斤顶与油泵车进行连接后,运行直至与平衡脚密贴顶紧。使用过程中,千斤顶头始终用楔型垫铁使其与支撑柱紧贴,使千斤顶的顶推方向与平衡脚的切线方向一致。
④防超转机构的准备。基础施工时,提前在转体就位处设置限位装置。同时配备两台千斤顶备用。
⑤初始数据采集。在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后,正式转动之前,测控人员对转体系统进行各项初始资料的采集,准备对转体全过程进行跟踪监测。
⑥加载方案制定。ZLD200型千斤顶拽拉力设置为120t,首先启动ZLD200拽拉千斤顶,加载到60t;如果第一步不行,则将ZLD200拽拉千斤顶分10t为一级逐级加载到100t;如果拽拉千斤顶张拉到100t,依然无法起动,就要先停下来,借助已经安装到位的3台YCW150A助推系统千斤顶均匀加力,使结构转动。
⑦施工负责人与铁路和公路有关部门办理要点手续。 (2)、试转
在上述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后,正式转动之前,应进行结构转体试运转,全面检查一遍牵引动力系统及转体体系、位控体系、防倾保险体系等是否状态良好。试转时应做好以下两项重要数据的测试工作:
①每分钟转速,即每分钟转动主桥的角度(角速度)、悬臂端所转动的水平弧线距离,即将转体实际转动的角速度、线速度控制在设计要求范围内。
②控制采取点动式操作,测量组测量每点动1次悬臂端所转动水平弧线距离的数据,为转体初步到位后,进行精确定位提供操作依据。打开主控台以及泵站电源,启动泵站,用主控台控制两台千斤顶同时施力旋转。若不能转动,则施以事先准备好的辅助顶推千斤顶,按照加力方案同时施力,以克服静摩擦阻力来启动桥梁转动。
正常情况下两侧ZLD200型千斤顶完全可以满足转体正常起动。若由于其他因素影响而导致首次起动ZLD牵引系统两台千斤顶加载时仍不能正常起动,可借助已经安装到位的三台助推系统千斤顶均匀加力,使结构转动。
(3)、正式转体
①试转结束,分析采集的各项数据,编制详细的转体方案,即可进行正式转体。 ②转体结构旋转前要做好人员分工,根据各个关键部位、施工环节,对现场人员做好周密部署,各司其职,分工协作,由现场总指挥统一安排。
③先让辅助千斤顶达到预定吨位,启动动力系统设备,并使其在“自动”状态下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