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对孩子听力培养应该常态化
【情境一】
教学《萧山杨梅》时,我准备组织大家以小组合作形式学习生字 “阅、籍、擦、沧” 。我说:“请大家在小组中学习这些生字,读准它们的音,再讨论一下,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没等我说完,孩子们己迫不及待地展开了讨论,我的后半句话已淹没在了孩子们的声浪中。教室里显得乱哄哄的,我怕孩子们没听清要求,又提高嗓门,把后半句话重复了一遍。我在参与有些小组的讨论中发现还是有不少孩子没有听到老师的要求。 【分析一】
学生们还没有听完老师的要求,便展开了讨论。表面看是热热闹闹的,但实际上并没有达到老师的要求。有不少小组只是停留在了对字音的反复学习上并没有对每个字作更深入的了解。 【情境二】
熟读了课文《萧山杨梅》之后,我问大家:“ 课文都写了金老师哪些事?”孩子们纷纷举手,其中一个同学回答了这个问题“回忆金老师、金老师指导我们阅读……”。这时有那么几个孩子边举手边喊着“还有吃杨梅”回答问题那个学生望着我,不知所措地坐下了。 【分析二】
那个同学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只作了短暂的停顿,稍加思考。其余孩子便没有耐心听下去,着急地代替他回答。这实际上等于剥夺了这个同学思考、回答的权利。 【反思】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没有足够重视对孩子“听”的习惯的训练、培养。“听”是一个重要的语文学习习惯,是学习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听的习惯,极有可能对孩子的学习造成障碍。特别对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已有知识局限,因为我对这个问题重视不够,孩子们才会在课堂上有这种表现。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在平时的小练习中,就发现有的孩子不愿静下心来听老师读题释题,往往审错题意。有时,孩子们的作业没有按老师的要求做。看来,注重对孩子“听”的训练,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了。一般课堂上的“听”有以下几种常见模式:即老师听学生 、学生听老师、学生听学生 。
针对此,我调整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一、老师以身作则。 老师是孩子们的偶像,老师的一举一动会带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孩子在发言的时候,老师首先应带头倾听,绝不在孩子发言的时候做其他事。在孩子发言的过程中,留给孩子思考的时间,不打断孩子的回答。对孩子的发言及时给与适当的评价。
二、细化听的要求。 以往一直要求孩子们认真听,可到底怎样才算认真听?孩子们对此认识模糊。老师应该给孩子一个具
体的、可操作性的、细化了的要求。如听的时候眼睛注视着老师或发言的人,要听清老师或发言的人的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不插嘴。
三、及时总结鼓励。 在对孩子听的习惯的培养中,哪些孩子做得特别好,应及时鼓励。必要时,还要奖励。。当然更应关注那些暂时落后的孩子,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老师
去捕捉
他们的进步,让这些孩子也能享受到喜悦,促使他们更快的进步。
听的训练应该常态化,让学生习惯用心听他人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