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复习资料
一、绪论
1、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流行病学研究的三个层次:
疾病、伤害和健康。疾病包括:传染病、寄生虫病和非传染病等一切疾病。伤害包括意外、残疾、弱智和身心伤害。健康状态包括身体生理生化的各种功能状态、疾病前状态和长寿。
◆流行病学研究的任务和三个范畴:
(1)“揭示现象”,由描述性流行病学来完成。仅提供深入讨论原因的基础,但可对现象作初步分析。 (2)“找出原因”需借助分析流行病学的工作来完成,来检验或验证所提出的疾病线索。
(3)以找到原因为基础而“提供措施”,并进一步确证措施的有效性,这要用人群流行病学实验,即实验流行病学的工作来完成。
◆流行病学研究的三种基本方法:观察法、数理法、实验法。 ◆流行病学的原理:
①疾病与健康在人群中分布的原理,其中包括疾病的流行现象 ②疾病的发展过程,其中涵盖了机体的感染过程和疾病的流行过程 ③人与环境的关系,即疾病的生态学 ④病因推断原则 ⑤疾病防治的原则和策略
⑥疾病防治的原则和策略,其中包括:疾病的三级预防,疾病发展的数学模型等。 ◆流行病学的实际应用:
1
①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②疾病的监测③疾病病因和危险因素的研究④疾病的自然史⑤疾病预防的效果 3、流行病学的特征:
(1)群体特征(2)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3)对比的特征(4)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特征 (5)社会医学的特征(6)预防为主的特征
二、疾病的分布
1、疾病测量指标: ◆发病指标:
①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1年),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例数。发病率=(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例数/同期人口暴露数)×K(K=100%,1000‰,或10000/万)
②罹患率: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它可以根据暴露来精确地测量发病几率 ③患病率:指某特定时间内的总人口中,患有某病(包括新旧病例)者所占的比例,也称现患率。分为期间患病率和时点患病率(常用)。时点患病率=(某一时点一定人群中现患某病新旧病例数/该时点人口数)×K,期间患病率=(某观察期间内一定人群中现患某病新旧病例数/同期的平均人口数)×K。患病率=发病率×病程
④感染率=(受检者中感染人数/受检人数)×K(K=100%)
⑤续发率:指在某些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易感接触者中发病的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续发率=(一个潜伏期内易感接触者中发病的人数/易感接触者总人数)×100%
⑥病残率:是指通过询问调查或健康检查,确诊的病残人数与调查人数之比。 病残率=(病残人数/调查人数)×K(K=100%,1000‰) ◆死亡指标:
①死亡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在一定人群中,死于某病(或死于所有原因)的频率。死亡率=(某期间内(某疾病)死亡总数/同期平均人口数) ×K(K=100%,1000‰,或10000/万)
2
②病死率:表示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患者中因该病死亡者的比例。病死率=(某时期内因某病死亡人数/同期患某病的患者数)×100%
③生存率:指在接受某种治疗的患者或患某病的人中,经若干年随访(通常为1、3、5年)后,尚存活患者所占的比例。生存率=(随访满n年尚存活的病例数/随访满n年的病例数)×100%
④累积死亡(发病)率:指在一定时间内死亡(发病)人数占某确定人群中的比例,多用百分率来表示。
2、疾病的流行强度:
◆散发:发病率呈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表现为散在发生,这样的发病强度叫做散发。
◆暴发: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患者出现,这些人多有相同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大多数患者常同时出现在该病的最长潜伏期内。
◆流行: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散发发病率水平时,称流行。有时某些疾病迅速蔓延可跨越一省、一国或一洲,其发病率水平超过该地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流行水平,跨越国界、州界时称大流行。
3、疾病的分布:
◆人群分布的特征和意义:人群的一些固有特性或社会特性均可构成疾病或健康状态的人群特征,有时这些特征可成为疾病的危险因素,这些特征有:年龄、性别、职业、民族、宗教、婚姻、流动人口等。
◆时间分布:
①短期波动:其含义与暴发相近,区别在于暴发常用于少量人群,短期波动常用于较大数量的人群 ②季节性:疾病每年在一定季节内呈现发病率升高的现象称季节性
③周期性:指疾病发生频率经过一个有规律的时间间隔,呈现规律性变动的情况。多见于呼吸道传染性疾病
④长期变异(长期趋势、长期变动):是指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观察探讨疾病的临床表现、发病率、死亡率的变化或它们同时发生的变化情况。
3
◆地区分布:不同地区疾病的分布不同,主要反映了致病因子在这些地区作用的不同。包括:①疾病在国家间与国家内的分布②疾病的城乡分布③疾病的地区聚集性④地方性疾病。
◆人群分布: (一)年龄分布:
①研究疾病年龄分布的方法:a 横断面分析:指在特定时间内,对特定人群中疾病或其他健康状况的年龄分布特征及与相关变量之间关系的研究。常用于传染病等急性病的年龄分布特征,不适用于恶性肿瘤、高血压及冠心病等慢性疾病。 b 出生队列分析:指同一年代出生的人群在不同年龄阶段某病的发病率、死亡率等进行的分析,以了解发病或死亡随年龄而变化的趋势和不同出生队列的暴露特点对发病或死亡的影响。
②年龄分布的特征:
a 易于传播且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的传染病,大多表现为儿童时期发病率较高
b 一些以隐形传染为主的传染病,如流脑、脊髓灰质炎和乙脑等的年龄分布特点均以儿童期发病率为高,成人较少发病。
c 即使是同一种疾病,也可因流行的型别,而表现出年龄的分布差异。 d 疾病流行的历史常可影响年龄分布。
e 大多数癌症的发病率均表现为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但白血病则在儿童期及老年期比较多见。 f 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随年龄增长而上升,但不用年龄组所患的病种不同。
(二)性别分布:差异主要取决于:①接触致病因素的机会不同 ②遗传、生理解剖及内分泌等因素不同
(三)职业分布
(四)种族和民族分布 差异主要原因是不同种族、民族之间遗传、地理环境、国家、宗教、生活习惯、卫生水平及文化素质有所不同。
(五)婚姻和家庭状况
4
(六)社会阶层 (七)行为
4、疾病的人群、地区、时间分布的综合描述:
移民流行病学是对移民人群的疾病分布进行研究,以探讨病因。他是通过观察疾病在移民、移民国当地居民和移民原居地人群者三者的发病率、死亡率的差异,并从其中探讨病因线索,区分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作用的大小。
三、描述性研究
1、描述性研究原理:
描述性研究指根据日常记录资料或通过特殊调查所得到的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按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分组,将一个社区人群疾病或健康状态分布情况进行简单描述,常常是流行病学调查的第一步,也是分析流行病学的基础,在病因分析时只能对病因提出初步线索,不能得出有关病因因果关系的结论。
2、现况研究的概念、目的、种类及其特点,步骤设计及优缺点:
◆概念:现况调查所获得的描述性资料是在某一时点或在一个短暂时间内搜集的,客观的反应该时点的疾病分布,以及人群的某些特征与疾病之间的关联,如同时间的一个横断面,因而又称横断面研究或横断面调查。
◆目的:描述三间分布、描述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提出病因假设、辅助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为疾病监测或其他类型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种类及其特点:
①普查:目的:早期发现和治疗病例、了解疾病的疫情和分布、了解健康水平和建立生理正常值等。条件:有足够的人力物力、所普查的疾病患病率较高、疾病的检验方法和操作技术不很复杂、检验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
②抽样:原理:必须遵循随机化的原则,才能获得有较好代表性的样本,并通过样本信息推断总体。
5
随机抽样是研究的样本由总体中抽取时,每个单位都有同等机会可能被抽中。抽样方法及误差:方法主要有: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和多级抽样等五种。抽样误差由大到小依次为整群抽样、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样本大小:影响样本大小的因素及作用如下:对调查结果精确性的要求越高,即容许误差越小,则样本量越大;预计现患率或阳性率越高,则样本量越小;各组或层之间事件发生率月一致,则样本量可以小些;所选抽样方法的抽样误差越大,则样本量也要适当增大;规定允许犯一类错误的概率越低,则样本量越大;对计量资料而言研究指标的变异程度越大,则样本量要求越大。
◆现况调查的步骤:1)资料收集2)资料整理分析3)结果解释 3、生态学研究(了解):
◆概念:亦称对比调查研究。是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一种,它是在群体水平上研究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即以群体为观察、分析单位,通过描述不同人群中某因素的暴露情况与疾病的频率,分析该因素与疾病的关系。
◆方法:主要有生态比较研究和正太趋势研究。
◆生态学研究的局限性:生态学谬误是生态学研究的最大缺点,其生产是由于研究单位是多个集合群体,容易存在混杂因素的干扰,同时生态学研究不能直接测量发病率,证明病因的作用较弱。
四、队列研究
1、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范围:
流行病中的队列一词常用于指有共同经历或有状态的一群人。研究中选择两组队列,其中一组叫做暴露组,这些均经历了假定的致病事件,另一组为非暴露组或参照组。经过追踪观察一定时间后,比较两组之间各自的发病频率。
2、队列研究的类型及其特点:
◆类型:(1)前瞻性队列研究(2)历史性队列研究(3)双向性队列研究。
◆特点;(1)属于观察性研究方法(2)设立对照(3)观察方向由因至果(4)能验证暴露关系与疾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