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中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知识讲解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编稿:李永华 审稿:王艳欣

考纲解读

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知识清单

1.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组成要素:________、水、岩石、生物、________、地形

物质能量交换过程:________、________、岩石圈物质循环

整体性 整体性含义:各地理要素间进行着________迁移和________交换,形成了

地一个________和相互制约的整体。 理要概念:有机质的________过程

素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利用光能,把CO2和水及无机盐 间生合成为________,并且释放氧(O2)。 进物过程

行循分解作用:________被微生物分解后,又以________的形式归还到环境中。 着环物意义:使________和________不断地迁移运动,能量不断地流动、转化,联系

质自然地理环境的________和________ 与早期大气成分:CO2、CO、CH4、NH3 能

量改造大气圈 氧的来源:植物的________ 的氮的来源:部分来自________的作用 交生物在地理

换 环境形成与 改造水圈:生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从水体吸收某些化学元素和化合物。 演化中的作用 改造岩石圈:生物参与岩石风化与土壤的形成。

结论:地球上生物的出现,使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而形成了适宜人类

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1)生产功能

①含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②光合作用:植物:提供______;大气:提供______和______;土壤、水圈、岩石圈:提供________及________。 (2)平衡功能

含义: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性质:自然地理环境拥有各地理要素本身不具备的平衡功能。

3.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1)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________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如水土流失。 (2)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是自然地理环境________的重要表现形式。 4.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1)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________状态的改变,如植被的破坏。 (2)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及由此引起的________变化。 参考答案

1.大气 土壤 水循环 生物循环 物质 能量 相互联系 合成与分解 叶绿素 有机物动植物的有机残体 无机物 能量物质 化学元素 有机界 无机界 光合作用 生物 2.叶绿素 CO2 热量 水分 无机盐 3.统一 整体性 4.地理环境 环境 要点精析

要点一:水循环、生物循环、地壳物质循环比较 概念 水循环 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生物循环 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 地壳物质循环 从岩浆到各类岩石,再到新岩浆 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环节 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吸收作用、光合作用、分解作用 的产生过程 冷却凝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变质、重熔再生 物质 循环 简图 能量 交换 意义 太阳能(蒸发、水汽输送)、光合分解太阳能??化学能??????作用呼吸重力能(降水、径流) 热能 ①使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②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③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不断地塑造地表形态 ①促进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的迁移运动,能量的流动、转化;②联系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 地球内部热能、太阳能、重力能 ①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②改变了地表形态,塑造了各种自然景观;③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能量传输

地球四大圈层之间的能量交换 【高清课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97215地理环境整体性概述

四大圈层间所交换、传输能量的来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重力能及地球内部的热能等。

四大圈层间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界形成统一的整体。这种整体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统一;另一方面,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如人类对碳元素的影响,大量使用矿物燃料使大气中CO2含量增加,导致大气温室效应加剧,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变暖,并引起两极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典型例题】

下图是不同气候条件下风化壳深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三条曲线,________曲线表示蒸发量。

(2)A、D、E、G四个地带中能形成完整土壤剖面的有________(填字母)地带;即使增加降水也很难形成完整土壤剖面的是________(填字母)地带。

(3)一个发育成熟的土壤剖面一般具有________层、腐殖质层、________层、淀积层和母质层。

(4)B范围内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对应的地带性植被、土壤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5)D范围内的植被类型是________,开发该区域的关键性制约因素是________。 (6)C、D两个地带不能发育森林植被的共同原因是________;F地带能形成深厚风化壳的原因是________。 解析:从图中可以获取以下信息:随着不同地带降水、气温的变化,风化壳的厚度也发生变化,特别是降水多的地方,风化壳比较厚。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该图,即所揭示的实际是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各组成要素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风化壳(土壤)形成受气候条件制约,炎热多雨的条件下。淋溶、生物作用明显,风化壳深度大,反之寒冷,或干旱的条件下风化壳深度小。

第(1)题中,图中F处风化壳最深,且表层为砖红壤风化壳,判断该处为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量应大于蒸发量。D处为干旱地区,结合图中纵坐标可判断a为蒸发量,b为气温曲线,c为降水量。第(2)题,A处为寒冷的极地气候区,D处为干旱的荒漠环境,只有E、G处,降水较多,气温较高,风化壳较深,有一定植被,能形成完整的土壤剖面;A处因为气温极低,即使降水增多,也很难形成完整的土壤剖面。第(3)题,考查教材知识,属于识记内容。第(4)题,由图中B地气温和降水数据,即可判断出该地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对应植被为亚寒带针叶林带,在其环境下发育的土壤为灰化土。第(5)题,由D处的气温、降水量、蒸发量数据和对应极薄的风化壳。判断该处为温带荒漠,那么制约性因素应为“缺水”。第(6)题,由图可知,C、D两处降水量小于蒸发量,为干旱地区,所以不能发育成植被;而F处为高温多雨的环境,淋溶作用强、物理化学风化作用强,所以风化壳最厚。

答案: (1)a

(2)E、G A

(3)枯枝落叶 淋滤

(4)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 灰化土 (5)温带荒漠 缺水

(6)降水量小于蒸发量 高温、多雨、湿润(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植物茂盛 要点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1.光合作用的生产功能图解

2.野生动物的平衡功能(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图解

【典型例题】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四个空格中填出适当的分子式或化学元素符号。

(2)从图中可以看出,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概括地说,生物出现后,使自然界中______原有的迁移方式发生了变化,同时改变了________圈、________圈和岩石圈。

(3)从图中可以看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周围环境中的________合成________,同时把________能转化成________贮藏在有机体中。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从空气中吸收________,从土壤中吸收________,合成有机物,同时释放________。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双选) A.生物在陆地上出现以后促进了土壤的形成

B.植物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许多自然带的名称用植物类型的名称来表示 C.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比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更大

D.由于动物影响环境,故对环境有明显的指示作用

(5)一般认为大气中的氧主要是________进行________作用的结果,而地球上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氨和CO。

解析: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把环境中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同时把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贮藏在有机体内。同时使自然界中的化学元素发生迁移,并使它们原来存在的形式,改变了水圈、大气圈和岩石圈。地球上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氨,而现在地球上的大气组成就是生物活动参与的结果。光合作用吸收CO2,放出O2;微生物分解作用释放N2。

答案:

(1)从左到右、由上而下依次为:CO2、O2、N2、H2O (2)化学元素 大气 水

(3)无机物 有机物 太阳 化学能 二氧化碳 水、氮和其他化学元素 氧气 (4)AB (5)绿色植物 光合 CO2 CH4 要点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2.湖泊和大型水库与周围地区局部的大气环流,能对周边地区环境进行整体调节 [案例分析] 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与海南岛地理环境整体性表解 地理环境 纬度位置 西北内陆地区 北纬40°附近 海南岛 北纬20°以南 海陆位置 降水 地表水 距海远 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气候干旱 地表水贫乏 四周被海洋包围 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降水丰沛 地表水丰富 外力作用 日照强,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岩石物理终年高温多雨,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小,岩石化学风化作用强,化学风化作用微弱,风力侵蚀、风化作用强,流水侵蚀,搬运作用强,受热带气旋、搬运作用强,流水侵蚀、搬运作用弱 台风的影响,风力侵蚀、搬运作用强 植物 土壤 气候干旱、植物稀少,物理风化作用剧烈,终年高温多雨,植物茂密,属于热带雨林,动植物岩石崩解碎裂,形成戈壁沙漠 丰富 土壤有机质含量少,典型土壤为荒漠土 终年高温多雨,典型土壤为砖红壤或砖红壤性红壤 要点四: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破坏森林与植树种草所引发的不同环境效应图解

土壤:土壤也是反映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高清课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397215 四大圈层相互作用 以土壤为例

当雨水淋洗时,许多化合物都被洗去,然而氧化铁(铝)最不易溶解,反而会在结晶生成过程中一层层包覆于粘粒外,并形成一个个的粒团,之后亦不易因雨水冲刷而破坏,在高温多雨的气候下,强烈的淋溶使土壤中盐基和硅酸大量流失,土体中铁、铝氧化物富集呈红色。

在排水良好的条件下,有机质氧化非常迅速,使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较低。

植被起着维持土壤肥力低态平衡的关键作用,雨林一旦被砍伐,这种平衡随即破坏,土壤肥力将由于氧化、淋溶和土壤侵蚀而迅速降低。

如果土地利用方式是游垦,(火烧),一般土地在种植谷物和蔬菜2~3轮后,生产力便很快降低。 【典型例题】

读“雨林破坏对环境影响示意图”(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5yo5b7y1k91h1yk7phhy1xkfw968dk01awi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