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必修3第一单元 课时卷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董家塅南方中学(412000) 李天德 用户 李天德
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株洲) 帐号 2942 0699 8011 0228 527
一.李贽的离经叛道
1.李贽被称为“异端”思想家,所谓的“异端”主要是相对于宋明理学的 A.“理”是世界的本原 B.“格物致知”
C.“心即理也” D.“存天理、灭人欲”
1.A 世界本原问题是宋明理学的哲学理论基础,其他都是以此为基础延伸出来的。李贽以“万物皆生于两”、源于矛盾着的阴阳二气来否定宋明理学世界源于“理”的观点,从根本上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理论基础。
2.李贽认为人皆有私,“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追求物欲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每个人都可以顺其“自然之性”。李贽这些主张的实质问题是
A.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 B.否定君主专制 C.否定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 D.反对程朱理学
2.A 思想是经济的反映,李贽的思想是当时资本主义萌芽的反映,因此答案选A。 3.明清之际,有位思想家揭露道学家的虚伪,说他们“被服儒雅,行若狗彘”。这位思想家是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3.A 李贽揭露道学家的虚伪,说他们“被服儒雅,行若狗彘”。
二.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4.黄宗羲提倡“人民为主”,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新思想命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②反对君主专制独裁 ③倡与“主权在民”的民主平等观念 ④与先秦儒家的民本压想一脉相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C黄宗羲是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抨击宋明理学的,其目的是挖掘儒学治国济世的经世致用功能,是对儒学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改造,不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构想,故排除③。
5.有人把黄宗羲比作“中国的卢梭”,下列言论能证明这一看法的是
①“工商皆为本” ②“天下为主,君为客” ③“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④“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B 卢梭反对君主专制,而“工商皆为本”属于经济主张,不具有反封建的思想。 6.明末清初,出现了以黄宗羲为代表的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来源于 A.儒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D.古代希腊的民主思想
6.A 黄宗羲虽然批判君主专制,但他的思想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三.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7.明清时期,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反封建的早期民主雇蒙思想应运而生。下列哪位
思想家提出了“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主张
A.李贽 B.黄宗羲 C.王夫之 D.顾炎武
7.D材料体现的是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思想。
8.明清时期,国内市场扩大,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投放市场,苏州出现了以丝织为业的“机户”。反映了这种新现象的思想主张不包括
A.强调“重义轻利” B.提出“工商皆本” C.主张“经世致用” D.批判君主专制
8.A 考查经济发展对思想的影响,材料叙述的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而“重义轻利”与商品经济是背道而驰的。
四.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9.王夫之认为:“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王夫之所反对的核心是
A.国家大统一 B.中央集权制度 C.君主专制制度 D.世袭等级制
9.C 根据“天下非一姓之私”可知反对君主专制。
10.朱熹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第一性的;“气”只是构成宇宙的材料,是第二性的。王夫之强调“气”是阴阳变化的实体,理乃是变化过程所呈现出的规律性。他们两人观点的本质区别是
A.“理” 与“气”的作用不同 B.是否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 C.唯物与唯心的对立 D.是否能辩证地看问题
10.C 王夫之强调物质第一,是唯物主张;朱熹强调意识思想第一性,是唯心主张。 11.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解”的时代,“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反思,期望为当时的社会寻找某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下列相关叙述不准确的是
A.“一些最敏锐的心灵”主要是指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B.明朝灭亡、清朝建立,受时势的刺激,榫明朝灭亡 C.“天崩地解”的根本在于新的经济和阶级因素的产生 D.“反思”的核心是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学以致用 11.C 明清时期虽然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但还没形成资产阶级,中国资产阶级产生是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故答案选C。
12.下列对明末清初进步思想的评价正确的有 ①反对民族压迫 ②反对封建专制主义③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④形成了符合时代要求的完整的新儒学体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A 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从各个方面提出了改造社会的见解,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并未形成完整的新儒学体系。
26.(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
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
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二 所谓天子者,执天下之大权者也。其执大权奈何?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而权乃归之于天子。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后世有不善治者出焉,尽天下一切之权而收之在上。而万几之广,固非一人之所能操也。
──顾炎武《日知录》卷九《守令》 材料三 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 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
若夫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义也。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而已矣。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哉!
──王夫之《读通鉴论》
请回答:
(1)根据上述三则材料,概括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主张的共同点。(3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主张产生的历史条件。(3分) (3)谈谈你对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主张的看法。(3分)
26.【解题探究】本题主要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第(1)小题,先弄清楚三位
思想家的思想主张,然后从中概括出相同点。第(2)小题,依据所学知识,从当时的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进行概括分析。第(3)小题,结合当时的背景,从对社会发展影响的角度,进行评价。
【试题答案】(1)①区分公与私、国与家;②揭露君主专制的弊端,反对君主专制;
③主张保障人民权利。(3分)
(2)①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工商业者阶层队伍扩大;②宋明理学日益僵化,“三纲五常”扼杀人的天性,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因循守旧;③统治者强化中央集权统治,专制统治走向腐化。(3分)
(3)①继承晚明进步思想,反对封建专制主义,提倡民主,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进步意义。②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掀起中国封建社会晚期思想解放的潮流。③冲击了当时的封建专制,但未提出新的社会制度,未能动摇封建统治基础。(3分)
26.(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董仲舒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知所从矣。”
材料二 耕稼陶渔之人既无不可取,则千圣万贤之善,独不可取乎?又何必专学孔子而后为正脉也。 ──李贽《焚书·答耿司寇》
材料三 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 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写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请回答:
(1)依据上述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为发展儒学而提出的主张。(2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李贽对待儒学的态度是什么?(1分)
(3)根据材料三概述黄宗羲最主要的思想主张,(1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李贽思想的共同点。(3分)
(4)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我们应怎样正确地对待它?(3分)
26.【解题探究】第(1)小题,抓住材料中的“《春秋》大一统”“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结合所学知识就可获得答案,不过在叙述时,尽量用教材中的术语。第(2)小题,必须要读懂材料的意思,其意思是人人都是圣人,又何必一定要去专门学孔子呢?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贽的态度是否定孔子的权威。第(3)小题,根据材料中的“屠毒天下之肝脑”“敲剥天下之骨写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可知是揭露君主的祸害。第(4)小题,利用哲学原理,从辩证的角度去谈认识。
【参考答案】(1)“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 (2)否定孔子思想的权威性。(1分) (3)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1分)共同点:反传统、反教条;反封建专制;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答对任3点,给3分)
(4)剔除封建糟粕;吸收民主精华;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培养民族精神。(3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得满分,言之有理的也可给分)
27.(13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东西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
材料二 北宋开始,门第已不存在,和尚寺也衰落了,搜罗不到人才。禅宗的新宗教,不啻叫人回头,由真返俗。而进士轻薄,终于担当不了天下大事。在这情形下,须待北宋知识分子再来打开新风气,寻觅新生命。书院讲学,由此酝酿。他们要把和尚寺里的宗教精神,正式转移到现实社会。要把清净寂灭究竟涅槃的最高出世观念,正式转变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中国传统人文中心的旧理想。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三 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 ——李贽
材料四 右图是清朝皇帝乾隆之女立的纪念牌坊——于氏坊。传乾隆女儿脸上有黑痣,算命先生说:“主一生有灾,须嫁有福之人才可免去灾祸。”朝中议论,只有圣人后代最妥,由于满汉不准通婚,乾隆让女儿认协办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于敏中为义父,改姓于后下嫁孔家。
比坊为纪念于氏而立。
(1)依据上述材料,归纳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变化的过程。(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理学家的理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理学产生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他们为打开“新风气”借鉴的理论。(5分)
(3)你如何看待材料三、四反映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4分) 27.【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儒学自汉代以来历史地位的变化。第(1)问注意依据材料理清线索;第(2)问要充分注意材料提供的信息,依据材料信息进行归纳概括;第(3)问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四反映的现象,分析原因时要注意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整体把握。
【参考答案】 (1)经董仲舒改造的儒家思想在西汉成为官方正统思想;北宋时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明末李贽对儒学思想进行了大胆否定和批判;清朝对儒家思想推崇备至。(4分)
(2)理想:治国、平天下。(1分)原因:佛教、道教的冲击;科举考试选拔的人才不能担当大任;培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用人才。(3分,言之成理即可)理论:佛教和道教的理论。(1分)
(3)现象:明清时期排儒与尊儒并行。(1分)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呼唤新的社会评价标准;理学的僵化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明清时期的社会变化使统治者感受到强烈的统治危机,他们进一步强化儒家思想以维护专制统治。(3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亦可)
28.(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诉讼当事人为富有者,则担保其按时出庭的保证人,应为具有同等财力的人:如为贫民,则任何人都可充任……
审理之日,如遇承审员、仲裁员或诉讼当事人患重病,或者审判涉及外国人……则应延期审讯……
在第三次牵债务人至广场后,如仍无人代为清偿或保证,债权人得将债务人卖于台伯河外的外国或杀死之。如债权人有数人时,得分割债务人的肢体进行分配,纵未按债额比例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