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蛙养殖行业分析
一、行业情况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特别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业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势头更是锐不可挡,中国的农民、农村、和农业与过去的几千年相比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十二五规划中再次强调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为我国的广大农民进一步发展创造一个更好的空间。中央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全面分析农业农村形势、科学把握农业农村发展规律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中国的特种养殖也将从传统的“副业”逐渐的发展成为若干个地区的“主业”。 (一)石蛙简介 1、 石蛙的生物学特征
石蛙(Ranaspinosa) 石蛙学名棘胸蛙,又名石鸡,是我国华南丘陵山区名贵的水产品,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云南、贵州、湖南、广东、广西等省。石蛙具有特异的生物学特性,在野生自然状态下,喜欢在潮湿、安静、少光、近水流、阴凉的山岩石壁下穴居,平时常伏于石穴洞口,并常共栖一处。其夜晚活动旺盛,大多是在晚间四出觅食。石蛙具有食活性、冬眠性、繁殖能力强等特点。
A、食活性:石蛙喜欢吃活体动物性饵料,不食或少食死的动物体及其它不会动的饲料。因它的视觉特殊,只能看到会动的饲料。喜食的动物体饲料有:蚯蚓、黄粉虫、蝇蛆、泥鳅、小鱼虾及其它昆虫。蝌蚪则喜食嫩绿的水生藻类植物。
B、冬眠性:石蛙有冬眠习性,当外界气温降至10℃以下时,便停止摄食,进入冬眠状态。在长江以南气候条件下,冬眠期4个月左右,一般在11月中下旬开始冬眠至3月中下旬。此期间不需投喂饲料,只要保持水质清新即可。石蛙成体与蝌蚪的抗寒力较强,冬天水温保持在0℃以上即可安全越冬,夏天水温不超过30℃即可安全度夏。生长旺盛的适宜水温在15℃—22℃。如室内工厂化养殖,采用人工控温措施,可延长旺盛生长期,缩短冬眠期,加速石蛙生长速度。
C、繁殖能力强。在正常管理条件下,体重200克以上的种蛙年可产卵两次,主要集中在4—5月和7—8月。每次每对排卵量可达1000—2000粒。卵为粘性卵,卵大膜薄,多呈片状粘附于石块或水池的侧壁上,经10—15天孵化即成蝌蚪,孵化率可达90%以上,蝌蚪变幼蛙率在80%左右。如水质良发的地方,每平方米可饲养蝌蚪1000尾左右,幼蛙150—200只左右,成蛙50—80只。一个专职养殖人员可负责100平方米左右养殖池的各项工作。
2、石蛙的养殖价值
A、营养价值。石蛙是一类大型野生蛙类,它体大肉多而细,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脂肪含量很低,历来是我国南方宴席上的上等佳肴,其食用价值远远高于牛蛙,素有“百蛙之王”的美称。
B、经济价值。石蛙体内含脂肪少,但在卵巢前方有一对金黄色的脂肪体却富含脂肪,经提炼后的蛙油,涂于创伤、烧伤的伤口有消炎、消肿、保护创面生肌长肉的作用,也常用作人类的高级飞机、火箭上精密仪表的优质滑润油。此外,蛙油不经提炼还可直接用于食品、化工、医药卫生、制革等行业,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二)石蛙的开发前景
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下,新兴的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业已成为发展效益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石蛙是集皮用、食用、药用于一体的特色新品种,其开发利用的前景十分广阔。
1、石蛙是我国最大的食用蛙,以前上市的石蛙基本上靠捕捉。由于近年来滥捕滥杀和大量使用农药,污染水质,致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造成野生石蛙日趋减少,产品供不应求,市场价格不断上扬。而人工养殖石蛙整套技术刚在近年研究成熟,目前国内正在起步阶段,加之种源及技术推广和养殖条件等局限性,近年内难以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更不可能出现一哄而上,供过于求的情况。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大,野生资源的日趋枯竭,求大于供的矛盾日益增大。因此,引进、
掌握成熟的人工养殖技术,尽快形成养殖规模,抓住时机,先行一步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2、石蛙的主要食物为蚯蚓、昆虫、蝇蛆等动物,不与人类争粮食。养殖石蛙投资少,成本低,风险小,效益高,不但能集约化生产,而且更适宜于山区农民家养。只要具备无污染的水源,排灌方便的场地,安静的环境,都可以建池养殖。 附:
江西三高绿健农业集团有限公司采用原生态养殖方式繁养的“明月山石蛙”,在通过质检机构严格检验后,顺利取得上海世博会“通行证”,从宜春山间“跳”上世博餐桌。
江西省大余县左拔石蛙养殖基地由曹书致和钟义在2006年创办,钟义并被江西卫视冠以“石蛙王子”的美称。
经江西省林业厅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局批准,江西首家棘胸蛙(石蛙)养殖合作社在婺源成立。婺源县白玉溪棘胸蛙(石蛙)养殖合作社现有社员150余户,600余人。
江西宜春市人民政府在《宜春市2006—2015年水域水产养殖规划》中,提出了在“铜鼓县、袁州区、宜丰县、靖安县建立棘胸蛙自然保护区800公顷,每个县(区)建设1-3个繁养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推广方法,发展棘胸蛙养殖,到2015年,年供种
蛙达到200吨,年产商品蛙5000吨的任务”的明确要求。根据这一要求,基地调整产业布局,新增活饵生产车间,提高活饵产业化发展水平,改善供水条件,增加优质水量,为石蛙的大批量产出创造了条件。
浙江省建德市是石蛙养殖业发展最早的地方之一,在全省的石蛙养殖业中,科技水平也很高,已拥有四项国家专利;浙江省开化县石蛙研究所、浙江省开化县棘胸蛙种蛙种苗繁育基地,是一个集研究与养殖为一体的石蛙生态养殖场,近年来各大电视台为其石蛙养殖都作了专题报道。
(以上资料均来自百度网)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江西和浙江是人工养殖石蛙的主要产地之一,两地政府均给予大力支持,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下,石蛙养殖业正如火如荼。 (三)石蛙养殖业存在的问题
1、资金问题。目前养殖石蛙的养殖户资金都不是很多,在投入一定资金后,就再没有后续的资金跟进,导致养殖终止。
2、时间问题。石蛙养殖周期比较长,生长时间比较慢,石蛙生态养殖从野生石蛙驯化、繁育、产卵到蝌蚪孵化变态、幼蛙培育、成蛙养殖、商品蛙出售,全过程一般需要2-3年,有的会更长。因而导致养殖户半途而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