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授课 30 课时
的水准。
分析
务与要求
本学期上课
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
任课班级的学生情况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复习和考试 4 课时
个粗浅的感性认识。
科学知识的掌握和科学素养的养成上看,有具有一定
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18周 共 36 课时
机动 2 课时
该年级学生经历了五个学期的科学课学习,从对
殖,并且通过实践活动学习一些人工的营养繁殖的方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通过引导学生学会如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主要使学生知道什么
种子繁殖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植物的营养繁
体会搞科学的艰辛和创造的乐趣,提高动手能力、综
给学生创造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制作的过程中,
发他们研究桥梁的兴趣;以造房子这个活动为载体,
桥梁模型和查阅资料,了解一些浅显的桥梁知识,激
形状的支架稳固程度不同;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设计
道蛋壳的形状能够承受很大的力;指导学生探究不同
何折叠和弯曲,以改变形状来增强材料的承受力,知
分与整体之间关系,使学生对“系统”这一概念有一
能;通过研究自行车的链传动装置了解一部机器内部
和实践活动将指导学生认识滑轮这种装置的结构和功
形器械的性质与功能;借助于模型,通过一系列观察
中所蕴含的科学道理;了解生活中的各种轮轴及其变
学生认识杠杆的特点和作用;掌握斜面这一简单机械
是机械;通过一系列观察和研究活动循序渐进地指导
第三单元《它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在植物的
敬父母的感情。
疑与提问的区别,知道怎样质疑。时,也破坏了环境,消耗了资源。识经验来了解怎样保护我们的大脑。
的,进而知道生命是来之不易的,树立珍爱生命、孝调查自己出生前后的情况,了解人类是怎样延续后代自的经验,从而了解动物怎样繁殖后代;通过让学生 家的交流活动,学习如何通过讨论进行交流;了解质是交流和质疑,交流和质疑都有哪些方式;了解科学作的;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息和传出命令的,了解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是如何工的“指挥中心”;让学生知道大脑是通过什么接受信的大小形态、结构和功能几方面体会大脑是名副其实描述调查、探索和观察活动;意识到人类在发展的同言、文字、画图)记录观察结果,能够用恰当的词语岩石、矿物的显著特征;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语
第六单元《交流与质疑》,主要让学生了解什么第五单元《人体的“司令部”》,让学生从大脑第四单元《岩石与矿物》,主要使学生知道常见
务与要求
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
念;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
3、学习人家的先进教学经验、思想和方法;
法,从中体会创造生命的乐趣;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各
2、钻研教材,体现“用教材教”不是“教教材”的理
4、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整合于科学教学中。
214321543217654321课序
课题造房子建桥梁搭支架折形状
单元总结单元总结单元总结斜坡的启示什么叫机械
教学进度表
认识常见岩石怎样抬高讲台认识矿物的性质我是怎样出生的国旗怎样升上去拧螺丝钉的学问动物怎样繁殖后代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
111111111111211121课时
后代的
单元课题
4、岩石与矿物
2、形状与结构
1、神奇的机械
3、它们是怎样延续
25、人体的“司令部”3
1
5
4
1
4
3
交流
感觉
神经
大脑
单元总结
单元总结
精心保护我的大脑
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
1
1
1
1
1
1
1
1
6、交流与质疑
23
质疑单元总结
11
第四单元岩石与矿物1、认识常见岩石
一、教学目的:
1、在观察中发现岩石的特征。
2、引领学生用分类的方法对岩石进行分类。
3、在知道岩石的基本特征后,了解几种岩石的名称及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4、初步了解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形成的过程。 二、教学重点:认识岩石的特征。 三、教学难点:鉴别身边的岩石。
四、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并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五、教学课时:2节
六、学校准备:配套光盘,《科学材料袋》、岩石标本、滴管、挂图、盐酸、放大镜、锥子、小刀、钉子……。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课:
1、师述:大家看一看实验桌上的岩石,谁知道是哪里找到的? 2、学生观察,教师巡视引导,相互交流。 3、板书课题:略 (二)认识岩石
1、师述:岩石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你知道吗?给大家说一说。 2、教师指名学生发言,交流,(引导学生观察岩石标本和解读说明) 3、问题:实验桌上的物体哪些是岩石?哪些不是岩石? 4、师生共同研讨,(学生相互交流,教师巡视引导) 5、学生归纳,教师小结:略 (三)观察岩石,认识特征:
1、师述:各小组商量研究哪几种岩石?选择什么工具?使用什么方法? 2、学生分组讨论,研究分组实验方案。
3、安全教育:师述“盐酸”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亲自演示讲解) 4、学生观察,实验、记录、交流(教师巡视引导)
5、学生分组汇报观察实验的方法和新的发现,其他小组代表补充。 6、在教师引导下填表: (1)我对岩石的了解: (2)观察岩石标本的记录: (1)岩石的作用
(2)在哪儿可以找到岩石
第二课时
(一)观察岩石并分类:
1、师问:通过我们的观察和研究,现在按小组给岩石分类,邻组的同学可以互相交流,并做好记录。
2、学生分组实验(按自定的分类标准对岩石进行分类),教师巡视引导。 3、分组汇报岩石分类方法。 4、教师归纳学生发言。
5、学生阅读文本(或看光盘、挂图)
6、教师引导学生按科学范畴把岩石重新分类。
7、学生分组研讨,教师巡视引导,对有争议的问题加以解决。 (二)全课总结和拓展
1、教师向学生介绍三类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2、课处兴趣探究:A、上网查阅“岩石”资料;B、查找有关“岩石”的科普书籍,并在课后和同学交流。C、制作岩石标本并写上解说词和教师,家长互相交流。
2、认识矿物的性质
一、教学目的:
1、认识常见的矿物。2、认识一些矿物对矿物分类。3、按一定的分类标准对矿物分类。 4、知道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5、知道矿物在颜色、透明度、光泽、形状、硬度等方面的特征。
二、教学重点:认识矿物的性质。
三、教学难点:区分透明与半透明的矿物。 四、教学课时:2节
五、学准备:花岗岩、放大镜、《科学材料袋》、纸、彩笔、矿物、食盐、挂图、岩石标本、小刀、铜钥匙、玻璃。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观察花岗岩的矿物组成。
1、提出问题:通过观察谁能说一说,花岗岩有什么特点? 2、学生观察,教师引导。
3、提出要求:A、用放大镜观察花岗岩。B、把你新的发现用彩笔绘出来。 4、学生分组观察(画图描述花岗岩颜色,颗粒等方面的特点) 5、学生代表发言,师生共同交流。
[VIP专享]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岩石与矿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