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
第一章 概论
Internet :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有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 特定计算机网路,它采用
TCP/IP协议族。
(主机 =
1、 因特网: 从硬件和软件方面来说: 数以百万计的互联的计算设备
端系统,通信链路 communication link,运行网络应用) ;从分布式应用 提供服务的联网基础设施:通信基础设施使能分布式应用,提供给应用 通信服务。
2、 协议:定义了在两个或多个通信实体之间交换的报文格式和次序,以及
在报文传输和 / 或接受或其他事件方面所采取的动作。
一组控制数据通信
的规则。
3、 网络组成: 网络边缘 (应用与主机) 、网络核心 (路由器, 网络的网络) ,
接入网。
4、 网络边缘:面向连接服务——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可靠
的,有序的字节流数据传送(丢包:确认和重传) ,采用流控制(发送方
不能过载接收方) ,拥塞控制(当网络拥塞时发送方“降低发送速率
”)。
5、 网络边缘:无连接服务—— UDP(User Data protocol )用户数据报协议,
无连接,不可靠的数据传送,无流控,无拥塞控制。
6、 网络核心: 电路交换 (circuit switching )和分组交换 (packet switching )。 7、 电路交换:为“呼叫 ”预留端到端资源,在电路交换网络中,沿着端系统
通信路径,为端系统之间通信所提供的资源在(缓存、链路传输速率) 在通信会话期间会被预留。 (非共享) 。将链路带宽划分为 “片 ”,FDM 和 TDM。
8、 FDM(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 )频分多路复用,该链路在连接期
间为每条连接专用一个频段。
TDM(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时分多路
复用,时间被划分为固定区间的帧,并且每帧又被划分为固定数量的时 隙,一个时隙可用于传输该连接。 9、 分组交换(统计多路复用
statistical multiplexing ):每个端到端数据划分
为分组,分组交换使用按需的方式分配链路。 10、
分组交换与电路交换的对比:分组交换允许更多的用户使用网络;
对突发数据极为有效,资源共享,较简单,无呼叫建立。但是分组交换 需要可靠数据传送、拥塞控制协议。 11、
分组交换——存储转发:从源到目的地通过路由器移动分组,几种
。
路径选择算法(数据报网络,虚电路网络) 12、
数据报网络 :分组中的目的地址决定下一跳,在会话中路由可以变
无连接 的。
化。不是面向连接的,而是
13、 虚电路网络 :每个分组携带标签(虚电路 ID),标签决定下一跳,
固定的路径在呼叫建立时决定,在呼叫期间保持不变,路由器保持呼叫 状态。
14、 分组交换中丢包和时延出现的原因: 分组到达链路的速率超过输出
链路能力,分组排队,等待交换,如果无空闲缓存则到达的分组丢失,
出现丢包现象。 分组时延 的 4 种来源:(1)、节点处理 (检查比特差错) ; (2)、排队(等待输出链路传输的时间, 取决于路由器拥塞的等级) ;(3)、 传输时延 :R=链路宽带( bps),L=分组长度(比特) ,发送比特进入链路